“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国内研究情况

齐泽克被引入中国以来,我国文学界、文艺界和哲学界非常关注这位学术明星,做了不少的探索和研究。根据所掌握的文献,近年来,国内关于齐泽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意识形态理论、文艺批判理论的相关研究,由于研究的领域所限,本书就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一个粗浅的归纳。

(一)关于意识形态概念

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是建构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他对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文化符号秩序的意义的解释,认为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社会存在”,这为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拓宽了视野,开辟了新的理论视角。围绕这一独特的叙述,我国学者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张一兵教授从文本学意义上做了开创性解读,全面而又深刻地诠释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他精确地阐释了“社会症候”(symptom,或翻译为征兆)这一概念。社会症候是普适性意识形态的崩溃点或内包性漏洞,依拉康—齐泽克的逻辑,这种内里败坏的社会症候正是构成社会现实的根本性条件。在区分了人的依赖性社会中的完全拜物教之后,指认出布尔乔亚社会那种物的依赖性中非完全的拜物教才是社会症候的真正“浮现点”。张一兵:《社会症候与非完全拜物教——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解读》,《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第23~26页。苏平富教授认为齐泽克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主将。他认为齐泽克主要从生存论、主体建构意义上对意识形态进行拉康式解读,致力于回答意识形态是如何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揭示意识形态和人的生存及社会现实的关系。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从知识论角度阐述意识形态,从而揭示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是人和社会寻找自我身份的根据,意识形态的真正秘密在于它既确立了个人和社会的身份,但又造成其分裂即“他者的短缺”或“真实的缺失”。揭示了主体分裂和成长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他者的短缺”或“真实的缺失”表明意识形态的漏洞,意识形态幻象又力图通过信仰和服从“填补”和“修饰”这一漏洞。苏平富:《意识形态的秘密:“他者的短缺”或“真实的缺失”——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初探》,《哲学研究》2006年第8期,第66~70页。韩振江教授以拉康的欲望图表为逻辑结构,依次阐释了“能指”、“认同”、“幻象”、“快感”和“驱力”五个核心范畴,全面地阐述了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清晰地梳理了齐泽克思想的内在逻辑。韩振江:《齐泽克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第11页。王茜博士认为齐泽克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从对个体获得自我身份的生命历程的分析入手,揭示了意识形态幻象背后掩藏着的“真实的短缺”,分析了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形式化本质,并分析了其作为一种避免直面虚无、平息心理焦虑的策略,以及人类社会对它的依赖性。指明“并非一无所知,依然勤勉为之”正是后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知识话语与价值判断分离、削平价值深度的状况。王茜:《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第238~242页。莫雷博士认为齐泽克着重展开了对商品拜物教的征兆性解读,阐释了意识形态幻象对现实的建构与缝合,揭示了这种意识形态幻象对主体的欲望和快感的操纵与控制。意识形态批判就是要穿越这一意识形态幻象,认识到意识形态幻象背后一无所有的事实。因此,幻象是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我们可以把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概括为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研究》,《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第55~58页。孔明安教授指出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崇高对象的基础上,崇高既不是美的,也不是善的,而是被提升到了原质的层面上的。作为崇高客体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发形式,不是虚假的幻觉,而是社会现实本身。孔明安:《深化精神分析维度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世界哲学》2011年第5期,第71~76页。唐正东教授也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分析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

(二)关于齐泽克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异质问题

齐泽克非常认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征兆性批判,但他反对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意识”,而是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针对齐泽克独辟蹊径的解读方式,我国学者也积极探讨齐泽克与马克思的异质问题。张秀琴教授认为,齐泽克的后现代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首先,在意识形态的本体论维度,齐泽克和马克思都为其意识形态理论论述设定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二元对立的假说,即意识形态(虚假)与现实(真实)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但不同的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偏重于从现实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来揭示实在的幻象属性,而马克思则更加偏重于从批判意识的虚假属性出发来凸显实践的首要性。其次,在意识形态的方法论维度,马克思强调的是具有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实践批判和改造的维度,而齐泽克则强调的是具有伦理和审美色彩的“穿越”策略。张秀琴:《虚假意识与幻像现实:马克思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比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第14~19页。刘世衡博士认为,齐泽克与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异同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双重维度,而齐泽克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偏执于“商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意识形态,而齐泽克却认为意识形态的幽灵无所不在;实践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维度,而齐泽克则强调意识形态彻底批判的不可能性。刘世衡:《齐泽克与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比较研究》,《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第37~39页。夏莹教授认为,齐泽克的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拉康的欲望理论结合的产物,它是齐泽克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切入点。但是齐泽克把拜物教肢解为人与人和物与物的拜物教,使得拜物教作为一种信仰的“被客观化”,现实存在的物替代了人成为拜物教的主体,从而使拜物教成为无主体的信仰。这种解释只是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观点。夏莹:《无“物”的拜物,无“主体”的迷恋——齐泽克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拉康化解读》,《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第53~58页。卢永欣、王迅两位学者围绕意识形态的界定,从意识形态是不是虚假概念、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抑或社会意识及意识形态的最终归宿等异同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关于齐泽克意识形态主体性视野

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齐泽克认为主体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分裂,变成“空心人”,只有通过一个个的幻象客体来填补空白。莫雷博士认为,齐泽克基本上是沿着阿尔都塞的路子往下走的,但又与他的观点不尽相同。齐泽克认为主体是通过话语机制得以建构的,是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角度的意识形态幻象的建构物。主体本身只是一个空位,一无所有。意识形态就是为了弥补主体“真实的缺失”,避免人们直面创伤性的实在界所引发的焦虑和痛苦。意识形态通过为主体提供一个幻象客体来填充这一空白,并通过移情等机制使主体认同这一意识形态幻象,将其内化为主体自己的内心体验。主体在意识形态幻象的建构下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性,心甘情愿地服从意识形态的统治。由此,在齐泽克看来,主体也没有人道主义所说的内在的本质和内在的尊严,它就是纯粹的空无,是通过意识形态幻象建构起来的。所以,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主体性观念进行的意识形态批判。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莫秀凤则认为齐泽克视野中的主体,总是在某种文化形式的扭曲中形成的,即主体就是被文化符号秩序所建构的产物。换言之,主体就是被某种文化系统所压抑、所曲解的主体,主体身份的获取就是以丧失“实在界”(也称“真实界”)的原初真实状态为前提。或者说,主体本身就是实在界被扭曲的产物。齐泽克把这种丧失“原初真实状态”的情形称为“真实的缺失”或“他者的短缺”,也称“主体的空无”。因此,他指出,主体的建构过程同时就是“真实自我”缺失的过程。而主体这种“真实缺失”的情形又迫使意识态幻象情不自禁地对其进行某种理想建构。最终,对主体的建构导致了其“分裂”与“同一”的两面性:一方面,主体与自身的分裂,即主体丧失了“原初”自我的本真状态;另一方面,主体与客体实现了同一,即主体成为被意识形态所询唤的“社会人”。在齐泽克看来,建构理想化主体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但在意识形态幻象功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建构理想化主体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局:一方面,是主体与自身的分裂;另一方面,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一“分裂”与“同一”的矛盾?这就是齐泽克引入拉康的另外一个主体——无意识主体以及意识形态幻象客体的缘由。莫秀凤:《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张剑研究员从比较视野分析了齐泽克的意识主体,指出拉康派精神分析意义上的伦理主体,成为我们思考超越当代无所不包、彻底的物化境况的一个突破口。张剑:《齐泽克:驱力主体及其论争——从正义主体说开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第131~139页。但是,这种主体的“行动”只能算是一种激进的超越“行动”,无法解决当前犬儒意识形态局面。邓远萍教授指出,在齐泽克的幻象意识形态视域中,主体经历了从“分裂”到“缝合”的转变过程。幻象意识形态通过主人能指的回溯性效果,在符号界的场域中,实现了对主体的“崇高缝合”,这其实是主体走向主体化的过程。

(四)关于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自张剑的《齐泽克的生态危机思想解读》发表以来,我国学者逐渐关注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在该文中,张剑教授将齐泽克关于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源呈现出来,揭示齐泽克批判资本主义的靶向。于琦的《论齐泽克反抵抗政治的理论取向》《齐泽克论暴力》等指出了齐泽克重建批判性政治的理论视野和齐泽克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系统暴力的路向问题。孔明安教授从齐泽克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分析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韩振江博士在《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一些章节中阐释了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另外,唐正东、马元龙、吴冠军等学者的学术论文论述了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涉及齐泽克的批判理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有刘昕婷博士的《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齐泽克研究》,这些也丰富了齐泽克的批判理论研究,在这些论文中涉及齐泽克的资本主义生态思想、阶级斗争思想等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从国内对齐泽克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国内对齐泽克的研究已逐渐进入深层次探讨,但仍需要深化对齐泽克的理论研究。不过,这些研究总体上为研究齐泽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但也存在不足。就所涉及的问题而言,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精神分析、文艺学、政治学、哲学等专门领域,对于这些内容在齐泽克整个写作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相关性论述还不够。对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是集中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重要概念的诠释,如意识形态、征兆、幻象、崇高客体。对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评价也各执一词,褒贬不一。概而言之,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种路径。一是文本解读的路径。这种路径主张通过对齐泽克文本的解读,诠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张一兵教授通过文本的深度耕犁,为我们研究齐泽克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副本材料。万书辉博士和韩振江博士的专著也具有开创性的解读。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态度是研究齐泽克所必须具备的,同时它也是深入研究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通过文本的解读,才能深入大师的思想精髓。二是诠释学的路径。这种路径着眼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把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分为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研究,如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主体性,齐泽克与马克思、阿尔都塞的比较,意识形态的政治性等。其优点在于对思想点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齐泽克理论总体的把握。三是理论定性的路径。以对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定性为指向,重点研究了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与精神分析的关系以及与马克思的关系等,寻找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走向何方。理论的定性问题只有厘清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才有可能对齐泽克理论进行性质界定。齐泽克从黑格尔那里吸收了辩证的思维方法,从拉康那里吸收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概念框架和基本术语,从马克思那里为自己的思想注入了灵感,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展开了意识形态批判。需要更为深入地对齐泽克的理论逻辑进行研究,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齐泽克的理论,因此,对于齐泽克的思想与黑格尔、拉康和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仍需要深化。

此外,我们还应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重新思考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对意识形态的功能、意识形态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意识形态终结论”甚嚣尘上之时,齐泽克扛起意识形态批判的大旗。他认为意识形态已经如幽灵般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于是,不再只停留在“知”的层面,而应该是“行”的层面,才能对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的批判。齐泽克将拉康的“无意识”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缝合起来,开创了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维度研究意识形态的新场域,丰富了意识形态理论内涵,使意识形态理论实现了生活化,开辟了对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活化批判,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注入新的能量,但是,对于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价值旨趣没有深入追问。实际上,齐泽克意味深长地讨论意识形态幽灵化,其根本意图在于揭示现代化社会主体的缺失,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忧思。因此,深化对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主体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社会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及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走向问题,尤其是从意识形态终结论诘难中反思作为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如何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再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再塑,从而构建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理想环境,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性发展,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问题。梳理和研究齐泽克主体性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我们反思人类自身的生存困境有所启发,对我们建构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也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