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视角:《澳门理工学报》专栏文萃(2015~2017)(澳门理工学报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5年第3期·

主持人语

刘泽生

仲春时分,是南海之滨——澳门一年中最为惬意的季节,阳光明媚,白云蓝天,鸟语花香,莺飞草长,好一幅江南春光图景。2015年4月20~24日,期待已久的“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这里举行。这是澳门理工学院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富有创意的学术研讨会,更是国际华文学术期刊界的一次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位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和专家学者,旧雨新知,欢聚一堂,切磋学术,共谋发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澳门,是中国的一块莲花宝地。中西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孕育了今天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林则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乃至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马礼逊等近代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国的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1594~1762)就诞生在这里。中国的第一个西式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的第一份外文报纸(A Abelha da China,《蜜蜂华报》)也创办于此。澳门开埠凡五百年,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久负盛名。澳门回归十五年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事业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正是这一方水土为澳门学术刊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澳门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华文学术期刊盛会,乃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也。研讨会为期刊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记录——诚如李向玉院长所言,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华文学术期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彩虹。

收获着这满满的果实——笔者多年来曾参与过海内外诸多同类学术研讨会,却很难得一睹如此丰硕的成果——会前即编印了甚获好评的《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同行专家们的4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论题涉及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洋洋洒洒50万字。高手过招,殷殷切磋;网络互动,精彩纷呈。

收获着这浓浓的情谊——万水千山难以阻隔学界同行的隆情厚谊。现代交通的快捷与网络时代的便利,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与会嘉宾既有来自中国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地的知名主编,以及来自台湾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地区的期刊界同行。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文明和价值的持守、华文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新朋旧友,汇集濠江,五洲四海,殊为不易。

会后,我们还将与作者一起继续修订、编辑本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并从中选择若干选题,以专栏的形式在本刊发表,尽早与关心华文学术期刊发展的读者分享。本期率先发表的一组关于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方面的文章,也是当前学术期刊界所广泛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仲伟民认为,因为学科研究特点之间的巨大差异,当前盛行的用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对人文学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必须依托学术共同体,建立公正的学术评价,中国的学术研究才可能健康发展。刘京希、王佃启也分别就学术期刊的最终鉴评、学术评价中“以刊代评”的评价机制提出了颇具见地的看法。

套用网络上的一段话,献给与会嘉宾——世界很大,澳门很小,只要有您,那便很好;濠江聚首,别样精彩,小城大爱,怦然心动。驻足于四面而来的暖暖海风中,深情远望,入目的都是小城的岁月沧桑;行走在黑白相间的欧式碎石路,不经意间,邂逅的都是澳门的动人美丽……

来自南国的温馨,送上小编的祝福。今宵别离后,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