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吴敬琏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政府对经济过多干涉,权力寻租猖獗以及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都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也导致了民间左倾思想的抬头。评论者将吴敬琏的发言总结为:中国改革的核心在于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金融领域很可能将成为改革的下一个突破口。
对中国改革前景的再思考
吴敬琏教授的发言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一些社会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中国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并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来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并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
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改革和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走向了繁荣。其次,在计划经济体系之外,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大量涌现出来的私营企业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再次,土地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开放市场有助于中国企业通过引进外国设备和科技快速发展制造业。
然而,中国过去的改革并未取得全面成功。在现有制度下,国有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同时各级政府仍然保有土地和其他重要资源的分配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行政权力依然对经济活动有较大的干涉。
这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半市场半计划式的时代。这带来了两个主要后果: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难以摆脱对投资驱动的依赖;另一方面,权力寻租和腐败正不断侵蚀着社会整体。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国只有两个选择:政府逐渐减少干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或者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逐步走向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的改革在进入21世纪以来有所停滞,并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后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工人工资增长过慢都加深了社会矛盾。而长期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更带来了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但在所有的恶果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的权力扩张和腐败加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民间对改革停滞的反应体现在极“左”思想的重现。随着腐败泛滥,贫富差距加深,“左”倾思想重新抬头,其中包括对富人的仇恨。
当然,近期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向好的发展势头。比如,一些职业政治家利用群众和民族主义思想以获取权力的本色得以暴露。人们通过一系列事件发现,改革的共识正在逐步加强。同时,中央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改革的新契机。中共十八大后各界也初步达成了一些改革共识,尽管我们仍然缺乏长远的改革蓝图,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最后,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加深,消费占比扩大,中国有望从一个世界工厂和出口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为全球带来强劲的需求,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
Christopher Allsopp对吴敬琏教授的发言进行了评论
1991年的时候我曾遇见过吴敬琏教授。那时候我们就在讨论中国未来的改革将何去何从。
我记得那时候提出的建议是对价格双轨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市场化,同时开放原材料市场,推进汇率和利率的自由化。这些在当时都是预示着改革将进一步前进的大动作。
我的感觉是,今天,吴教授教授在告诉我们中国需要新一轮的大幅度改革。而我们需要一张指引未来走向的蓝图。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吴教授谈到的很多东西可以归结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包括沿海和内地,消费和投资,服务业,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和工业部门的再平衡。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要完成这样的再平衡都是艰难的,却是势在必行的。目前中国可能更忙于应对近期出现的经济放缓。但依我来看,经济结构的再平衡对提振中国经济实际上是有帮助的。
改革的一个大问题是,一旦你推动了改革,是否就意味着对局势失去了控制?你是否还能留有足够的调控手段?金融领域的改革恰恰就是这个问题的集中体现。
金融改革很早就被提上了日程,但这些年来却进展甚微。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政府对宏观经济没有很好的控制力,那金融自由化就会带来不稳定。西方经济体所经历的大衰退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先例。
但有计划的监管放松和金融市场化依然是打造宏观调控工具的必由之路。即使当局不进行改革,市场迟早也会推动改革——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主动推行改革,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紧要关头。中国正面临着抉择:是走向改革,还是走向官僚国家和国企经济?
我特别要提出的一点是国企目前有着大量的利润留存,同时它们并不对政府或者人民发放红利。因此,一个有效的调控工具就是让国有企业上缴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交出多年积累的利润。这些额外税收可以用来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和卫生等服务。因此和很多国家不同,中国有着强大的财政潜力来帮助调整经济结构。
本文原题名为“Challenges for China's Economic Policy and System Reform”,是吴敬琏教授在Chatham House的讲座记录,同时包含了Christopher Allsopp的评论。Allsopp是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主任。本文于2012年12月刊于Chatham House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