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3年的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从近期的经济表现数据来外推未来发展趋势的做法,将对中国不再可行。中国想要维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将要经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政治改革。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将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实施这些改革。
中国和外推法的终结
鉴于中国经济越来越成熟,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不奇怪。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中,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无与伦比的。这些条件包括加入WTO、打通城乡劳动力流动、扩招高中、将投资率推高至50%等。因此,许多中国奇迹不可复制。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已触底复苏,但其潜在增速放缓将无法避免。现在需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第一,经济增速将放缓多少?第二,转型能否顺利实施?对于第一个问题,5%的年增长率可能迟早会到来。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则更依赖于推测。答案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转变模式,即“再平衡”,而这本质上是个政治问题。
增长的新模式
无论如何,中国都必须实现再平衡。尽管充满疑虑和不确定性,这一行动已经开始。在2011年,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8%,是2001年以来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贸易顺差走弱,2012年上半年,季度环比增速已放缓至6%。宽松的融资条件和政府基建政策的转向推动了持续至2013年的经济复苏。在此过程中,领军产业从房地产、建筑业和建材业逐渐转向基建投资、工业生产和库存。但是,就再平衡而言,这样的增长模式是错误的。2012年,尽管下届总理李克强最近说“城镇化必须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又回到了55%。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劳动力对增长的贡献已基本耗竭。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速下滑将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再平衡的推进,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显著降低。而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速现在已从21世纪初期的4.5%大幅回落至2%。
从国民收入角度看,50%的投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的快速上升已成为中国再平衡的关键议题。与过度投资的概念不同,这与人均资本存量无关,不能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等概念来解答。问题的本质在于,2000年以后,中国投资的增速显著加快,而与此同时,可持续增长率则从高位迅速滑落。
以投资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意味着,中国只有通过再平衡和提高生产力,才能避免投资率迫近60%以维系现在的经济增速。许多人都相信,打破投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在于,即使将投资率降低至40%,如果不警惕增长模式转变中的有关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增长趋势放缓时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结果仍可能是灾难性的。而这与金融体系本身无关。
明斯基来到东方?
西方国家现在已经明白,信贷密度的提高将推高投资密度,从而给金融稳定带来威胁。向明斯基致敬!但在中国,信贷密度提高本身就是问题。纯粹的银行信贷在10年前还占全部信贷的90%,但现在信贷已更多地来自社会融资。社会融资占GDP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140%上升至2012年的210%,这是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所有国家中的最高值。企业是债务信贷扩张的主体,而地方政府则是其他信贷的主要拉动力。
出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利益考虑,信贷创造越来越多地转向新兴或监管较弱甚至没有监管的领域。这包括信托和外币贷款、银行承兑票款、大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企业债券、非金融股权买卖、非正规借贷和理财产品。许多产品的期限既短,收益又高,吸引了大量储蓄。只要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它们就将持续为基建和房地产项目融资。即使债务即将到期,仍可能通过这些方式融到资金,而储蓄者根本不关心能否拿回他们的本金。这听起来很熟悉吧?这在中国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成功的再平衡之路
IMF和其他机构早已声明,经济再平衡的关键在于政府。具体来说,政府不应继续扮演生产、分配和交易的主导者,而应当成为企业、竞争、新兴服务业的润滑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促进创新。市场和要素价格的自由化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这有助于纠正土地、资源、货币和资本等多方面的扭曲。
为推进再平衡,政府还应积极致力于减小收入和社会差距,降低人们享受基本医疗、医保、养老和收入保障的门槛。如果李总理将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设想能够实现,政府的以上工作将更加重要。因为,这与中国目前2.5亿的流动人口息息相关。尽管户籍制度改革现在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目前仍是一个“烫手山芋”。土地改革和产权建立也屡被提及,因为土地交易是解决移民和收入问题的前提。这些改革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本文原题名为“China and the end of extrapolation”。本文作者George Magnus是VOX的经济顾问。本文于2013年1月31日刊于VOX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