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的“神话”: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资源枯竭与资源型城市

1.对“资源枯竭”的简单讨论

1931年,Hotelling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论文——《可耗竭资源经济学》。在文中,Hotelling探讨了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随着边际开采成本的提高,资源的价格将会上升。虽然这个结论对全人类来说是个悲观的预言,但对资源型城市或者国家来说,未必是个坏消息,虽然资源开采量减少了,价格上升或许会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然而,后来的经济史学者发现,自然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产量都没有下降的迹象,资源价格也没有呈现上升趋势。Wright G.等(2004)回顾了近130年来的矿产开采历史后指出:矿产的产量和探明储量从来都不是外生的、固定的,而是内生决定于对矿产的勘探、开采及相关知识技术的投资。矿产储量与开采量持续上升和知识技术创新不断出现相辉映,使Hotelling(1931)的悲观预言没有变成现实。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知识技术能够代替自然资源,人类可能永远也不会遭遇资源枯竭的威胁,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城市来说,资源枯竭的威胁却是非常现实甚至是接踵而至的。当某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开采净尽时,依赖这种资源开采的人群就会面临挑战。

什么是“资源枯竭”?我们从经济学理论上做一个推断:资源枯竭有两种,第一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枯竭”。“枯竭”取决于开采成本与资源的市场价格对比,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开采成本,则厂商愿意开采,如果市场价格下跌到开采成本之下,厂商停止开采。这种枯竭与储量无关。第二种“枯竭”是储量意义上的,地下的探明储量下降,即使市场价格出现了迅猛上升,厂商也无法增加产出,因为资源本身的限制导致厂商对价格变化不敏感了。第二种枯竭与价格无关。可以预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矿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真正对厂商构成制约的“枯竭”经常是经济学意义上的。

1996年以来,“资源枯竭”“资源危机”的呼声甚高,可以推断,矿业部门、资源型城市和公众所理解的“资源枯竭”,应该是“储量”意义上的。至少矿业部门希望公众将这个概念理解为储量意义。由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显而易见的作用,如果出现了资源产出难以为继的局面,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受到制约。所以,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

2.本章对资源型城市的统计界定

什么是资源型城市呢?王青云(2003)提供了这样一个定义:“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大部分为矿产资源,也包括森林资源;资源型产业既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包括矿产资源的初加工,如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中国矿业联合会的胡魁(2002)依据矿联在各地的分支机构,收集了各个城市矿业产值、就业等方面的指标,筛选出各类矿业城市(镇)426个,王青云在胡魁认定的矿业城市基础上增加了20个森工型城市,同时剔除了一部分城市,认定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矿业部门、地理学界都有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划分标准和认定数量。但地理学、矿业学是笔者所不熟悉的领域,无法判断哪个划分标准和数量更加符合“资源型城市”的真实内涵。由于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增长、就业和贫困问题,因此更愿意采用经济学学者王青云划定的标准。在对各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状况作初步分析时发现,被胡魁认定为资源型城市,但又被王青云排除掉的一些矿业城市中,有一部分资源产值比重较高或者就业人口数量较大,我们认为应该包括进来;王青云在讨论资源型城市时更加关注它们现在的资源状况,那些历史上是著名的资源型城市,但现在资源采选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的城市,很可能被其排除掉。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探讨资源型城市与旧体制的关系,因此愿意把这些城市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本研究最终共认定了136个资源型城市。还有一个出于研究方便的原因,《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是我们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状况的重要数据,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年)》列出了682个城市,凡是不在这个范围的资源型城市,我们不再考虑。

胡魁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辨识及对开采阶段的划分,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是,无论是在资源型城市的认定上还是开采阶段的划分上都存在着争议。胡魁把各个矿业城市(镇)所处的开采阶段区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这种划分本来并没有引起太多疑义。但是,随着“资源枯竭型城市”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一些媒体几乎不假思索地把“老年期”等同于“枯竭期”,凡是处于“老年期”的城市,自然也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个称号,有些城市乐意接受甚至在极力争取,而另一些城市却拒绝承认自己进入了枯竭期。质疑胡魁开采阶段划分是否科学的声音便高涨起来。

由于缺少其他关于“开采阶段”的信息——中国当前似乎还没有这样一致认可的标准,本研究只能接受胡魁数据库中对开采阶段的划分,并把“老年期”近似等同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指出的是,笔者对那些声称自己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的部分城市,并没有轻率地接受,而是细心考察了那里的资源开采历史和现状,并且质疑了“资源枯竭”的存在。正如后文将会指出的那样,由于缺少“资源枯竭”的定义和统计标准,给我们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带来了麻烦。考虑到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划分存在争议,我们抱着谨慎的态度,把所认定的资源型城市列示于本章附表1-2中,以便听取各个领域专家的批评意见。

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年)》中,全国有652个城市报告了城市非农业人口的信息:2003年,这些城市共有非农业人口26209万人,其中非资源城市21914.6万人,资源型城市4294.5万人,资源型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占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的16.4%;当年,资源型城市的GDP总量为1.2万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总量中大约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