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鼓山曹洞宗文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明末曹洞宗法脉传承

曹洞宗开创于洞山良价(807~869)和他的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高安县的洞山和吉水县的曹山传授禅法,后世称为曹洞宗。此宗虽云“曹洞”,而洞山曹山以来的法脉四传以后即中断,唯赖洞山法嗣云居道膺(835~902)一脉,得以传承。道膺四传至大阳警玄(943~1027),其间一直很衰微。警玄晚年时尚无合适的传法弟子,不得已托临济宗的浮山法远,请其代求法器,接续曹洞宗传承。后来法远将警玄的信物交付给投子义青(1032~1083),遥接警玄的法脉。义青的弟子道楷(1043~1118),于芙蓉湖畔结庵接化,门下有丹霞子淳,由此曹洞宗开始出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子淳门下真歇清了、宏智正觉,大弘曹洞禅法。道楷的另一弟子净因自觉(? ~1117)五传至万松行秀(1166~1246),备受金元两朝的推崇,于北方大弘曹洞禅法,与天童如净(1163~1228)天童如净的法系传承为:芙蓉道楷(1043~1118)—丹霞子淳(1064~1117)—真歇清了(1091~1152)—天童宗珏(1091~1162)—雪窦智鉴(1105~1192)—天童如净(1163~1228)。共称为当时曹洞宗之两大宗匠。行秀得法弟子有一百二十人,雪庭福裕(1203~1275)、林泉从伦为其重要法嗣。福裕于1249年住持少林寺,盛极一时,晚年又归隐于少林寺。他对少林寺贡献巨大,所以被尊为“中兴祖师”。福裕以前曹洞宗法系传承如下:洞山良价(807~869)—云居道膺(835~902)—同安道丕(? ~905)—同安观志—梁山缘观—大阳警玄(943~1027)—投子义青(1032~1083)—芙蓉道楷(1043~1118)—净因自觉(? ~1117)—普照一辨—大明僧宝—玉山僧体—雪岩如满(1136~1206)—万松行秀(1166~1246)—雪庭福裕(1203~1275)。

万松行秀受金元两朝的推崇,于北方大弘曹洞禅法,其得法弟子有一百二十人,雪庭福裕和林泉从伦为其中佼佼者。福裕于1249年住持少林寺,盛极一时。晚年又归隐于少林寺。他因对少林寺贡献巨大,故被尊为“中兴祖师”。由于万松行秀和天童如净(1163~1228)共称为当时曹洞宗之两大宗匠,北方的少林寺和南方的天童寺也因此分别成为北传曹洞宗和南传曹洞宗的中心。如净的弟子道元(1207~1299)将其禅法传至日本,他因此成为日本曹洞宗之鼻祖。然而南传曹洞宗的法脉在中国传承时间不久便中断了,所以元代以后中国曹洞宗只有北传这一系得以传承不替。福裕下八世有宗镜宗书(1500~1567),嘉靖三十六年(1557)应请住持少林寺。宗书的法嗣有廪山常忠(1514~1588)、少室常润(? ~1585)。曹洞宗的寿昌、云门二支,即出此少林禅系。常忠传无明慧经(1548~1618),是为寿昌系。寿昌系又分为博山系、鼓山系、东苑系三个法系,其中鼓山一系在明清时期影响很大。常润传慈舟方念(? ~1594),再传至湛然圆澄(1561~1626),创立云门系,以绍兴云门寺和湖州龙华寺为祖庭,后以江苏镇江焦山定慧禅寺和湖北武汉归元禅寺等为重要传法中心,传承至今。以上寿昌、云门两系成为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曹洞宗支派。此外,常润又传敬堂法忠(1541~1620)、洪断诸缘(1550~1621),后者及其弟子相继住持建昌云居山(今江西永修县),形成云居山法系。明清以来鼓山曹洞宗法系传承一直没有中断,是这一时期传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