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完善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

(一)分配制度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第一,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对于因发展不平衡所反映出来的分配差距扩大,仍要依靠继续发展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这种差距,不能就分配讲分配,更不能指望再分配来彻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第二,激发要素活力、拓展创新空间,仍是今后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的大方向。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一要警惕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从制度上杜绝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二要警惕民粹主义,决不脱离客观条件进行过高承诺。

第三,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改革完善分配制度。一个良好的分配制度,一要体现共享和协调,二要对创新提供激励。就共享和协调来说,参与主体分享机会、分享收益、互利共赢,使经济发展可持续。就提供激励来说,要使发展有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分配制度改革要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第一,坚持在收入分配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个有效率的分配制度,要做到行动主体获得财富或收入多少与其所承担的风险与代价成正比。这恰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机制,同样也需要尽职而精巧的政府监管与高效率的政府服务。未来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

第二,认清市场机制是促进要素报酬均等化的最有效机制,因而也是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决定力量。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东南沿海市场经济率先发展的地区,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都更低。也就是说,市场机制更有利于实现作为劳动者收入的要素报酬均等化。纵观经济史,在所有全面“照料”穷人的机制中,市场机制的贡献无与伦比。

第三,把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所引发的问题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问题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因市场化改革不足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灰色收入、腐败等问题归结为市场机制必然的缺陷,从而在政策主张上质疑甚至反对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转而更多地救助一些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措施。在现阶段,要打破收入分配上的“政府幻觉”,重拾“市场”信心。收入分配发展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

收入分配上过多强调政府作用,会使长期以来行政干预、行业垄断以及城乡户籍分离等反市场、低效率的体制机制继续远离改革的视线。其实,它们正是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人为的分割和壁垒,既容易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导致“市场失败”,也容易妨碍人们享受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造成“政府失败”。在这方面,今后需要将破除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收入分配的一项关键改革。

(三)分配制度完善要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国民及其财富行使有效的管辖权。

第一,无论是个人或组织的收入监测还是征收征用,国家都要有足够的信息手段,对居民收入流、支出流和财富位置及其形态进行记录、追踪、评价和确认。

第二,要有完善的法治程序与法治依据,在政府间分级次地进行授权和界定,对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进行调节。

第三,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治经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合同的执行、纠纷的调处,都需要完备的立法和高效率的司法体系。这是分配秩序得以规范的基础。

(四)分配制度改革目标

第一,分配格局日趋合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合理提高,政府收支规模和收支体制拥有一定的再分配能力;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增加;部分行业企业的过高收入得到有效控制,新型业态收入既获得政策鼓励又能公平纳税;对投资兴业、带动就业的企业家切实减轻税费负担;社会公益组织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扶贫济困功能。

第二,分配差距不断缩小。居民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全国居民不因身份、户籍、性别、民族等因素在收入获取、财富创造、福利分享上有差别;收入流动性稳步提高,人人拥有通过创新创业改变自己命运的平等机会;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竞争失利者、灾病受害者以及其他失能者都能得到制度化的社会救助。

第三,分配制度成熟定型。政府保护产权、激发创新的制度具有协调性和稳定性,调节收入差距的政策既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又有一定的弹性。尤其需要通过法治化、透明化和民主化的分配制度建设,铲除腐败、抑制特权、打击非法、保护竞争。

第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压舱石”,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推进器”,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