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6~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国艺术精神”的梳理、挖掘与建构——艺术学理论篇

第一节 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本节作者:许珍,吉林长春人,1989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学科动态

艺术学从2011年独立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随之上升为一级学科,到2016年为止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这五年也恰好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得以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进程同步。2016年,艺术学在前五年发展的基础上,也进入了“十三五”规划的全新进程。这一年,艺术学理论相关论文在研究方向上不断拓宽深入,专著、教材的书写和类目愈加规范、多样,围绕艺术学理论原理探讨、专业建设、跨学科研究、学科史书写等主题进行的学术会议和交流研讨活动频繁开展,艺术学理论研究总体上走向了全面、深入的建设道路,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艰巨任务。可以说,2016年不仅是艺术学整体学科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在学理成就上硕果累累、佳作频出、百家争鸣的一年,展现了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纯理论形态的一级学科平稳、健康、渐佳的发展面貌。

一 学术论文

相对于前五年集中探讨艺术学学科规划的合理性、追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价值意义等文章而言,2016年的学术论文在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创意、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等跨学科方面的课题有所转向和倾斜,研究者不断尝试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以图扭转目前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角度和视野依旧有待改进的现状。

(一)艺术理论

探讨艺术本质、艺术功能等艺术原理,反思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是2016年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议题。王一川在《论中国艺术公心——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新探》一文中率先提出“艺术公心”的概念,指出“中国艺术精神”应有的五重含义。王一川认为,“中国艺术精神”在古今断连、中外对话、全球消费、因媒分赏和公共性等当前语境状况中,应当有着与此相适应的特定呈现方式——中国艺术公共精神,也即“中国艺术公心”。如此,传统的中国艺术精神概念应在当今艺术公共性问题域中被刷新为中国艺术公共精神,即“中国艺术公心”概念。中国艺术公心是中国艺术在文化与艺术之间、不同艺术类型之间、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艺术与异质文化之间具备的公共性品格,表明中国艺术在当今时代全球多元对话中应当为全球文化公共性建设做出独特贡献。王一川:《论中国艺术公心——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新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在《现代艺术理论中的“中国艺术精神”》一文中,王一川又细致阐释了“中国艺术精神”论的缘起。强调在探讨“中华美学精神”或“中国精神”时,也要对20世纪中期一度成为学界热点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做适当回顾。在当前从事中国文化及艺术精神复兴过程中,宗白华等先辈树立的“中国艺术精神”传统无疑应成为我们可以不断回溯的精神源头之一。因此,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就需要看到,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并非仅仅产生于中国学术语境内部,也绝非仅来自对外国学术概念的沿用,而是渊源于欧洲文化精神观念和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在现代中国问题域中形成的跨文化与跨艺术交汇。王一川:《现代艺术理论中的“中国艺术精神”》,《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围绕王一川提出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艺术公心”等核心问题,不少学者予以回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些回应和讨论,在学术论文上主要呈现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以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古典理论为依托,思索中国艺术理论从古至今的谱系性和关联性。比如李心峰在《中国艺术的“大通”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种核心的观念与精神,他称之为“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中所谓的“通”或“大通”,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思维层面与文化维度上,是一种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与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某些个别领域的观念,在整个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心峰:《中国艺术的“大通”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2期。胡新群在系统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引发了对先秦乐论的重新思考。在他看来,从艺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艺术学思想的形成时间看,先秦乐论是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总根源。先秦乐论不仅发展最早,是最先完成较为完备思想体系建设的门类艺术理论,也是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思想理论的先导。深刻领会先秦乐论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思想理论的关键所在。胡新群:《先秦乐论: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总根源》,《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

另一方面,除了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汲取理论涵养之外,对西方艺术理论的比较、阐释和重构也是本年度艺术学理论相关学术论文探讨的一个方向。张宏的观点可以大致概括这一类论文研究的目的,他在《对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的反思》一文中谈到:“如果我们不了解一种艺术理论的途径、模式和结构,就根本弄不清哪种艺术理论的方法论才是合理的,也就无从把握这门学科的未来走向。所以,没有对他的艺术理论的真正反思,就没有足够自觉的艺术史研究,艺术史就只能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子集而已,不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张宏:《对贡布里希艺术理论的反思》,《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凌继尧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胡继华的《浪漫诗风及其东方灵知主义——早期德国浪漫主义艺术理论初探》(《艺术百家》2016年第2期);刘悦笛的《当代“艺术表现论”的革新——以“分析美学”为考察中心》(《艺术百家》2016年第2期);姚绍将的《视看的现代审美经验及方案——沃尔夫林与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艺术百家》2016年第4期);彭锋的《从“艺术”到“艺术界”——艺术的赋魅与祛魅》(《文艺研究》2016年第5期)等。

面对艺术学界出现“去美学化”倾向,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也再次成为2016年艺术理论论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孙晓霞在《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发表的《艺术学的“去美学化”倾向辨析》一文中指出:艺术学与美学之间曾被视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支撑的交叉关系在学科升级的过程中被打破。实际上,二者的关系在新时期以来学科升级的进程中先后经历了艺术学依托于美学、艺术学与美学并列交叉、二者整合后“艺术美学”的兴起以及学科升级前后的“去美学化”四个阶段,但在美学研究中却呈一种相反的走向,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提倡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路向发展到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学对艺术问题的观照在不断深入和扩界。通过对比此两种理论路向,文章认为,现代美学正不断转向艺术哲学乃至文化哲学,艺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基础理论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自己与美学研究的边界与差异,无视美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其与艺术学的联系,全面排斥美学及其研究方法。艺术学学科升级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艺术格局的拓展与艺术生态的健康繁荣,而不是打造一个戒备森严、唯我独尊的所谓的“学科王国”。关于艺术学与美学关系的逻辑探讨还可参见孟凡生的《美学与艺术的博弈——简论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之衰变》[《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1期];王中原的《美学危机、“回到康德”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周计武的《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文艺研究》2016年第11期)等文章。

(二)艺术史

在艺术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中,针对中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差异和比较占到了多数。宋光瑛、曹顺庆的《艺术史与现代性知识话语——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通史研究》,通过考察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通史写作,发现艺术史从未脱离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进程。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通史的每一次重新书写,都与西方现代性知识话语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学者不断尝试社会科学理论的新方法与新观念,努力把握不同时期的主流学术话语,在此基础上重写中国艺术史并形成新的艺术史观,使得传统研究不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史学家将清晰、秩序和形式赋予原本模糊、无序和混乱的中国艺术史,在书写艺术史的过程中也确立了新的形而上体系,使之成为能够深刻反映社会人文思想变化的认知模型。宋光瑛、曹顺庆:《艺术史与现代性知识话语——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通史研究》,《文艺研究》2016年第8期。

还有一些学术论文也探讨了艺术史研究的关键词以及艺术思潮的演变。徐子方的《艺术史认识论——基于前人相关观点的梳理和回应》认为,在试图科学阐释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之前,必须对迄今流行的艺术史认识模式做一梳理。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艺术史发展总是围绕一个中心向外传播扩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必然存在主流和非主流,主流艺术集散地也必然构成艺术史中心,而艺术史就是艺术中心不断发展流变的历史。必须从全人类角度考察艺术整体,而不应局限在一个地域专注艺术的一个方面。徐子方:《艺术史认识论——基于前人相关观点的梳理和回应》,《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陈晓娟的《新语词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形状》(《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毛娟的《多元聚焦的空间:艺术史研究的关键词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4期)等文章也在此研究方向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一些文章则将研究视野聚焦在特定学者的艺术史观等问题上,例如沈语冰、迈耶·夏皮罗、王玉冬的《艺术史的人文主义基础——再论海德格尔—夏皮罗—德里达之争》(《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吴衍发的《论常任侠的东方艺术史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陈民镇的《新材料与新格局——饶宗颐艺术史研究的史料观与方法论》(《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王一川的《“顾忌”下的救心方案——朱光潜早期跨文化艺术美学探索》(《文艺争鸣》2016年第11期)等。

(三)艺术批评

在艺术批评方面,许多文章聚焦于艺术批评的本质以及体系的建构问题。彭锋在《批评与人生》中谈到:艺术批评是介于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之间的话语形式,相应地它的意义可以从对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贡献之中去寻找。但是,艺术批评也有其自律的意义,就像非虚构文学那样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而具有意义。艺术批评让人迷恋,还在于它与人生之间的某种相似关系。就像批评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那样,人生也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鉴于我们无法通过人生来练习人生,通过艺术批评来练习人生的技巧就不失为一种可以替代的选择。彭锋:《批评与人生》,《艺术设计研究》2016年第1期。贾磊磊的《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体系的建构问题》一文则指出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体系的学术建构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当前艺术批评的主要方法还是在艺术风格论的分析模式上,这种模式的分析母题基本上都是“文学性”的,像“思想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性格”等。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还没有形成学科化、体系化的批评范式。要建立属于艺术批评自身的美学范式,就要改变中国艺术批评文学性的分析模式,用艺术批评的美学概念去置换普遍使用的文学概念;同时改变艺术批评哲学化的表达方式,用一种诗意的、审美的表达方式去替换那种意念的、抽象的哲学表达方式;改变艺术批评从属于创作的附庸地位,确立艺术批评的独立存在价值,使其成为一种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学等量齐观的学科体系;改变艺术批评单向度的评价标准,整合对艺术作品的综合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客观性、共同性的评价体系。贾磊磊:《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体系的建构问题》,《艺术百家》2016年第4期。另外,黄永健、岳顶聪、郝云慧还在论文中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批评出现的新动向和潜在的势头概括为文化人类学转向、本土化转向和本体论转向。黄永健、岳顶聪、郝云慧:《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三个转向》,《艺术教育》2016年第11期。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胡俊飞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关系疏离之辨证》(《艺术评论》2016年第11期);窦慧菊、袁梦的《基于艺术批评理论下的区域艺术形象建构》(《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5期);王素洁、程亚鹏的《艺术批评活动中的主客体研究》(《艺术教育》2016年第8期);潘天波的《艺术批评的范式重构:以器物为视点》(《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1期)等。

更多研究者试图从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的理论基础、方法与本质上观照当代艺术批评建树的可能性。例如张伟的《品第与魏晋南朝艺术批评》(《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制度和社会构造的演变,来解释品第在魏晋南朝艺术批评中的起源、功能和变迁。刘桂荣的《宋代艺术批评的心性观探究》(《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2期)认为宋代文人艺术批评的心性观彰显着生命的真实和自在,直指生命的本根及最终价值的实现,是涵纳天地、超拔活络的大生命的体现。凌继尧的《元代艺术批评思想》(《美术大观》2016年第4期)则考察了元代文化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完整性及其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转折与创新意义,反思了以往学术界对元代艺术批评思想价值的忽视。晏晨的《品与格:中国艺术批评的核心范畴——以六朝和唐代为中心的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认为品与格作为美学范畴的典型性不仅体现在其内容和对象上,诗文等文艺形式是古典美学的基本对象,也表现在其作为文艺批评的方式和文体类型上,对古代文艺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推进了主体心灵感知和审美意识的深化。韩清玉的《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意”“象”“境”关联初探——以隋唐五代艺术批评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2期)和刘桂荣、王欣欣的《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1期]等文章也在此类范畴下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各自的考察、推理和思考。

还有一些文章探讨了跨学科艺术批评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云凤的《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金卓的《基于视觉传播知识形态的艺术批评经济学解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肖龙的《陶瓷艺术批评的维度与反思》(《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陶亚萍的《传播媒介的变迁与艺术批评的转向》(《艺术评论》2016年第10期);赵正阳的《“电视剧艺术批评学”建立刍议》(《当代电视》2016年第7期);杨晓华的《新媒介环境下艺术批评的主体性》(《艺术评论》2016年第11期)等。

(四)艺术学学科建设

随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一级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围绕艺术学学科门类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的探讨与反思,仍是2016年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议题。对于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建设,仲呈祥认为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强化民族学理和中国道路。不能用“大跃进”式的办法开展艺术学学科建设,而应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强化民族学理,既珍重、珍视民族学术资源,又善于学习借鉴西方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用的学术资源,并把这两种资源交融、整合、创新。李若飞、仲呈祥:《艺术自觉、自信与创新:艺术学门类学科的建构——仲呈祥先生访谈录》,《艺术探索》2016年第5期。李若飞提出以知识和学问为基础的中国传统“艺术”正是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理解这一点,对作为门类学科的艺术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李若飞:《从“艺术”到“学科”:到艺术学学科的学理建构》,《文艺评论》2016年第3期。还有一部分论文重在对艺术学学科建设及发展动态进行梳理和总结,例如孙晓霞的《“十二五”时期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述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张晓刚的《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艺术百家》2016年第3期);郭晓的《学科的力量——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5周年巡礼》(《艺术教育》2016年第12期)等。

2016年度,还有一些研究者立足高校办学经验,对艺术学学科建设进行了考察和反思。李云依托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指出要推动北京电影学院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把握艺术学门类整体升级这一重要历史契机,处理好艺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尤其是门类艺术学的辩证关系;在确立、巩固和提升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的电影优势学科特色,着力整合学科发展资源,凝练学科方向,主动借鉴、融入电影研究并寻找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建设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鲜明电影特色的艺术学科体系,从而走出一条独具艺术院校特征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李云:《艺术学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电影学院二级学科“艺术学”为例》,《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1期。王建认识到艺术学的建设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原有的学科惯性,加上不同高校规模、定位、基础的差异,也使得艺术学学科建设在实际运作层面远比想象中困难与复杂。国内高等艺术学科多年来就有是注重艺术技能培养还是注重艺术理论研究的分歧和争论。一般而言,单科艺术院校和全科艺术院校注重艺术技能培养,而综合性大学则侧重于艺术研究能力培养。在具体实践中,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建设又呈现不同的态势与特点,其竞争的主要目标在于打造主导性“特色学科”,从而在高校内部的学科体系中获得优势地位。王建:《突破·反思·重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建设问题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

除此之外,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具有可参考性的理论文章还有:李倍雷的《作为学科的比较艺术学》(《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2期);刘欣的《概念、范畴与前景:体育艺术学学科构建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体育科研》2016年第4期);杨慧子的《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等。

(五)艺术管理

在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方面,不少论文立足大数据、新媒体、全球化的当代语境,对当下艺术创意、管理、发展进行了考察与批评。田川流在《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管理》一文中谈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文化一体化、高新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和进入、经济竞争与文化竞争同在等特征的影响下,呈现文化的趋同性、文化的经济化、艺术的大众化、生活的审美化、艺术的奇观化、文化的竞争性等趋向。正是由于各种文化特征的辐射与影响,艺术管理显现管理活动与经济活动的贯通、管理目标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并行、管理视野与大众文化权益的一致、管理机制与多元运营模式的适应等现象。准确把握宏观艺术管理与微观艺术管理的链接,推进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准,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是艺术管理的重要使命。田川流:《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管理》,《艺术探索》2016年第1期。闫国的《论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管理特点》一文,指出了当代艺术管理生成的背景和特征,他认为视觉文化的发展使当今社会进入视觉图像时代,导致人类审美认知发生转变。新的审美认知方式下图像增值、审美泛化、视像消费与当代艺术发展的密切联系,促使当代艺术管理在艺术的公众需求与服务、消费与传播、创意与输出方面发挥重要影响,推动当代艺术管理公共服务性、建构性、现代媒介性特征的形成。闫国:《论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管理特点》,《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艺术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意识、学科定位都尚不清晰,亟待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月颖的《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屠志芬的《困境与突围——从专业发展现状谈艺术管理专业“正名”的必要性》(《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王广学的《高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艺术教育》2016年第5期);王广学、张琳的《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艺术教育》2016年第8期);张山林的《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刘贝妮的《关于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大众文艺》2016年第16期)等。

(六)艺术教育

本年度学术论文的讨论热点也扩展到了艺术教育。仲呈祥在《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建设与“三个离不开”》一文中谈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高等艺术教育建设是一种学术建设,需要一大批专家学者甘于寂寞,享受孤独,潜心学术,日积月累。所以,当前中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更要团结、和谐,顾全大局,需要一致的努力来共同建设中国自己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仲呈祥:《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建设与“三个离不开”》,《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彭锋在《从北京大学看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起源与问题》里,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发展实际出发,仔细研究了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发现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人文教育,相当于今天的艺术史论教育;第二种是兴趣教育,相当于今天给予学生艺术团的指导和训练;第三种是基于兴趣和人文修养的专业技能教育,即专业学位教育,相当于现有的艺术硕士和未来的艺术博士培养。目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教育已经覆盖了这三个方面,并且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人文教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作为技能教育的艺术教育的开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彭锋:《从北京大学看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起源与问题》,《艺术教育》2016年第12期。黄宗杰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中提及高等教育艺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及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艺术理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针对性教材、教学方法陈旧等,导致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提出应重视学生专业学习中理论教育的衔接、提升教师讲授水平、改革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以突破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的困境。黄宗杰:《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艺术教育》2016年第6期。吴衍发则在《财经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以〈艺术概论〉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一文中针对财经高校艺术专业设置和教学经验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二 学术著作

经过五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2016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专著、编著、译著等学术著作种类丰富而全面,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进展有序,研究视域有所拓宽和提升。相比较而言,2016年艺术学理论学术著作依然集中在高校教材的翻新、艺术基础理论书籍的出版上,有关艺术史、艺术批评的相关著作相对较少,在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等交叉学科方面,涉猎情况还有所不足。

(一)专著、编著

2016年围绕着艺术学的基本理念、重点涉及的问题、涌现的现象、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学者都出版了相关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以王一川撰写的《艺术公赏力:艺术公共性研究》一书为例,该书对艺术公赏力命题首次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指出当前艺术分赏条件下尤需倡导艺术公赏力及公民艺术素养的提升,注重艺术公共性问题,接着对艺术公赏力传统、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艺术公赏力的动力等问题做了历时性论述,进而就文化产业中的艺术、当代艺术媒介状况、艺术公共领域、艺术辨识力、艺术公信度、艺术公赏质、艺术品鉴力、艺术公共自由、中国艺术公心、艺术批评等问题做了共时性论述。全书最后得出的“人为中介,艺即心赏;分赏偏美,公赏中美;公心互融,美美异和;人顺天地,三才分合”的结论,对把握当代中国艺术生活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陈旭光的《艺术的本体与维度》则立足于艺术和艺术学理论在新语境下的新发展,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源、功能、价值和意义,初步建构起一个开放的艺术学本体论研究构架体系,拓展了艺术学学科本体论研究的多元维度。丁宁的《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一书在大量参证一手研究资源以及体会艺术原作的基础上,对诸如作为文化财产的艺术品的归属、偷盗、修复以及艺术博物馆等问题阐发了独到的见解。翁剑青的《景观中的艺术》结合大量的文献和图像分析,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扼要梳理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基本形态及其历史渊源,深入探讨了当代城市景观中的艺术介入与城市文化、城市功能构建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彭锋撰写的《艺术学通论》则试图对艺术学理论的系统问题做出全面勾勒和初步研究,以建立一个完整的艺术学理论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王一川任丛书主编的“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得以出版。这套丛书汇集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内著名专家的优秀论文,囊括了近年来北京大学学者关于艺术理论、哲学、美学、影视学、文化产业以及人文教育的思考。具有代表性的有叶朗的《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王一川的《远近幽深:艺术体验、修辞和公赏力》;彭吉象的《艺海泛舟:徜徉在艺术学与影视学之间》;彭锋的《重回在场:哲学、美学与艺术理论》;向勇的《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陈旭光的《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以及顾春芳的《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学理论文丛”在本年度也陆续出版了云德主编的《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丁亚平主编的《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崔柯撰写的《克里斯特娃文本理论研究》、王廷信主编的《中国艺术海外认知研究》、施旭升撰写的《情境与意象——艺术审美的本体思辨与文化阐释》、田川流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管理思想研究》等多部著作。还推出了“艺术学新学科新视野丛书”,包括张伟、左颖哲的《艺术策划学》;宋生贵的《艺术美学新论》;张伟的《艺术文化学》三本艺术导论类书籍。

2016年,关于艺术学理论的基础教材层出不穷,并且分类愈来愈详细,形式愈来愈多样,且大部分书目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细化为高等院校艺术学门类、高职高专艺术学门类等多套系列,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院校的教学需求,符合艺术学学科门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还推出了“艺术学教育丛书”,涵盖了王文新的《观念的艺术表达》、李倍雷的《艺术学问题研究》、胡懿勋的《艺术市场与管理》、黄永健的《艺术文化学》等五本书目。其他一些零散的艺术学基础专业教程还有张黔、吕静平的《艺术美学导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张鹏飞的《艺术鉴赏导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唐玉琴的《艺术导论》(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梁玖的《艺术欣赏》(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黄高才的《艺术欣赏简明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除了上述专著及教材外,在艺术史、艺术批评等方面,研究著作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高名潞《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蒲震元的《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尹文的《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史》(东南大学出版社)、张泽明和张莉岚的《岭南艺术家史评(当代岭南书画艺术家130家)》(广州出版社)、方闻的《中国艺术史九讲》(上海书画出版社)、周宏智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徐子方的《艺术与艺术史论》(东南大学出版社)等。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继2013年推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后,2016年又陆续出版了相关书籍,内容囊括了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曲艺、影视、摄影、红学、建筑艺术、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学等,几乎涵盖了艺术研究领域的所有门类。王一川主编的《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5~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对艺术学学科2015年发展状况较为翔实和全面的一次总结,汇集了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在内的整体学科动态和学术情况介绍,较为透彻地分析了学科各专业存在的不足与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研究者、一线教师对艺术学门类下各学科的发展态势的把握,对艺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还有一些论文集,集中反映了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如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行走在历史与当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达世行奖学金项目论文集》(唐金楠主编)、《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论文集》(李心峰、王廷信、朱庆主编)以及李若飞撰写的《艺术学:从单列学科到门类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历程(1983~2012)》等。

通过上述种类繁多、类目全面的系列丛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艺术学理论在2016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看到当代艺术学研究领域的许多前沿成果,也可以从侧面大致勾勒出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时代轨迹。

(二)译著

2016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译著无论在选篇质量还是在翻译数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家出版社推出了与艺术理论相关的译介丛书,不仅丰富了艺术学理论著作的图书市场,也说明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之后,对该领域大量海外学术著作的翻译需求在不断提高。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培文·艺术史”系列在2016年出版了两本重要译作:《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达尼埃尔·阿拉斯著、何蒨译)和《艺术何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1934~1969)》(马克·罗斯科著、艾蕾尔译)。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也顺应对西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热切诉求,推出了“未来艺术丛书”,出版了《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下)》(苏珊娜·帕弛著、刘丽荣译)、《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瓦尔特·比梅尔著、孙周兴译)、《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孙周兴译)等。致力于系统翻译和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经典成果的江苏美术出版社,其“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在本年度推出了三本相关图书,即《大众文化中的现代艺术》(托马斯·克洛著,吴毅强、陶铮译)、《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迈耶·夏皮罗著,沈语冰、王玉冬译)和《分殊正典:女性主义欲望与艺术史书写》(格里塞尔达·波洛克著,胡桥、金影村译),呈现了当代西方艺术理论全新的批评范式与方法。

除了上述系列丛书推出的经典译著,本年度具有代表性的译作还有《绝对批评: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罗伯特·休斯著、欧阳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简史》(玛丽琳·斯托克斯塔德、迈克尔·柯思伦著,王春辰、杨冰莹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的使命》(阿莱克斯·葛瑞著、金岭译,译林出版社);《希腊艺术史》(F. B.塔贝尔著、殷亚平译,上海三联书店);《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雅克·马凯著、吕捷译,商务印书馆);《欧洲艺术:1700~1830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视觉艺术史》(马修·克拉斯克著、彭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李修建主编和主译的《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中国文联出版社)等。

三 学术交流

2016年,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视域范畴下,围绕艺术史研究、艺术产业、比较艺术学、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经济学、艺术美学、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等主题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全面展开,全年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工作坊、研讨班等交流活动如下。

2016年1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本届论坛以“中国精神与文化创新”为主题,由北京大学发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协同承办。除主论坛外,本届论坛还专设以“三山五园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为主题的对话会,以及四场专题发布会,分别围绕产业政策与战略策略、文化创新与版权产业、区域发展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展开。来自我国北京、上海、台湾以及韩国等多个地区、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的嘉宾参与了本次论坛多项议程。

2016年1月17日,“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艺术教育行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发展方向,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提高社会艺术教育办学质量和促进社会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并确立了2016年社会艺术教育创新项目等相关活动,共商中国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未来。

2016年1月20~21日,由史派柯(Spire Coris)及建设亚洲(Construction Asia)主办、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协办的“2016亚洲艺术文化设施设计与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以“艺术文化设施设计与技术”为主题,吸引了近160位业内专家出席并参与讨论。

2016年3月27日,由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组联合举办的“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史”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就民族艺术研究涉及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与艺术史研究二者之间在研究目标、基本材料的使用、调查形式、研究方法、基本理论、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016年4月28日,“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艺术文化行业领袖和精英代表参与,探讨了艺术市场热点话题,组织了四场圆桌讨论,分别为“艺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新经济形势下拍卖市场的变革”“自贸区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论坛期间还发布了《TEFAF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动态。

2016年7月1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全国优秀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开班仪式由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金楠主持。本次“全国优秀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高级研修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北京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以培养未来的青年文艺批评家为目标。课程先后邀请了叶朗、仲呈祥、王一川、张法、贾磊磊、庞井君、周由强、陈晓明、傅谨、周星、施旭升、陈晓云、吴晓东、彭锋、翁剑青、陈旭光、李洋等艺术学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2016年7月9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和大连大学共同主办的“2016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首届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在大连大学隆重举行。在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协同创新创业中心”揭牌仪式和“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合作共建单位授牌仪式;同时就“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未来、模式、方法”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2016年8月22~26日,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暑期学校以“创意管理”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工作坊。本次暑期学校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浙江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中心协办,通过征集创意策划,招收了21位分别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深圳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为学员,通过开展名师讲座、项目策划等活动,培养了不同专业方向同学的创意思维与整合管理能力,并对日前热议的“‘一带一路’格局与文化产业策略”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

2016年9月11日,“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来自5个国家共12位专家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共同探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本次活动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及学术研讨,揭示了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拓展和深化了艺术与科学研究,提高了艺术与科学的创新水平。

2016年9月15~20日,为期五天的“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艺术史大会是国际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2016年是第一次在西方以外的国家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Terms”(概念: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强调中国古老文明中孕育起来的中国艺术发展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由此以历史的眼光回溯中西文明同等的重要性,进而扩展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差异和特点的重新认知,形成对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遗产新的认识与阐释。此次大会下设二十一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均有中方主席参与主题确立和会议主持,体现了中国的艺术史研究积极吸收国际优长、展示中国经验、提高学术水平的愿景和面貌。经过全体会员投票,国际艺术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当选新一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这是国际艺术史学会历史上首位中国主席。

2016年9月24日,“创新、变革、发展”2016艺术教育行业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

2016年9月27日,“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为主题,针对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造型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展开了探讨。

2016年10月15~16日,为期两天的“2016年传媒艺术高峰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电影艺术》、《艺术百家》与《艺术评论》杂志社协办,来自国内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16年10月21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文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举行学员交流论坛暨结课仪式。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全体高研班学员、艺术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及结课仪式。

2016年10月23日,正值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五周年之际,“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根芳,以及十七位国内艺术院校的院长和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会议回顾和梳理了升格门类以来艺术学学科建设成果,研究了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探索了争创“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世界一流艺术学学科的实践路径,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符合艺术学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讨会同时成立了“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发表了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杭州共识”,并获得与会代表、教师的签字承诺。

2016年10月30日,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艺术学学科建设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山西、海南、贵州、内蒙古等十四省份“一省一校”的十九个艺术院系院长、学科带头人齐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共论艺术学学科建设。本次活动加强了“一省一校”各高校艺术院系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科学谋划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今后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6年10月31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为深入践行党中央所提出的文化战略目标,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了第三期“中国特色文化外交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特色文化外交研究”课题首席专家林一主持,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任蒲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任王一川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相关领导,我国历任驻外使领馆文化参赞,长期从事文化外交实践的资深专家代表,以及文化外交领域的相关学者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次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并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工作目标。

2016年11月11~13日,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星海音乐学院主办,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在广州大学城隆重开幕。本次年会是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迈入第二个“十年”的标志,主题为:“艺管新视界——Rolling the Future”,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界、业界专家一起分享了在艺术管理教育与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共同思考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探讨在当前本土化与全球化双向互动过程中,我国艺术管理教育如何以全新的姿态因应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急剧变化,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发展。本次年会包含“主题演讲”“主题论坛”“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策划大赛”“青年艺管人圆桌论坛”等传统版块,并创新打造了“最佳拍档——全国艺术管理大学生精英赛”版块。

2016年11月12~13日,为进一步推动新媒介文化文艺批评与理论建设,“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第四届年会暨新媒介文化文艺批评与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杭师大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学理论)联合举办。本次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介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文艺史研究”“网络文学作家与作品研究”“新媒介‘粉丝现象’和‘泛娱乐化’研究”“新媒介与微文化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16年11月25~26日,主题为“核心素养下的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全国艺术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通过走进艺术教育主题课堂,观摩艺术教育课程成果,聆听专题报告,互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与会校长们了解与认识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情况,交流各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所取得的先进经验,以期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再次回顾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践之路,找到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与定位,进而思考艺术教育的新图景。

2016年11月26~27日,由全国艺术学学会(筹)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的“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在南京艺术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周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周星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李向民教授、中国艺术学研究院李新风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中心庞井君、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上海大学蓝凡教授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四项分议题“艺术理论跨学科研究”“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与社会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艺术审美特征的变迁”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文艺界和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2016年12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批评基地与《艺术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聚焦文化与审美: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6年12月8~11日,“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艺术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湖北大学举行。大会由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与湖北大学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五十多所院校文化艺术管理学科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艺术管理”,下设“艺术·管理·跨界:多学科交融与艺术管理”“理论前沿与学术史梳理:艺术管理的理论建构”“艺术科技与管理创新:艺术管理的科学维度”“数字化时代与艺术管理的新走向”“大艺术、大管理:艺术生活化时代的艺术管理”等多个议题。

2016年12月10~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艺术院校的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为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艺术教育的新跨越,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教育》杂志社联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2016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文化部、教育部领导及全国200余所艺术院校、院系的专家、学者、院(校)长汇聚一堂,围绕“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2016年是“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举办的第十一年,又恰逢北京大学艺术学科一百周年和艺术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北京大学也以承办此次会议为契机,希望继续推动以艺术理论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2016年12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和世界艺术教育联盟(World Alliance for Arts Education, WAAE)共同主办的主题为“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