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6~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论 文艺高峰、文化自信及其他本章作者: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艺术和艺术学有了新的难忘经历,时至当今仍在持续发生深远的影响。这里,仅仅拾取其中几个方面,略加回味。

一 谁来筑就文艺高峰?

谁来“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一种可能的回答是,当然是那些能创造出艺术精品、佳作或杰作的大艺术家了!这一理解固然不错,能有资格登上文艺顶峰的,只能是那些为数极少的杰出艺术家了。不过,严格说来,这样的看法还是有些简单和肤浅了。只要静下心来稍稍全面而综合地衡量就可知道,文艺高峰的筑就,不仅依赖于那些极少数顶尖艺术家,而且同样依赖于那些数量巨大、分工各异的文艺人才乃至普通艺术观众。因为,不仅文艺高峰使命的完成,就连一般的艺术事业本身,都是一项综合的和全面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这一活动假如没有国民或公民的多方面的和不同程度的共同参与,文艺高峰的筑就则是万万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文艺高峰的筑就实际上需要数量众多而功能不同的各类艺术人才共同参与。这里不妨按我个人的理解,对共同参与筑就文艺高峰的几类人才,做点初步分析。

首先,那些勇攀高峰并凭借自身的作品而屹立于高峰的少数顶尖艺术家,属于文艺立峰人,他们创作了被时代和历史认可的巅峰之作,足以配得上文艺高峰的美誉。且不论从先秦到清代我国出现过多少文艺立峰人,如屈原、陶渊明、顾恺之、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张择端、关汉卿、范宽、黄公望、汤显祖、曹雪芹、石涛、郑板桥和吴昌硕等,单就现代中国画来说,齐白石在鱼虾花鸟等日常动植物身上铸就的新的美学辉煌、黄宾虹的笔墨成就、徐悲鸿大胆引进西方写实技艺以推进中国绘画艺术介入社会变革、林风眠之融会中西、张大千在重彩与水墨融合以及泼墨与泼彩上的独创、傅抱石山水画的豪放与雄健、潘天寿的雄阔奇崛与高华质朴风格、李可染在山水画现代转变上的开拓、蒋兆和《流民图》在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上的巨大成就等,可谓中国现代视觉艺术领域屹立的一座座高峰。而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前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后又可增列冰(心)沈(从文)艾(青)丁(玲)赵(树理)等,这些大作家多年来就深得广大公众喜爱,堪称过去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立峰人。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无疑也需要这样的堪与古代文艺高峰和现当代文艺高峰的立峰人相媲美的文艺立峰人,无论他们是小说家、作曲家、画家,还是编剧、导演、设计家等。同时,他们还能在与来自当代外国的林林总总的文艺高峰的跨文化比较中,彰显出自身的独特美学与文化品格。

其次,文艺高峰的筑就还需要数量巨大的文艺造峰人。地学知识告诉我们,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来自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几大地理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所产生的巨大张力。而文艺高峰的造成、养成或筑就,也必然依赖于社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支撑。文艺造峰人,其实就是一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为文艺立峰人提供社会物质与精神条件保障的人,包括普通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他们以自己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境遇、思想状况及艺术鉴赏经验等,必然地成为新的文艺高峰赖以矗立的源源不断的根本资源、条件或环境。这其中还包括那些能够提供核心的精神资源或文化滋养的文化界专家,例如哲学家、历史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他们的精神探索和创造,有可能为文艺立峰人提供所需的多方面的思想启迪。假如没有温克尔曼、莱辛、康德等奠定的思想资源,很难想象会有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潮流的兴起。特别是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诸多价值观竞相牵引的当代,优秀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风起云涌,才可能给予新的文艺高峰的筑就施加宝贵的精神导引。以唐诗为代表的盛唐文艺的繁荣,离不开盛唐文化生态(开放、包容、进取、青春气息等)以及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态。以宋词为标志的宋代文艺的说理特色,假如离开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和朱熹等所代表的宋代理学思潮,也是难以解释的。

再次,就是文艺测峰人。他们是一大批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和文艺史家等,擅长运用研究手段和批评的方式去测量和评价文艺高峰,辨别真假高峰,分清真山与假山等。在其中,当前更加重要的就是名副其实的批评:“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够是表扬甚至是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真正的文艺批评家的作用应当是这样的:“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做到‘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儿。”正是这样,文艺测峰人才能承担起测量出真假高峰的使命。相反,“文艺批评褒贬针砭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当我们今天高度礼赞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巨大成就时,切莫忘记李贽、叶昼、冯梦龙、金圣叹、李渔、张竹坡、脂砚斋等一批小说批评家(或小说评点家)通过“评点”而对小说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发现和精辟的美学评价。齐白石为人称道的“衰年变法”,同美术史家、画家及美术教育家陈师曾当年的关键启迪是分不开的,这种启迪从美术史和美术评论视角为迷茫中急切寻求突破的齐白石,开启了一条迈向其一生绘画成就顶峰的新坦途。法国文学家雨果、拉马丁和乔治·桑等作家的文艺成就,同法国文学批评家、将传记引入文学批评的开创者圣伯夫(Chailes Augustin Sainte-Beuve, 1804~1869)的卓越建树是分不开的,正是他通过自己的《星期一漫谈》和《新的星期一漫谈》等传记批评名著,开创了通过文学家传记而评判当代文学家成就的传记批评道路,并使得作为一种现代职业的文艺批评家为世人所认可。还有美国诗人兼批评家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的事迹更令人瞩目:他曾给予一批那时尚未出名的青年诗人、作家以巨大的早期帮助,例如为詹姆斯·乔伊斯出版《青年艺术家肖像》和《尤利西斯》、为托马斯·艾略特整理删节其长诗《荒原》初稿并向出版社推荐出版,还帮助海明威出版第一本书,等等。完全可以说,没有庞德的批判性眼光和善意推荐的测量,就不可能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杰作《荒原》的横空出世和赫然耸立。

复次,还应当提到那些文艺观峰人。正像险峻的高峰依赖于登山者的胜利征服和倾心观赏才更显其壮丽巍峨一样,文艺观峰人是千千万万懂得并善于鉴赏真正的文艺高峰的具备优良艺术素养的大批公众。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只有经过具备高素养的公众的鉴赏,真正的文艺高峰才可能得到时代和历史的权威鉴定,而新的文艺高峰也才可能在这种权威鉴定所形成的优质文艺生态中继续生成和涌现。

最后,文艺护峰人也并非可有可无。他们应当是那些有名或无名的善于守护或维护文艺高峰的各级各类文艺管理者,懂得运用法律、政策、法规及伦理等多种方式或手段,去多方面地保障、支持或维护文艺高峰事业,为其保驾护航、扫清障碍、转危为安或添砖加瓦。

上面所说的五种文艺人才,自然不可能穷尽承担筑就文艺高峰使命的全部各类文艺人才。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参与筑就文艺高峰事业的,应当是包括这五种文艺人才在内的所有国民或公民——他们的作用虽各有不同,但无疑都共同地需要真诚的人生体验、宽博的胸怀、敏锐的生活嗅觉、高远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坚韧不拔的独创性追求、熟练的符号表达技巧等素养或能力。只有高素养的国民整体,才有可能成为涵养文艺高峰的优质文化生态环境,而这正意味着,不只是极少数艺术家而是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五种文艺人才乃至整个国民整体,才是筑就文艺高峰的真正主体。由此看,“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这一命题的重要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之一在于,通过设定这一高远愿景,促进社会各界及全体民众都自觉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长期涵养和整体提升。

应当看到,这样的主体养成及文化生态环境的涵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持续过程,这其中必然需要依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悉心孵化。艺术院校和艺术学科应自觉承担为筑就中国文艺高峰而培育一大批文艺立峰人、文艺造峰人、文艺测峰人、文艺观峰人和文艺护峰人的使命。与此同时,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和高校艺术学科教师,我们也需自觉分担文艺高峰测峰人的职责,为了真正的文艺高峰的崛起而努力尽到自己的艺术理论构建、艺术批评及艺术教育责任。

二 艺术研究能为筑就文艺高峰做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艺术发展,靠艺术家拿作品说话,你们做这些研究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个问题其实正触及一个在当前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战略问题,从而需要正面回应,这就是:在筑就文艺高峰的过程中,艺术研究(或称文艺研究)能做什么,也就是能起到什么作用?

对这个问题,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可能存在的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识误区在于,文艺高峰属于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的个体人生体验、艺术想象及艺术形式原创的结晶,跟倚靠理智和逻辑的艺术研究纯属两码事。另一种认识误区在于,艺术研究是“象牙塔”的事,也就是少数文化人的高雅事儿,跟普通公众对文艺高峰的鉴赏没什么关联。但是,我想说的是,实际上,艺术研究与文艺高峰的筑就始终是无法分离的,彼此密切相关,息息相通。也就是说,艺术研究在筑就文艺高峰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这里首先谈谈艺术研究的内涵和任务,再看看它如何与文艺高峰的筑就形成关联。

艺术研究,通常是指对艺术的历史、理论、批评、教育、传播和管理等过程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具体可分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教育、艺术传播和艺术管理等若干分支领域。这样的艺术研究是筑就文艺高峰基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当前国民文化自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妨做如下简要理解。

第一,以史为镜。艺术研究的艺术史分支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艺术史编撰,为当前文艺高峰建设提供一面面足以映照自我和他者的清晰的镜子。例如,从艺术史上看,哪些艺术家及其作品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艺高峰?如何区分真高峰与假高峰、真山与假山?什么叫扛鼎之作、传世之作和不朽之作?这三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艺术史正可以让往昔历史案例作为明镜,供今人参照,映现差距,找到师法的典范。

第二,以论为导。艺术理论分支可以运用原创的艺术理论,去引导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以及公众艺术鉴赏的方向。假如没有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正确方向,就不可能有随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苏东坡一生在散文、诗词、书法等领域的艺术成就,正是同他一生的艺术理论探索和实践紧密相连的。齐白石晚年的艺术成就,是同他采纳陈师曾的建议后,毅然实施“衰年变法”的美学变革与创新行动密不可分的。外国艺术史上也有这样的实例。巴尔扎克之所以能写出《人间喜剧》这样的杰作,是由于他内心有着宏阔的理论抱负:法兰西社会有它的历史,而我要做它的书记。假如没有艺术理论导引,艺术史上很多经典之作的产生就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以评为尺。艺术批评或艺术评论分支可以及时地对当前艺术现象展开评判,这种评判构成的标尺会影响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鲁迅、茅盾、郭沫若、周扬、胡风、李长之、傅雷等为代表的艺术批评界群体的工作,为现代中国文艺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贡献。正是通过这些批评工作,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艺术作品才能迅速深入人心,在公众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四,以教为继。艺术教育分支可以通过艺术通识教育或艺术专业教育及相关研究,为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培育年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确保文艺事业后继有人。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等在艺术教育界的工作换来“桃李满天下”。2017年5月上中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一方面是对这位桃李满天下的卓越艺术教育家成就的最好纪念,同时又为新一代青少年的中国传统艺术兴趣及其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优质舞台。看到一批批青少年绘画爱好者在老师带领下前往中国美术馆观摩和临摹大师的杰作,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艺术教育在未来文艺高峰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第五,以传为据。艺术传媒分支可以通过研究艺术传媒环节和推进艺术传媒平台建设,为艺术发展提供艺术传媒依据。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和发达,中国艺术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对艺术传媒的研究正可以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艺术变化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信息数据,避免想当然的认识。

第六,以管为行。艺术管理分支可通过研究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环节促进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艺术发展提供具体行动策略和实施方案。就当前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实际来说,优秀的艺术品往往不仅靠艺术家的个体创意或个性化创造,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产业乃至其群体的包括创意策划、创意编辑、文化政策研究、市场营销调研等在内的创意管理环节的有力的协作。

以上的简略列举远不完备,但毕竟可以约略见出艺术研究的主要作用。可以说,成功的或优质的艺术研究,应当直接的就是文艺高峰所赖以筑就的基本环境或条件之一,这个基本环境或条件是文艺高峰所据以屹立的由文化、精神、情感或思想等多种不同词语所试图描述的地面。没有它们,任何文艺高峰的筑就都是不可思议的。我这样说并不是要自夸当前艺术研究已经做得多么好了。恰恰相反,我是想说:我们当前的艺术研究做得不够好,低于各界的期待。它应该而且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在网络艺术发展已经和正在深刻改变既有艺术格局而开放新的可能性的当前,着眼于艺术的未来,建议把过去五年收获当作新的起点,再度出发,与艺术界全体同人及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研究和把握中国艺术发展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向,为了未来中国文艺高峰的筑就,做出我们应有的建树。

三 文化自信与公民艺术素养三维度

当前,“文化自信”已经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被强调。说到底,它涉及的并非国民或公民的一般理论思辨或逻辑认识的提升,而是更深厚而又基本的文化素养以及其中的艺术素养的养成。文化自信,根本上指的是公民通过以艺术鉴赏为中心的多重途径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了解、自我尊重和自我喜好。这种文化素养的养成与其说是由理性思辨或伦理关怀强行输入的,不如说是通过艺术品的媒介感知、形象体验和余味品评而潜移默化地涵养成的。

正是围绕“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环节,当前公民艺术素养养成可以同时开放三重维度。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出于艺术素养的纯逻辑或纯理论依据,而是来自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关切。置身于当前历史境遇中的中国艺术素养的特点在于,它正同时面对历史情境所赋予的三种文化元素:第一种是中国自身的古典文化元素,第二种是西学东渐以来形成并已成为主流的中国现代文化元素,第三种是百余年来始终充当“镜子”角色的外来文化元素。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境遇曾经一度遮蔽或抑制了古典文化元素的存在,那么,正是2013年以来的中国特别是当前标举“文化自信”的中国,则让古典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强势上升到百余年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并且同已有的现代文化元素和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三方会谈新格局。可以说,当前历史境遇中存在的这三种文化元素,为当前艺术素养构建了相互联系的三重维度:一是艺术素养的古典性维度;二是艺术素养的现代性维度;三是艺术素养的外来性维度。下面对此做简要分析。

1.探寻古典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艺术素养的古典性维度

艺术素养的古典性维度,表现为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成为当前艺术素养的活的资源。“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国民对自身的古典文化传统拥有充分的自我了解、自我尊重和自我喜好。近年来取得成功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以古典文化元素为主导的节目的成功,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其中古老的“飞花令”在青年人中引爆的超常热度,都表明古典性维度在当前艺术素养中分量愈加突出。

但是,在这里想指出的是,艺术素养的古典性维度不能仅仅满足于恢复国民对自身古典文化元素的喜好,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不能抵达真正的“文化自信”目标,因为“复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中国文化的自信问题。鲁迅在99年前说过:“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10页。因此,今天我们假如要携带自己的“国粹”而与全球各民族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就不能固守“国粹”的原汤原汁本身,而是要让其中的有价值元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当前艺术素养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是,这种古典文化元素如何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成为国民生活本身的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让我们民族自身的古典文化元素中那些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元素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融进去,进而创新质,这才是艺术素养的古典性维度所应当实现的目标,也才是“文化自信”所要抵达的一个目的地。从这个标准看,《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三季应主动寻求变化:启发选手去探索诗词经典中那些创造性元素的存在、由来及其功能,引导他们主动探讨这些古典元素与当代生活的创造性联结点之所在。

2.凸显现代文化的传统特征——艺术素养的现代性维度

艺术素养的现代性维度,表现为中国现代文化元素的传统性特征成为当前艺术素养的一个重点之所在。这是因为,目前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偏向,就是认为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被迫“西化”的畸形后果,根本无法同辉煌灿烂而又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化相媲美,自然就谈不上培育国民的“文化自信”了。几年前我在做“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做过一个调查:在校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外文化符号。结果发现,他们选择的和名列前茅的多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例如汉字、孔子、长城、天坛等,而中国现代文化符号根本无法进到前列。这更加深了我对轻视现代文化偏向的深切忧虑。

这种偏向的出现,主要就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现代历史与文化所置身于其中的具体历史境遇:日趋衰落的中国古典文化在“伟大而可怖的”西方他者的冲击下走向没落和解体,迫使中国现代人于深重的危机情势中拍案而起,奋起抵抗外来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种种侵略,急切地探索本民族的新的生路,其结果正是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这重要的就是因为,正如鲁迅在1934年所说的那样,“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是这一大批中国人,共同挺起了中国现代历史以及文化的“筋骨和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具体表现在于,“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18~119页。

当前艺术素养需要加强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尽力深入中国现代文化之中,破除中国现代文化就等于“西化”的偏见,努力探寻其中本土传统元素的存在,也就是探索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在传统上的相通点或共同点,从而发现中国现代文化的传统性特征及其独特品格。中国现代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另类或不肖子孙,而是它实现转型再生的创造性产物。

3.坚持以外来文化为参照系——艺术素养的外来性维度

艺术素养的外来性维度,表现为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成为当前中国艺术素养的参照系。它会更加清晰地映照出置身于全球化中的中国艺术素养所面临的特定生存状况及其成败得失。不过,在这方面也有偏向:不是把外来文化当成参照系,也不是进而去有分析地取舍;而是完全以外来文化为宗主,盲目地加以崇拜,甚至毫无原则地跟风追星。

我们当然不必把外来文化视若洪水猛兽而御敌于国门之外,也不必把它不加分析地看作闺蜜或知己,而应当始终以开放平等的胸襟,对其加以冷静的和理性的对待,做出有分析的判断,进而予以批判性地吸收。鲁迅在论述“拿来主义”时,就尖锐批评过“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两种偏向。他还特别针对“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这一现象指出:“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他鲜明地主张“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种“拿来主义”的核心就在于自己自觉地和有主见地去吸纳外来文化,“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里的“占有”和“挑选”正是自我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8~39页。

在艺术素养的三个维度上同时用力,并加强三维度之间的相互交融,以便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不妨以三句话结束上述初步探讨:第一是以古创今,就是把古典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第二是以今通古,就是注意发掘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第三是以外为镜,就是开放地和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成分。

四 艺术新潮呼唤新型网络艺术智库

当前中国艺术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艺术新潮的走向往往发端于在互联网社群里生长起来的那些艺术。宽泛地看,这些被称为网络艺术或网络文艺的艺术形态,还应当包括更具体的网络原创艺术和倚靠这些网络原创艺术而改编、移植或繁衍起来的艺术等形态,它们曾分别被称为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三类参见王一川《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传播偏向》,《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简要观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相关的新现象或新问题。

首先,随着互联网为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双向互动创造便利条件,网民观众在互联网上即时表达的个人喜好已经和正在有力地左右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及艺术消费的走向,从而导致艺术的创作、生产及消费模式发生根本转变。也就是说,由于网民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社群的群体意见表达而直接影响、干预甚至牵引艺术家的创作,从而促使艺术的创作、生产及消费等环节全面偏向网民观众的趣味和爱好。这其中,网络原住民或网络大众在网络意见表达中集中起来的艺术趣味,就会通过影响及改变艺术家的创作而发酵为当代社会中艺术时尚的泉眼,进而拉动、引领整个社会艺术趣味的变迁。以网络为原创根据地的“粉丝文化”的强势兴起和无尽扩散正说明了这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就有《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从网上火爆到影视改编的成功扩散,而稍早的例子还有《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等。这种情形与过去精英群体或文化人群体的引导,已经形成鲜明对照。

其次,由于网民观众中存在诸多社群差异,例如网民大众与网民小众之间,不同的网民大众之间以及不同的网民小众之间,往往存在艺术趣味的分歧,如此,网络艺术的效果就五花八门、彼此之间争奇斗艳。例如,影视作品的收视率与其口碑之间的悖逆已几乎变成当前艺术的常态现象了:收视率或票房高的影视作品,在文化社群评分上往往偏低;反之亦然,即文化社群评分偏高的影视作品往往收视率或票房偏低。正在持续展开的电视剧《欢乐颂2》与《白鹿原》之间的收视大战恰是合适的例子:《白鹿原》的收视率一直徘徊在0.6%左右,而《欢乐颂2》则始终保持在1%以上。但在豆瓣评分上,《白鹿原》高达9.2分,《欢乐颂2》则仅为5.2分。参见徐颢哲《五月“剧王”之争,淡茶不敌烈酒》,《光明日报》2017年5月16日第12版。近两年的影片《路边野餐》《塔洛》《长江图》等网上评分很高,但现实票房很惨。

再次,对艺术作品的网民共喷正在取代公赞或公赏。过去,观众可以通过齐心称赞一部艺术作品(尽管也伴随争议)而实现相互认同,例如十年前的影片《集结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型开闭幕式文艺演出等;如今,最时髦的相互认同方式却不再是找到网民共同喜好的作品,而是找到他们共同厌恶或否定的对象,这一般称为共喷、互喷或共厌(其中还交织着互撕)。于是,共喷取代公赞、共厌取代公赏而成为网民大众之间实现群体认可的一种通常方式了。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传播的时尚特点:点赞已见惯不惊,而唯有共喷或共厌才会真正吸引眼球。一家网站就推举了2016年的“烂片”:《封神传奇》(豆瓣评分2.8分,票房2.83亿元)、《谋杀似水年华》(豆瓣评分3.8分,票房0.13亿元)、《爵迹》(豆瓣评分3.8分,票房3.82亿元)、《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豆瓣评分4.1分)、《大话西游3》(豆瓣评分3.7分,票房3.65亿元)、《惊天破》(豆瓣评分3.9分,票房1.14亿元)、《我的新野蛮女友》(豆瓣评分3.4分)、《王牌逗王牌》(豆瓣评分3.5分,票房2.6亿元)、《澳门风云3》(豆瓣评分4.0分,票房11.17亿元)。参见《2016年度十大烂片排行榜 这些烂片你看了吗》, http://news.yule.com.cn/html/201612/232941.html。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烂片”里竟然包括几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甚至票房高达11亿元的《澳门风云3》。

最后,明星八卦取代对艺术家创作的研究。如今的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他们中的明星人物的婚恋绯闻。有时候这些新闻几乎铺天盖地笼罩在人们的手机或电脑屏幕上。

上面的简要分析当然远不全面和深入,但毕竟已经可以让我们约略了解,网络艺术正在全面引领当代中国艺术新潮的行进方向。只是这种引领到底是革命还是破坏,是破坏式革命还是革命式破坏,尚需继续观察和纵深分析。无论如何,鉴于网络艺术已经和正在引领当代中国艺术新潮的变化方向、格局、品格乃至水平,从而对它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正是这样,建立和更新网络艺术智库,刻不容缓。

对于网络艺术智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已有明确意见:“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当前我们的网络艺术智库建设,应当重在提高研究质量、实现内容创新上。下面对此谈几点个人建议。第一,对网络艺术的新性质和新特点有足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不能把网络艺术仅仅视为当前主流艺术的边缘物或点缀,而应当视为当前艺术主流本身,是直接改变现成艺术格局和性质的新东西。第二,建设网络艺术智库有准确的定位。它应当是艺术网络智库,而非宽泛的新闻舆论智库;它要为党政部门提供艺术决策参考,而非为文化产业或企业提供艺术生产或消费咨询。由此,建议艺术网络智库切实着眼于追踪研究艺术信息而非一般社会舆情或文化产业信息。第三,找准网络艺术智库的核心内容。它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家群体信息,包括资深艺术家、中青年艺术家和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等的艺术信息;二是网民观众群体信息,包括网络原住民观众、普通网民观众及疏网民观众等的艺术信息;三是多种艺术作品信息的互动状况,包括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疏网型艺术等的艺术信息;四是与艺术有关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的信息;五是艺术市场分类信息,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剧、美术和设计等的市场状况。特别是重点搜集、整理和分析网络型艺术如何转化成为倚网型艺术和影响到疏网型艺术的信息链。第四,多渠道开发建设网络艺术智库。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光明网共建网络艺术智库,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开发网络艺术智库,这是一个创举。同时,应注意把网络艺术智库自建、协办与多方合作的委托订制或购买等多种渠道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政府艺术管理部门的决策参考和研究者的学术研究。第五,以长期跟踪方式积累网络艺术智库的丰厚度。新型网络艺术智库建设绝非一日之功,而应是一个长期的数据跟踪和积累过程。希望从长计议,通过分别设立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确立通盘的稳固建设和发展战略。第六,凸显网络艺术智库的特色。当前,在建的与艺术有关的网络智库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权威竞争必然日趋激烈。我的建议是,每个网络艺术智库与其以全取胜,不如凸显特色。我们的艺术网络智库特色何在?需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认真探讨自身特色何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