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
东北的忽悠,实际上是从河北学来的。这里就不细论二人转的“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渊源了,仅讲一个古代河北人忽悠皇上的光荣事迹。
那日,汉武帝闲来无事,令中山(今河北定州)歌手李延年,弄个小曲解闷儿。李延年知道皇上那几道弯弯肠子里想的是啥。放胆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的“馋虫”一下被勾了出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速将那个能亡国的美女给我找来。有人告诉皇上,那北方佳人就是歌者李延年的妹妹。小女子即刻被召入宫,歌舞果然了得。龙颜大悦:赏,举贤不避亲的好干部李延年——协律都尉。
这不是我瞎编的,是班固录在《汉书》中的事。
倾国倾城的故事,多是用来讲女人是祸水的道理。其实,最初的“倾国倾城”,讲的是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国”。说的是聪明的男人,可以成全一个城市;有心计的女人,可以弄垮一个国家。
古“国”字,说起来是一个很男性化的字,与女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最早的“国”字,很像现在的“或”字。左边那个“口”,代表城防与地界;右边是一支“戈”,代表武装与守卫。到了小篆,这个“或”字,才被一个更大的方框给围上了,就成了繁体字的国(见图2.2)。
图2.2 “国”字的古字形象和汉代石刻中的攻战图纹和很多相似之处
最早被“倾”的“城”与“国”,还不完全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概念。甲骨卜辞中的“国”,多是指国族,即部落、邦国、族群,也有一点方国的意思。“方”是族群与土地两个概念的合成,在甲骨卜辞中,我们能看到100多个不同名号的方国名字。在商朝,人名、地名、族名和国名,往往是不做区分的。《说文》说“或,邦也”,城与域,都与之相关。所以,城里的人,也叫国人。相对应的,城外为郊人,郊外为野人。公元前841年,国人不满于周厉王的统治,举行著名的“国人暴动”,就是一次“城里人”造反,推翻了执政国王。
但真正的国家之“国”,是西周之后的认识。国是个地域词,更是个政治词。它表达了复杂的权力与利益。西周以后不仅“国”的概念清楚了,“国界”的意思也一点点显露出来。到了东周列国时期,城与国,城防与国防,更是紧密相连。从秦人筑的长城,一直到明代筑的长城。这个“城防”一直是与“国防”紧密相连的。所以,从这个意思上讲,“倾城”也就“倾国”了。
历代的文人,都将贪色误国的事,纳入到文学的主题中来,并有许多强调“软国防”的名句,千古传扬。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明言“软国防”,就是要防那些“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