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你离世界有多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大中国馆

2007年12月18日,对于喜欢“8”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的日子,这一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工建造,与此同时,经过层层筛选,从344件海内外方案中脱颖而出的中国馆的设计方案首度公布于众。2010年2月8日,同样是被刻意安排的“8”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宣布正式竣工。

有报道称:从打下第一根桩到主体结构封顶,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设历时逾两年,期间克服了场地环境复杂、钢结构吊装难度大、施工工期紧张等难题。在顺利度过浇筑、起吊、结构封顶等重要施工节点之后,中国馆终于展露雄风,将无数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憧憬与梦想寄托在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

建筑概念分析图

东方之冠透视图

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组成,占地面积7.1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687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3252平方米。国家馆建筑面积为46457平方米,高69米,层叠出挑,由地下1层、地上6层组成。建筑架空层高33米。顶部宽度是138米×138米,大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为了与中国传统礼器“鼎”建立起某种联系,国家馆的“冠”部由4根柱子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三个层次功能明确,其中有坡道和连接踏步,能满足多种手段展示中华文明的布展需要。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1层、地上1层组成,呈水平展开之势,延伸城市肌理,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国家馆与地区馆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世博官网对中国馆的报道是: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东方足迹”位于49米高的上层,乘电梯直达,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面积达8500平方米。41米处的中层可以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33米处的最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为了与中国传统礼器“鼎”建立起某种联系,国家馆的“冠”部由4根柱子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

建筑的空间尺度必须考虑人的因素才有存在的意义。科伦巴主教博物馆(Kolumba Diocesan Museum)是一座建在废墟上的砖石建筑,外部尺度凝练而含蓄,形体简洁却充斥着张力。

对空间的处理渗透着建筑师对精神暗示力量的思考

建筑师认为,新的东西并非站在旧事物边上,而是从后者身上长出并和它交织。新建筑长在遗迹片断之上,使得建筑整体真实而持久。

具有纪念意义的废墟被原封不动地保留,富有肌理的镂空砖石立面缝合着历史与现世,折射出建筑师的理性和对人与城市的尊重。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宗教文化魅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根据介绍,国家馆的构成方式吸取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营建法则、构成肌理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架体系、斗拱造型的特点,通过纵横穿插的现代立体构成手法形成一座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层层悬挑的空间造型体系。国家馆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组合楼盖的结构体系,利用楼、电梯间设置4个尺寸为18.6米×18.6米的落地筒体作为抗侧力结构,依建筑外立面的倒梯形造型,设置了20根支撑在混凝土筒体中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斜柱,为楼盖大跨度钢梁提供竖向支撑,以保证“层层出挑”的效果。

在建筑形象上,中国国家馆因其造型如“冠”,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东方之冠”。具体来讲,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是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从浦江对岸远眺,其气势有城郭墙垣之威武;从世博轴上近观,其形态如楼台门第之高耸;若沿江而下,轻舟渐近,则可见国家馆以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为背景,雄踞浦江之滨。

在总体规划上,为了展现“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对东方之冠和地方馆的空间位置与趋向进行了规划,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的理解。宛如华冠高耸的东方之冠形成开扬屹立之势,此为“天”,有“体承天地”之意;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的地区馆为“地”,意图汇集人流,形成浑厚依托之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在空间秩序上,尽可能地体现中华文化。东方之冠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空间秩序的由来;“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的空间秩序。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融合“古”意“新”风。

在交通组织上,中国馆四面均有出入口,多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达国家馆展厅及屋顶公共活动平台。地方馆周边设置货运通道,四边开门,便于布展时集中货流的出入。地方馆顶部平台通过台阶通道与北面贯穿世博园的高架步道相连,便于人流疏散。始于中国馆南面的广场和公园,拾阶而上的平台,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以及中国馆园等,都以舒展怀柔的亲切,展现着和谐的人文关怀。

在景观规划上,采用了中国江南的园林风格,建筑周边营造数个景观园林。地方馆屋顶公共活动平台采用九宫格和江南园林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上承国家馆斗冠顶部九宫格布局,下接景观园林典雅风韵,以现代园林空间软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景观设计更具层次丰富的立体感。地面景观园林通过南北广场分别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绿地,融入世博园整体景观之中。

在建筑色彩选择上,选择“中国红”的外墙挂板是比较困难的事,为此,上海世博局组织了由各类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组,对联合设计团队的方案进行评审及样板比选,最终从6组方案中选择了带有折扇纹和传统屋面纹理的铝板。“中国红”被最终确认为4种红色的组合,并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从深到浅进行表现,以增加整体“中国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客观的体量和宜人的尺度也许不能迅速吸引观者,但是建筑却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以一种平静的姿态履行了特定的功能。建筑师正是秉持这种单纯的审美与设计哲学赋予了作品更多内涵。

东方之冠是如何表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的呢?据介绍,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环保意识和科技含量极高。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在规划和群体整合层面,中国馆力争实现靠近世博轴,使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第二,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第三,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国家馆屋顶上还使用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第四,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