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一、辨治纲要
(一)变证治则
【原文】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①,仍不解者,此為壞病②,桂枝不中③與之也。觀其脉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16上)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三日,已经发汗,或用吐法,或用下法,或用温针疗法,病仍未愈,称为“坏病”,不可再用桂枝汤治疗。应当审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了解治疗上犯了什么错误,再随证治疗。
①温针:是针刺与艾灸合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时,针刺一定穴位,将艾绒缠于针柄上点燃,以使热气透入穴位。
②坏病:即变证,是指因误治而致病情发生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候可循的病证。
③不中:即不可的意思。
【提要与解析】论太阳病变证的成因及治疗原则。
(二)辨寒热真假
【原文】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①,寒在骨髓②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11)
【译文与词解】
病人身体很热,反而想穿衣服的,是外表有热,内里有寒;病人身体怕寒,反而不想穿衣服的,是外表有寒,而内里有热。
①皮肤:言其浅表,指在外。
②骨髓:代表深层,指在里。
【提要与解析】从病人喜恶之情辨寒热真假。
本条从病人的喜恶,以辨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证。条文中皮肤是指外在的、表浅的,骨髓是指内在的、深层的。皮肤与骨髓,其分别代表表象与实质。
【原文】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脉細數者,以醫吐之過①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②。(120)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应当有怕冷发热,现在自汗出,反而不怕冷不发热,关脉细数,这是医师误用吐法的过失。在起病一二日用吐法,腹中虽然感到饥饿,但口不能进食;起病三四日用吐法,可使人不喜欢吃热稀粥,只想吃冷食,早晨吃的到晚上就要吐出来。因为医师误用吐法造成的,这是较小的误治。
①过:过失,错误。即误治的过错。
②小逆:指误治所引起的比较轻的变证。
【提要与解析】太阳病误吐致胃阳虚躁的辨证。
本条论太阳病误治致脾胃气虚的变证。太阳病,当有恶寒发热,治宜发汗解表,若汗出而表和,则寒热去而病解。现在病人汗自出,不恶寒发热,脉象由寸关尺三部皆浮而转为关脉细数,是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病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误用了吐法。
【原文】
病人脉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①,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②虚,脉乃數也。數為客熱③,不能消穀,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22)
【译文与词解】
病人脉数,脉数是有热的表现,应当能消化谷食而易饥多食,现在反而呕吐,这是由于发汗以后,使阳气衰微,膈气虚弱的缘故,因而会出现数脉。这种数脉是外邪所致的假热,因胃中虚冷,不能消化食物,所以要发生呕吐。
①消谷引食:消谷,消化谷物;引食,能食、求食。消谷引食,即易饥而多食的意思。
②膈气:指膈间阳气。
③客热:邪热,此处作假热解。
【提要与解析】论汗后胃寒吐逆假热证的辨证。
本条论汗后致胃寒吐逆而见假热之证。数脉一般是有热的表现,当能消化谷物而易饥多食。现在脉虽数,却不能食,而反而呕吐,是因发汗不当,使膈间阳气虚弱,胃阳衰微。其脉必数而无力,或伴不欲饮食,或进食甚微,呕吐物清彻澄冷,口中不渴,舌苔白滑等。
(三)辨虚证实证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译文与词解】
发汗后出现恶寒,这是阳气虚的缘故。如果不恶寒,只发热,这里是有实邪的表现。应该调和胃气,给予调胃承气汤。
【提要与解析】论发汗后虚实不同的两种转归。
本条论发汗后虚实不同的两种转归。太阳表证,自当发汗。但发汗以后,每因患者的体质强弱与否,而有虚实的不同变化。
【原文】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①,脉微細。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②故也。(60)
【译文与词解】
攻下之后,又发汗,必然会出现寒战,脉见细微。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表里阳气俱虚的缘故。
①振寒:畏寒怕冷而身体颤抖。
②内外俱虚:此指表里阳气俱虚。
【提要与解析】论下后复汗致阴阳两虚的脉证。
本条论下后复汗阴阳两虚的脉证。先下后汗的治法,适宜于表里同病,而里证急、表证轻的病证。本条下之后阴液伤,而虚其里,里既虚而复用发汗,则阳气伤而虚其表,至此则阴阳俱虚。
【原文】
未持脉①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②亦喘。(75)
【译文与词解】
未诊脉时,病人两手交叉复按在自己的心胸部,医师试行叫病人咳嗽,如果他不咳嗽,这必是两耳已聋而听不到声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汗太过导致病人体虚。发汗以后,饮水过多必然会喘,用冷水洗浴的也会喘。
①持脉:有拿脉、把脉之意,亦即切脉。
②以水灌之:即用冷水洗浴。
【提要与解析】论重发汗致心肾阳虚耳聋及水寒伤肺致喘证。
本条论述重发汗损伤心阳及汗后水饮伤肺的证候。心阳不足,空虚无主,故叉手自冒,以安心悸。汗后气液大伤,心阳虚损,甚则伤及肾气,故两耳聋无闻也,这比单纯心下悸欲得按者为严重。当急用心肾并治阴阳双补之法,如参附并用,较为适宜,而非桂枝甘草汤所能救治。
汗后津液不足,当有口渴欲饮之证,此时可与少量汤水,而不可狂喝暴饮。因汗后伤阳损阴,运化不力,饮水过多,则水饮停聚,水寒射肺,肺失肃降,必作喘逆。再者汗后肌腠空疏,而不可以冷水浴身,否则水寒之气浸渍皮毛,入侵于肺,肺气失宣,亦作喘也。
(四)辨汗下先后
【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译文与词解】
本来应发汗,反而进行攻下,这是错误的;如果先发汗,治疗不算错误;本来应当先攻下,反而先去发汗,也是错误的;如果先攻下,治疗不算错误。
【提要与解析】论汗下先后的治疗原则。
本条辨表里同病治有汗下先后之分。表里同病者,其治疗原则,应根据表里证候的轻重缓急,而决定先治表后治里,或先治里后治表,或表里同治。
【原文】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译文与词解】
伤寒不大便已经六七日了,头痛发热的,可给予承气汤治疗。如果病人小便色清的,知道病不在里,仍然在表,应当发汗,宜用桂枝汤。如果见有头痛的,可能会鼻出血。
【提要与解析】根据小便清否辨表里证治。
本条根据小便清否辨表里证治。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身热,既可见于表寒,亦可见于里热,其辨证的重要之处在于检验小便清否。
“若头痛者必衄”句,属于倒装文法,当在服桂枝汤后。其意为太阳表病,若头痛较剧,阳郁日久,不能一汗而解,则可能损伤阳络,而致衄血,使病从衄解。此与服麻黄汤后而衄解(参46条)的机制,大致相同。
(五)辨标本缓急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①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②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译文与词解】
伤寒,医师用攻下法治疗,继而发生下利不止,泻下不消化的食物,有身体疼痛的表证存在的,应当急治里证;大便恢复正常以后仍有身体疼痛的,应当急治表证。治里证宜用四逆汤,治表证宜用桂枝汤。
①清谷:清,同圊,指厕所,此活用作动词。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②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提要与解析】论表寒里虚证先里后表的治法。
本条辨伤寒误下后表里缓急的治法。伤寒表证,当先解表,若使用下法,则属逆治。
【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译文与词解】
病人发热头痛,脉象应浮反见沉,如果病不好转,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也应当治其里,宜用四逆汤。
【提要与解析】论表里同病先里后表的治法。
本条辨表里同病,当舍证从脉,治用先里后表法。本证是太阳与少阴两感证,亦即表里同病,宜用表里双解的治法。如无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二方,以温阳发表;有汗用桂枝新加汤,以益气和营、通阳和表。若服用无效,就是里虚的病证重而且急,虽有身疼痛等表证,也应该先救其里,用四逆汤,以温里壮阳,固其根本。此处虽未言治疗表证,实寓解表法于回阳救逆之中,待阳回寒散,则不用解表而表证自解。
二、证候分类
(一)热证
1.栀子豉汤类证
(1)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
【原文】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虚煩①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②,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③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76)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④者,梔子豉湯主之。(77)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⑤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78)
【译文与词解】
76条:发汗以后,水和药都不能入口,这是误治引起的逆证。如果再次发汗,必将引起呕吐和下利不止。用发汗涌吐攻下以后,病人虚烦而不能安眠,严重的,病人在床上反复转侧不能安卧,心中烦乱极甚而难以忍受,应当用栀子豉汤治疗;如果感到气短,应当用栀子甘草豉汤治疗;如果出现呕吐,应当用栀子生姜豉汤治疗。
77条:发汗或者攻下,出现心中烦热和胸膈堵塞不舒的,应当用栀子豉汤治疗。
78条:伤寒五六日,用峻下药攻下以后,身体发热仍不退,胸中感到堵塞而疼痛的,是病未愈,应当用栀子豉汤治疗。
①虚烦:虚,是与有形之邪为实相对而言。烦,心烦。虚烦,指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②心中懊: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③少气:即气少不足以息。
④胸中窒:窒,塞也。即胸中有堵塞不适之感。
⑤心中结痛:心中因热邪郁结而疼痛。
【提要与解析】论热扰胸膈证的证治。
76条论汗吐下后热扰胸膈的证治,本条可分两段来理解。从“发汗后”至“必吐下不止”为一段,辨汗后胃虚吐逆的证候。自“发汗吐下后”至“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为第二段,辨汗吐下后热扰胸膈的证治。
77条辨热郁胸膈胸中窒塞的证治。发汗,或用泻下,热邪不为汗下所解,而郁热之邪,留扰胸膈,气机阻滞,故身热而心烦,胸中窒闷不舒。
78条辨热郁胸膈心中结痛的证治。伤寒五六日,表证未罢,仍应从表解。若误用大泻下之剂,则不但身热不去,还会邪结心中而疼痛。可知病情未除。为外邪入里化热,郁结于胸膈之间,气机壅滞。
心烦、心中懊、胸中窒、心中结痛,是栀子豉汤证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因个体差异的不同表现,四者之间只是反映程度不同,其中以心烦最轻,心中懊稍甚,胸中窒又甚之,心中结痛尤甚之,而其病机总为无形邪热郁于胸膈。
证候:虚烦不得眠——热郁胸膈,扰动心神
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热扰较甚
兼证:
(1)若少气者—邪热伤气,中气不足
(2)若呕者—邪热内扰,胃气上逆
临床应用中,栀子豉汤主要用于热郁胸膈证,主治虚烦不眠、心中懊等。一般认为此系病邪已过皮毛,尚未深入脏腑,停留于胸膈部位的一类证候。后世温病学派将本方运用于热病卫分已罢,初入气分的轻证。近代本方则推广应用于表现为中焦湿热之肠伤寒、副伤寒,肝胆湿热之黄疸,邪热内扰之病毒性心肌炎,以及郁热所致之食管炎、胃脘痛等。因本方药味简练,稍嫌力薄,故临床使用时,可随证加味。
[方义与临床应用]
栀子豉汤由栀子、豆豉组成。
若兼中气不足而短气者,加炙甘草以益气和中——栀子甘草豉汤
若兼热扰于胃而呕吐者,则加生姜以降逆止呕——栀子生姜豉汤
【医案】
陈某,男,13岁。1983年11月5日初诊。一周前感冒发热,家长给服感冒药后好转(药名不清)。5日前晚上发热又起,仍给服前药,但热不退,且见心烦、心悸、寐差。经某医院西医检查:体温37.8℃,心率132次/分,第一心音稍弱,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增大。心电图检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低平,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因家属不同意住院,门诊医师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维生素C、腺苷三磷酸、乙酰辅酶A等,治疗3日,症状无改变,故来就诊。现症:发热,心烦闷,心悸寐差,纳呆,恶心、呕吐,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脉数。
辨证:证属邪热内羁,热扰心神。
治法:清宣邪热,宁心除烦。
处方:山栀子10g,淡豆豉15g,淡生姜3g,姜竹茹6g。
3剂后,心烦、心悸、恶心、呕吐见减,仍纳差,苔薄黄,脉稍数,守上方加鸡内金6,山药15。再进2剂后,心烦、心悸、恶心、呕吐止,饮食渐增。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予一味薯蓣饮调理善后。
[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
(2)栀子厚朴汤证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厚朴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译文与词解】
伤寒泻下后,心中烦闷和腹部胀满,坐卧都不安的,应当用栀子厚朴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热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
本条论伤寒下后心烦腹满的证治。伤寒下后,燥实已去,余热未尽,内留于胸中,故心烦。浊气壅滞于腹部,故腹满。胸腹气机壅滞,烦满太甚,则起卧不安。本证下后,见有心烦,又有腹满,据证分析,心烦卧起不安与栀子豉汤证同,而腹满一证则为本证所独有,可见邪热搏结,已由胸膈至大腹,病更深入一层。故治用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近代多用治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肝胆疾病、消化不良、神经症、菌痢、脱肛、疝气、子宫脱垂等有热郁气滞证者。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利胆、抑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子宫收缩及增加胃肠节律性蠕动等作用。
[方义与临床应用]
栀子厚朴汤由栀子、厚朴、枳实组成。
【医案】
曹某,女,72岁,1995年10月26日初诊。心烦懊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症,给服镇静安神药,未见好转,转请中医治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呵斥。烦躁不宁,焦虑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击胸腹,方略觉舒畅。脐部筑动上冲于心,筑则心烦愈重。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舌尖红苔腻,脉弦滑。
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
治法:宣郁清热,下气除满。
处方:栀子14g,枳实10g,厚朴15g。
7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又自进7剂。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未全解之症,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
[吕志杰.仲景方药古今运用.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3)栀子干姜汤证
【原文】
傷寒,醫以丸藥①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80)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译文与词解】
伤寒,医师用丸药峻下以后,身体发热不退,微有心烦的,应当用栀子干姜汤治疗。
①丸药:指当时流行的具有泻下作用的一种泻下成药。王肯堂曰:“丸药,所谓神丹、甘遂之类也。”
【提要与解析】论热扰胸膈兼中焦虚寒的证治。
本条论热扰胸膈兼中焦有寒的证治。太阳伤寒,理当汗解,医以丸药大下,则属误治,势必损伤脾胃之阳,而致中焦虚寒,又下后外邪乘机内陷,留扰胸膈,形成上焦有热、中焦有寒之证。
本证亦有不因误下而成者,如素来脾胃虚弱之人,感受外邪,热扰胸膈,寒留中焦,也可使用本方治疗。
栀子干姜汤证属上热中寒,故凡上热之心烦,身热,并中寒之腹痛,下利者,可用本方加味为治。近年来本方常配合泻心汤方,治疗某些湿热或寒热夹杂的病症,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肠炎下利等。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利胆、解毒抑菌、促进消化等作用。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栀子、干姜组成。
【医案】
李某,男,42岁,2001年5月13日就诊。现病史:10日前因食不洁海鲜,发生严重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经西医应用输液疗法,给服黄连素(盐酸小檗碱)、诺氟沙星(氟哌酸)等治疗5日后,症状明显好转,但大便仍溏泄,且感胃中寒冷隐痛不止。近5日来常感心中烦热不安,胃中寒冷隐痛,大便溏泄,日3~4次。体格检查: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西医检查: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均属正常,大便常规为白细胞少许。
辨证:患者因食不洁海鲜,损伤脾胃,使之升降功能失职,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则恶心、呕吐;脾气不升,寒湿下注,则腹痛泄泻。经西医静脉滴注、口服胃肠消炎药物,虽炎症得以控制,病情有所好转,但脾胃受伤,胃中寒冷并未缓解,且上焦出现郁热症状。中焦有寒,寒湿下注,故大便仍溏泄;寒凝气滞,以致胃中寒冷隐痛不止。上焦有郁热留扰胸膈,则心中烦热不安。综合以上分析,本证为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日久导致中焦有寒、上焦有热的上热中寒证。
治法:清上温中。
处方:生栀子15g,淡干姜10g。日1剂,以水350mL,煎取150mL,去渣,分早、中、晚3次服完,每次饭前30分钟温服50mL。连服3剂。
本方以栀子清上焦之热而除烦,干姜温中焦之寒而止痛泄,共奏清上温中之效。本例患者虽不是原文所说的由误下所致,但症状非常典型,因此只用原方,未事加减。上方连服3日,复诊时患者即感心中烦热去,胃中冷痛止,大便也成形。
[顾文忠.栀子干姜汤治验一则.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6):43.]
(4)栀子豉汤禁例
【原文】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①者,不可與服之。(81)
【译文与词解】
凡使用栀子豉汤,病人平素大便是稀溏的,就不可以服用。
①旧微溏:病人平素大便稀溏。
【提要与解析】论脾虚便溏者禁用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是治疗热郁胸膈的有效方剂,但是栀子毕竟为苦寒之品,宜于热证而不宜于寒证,故若素来脾胃虚弱,大便经常稀溏者,则应慎用或禁用。
若其病属寒热错杂,则亦可仿栀子干姜汤之例,随证加减,寒温并投。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原文】
發汗後,不可更行①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63)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黄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②。
【译文与词解】
63条:使用汗法后,不能再用桂枝汤,如果还是发汗有喘,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条:攻下后不可再服用桂枝汤,如果汗出而又有气喘,热在里而没有大热的,可给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①更行:更,再也;行,用也。更行即是再用之意。
②黄耳柸:柸《千金翼》卷十作“杯”,162条原方后亦作杯。耳杯,为古代饮器,亦称羽觞,椭圆形,多为铜制,故名,实容一升。
【提要与解析】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
可见身热、烦渴、咳吐黄痰,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麻黄汤证与本证皆有喘,麻黄汤证病的重点在表,因皮毛为肺之合,伤寒表实而致肺气上逆,故无汗而喘。本证重点在肺,肺热壅盛,则蒸迫津液而外泄,因此汗出而喘。由于本证病不在太阳之表,而是汗下后外邪入里化热,热壅于肺,治疗应当清宣肺热,用麻杏甘石汤。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其鉴别要点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
麻杏甘石汤功在清热宣肺、降气平喘,近代多用治于风热型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白喉、咽喉炎、结肠炎、痔疮、遗尿及风疹、荨麻疹等。其治疗的肺炎、支气管炎等病,是秉承张仲景的思想,以肺热炽盛为要点。至于其他疾病,则缘于肺之联属功能。如肺与大肠相表里,邪热壅肺,势必影响大肠功能,故肠疾痔疮等而证见肺热者;又肺合皮毛,热邪壅肺,伤其所合,而出现的多种皮肤病;对热邪犯肺,上熏于喉咙诸疾,也多有疗效;又因为肺为水之上源,若肺被热壅,水道失调,而致小便不利、肿满诸证者,清宣肺热,也可以用之。
[方义与临床应用]
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是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组成。
【医案】
邱某,患肺炎,高热不退,咳嗽频剧,呼吸喘促,胸膈疼痛,痰中夹有褐色血液,间有谵妄如见鬼状,请会诊。患者体温40℃,脉象洪大,我拟给予麻杏甘石汤,有议青霉素与白虎汤并用者。我说,此证注射青霉素固未尝不可,至于用白虎汤似嫌太早,因白虎清热擅长,而平喘止咳之功则不若麻杏甘石汤。
辨证:热邪迫肺,内热壅盛,肺气闭塞。
治法:宣肺疏肺邪,清解里热。
处方:石膏80g,麻黄9g,杏仁9g,甘草6g。水煎,分三次服,每隔一小时服一次。
服完一剂后,症状约减十之七八。后分别用萎贝温胆汤(瓜萎实、川贝母、茯苓、法半夏、稻香陈、枳实、竹茹、甘草),生脉散合泻白散(党参、麦门冬、五味子、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两剂,恢复健康。
[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服用桂枝汤后,出大汗,特别烦躁,很渴,不能解除,脉象洪大,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提要与解析】论太阳病传阳明,热盛气阴两伤的证治。
本条论服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属阳明病的证治。
近代多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出血热、中暑、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病症而辨证属里热炽盛、气津亏损者。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热、抗炎、镇静、降血糖等作用。白虎加人参汤的降血糖作用又明显优于单味人参。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主要药物:知母、石膏、人参、炙甘草。
【医案】
杨某,女,26。因患甲状腺亢进症在我院门诊服药,后于1986年4月26日收入院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24小时左右,患者突然烦躁不安,谵妄,腹泻水样便数次,并高热,口渴喜饮,大汗淋漓。舌质红少津,苔黄,脉数而虚大无力。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并甲亢危象。
辨证:阳明热盛,气津两伤。
治法:清热除烦,益气生津。
方药:生石膏100g,知母10g,炙甘草6g,粳米15g,人参10g。
速煎1剂口服,上症迅速减轻。再投3剂善后,诸症消失,治愈出院。
[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
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葛根黄芩黄連湯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黄芩三兩 黄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是桂枝汤证,医师反而用攻下法,于是就下利不止。脉急促的,是表证未解。喘而出汗的,应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里热夹表邪下利的证治。
原文可分两段来读。从“太阳病”至“表未解也”为一段,言其下利仍以表证为主。太阳病,若用攻下,是属误治,必伤及胃肠,下利不止。若脉来急促或短促,可知胃肠虽伤,但正气仍能抗邪,病机并不因下而内陷,则宜以解表为主,表解而利自止,如桂枝加葛根汤,可以取用。
自“喘而汗出者”以下为另一段,说明表病误下后,病邪入里化热,其下利以里证为主。治宜解表清里,和中止利,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汤证与桂枝人参汤证皆为夹热而利,但葛根芩连汤证的下利,属于热利。因属里热夹表邪下利,故有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利下臭恶黏稠,肛门灼热,苔黄脉数等热象。桂枝人参汤证,是里寒夹表热下利,则有下利清稀,小便清白,不渴,苔白脉弱等虚寒之象。
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利的名方,近代广泛用治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急慢性痢疾、急慢性胃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中毒性肠炎、婴幼儿夏季腹泻、食物中毒、消化不良、伤寒及副伤寒及其他多种胃肠感染性病症。另外,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乙型脑炎、麻疹、脱肛、带下等有里热证者,也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
【医案】
车某,男,52岁,1984年5月6日初诊。脱肛2个月余。3个月前患肝硬化腹水住某院内科,经护肝、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腹水消退而出院。因便意频频,临厕努挣而使直肠下垂。近来逐渐加剧,始则用手推后可以还纳,以后手推亦难以还纳。曾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剂,如补中益气汤治疗月余,而未见起色。诊见胸闷腹胀,烦热口苦,肢体困重,疲乏神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阻滞肠胃,气机升降失常。
治法:清热化湿,疏利气机。
处方:葛根30g,黄芩10g,杏仁10g,黄连10g,甘草5g,木香5g,麻仁15g。
5剂后复诊,患者胸闷腹胀减轻,大便通畅,便后直肠能自行还纳。药既对证,效不更方,宗上方调理半月,脱肛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
(二)虚证
1.心阳虚证
(1)桂枝甘草汤证
【原文】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①,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64)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译文与词解】
发汗过多,病人双手交叉地放在心窝部,因心下悸动,喜欢用手按压才舒适的,应当用桂枝甘草汤治疗。
①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冒,覆盖、按压之意。
【提要与解析】论心阳虚心悸的证治。
心下悸(心悸)——心阳受损,心无所主
欲得按,叉手自冒心——虚则喜按,外有所护则内有所恃
根据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之功,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属心阳虚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桂枝,甘草配伍。
本方为治疗心阳虚之祖方,适用于心阳虚轻证。
【医案】
患者全舌青紫,伴四肢欠温,平素畏寒,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心阳不振,脉络瘀滞。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汤。药用桂枝36g,炙甘草18g。
服10剂。再诊,患者服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进20剂。月余后随访,患者舌体已与常人无异。
[凌荣荣.桂枝甘草汤治愈青紫舌.陕西中医,1996,17(1):28]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
火逆①下之,因燒針②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118)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误用火攻法后又进行泻下,如果再用烧针而引起烦躁不安的,应当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①火逆:指误用烧针、艾灸、熏、熨等火法治疗而产生的变证。
②烧针:将针体在火上加热后刺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提要与解析】论心阳虚烦躁证的证治。
烦躁——心阳虚损,心神不安
当有心悸喜按等心阳虚的表现。
根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通心阳、潜镇安神之功,现常用本方治疗心律失常、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癔症、眩晕等属心阳虚、心神浮动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桂枝、甘草、牡蛎、龙骨组成。
全方相配,标本同治,则可达安神除烦之效。
【医案】
邓某,女性,48岁,教师,1978年7月初诊。前月工作繁忙,劳累过甚,致神疲汗出,肢体乏力,求医服药后汗出己止,唯终日心悸,劳动后尤剧,休息后可以缓解,眠不深,纳少,两便可。检查: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虚数(每分钟98次)无力,心电图报告为窦性心动过速。
辨证:心阳虚损,心神浮越。
治疗:温补心阳,镇惊安神。
方药:桂枝10g,龙骨30g,牡蛎30g,甘草10g,紫石英40g。
嘱连进3剂。次诊:药后夜眠较安,心悸已少,故精神亦较前振,舌正红、苔薄白,脉较前缓(每分钟86次),仍以前方再进5剂。三诊:药后症已消失,脉来和缓(每分钟80次),遂以原方再进5剂收功。
[邓启源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新用.江西中医药,1998,29(1):35.]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原文】
傷寒脉浮,醫以火迫劫之①,亡陽②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112)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译文与词解】
伤寒脉浮,误用火迫发汗,以致心阳外亡,惊悸发狂,卧起不安者。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①以火迫劫之:劫者,劫迫也。以火迫劫,指用温针、艾灸、熏、熨等法强迫发汗。
②亡阳:指亡心阳。
【提要与解析】论心阳虚惊狂的证治。
惊狂,卧起不安——心阳外亡,心神浮越
当有心阳虚或阳虚的表现。
现多用本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脑病、高血压、巴塞杜征、大动脉瘤、肾上腺中毒等证见烦躁而属心阳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组成。去芍药是因为其为阴柔之品,不利于阳气的恢复和痰浊的消散。
【医案】
彭某,男,58岁。患伤寒证11日,虽经发汗数次,而发热恶寒不解,身体困倦不支,食欲不思,夜不能寐,口燥舌干,脉象浮软。此系过汗损伤阴津,而外邪不解,阳气已伤。此时应以扶阳益阴之法,辅以宣邪外达之剂,助正以祛邪。医者不知,认为阳虚而邪不透,与以辛温补阳散邪法治之,参附和荆防并用。服药后,心中烦躁,惊狂不安,辗转床头,起卧叫喊。余诊其脉,细数而浮,按之无力,舌质绛而少津,此乃平素阳气不足,病后因汗不如法,经过多发汗,津液先伤,阳气耗损,当气津两败之际,病邪仍胶结不解,既不经误治,已感困顿不堪,而医者复以温燥辛散之品,竭阴助热,不但外邪不解,而辛温燥热之药又复内迫以助病势,故现惊狂不安之症状。若不速为挽救,则一阵大汗,将变为虚脱之证矣。
辨证:心阳外亡,心神不敛。
治法:温阳涤痰,镇惊安神。
方药:桂枝5g,生牡蛎15g,生龙骨15g,蜀漆6g,芍药12g,茯神15g,生姜3g,小枣15枚,甘草10g。
因患者汗出不禁,为防止大汗淋漓造成虚脱,故处方时,未去芍药。嘱其连煎2剂,隔4小时服1次。服药后精神逐渐安静,略能入睡,惊狂之象不再发作。然胃呆仍不能食,遂以此方加养胃育阴之品,连服4剂,症状好转,食欲渐展。连服20余剂,始恢复正常。
[李文瑞,李秋贵.伤寒论汤证论治.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
(4)桂枝加桂汤证
【原文】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①者,必發奔豚②。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117)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译文与词解】
用烧针法强迫病人出汗,针刺部位受了邪气,引起红色的肿块,将会发生奔豚证。病人感到气从少腹上冲到心胸部的,可在肿块上各灸一壮,并给服桂枝加桂汤,就是桂枝汤中再加桂枝二两。
①核起而赤:指针处因寒闭阳郁而见局部红肿如核。
②奔豚:证候名。豚即猪。奔豚即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证,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
【提要与解析】论心阳虚奔豚的证治。
病因:烧针取汗,损伤心阳,针处被寒,外寒引动内寒之气上冲
证候:核起而赤——寒闭经穴,气血凝滞
气从少腹上冲心——心阳不足,阴寒之气乘虚上冲
桂枝加桂汤功擅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外感、头痛、头晕耳鸣、神经症、膈肌痉挛及某些心脏病等症见奔豚之证候,而属心阳不足,阴寒之气上逆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由桂枝汤重用桂枝而成。
方中重用桂枝配以甘草、生姜、大枣以镇下焦水寒之气而降冲逆,即方后注所言“能泄奔豚气”。
【医案】
崔某,女,50岁,其证颇奇,自觉有一股气流,先从两腿内踝开始,沿阴股往上滚动,至少腹则腹胀;到心胸则心悸不稳,头出冷汗,胸中憋气,精神极度紧张,有死的恐怖感。稍等一会儿,气往下行,症状随之减轻,每日发作三、四次。兼见腰酸、白带较多,患者面色青黄不泽,舌胖质嫩,苔白而润,脉弦数无力。此病为“奔豚气”,气从内踝上冲(不从少腹)为仅见之症。凡犯上之气,必因上虚所致。今心阳虚而火不旺,肾之阴气得以上犯。夫阴来搏阳,虚阳被迫而与之争,故脉虽数而按则无力也。弦脉属阴,阴盛则上逆。舌质胖嫩,无非阳虚之象。阴来搏阳,凡阴气所过之处,则发胀、心憋、心悸不安等,亦勿怪其然。
辨证: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逆。
治法:温补心阳,伐阴降冲。
方药:桂枝五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七枚。
另服“黑锡丹”二钱。共服五帖,其病不发而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阳虚兼水气证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原文】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65)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译文与词解】
发汗以后,病人感到脐下跳动,这是将要发生奔豚病的先兆,应当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心阳虚欲作奔豚的证治。
证候:脐下悸——心火衰于上,肾水动于下
欲作奔豚——肾水有上冲之势
汤证辨析:本证为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病者仅见脐下悸,而无奔豚的典型证候,并伴小便不利等,寒水内停之征,故治法重在化气利水;桂枝加桂汤证为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已上冲而见奔豚的典型证候,水饮为患较轻,故治法重在平降已冲逆之水寒之气。
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心源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疾病。
[方义与临床应用]
由桂枝甘草汤加大枣和大剂量茯苓组成。
方中重用茯苓至半斤,为《伤寒论》群方之最,全方合用使奔豚止于萌动阶段。
【医案】
郭某某,男,56岁。患奔豚气证,发作时气从少腹往上冲逆,至心胸则悸烦不安、胸满憋气、呼吸不利、头身出汗,每日发作两三次。切其脉沉弦无力,视其舌质淡而苔水滑,问其小便则称甚少,而又有排尿不尽之感。
辨证:心阳不足,肾水欲动。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茯苓30g,桂枝12g,大枣12枚,炙甘草6g。
嘱患者以大盆贮水,以杓扬水,水面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用以煮药。患者服两剂,小便通畅而“奔豚”不作。转方又用桂枝10g,炙甘草6g,以扶心阳,其病得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①,氣上衝胸,起則頭眩②,脉沉緊,發汗則動經③,身為振振搖④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67)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译文与词解】
太阳伤寒病,用涌吐或者泻下之法治疗以后,胃脘部因气上逆而胀闷不舒,自觉有一股气上冲胸膈,起立就感到头晕目眩,同时病人脉象沉紧。这种证候如果使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就会伤动经络之气,出现身体震颤动摇不定的表现。应当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
①心下逆满:指水饮停滞于心下胃脘部而感觉胀闷不舒。
②眩:目眩,即眼前发黑,视物昏花的征象。
③动经:伤动经脉。
④振振摇:动摇不定的样子。
【提要与解析】论脾虚水停的证治及治疗禁忌。
条文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应当接在脉沉紧之后,属倒装文法。
太阳伤寒,法当发汗解表——误用涌吐、泻下之法——脾胃受损引起变证。
本病为中阳不运,水饮内停,治当温化水饮,健运中土,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误汗变证:动经身为振振摇——阳气更虚,经脉失于温养,水饮浸渍经脉。
此时,已由脾阳虚中焦水停证转为肾阳虚水气泛溢证,则属真武汤所主之范畴。
本汤证与茯苓甘草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均为阳虚水停证,所用药物除茯苓、桂枝、甘草外仅一味药之别,但病机证候有别。本证为脾阳虚,水停中焦,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故治以白术健脾利水;茯苓甘草汤证为胃阳虚,水停中焦,见不渴而胃中有振水声,故治以生姜温中散饮;苓桂甘枣汤证为心阳虚,下焦寒水欲上冲为患,见脐下悸动而奔豚欲作,故治以大枣补脾益气,培土制水,并重用苓桂以利水平冲。
本方常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小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脘痛、肠易激综合征、胃下垂、尿路结石、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梅尼埃病、脑积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盆腔积液、急性羊水过多等属脾虚水停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方中以茯苓、桂枝为主,白术、甘草为伍。
诸药配伍精当,疗效确实,充分体现了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思想,故为苓桂诸剂之冠。
【医案】
陈某,女,52岁。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坚如羊屎,伴有口干渴,但又不能饮。自觉有气上冲,头晕,心悸,胸满。每到夜间随上冲之势加甚,而头目昏眩则更甚。周身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面部虚浮,目下色青,舌胖质淡,舌苔水滑。
辨证:此证为心脾阳虚,水气上乘阳位,水气不化,津液不行,则大便秘结而小便不利。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故心悸、胸满、眩晕。水邪流溢,则身面浮肿。
治法:温通阳气,伐水降冲。
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6g。
服两剂头晕、心悸与气冲之感均减,这是水饮得以温化的反映。二诊乃于上方更加肉桂3g,助阳以消阴,泽泻12g,利水以行津。服两剂,口干止,大便自下,精神转佳,冲气又有进一步的减轻。三诊转方用苓桂术甘与真武汤合方:桂枝10g,茯苓24g,猪苓10g,生姜10g,附子10g,白芍10g。
服至三剂,诸证皆除,面色亦转红润,从此获愈。
[刘渡舟.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伤寒论十四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原文】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强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译文与词解】
服用桂枝汤,或用下法治疗后,仍有头项强痛,轻微的发热,无汗,心下部满闷并微感疼痛,小便不利的应当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水气内停而太阳经气不利的证治。
本条开首即言“服桂枝汤,或下之”,可知前医认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桂枝汤可汗证,而或以“心下满,微痛”为可下证。然汗下后,前述诸证仍在,其故为何?因为他们不知道“小便不利”是辨证的关键所在。
小便不利为气化不利、水邪内停的反映。太阳之气的气化作用与水的代谢关系很密切。水邪内停,必然影响太阳腑气不利、气化失司,而使小便不利。
若水邪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可见经脉不利的头项强痛和翕翕发热之证,此证似表而实非表证。若水邪凝结,影响里气不和,可见心下满、微痛之证,这是似里实而实非里实。故汗下两法均非所宜,治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饮内停的癫痫、胃肠型感冒、胃脘痛、妊娠水肿、妊娠癃闭等疾病,辨证属于脾虚津伤水饮内停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即桂枝汤去桂枝加苓、术组成。所以去桂枝,是因为汗下之后津液有伤。
【医案】
李某,男,58岁。患者偶感风寒,复伤油腻,致头痛咳嗽,恶寒无汗等症。诊见头痛项强,骨节酸楚,恶寒特甚,虽重裘棉帽毛靴加身,仍啬啬寒战。伴咳嗽引胸脘掣痛,痰多易咳,初吐白稠痰,继则痰稀如水,脘闷纳呆,舌苔白润,根部较厚,脉浮而紧。据脉症分析,当属风寒束表,肺气失宣,遂疏葛根汤加味与服。次日复诊告谓:服药后又啖热粥一碗,并重棉温覆良久,仅觉身热片时,仍未得汗,而诸症如故。余甚疑虑,再三询之,除前证仍在外,尚有小便频涩,量少色黄。
辨证:乃为水气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敷布肌表之故。《伤寒论》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然此例患者,无发热之症,而有恶寒之症,是水停经滞之甚者。故用该方而不去桂,以利通阳,且茯苓、白术得桂枝,其利水之力更胜;复因其咳嗽痰多,纳呆脘闷,又加杏仁、白豆蔻以利宣化上中二焦气机,助苓术利水化湿。
治法:利水通阳。
处方:桂枝9g,白芍9g,茯苓12g,白术10g,杏仁9g,炙甘草3g,白豆蔻6g(后下),生姜10g,大枣5枚。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3次温服。
二诊:上方一服约30分钟许,小便遂通,半日间共解小便9次,溺清长而无涩滞之苦,恶寒始罢,诸症亦随之而减。今又微咳头胀,前方去桂枝并减其量,再剂而瘥。
[唐伟华,刘亚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愈恶寒不解.国医论坛,1991,6(2):封四.]
3.脾虚证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原文】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66)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发汗以后,腹部胀满的,应当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脾虚气滞腹胀的证治。
腹胀满——“脾主大腹”,脾虚不运,湿阻气滞
以方测证——当见乏力,纳呆,舌苔白腻等脾虚湿滞之证
现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胃炎、胃扩张、消化不良、肝炎、肾炎、麻痹性肠梗阻、术后胃腹胀满等属脾虚气滞湿阻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由厚朴、生姜、半夏、甘草和人参组成。
方中消滞之厚朴、生姜、半夏的用量远大于培补之人参、甘草的用量,实寓治标宜急,治本宜缓之义。
【医案】
李某,女,45岁,1995年8月20日初诊。上腹部胀满不适3年余,饥饿、饱餐后均不舒服,每年夏秋季加重,晚上胀满不适更甚,以致晚餐不能食,伴倦怠乏力,胃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B超显示:肝胆未见异常。
辨证: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治法:温运脾胃,宽中除满。
处方:厚朴15g,半夏12g,党参12g,山药15g,炙甘草6g,生姜8g。每日1剂,水煎服。
上方服6剂后,病人腹胀满明显减轻,继服10剂,临床症状全消。嘱再服香砂六君子丸1个月。后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大部分为橘红色,仅胃窦部尚有轻度充血,病获临床治愈。
[李琼.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慢性胃炎.河南中医,2000,20(6):15.]
(2)小建中汤证
【原文】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译文与词解】
伤寒已经两三日,出现心中悸动而烦扰不宁的,应当用小建中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伤寒表证兼里虚悸烦的证治。
伤寒二三日——表证初起(可见发热恶寒等表证)
心中悸而烦——心脾不足,气血双亏,气虚则悸,血虚则烦
以方测证——可见食少,乏力,腹痛喜温喜按等中焦虚寒证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弛缓、胃下垂、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眩晕、头痛、老年抑郁症等属中虚阴阳不和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
桂枝+生姜——温通心脾阳气+甘草——辛甘化阳以温阳养心
方中重用饴糖、倍用芍药,诸药协同,共起建中补虚而气血阴阳双补,具平衡阴阳、协调营卫、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中气建则邪自解,实有安内攘外之功。但素多湿热之人,不可服本方。因本方为甘温之剂,服之则助湿生热,会加重呕吐。
若中虚湿盛,呕吐,腹胀,便溏,苔白腻,脉滑濡者禁用本方。故方后注云:“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医案】
邱某,男,13岁,学生,昌北下罗人。体检发现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肝功能各项值正常,无任何症状或不适。但家长却为之忧虑,一是担心日后会转变成慢性乙型肝炎;二是怕日后影响升学,或其他不利。因而急于求治,欲使其阳性转阴。先就诊于西医,久服护肝片、肝泰乐(葡醛内酯)、肌苷等药无效,后在某中医门诊部服中药。初服无多大感觉,服至2个月后,渐觉饮食乏味,头昏,心悸时作,跑步活动后尤甚,腹中时痛,面色渐转萎黄,体力不支。查肝功能发现谷丙转氨酶(ALT)146μ/L。遂更医调治。越月余,ALT或升或降,总在100μ/L以上,笔者接诊时,ALT104μ/L,症状如前述。索其病历审视,所服药多为柴胡、黄芩、板蓝根、茵陈、栀子、泽泻、白芍、白花蛇舌草、田基黄、枳壳、川楝子之类。概言之,前医虽屡屡更方,但不外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偶加扶脾,总以荡涤攻伐为主。按其脉,左弦缓,右细涩,舌质淡,苔白腻,其父要求用西药调治,谓患儿不愿再服中药。笔者反复阐明仍需中药调治才能收效,患儿泣不成声,诉其已为药所苦,不堪再服。经劝慰:现在用的药不但不苦,反而甘甜,才勉强接受。
辨证:病人久服苦寒利湿行(破)气攻伐之品,伤及脾气,败坏气血,渐成斯证。接诊之后,症见心悸,腹痛,与小建中汤主症相同,结合病史及伴见饮食乏味,头昏,面色萎黄,脉弦缓或细涩无力诸症,与小建中汤的主要病机中焦虚寒、气血双亏一致。
治法:健中补脾,调养气血。
处方:桂枝10g,白芍15g,饴糖30g(药汁炖化),炙甘草6g,红枣4枚,生姜1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砂仁3g(后下)。
先服7剂。药后即查肝功能1次,ALT降至72μ/L,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腹痛已不明显,偶觉心悸,不再头昏,舌苔转净,脉象如前。效不更方,守方略为加减再进。患儿先后就诊5次,服上方35剂,直至诸症消失,ALT恢复正常(13μ/L),一如常人,无任何不适。遂嘱其停药观察。
[欧阳晃平.小建中汤救误1例分析.江西中医药,2000,31(6):28.]
(3)桂枝人参汤证
【原文】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163)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术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表证没有解除,又多次攻下,因而表热夹里寒而下利,致使下利不止,心下痞满坚硬,这种表证和里证都不除的,应当用桂枝人参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脾虚兼表证的证治。
现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而有本方见证者及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等属中阳不足者,兼表与否皆可用之。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煎服法:①水煎1次,分3份,白天服2次,晚上服1次。②方中理中汤先煎、久煎,桂枝后下。理中汤先煎,使其发挥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作用;桂枝后下,使其气锐先行以解表。补益药宜久煎,解表药不宜久煎的理论源出于此。
桂枝人参汤由理中汤加桂枝组成。
【医案】
霍某,女,63岁。素有脾胃虚弱之证,因感寒而身发冷热,头痛无汗,心下痞满,医用辛温解表之剂,而佐以苦寒消痞之法。服药后汗出表未解,而溏泄数次,痞闷加剧,渐致不欲进食,腹痛肢厥,脉象沉微,舌苔滑润。
辨证:此乃脾阳素虚,因误用苦寒,而邪转内陷。由于脾阳不运,故痞益甚,而下利不止。
治法:疏散表邪,温健中州。
方药:桂枝10g,炒白术10g,党参10g,干姜10g。甘草6g。服药后,啜热稀粥1杯,以助药力。
服药2剂,身见小汗,而冷热消,痞轻,而下利已减。连服5剂,痞消泄止,诸证痊愈。
[李文瑞、李秋贵.伤寒论汤方论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肾阳虚证
(1)干姜附子汤证
【原文】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脉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61)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译文与词解】
攻下以后,又发汗,出现白天烦躁而不能安眠,夜间比较安静,不呕吐,不口渴,没有表证,脉象沉微,身体发热不严重,应当用干姜附子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肾阳虚烦躁的证治
证候:昼日烦躁不得眠——弱阳之体得天阳之助与阴寒相争
夜而安静——夜间阴气用事,弱阳之体无力与阴寒相争
因本方具有急救回阳之作用,现代医学多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病后期之虚脱者,而对虚寒性之胃痛、腹痛、腹泻等均有良效,亦可用于心力衰竭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感染性休克等而见本方证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干姜附子汤由干姜和生附子组成亦即四逆汤去炙甘草。
方中大辛大热的姜附同用,附子生用,破阴回阳之力更强。
方药辨析:本方与四逆汤同为回阳之剂,本方不用甘草,是因本证为阳气暴虚,阴寒独盛,残阳欲脱之证,病势变化迅速,回阳宜急,不宜缓也,只取干姜附子单刀直入,以救残阳于未亡之顷刻。
【医案】
患者某,患风寒感冒,经治诸症悉减,但留咽痛。曾用抗生素,咽痛不但不减,反而加重,甚至不能进食讲话,而来就诊。诊见面色白,身冷恶寒,口淡不渴,不思饮食,微咳,咳吐少许白色痰液。查咽峡部不红不肿,扁桃体不大,咽后壁无滤泡增生,舌质淡,苔白,脉沉紧。
辨证:阳虚外感寒邪,滞结于咽部所致。
治法:温阳散寒。
处方:干姜附子汤(熟附子15g,干姜10g),2剂,久煎顿服。次日下午再诊,药未尽而咽痛大减,已能进食言谈,嘱其将药服完,遂告痊愈。
[李肇翚.干姜附子汤治寒性咽痛二例.新中医,1987,(3):43.]
(2)茯苓四逆汤证
【原文】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69)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发汗,或者攻下,病仍不好转,又增加了烦躁的,应当用茯苓四逆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肾阴阳俱虚烦躁的证治。
根据本方回阳益阴之功,现常用于治疗各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慢性肠炎、大汗等见阳虚而阴液不继者。本方有一定的强心及抗休克作用。
[方义与临床应用]
茯苓四逆汤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组成,即附子、干姜、甘草、人参、茯苓。
诸药合用,共奏回阳益阴兼伐水邪之功。
方药辨析:
【医案】
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一年余,久治不愈。证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
辨证:患者患病年余,素体衰弱,初起见微烦头痛,知为阴寒内盛,虚阳上越所为,医因烦躁,辨为热证而屡用寒凉,以寒治寒,阳气更伤,故服后不但无效,而反增剧。致阳虚阴寒内盛,虚阳上越,则烦躁日剧。肾阳虚衰,无以纳气,故见气喘不足以息。阳虚不固,急汗如油而凉。一则阳虚久久不复,无以化生阴液,再则汗多致阴液损伤,皆可致阴液不继,阳无所依,从而使诸症加剧。
治法:回阳益阴,宁心安神。
方药:茯苓50g,高丽参50g,炮附子50g,炮干姜50g,甘草50g。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真武汤证
【原文】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①者,真武湯主之。(82)
真武湯方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术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经过发汗,汗出后病不除,病人仍有发热,心下跳动,头晕目眩,全身筋肉跳动,身体颤抖不稳而要摔倒的,应当用真武汤治疗。
①振振欲擗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擗同仆,跌倒。
【提要与解析】论阳虚水泛的证治。
方证辨析:本证与苓桂术甘汤证均为阳虚水停之证,其主要鉴别是,本证重点在肾,病情较重,肾阳虚而水泛全身,证见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苓桂术甘汤证重点在脾,病情较轻,为脾阳虚而水停心下,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故本证治疗重在温肾利水,苓桂术甘汤证治疗重在健脾利水。
根据真武汤方温阳利水之功,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醛固酮增多症、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肠炎、低血压、慢性气管炎、羊水过多等属阳虚水泛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真武汤方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和生姜组成。
【医案】
钱某,男,43岁,某酒厂锅炉工,1996年1月9日来诊。自述2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震颤,始以为劳累使然而未及时就医,后震颤逐渐加重,有时端杯饮水亦致水晃溢出,曾在某省级医院做多种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患者要求中医治疗而来诊。诊见:双上肢震颤,脉诊时亦然,稍用力固定方止,面色白似肿,按之不凹陷,吐灰色痰(可能与职业有关),大小便尚属正常,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辨证:患者虽未经发汗误治,但其见双上肢震颤,与《伤寒论》真武汤证原文所述主证相吻合,且伴面色白似肿,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水湿内停,外溢之象已露,辨为少阴阳虚,水湿泛溢,筋脉失养之颤证。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12g(先煎20分钟),白术15g,茯苓20g,生姜10g,芍药15g。嘱服3剂。二诊时病人自述服药后感觉舒服,但笔者观之双上肢震颤并无明显减弱,他症及舌脉同前。因病人服药后自感舒服,又无其他不良反应,故嘱原方再进3剂。三诊时病人自述震颤偶尔有停止之时,脉诊时亦无须再用力固定,舌脉同前。说明方已对证,再进3剂。四诊时,震颤已明显减弱,端杯饮水已不外溢,面色始转荣,已无似肿之感,脉也较前有力,再进3剂。五诊时,震颤偶作且极微,须仔细观察方觉,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唯吐灰痰同前。病已十去八九,再进3剂以巩固疗效。
[彭雪红.仲景方验案三则.江苏中医,1998;19(7):31.]
5.阴阳两虚证
(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原文】
傷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脚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①,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脚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②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29)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 甘草各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译文与词解】
患伤寒病见脉浮,汗出,小便次数多,心烦,微感怕冷,小腿痉挛拘急,反给桂枝汤发汗者,这是误治。服了桂枝汤便会出现手足逆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上逆,这时需要用甘草干姜汤治疗,以便恢复病人的阳气;如服药后手足由逆冷而转温,再服芍药甘草汤治疗,病人的小腿就能伸开;如服药后出现胃气不和而出现谵语的,可服少量的调胃承气汤;如果再次发汗,又加用烧针误治而致亡阳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
①厥:此指手足逆冷,又称厥逆。
②谵语:意识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提要与解析】论伤寒夹虚误汗变证及随证施治之法。
现代常用甘草干姜汤治疗遗尿、肺寒咳嗽、晚期肺癌咯血、过敏性鼻炎、肺炎重症、胃中虚冷所致的反酸、寒性胃脘痛、顽固性口中多涎唾、眩晕、虚寒性崩漏、内耳眩晕症。
根据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功效特点,现代广泛用于治疗阴津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消化系、运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科、骨伤科、妇科之多种疼痛、拘挛等。
[方义与临床应用]
甘草干姜汤方由甘草和干姜组成。
本方为理中汤之半,炙甘草用量为干姜一倍,意在避免过用干姜辛散太过,加重已有之阴津不足也。
芍药甘草汤方由芍药和甘草组成。
治阴虚筋脉失养所致的拘急之证。于本证则阴液得复,筋脉得养,脚挛急自除。
【医案】
张某,女,48岁,1996年8月24日初诊。主诉:右侧面颊呈阵发性烧灼样疼痛已3年,曾在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经西药治疗后疼痛可暂时缓解,停药后如故。现每日发作1~3次,无发热,食欲、二便正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查:局部无红肿,舌红有裂纹,少苔,脉弦细。
辨证:右侧面颊阵发性烧灼样疼痛3年,病程长,并伴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有裂纹,脉弦而细等。综观脉症,证属肝之阴血不足所致。肝藏血而主筋,阴血不足,筋失所养,拘急不通,发为头痛,此虽与原文脚挛急表现不同,但机制则一致。阴不潜阳,疏泄失常,扰动心神,则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种种表现,俱合阴血不足之征。
治法:酸甘化阴,柔筋缓急。
方药:芍药甘草汤加酸枣仁(白芍50g,甘草30g,酸枣仁20g)。
6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再服6剂后疼痛消失,1年后随访未复发。
[孙桂玲.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痛59例.河南中医药1998,13(5):9.]
李某,女,65岁。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即不喜欢饮水,面部及下肢间有水肿,食稍有不适即肠鸣腹泻。由此,脾胃阳虚可知。一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忽唾液增多,唾出量一日一夜约一碗多,脉象沉迟,舌质淡而胖,并有齿印,曾给服吴茱萸汤及五苓散数剂,病情不但不减,还续有增剧,后宗《伤寒论》之意,诊为肺胃虚寒,津液不能温布,故频频吐出,遂改用甘草干姜汤治之。
辨证:平素即有脾胃阳虚,失于治疗,久久不复,渐生唾涎之证。医者初诊,投以吴茱萸汤及五苓散数剂不效者,以本证之病机关键在于中焦脾阳亏虚,而吴茱萸汤重在暖肝和胃,五苓散虽有通阳化气利水之功,但作用在下焦,药证不符,故而无效。脾主涎,脾阳亏虚,运化失常,津不化布,聚而为涎沬。
治法:温中复阳。
处方:炙甘草15g,干姜15g。水煎服,日一剂,
连服5剂痊愈。
[李文瑞、李秋贵.伤寒论汤方论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原文】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68)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译文与词解】
发汗,病没有好,反而怕冷了,是虚的缘故,应当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阴阳两虚的证治。
现代多用芍药甘草附子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周身恶寒汗出者;亦可用于汗后亡阳证、腰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病证而见本方证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方由芍药、甘草和附子组成。
【医案】
刘某某,男,42岁,1972年11月诊治。患者素体阴虚,因感外寒,导致头痛,恶寒,无汗,肢节痛。某医给予银翘解毒丸,外邪未去,恶寒肢痛反甚。病家以为药轻病重,求愈心切,遂自服“安乃近”12片,顿服。药后,大汗淋漓,恶寒逆冷,四肢挛急,虽重衣厚被仍呼冷不绝。急邀余诊治。症见神疲,闭目欲睡,问之懒答,舌质淡,脉沉微。
辨证:阴阳两虚。
治法:回阳复液。
处方:炒白芍20g,制附子60g,炙甘草20g。急煎,温服。服药4剂,汗止,身暖,挛舒,病遂告愈。
[李嘉璞,吴修符,姚秀琴.伤寒论临床辨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炙甘草汤证
【原文】
傷寒脉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177)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參二兩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脉湯。
【译文与词解】
患伤寒病而见结代脉,心中悸动不安的,应当用炙甘草汤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心阴阳两虚的证治。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低血压等属心阴阳两虚者。
[方义与临床应用]
【医案】
杨某,女,30岁,农民,1982年5月5日初诊。病人10日前在齐齐哈尔市某医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即觉心悸气短,就诊时动则喘甚,汗出,以致不能行走。面色苍白,四末不温,虚烦少寐,舌质淡苔少,脉弱而缓,不易触及。心率每分钟47次,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问其平素,体质虽弱,尚能操持家务。
辨证:病人素为气虚血少之体,因行甲状腺切除术而致气血更伤,心之阴阳气血俱亏,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气短,虚烦少寐;心阳虚,鼓动无力,脉弱而缓,阳虚失于温固,则见汗出肢冷;气血亏虚,不荣于面,则面色苍白等,观以上脉症,心之阴阳气血俱虚之征已明。
治法:通阳复脉,滋阴补血
处方:炙甘草、党参、桂枝、生地黄各15g,麦冬、五味子、阿胶各10g,生姜15g,大枣10枚。
药购至家后病人见药包甚小,自忖不能治此重症,不欲服用,经家属劝说乃服之。然而服药1剂之后,即觉心悸气喘大减,并能下床活动。服至3剂,已能从事家务劳动。再诊时面白透红,四肢温暖,脉虽沉弱,但易触及,心率增至每分钟66次。仍用原方3剂,诸症悉平。3个月之后访之,知已能务事农田,心率每分钟72次。
[王天辉.炙甘草汤治验.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2):25.]
【原文】
脉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脉來動而①中止,更來小數②,中有還者反動③,名曰結,陰也。脉來動而①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難治。(178)
【译文与词解】
脉搏缓慢,有时停一下再来的,称为结脉。它是脉在搏动中出现歇止,再来时略数,其中有加速补偿而再恢复正常搏动的,这就是结脉,属阴脉。如果脉来搏动而有歇止,不能自行补偿而再次搏动的,称为代脉,也属阴脉。凡出现这样脉象的难以治疗。
①动:指脉搏跳动。
②小数:略为快一些。
③反动:反,复、又之意。反动即复动。
【提要与解析】论结脉、代脉的特征及预后。
(三)结胸证
1.结胸辨证
【原文】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①,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關脉沉,名曰結胸也。(128)
【译文与词解】
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就称为结胸。
①脏结:证候名,是指脏气虚衰、阴寒凝结而致的一种病证。
【提要与解析】论结胸的证候特点及其与脏结的鉴别。
按之痛(胸胁心下)——有形实邪结于心下胸胁
外邪入里
【原文】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①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131上)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邪气盛实,误用下法,邪热内陷,就会成为结胸。病发于里,正气不足,误用下法,就会成为痞证。所以成为结胸,是因为攻下太早的缘故。
①痞:证候名。指心下满闷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无形之气壅塞于心下所致。
【提要与解析】论结胸与痞证的成因。
2.热实结胸证
(1)大陷胸汤证
【原文】
太陽病,脉浮而動①數,浮則爲風,數則爲熱,動則爲痛,數則爲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②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③內陷,心下因鞕,則爲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④,小便不利,身必發黄。(134)
大陷胸湯方
大黄六兩,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內芒消,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译文与词解】
太阳病,脉象浮而动数,脉浮主风邪在表,数主有热,动脉主痛,数又主虚。症见头痛发热,轻微盗汗,反而怕冷,这是太阳表证未除。医生本应从表论治,却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由于胃中空虚而无实邪,误下后邪气内陷,邪热与水饮相结于胸膈,所以出现脉动数变迟,胸胁心下疼痛拒按,短气,烦躁不安,这样结胸就形成了。主治用大陷胸汤。如果不形成结胸,只见头部汗出,到颈部为止,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畅,身体发黄的,则是湿热郁蒸发黄证。
①动:指脉象,应指滑利,无头无尾,其形如豆。此脉多主痛,又主惊。
②客气:即邪气。特指邪从外来,故曰客气。
③阳气:此指表邪而言,非指正气。
④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仅颈部以上有汗。
【提要与解析】论表证误下而致结胸或发黄的变证。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
注意煎煮顺序:先煮大黄,去滓后纳芒硝,最后纳入甘遂末。甘遂以末冲服,其峻下逐水之力尤盛,故其用量以1~2g为宜。本方泻下峻猛,应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肠扭转等外科急腹症,还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肾炎、渗出性胸膜炎、卵巢囊肿等内科、妇科疾病,辨证属水热互结者。
【医案】
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也。其母爱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
辨证:水热互结,热实结胸。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处方:大陷胸汤。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二钱。
返寓后,心殊不安。盖以孩提娇嫩之躯,而予猛烈锐利之剂,倘体不胜任,则咎将谁归?且《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必心下痞硬而自痛,其甚者或有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定例。今此证并未见痞硬,不过闷极而塞,况又似小儿积滞之证,并非太阳早下失治所致。事后追思,深悔孟浪。至翌日黎明,即亲往询问。据其母曰: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今已安适矣。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嗣后余屡用此方治愈胸膈有湿痰、肠胃有热结之证,上下双解,辄收奇效。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于是益信古人之不予欺也!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原文】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脉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135)
【译文与词解】
外感病六七日过后,形成热实结胸证,脉象沉而紧,胸脘部疼痛,触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提要与解析】论大结胸证的主要脉证。
【原文】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爲水結在胸脇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136)
【译文与词解】
患伤寒十多日,热邪结于里,而又往来寒热的,可用大柴胡汤。假如只有结胸症状,外表无大热的,这因水结于胸胁,仅头部微微汗出,可用大陷胸汤。
【提要与解析】论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鉴别。
【原文】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①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137)
【译文与词解】
太阳表证,反复发汗而又行攻下,出现五六日不解大便,舌上干燥,口渴,午后微有潮热,从剑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坚硬胀满疼痛,不能用手触摸的,主治用大陷胸汤。
①日晡所:晡,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日晡所,申时左右。
【提要与解析】论热实结胸兼阳明腑实的证治。
(2)大陷胸丸证
【原文】
結胸者,項亦强,如柔痓①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131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擣篩二味,內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擣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爲效。禁如藥法。
【译文与词解】
患了结胸的病人,项部也会强直,如同柔痉一样,以攻下治疗,强直就可转为柔和,可用大陷胸丸。
①柔痓:即柔痉,痉病的一种。痉病是以项背强急,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疾病,有汗出者名柔痉,无汗出者为刚痉。
【提要与解析】论热实结胸病位偏上的证治。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大陷胸汤加杏仁、葶苈子、白蜜而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绞窄性膈疝、流行性出血热、各类急腹症、失语、肺梗死等疾病,证属水热互结,病位偏上者。以胸痛、发热、汗出、项部拘急不舒为辨证要点。
【医案】
天津罗某某,素有茶癖,每日把壶长饮,习以为常。身体硕胖,面目光亮,每以身健而自豪。冬季感受风寒后,自服青宁丸与救苦丹,病不效而胸中硬疼,呼吸不利,项背拘急,俯仰为难。经人介绍,乃请余诊。其脉弦而有力,舌苔白厚而腻。
辨证:伏饮居于胸胁,风寒化热入里,热与水结于上,乃大陷胸丸证。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处方:大陷胸丸。大黄6g,芒硝6g,葶苈子、杏仁各9g,水二碗、蜜半碗,煎成多半碗,后下甘遂末1g。
服1剂,大便泻下两次,而胸中顿爽。又服1剂,泻下4次。从此病告愈,而饮茶之嗜亦淡。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3)小陷胸汤证
【原文】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138)
小陷胸湯方
黄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樓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译文与词解】
小结胸的病位,正当心下胃脘部,以手按之则疼痛,脉象浮滑,用小陷胸汤主治。
【提要与解析】论小结胸病的证治。
正在心下——病位仅局限于胃脘部(邪结范围小)
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且未至石硬(疼痛程度轻)
脉浮滑——浮主热,滑主痰。主痰热为病
可见胸闷、痰多、恶心、呕逆、苔黄腻等痰热内结的表现。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黄连、半夏、瓜蒌实三味药组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胸膜炎、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肺炎等疾病,证属痰热互结者。
【医案】
孙某某,女,58岁。胃脘作痛,按之则痛甚,其疼痛之处向外鼓起一包,大如鸡卵,濡软不硬。患者恐为癌变,急到医院做X线钡餐透视,因需排队等候,心急如火,乃请中医治疗。切其脉弦滑有力,舌苔白中带滑。问其饮食、二便,皆为正常。
辨证:痰热内凝,脉络瘀滞。
治法:清热涤痰开结。
处方:小陷胸汤,糖瓜蒌30g,黄连9g,半夏10g。
此方共服三剂,大便解下许多黄色黏液,胃脘之痛立止,鼓起之包遂消,病愈。
[刘渡舟.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6.]
3.寒实结胸证
【原文】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①。(141下)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三味爲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强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译文与词解】
寒实结胸,有结胸主症,无热证证候表现的,治疗可用三物小白散。
①三物小白散:本条原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考《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无“陷胸汤”及“亦可服”六字,文义合理,故据此校正。
【提要与解析】论寒实结胸的证治。
结胸——必有胸胁心下硬满疼痛——水与寒结,气机阻滞
无热证——无发热、心烦、口渴等里热证
寒实——当有畏寒喜暖、咳喘气逆、不大便、脉沉迟有力等证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桔梗、巴豆、贝母三味药组成。
服药后,寒实之邪可因其高而吐越,也可随其势而泻利。体质壮实者半钱匕,虚弱消瘦者减少用量,因人制宜。若欲加强泻下之力,可进热粥以助药力;若泻下过猛,可进冷粥以抑制泻下之力。此用粥既可调节药物作用,又可借水谷以保胃气、存津液。
本方可用于治疗胃癌、渗出性胸膜炎、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白喉、肺脓肿、胆道蛔虫、流行性出血热、顽固性哮喘等疾病,证属寒邪与痰水相结者。
【医案】
患者男性,61岁。1960年2月17日初诊。素有痰饮,昨夜赴宴,酒醉饭饱,归途天时严寒,返家就寝后,感头晕欲吐,昏睡至天明,邀出诊。患者以手抚摸胸腹,诉头晕地转,泛泛欲吐。喉中痰鸣,痰涎满口,语言不清。按其胸腹部,板硬拒按。两手冷,大便3日未行,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浊腻,脉寸关浮滑有力,尺迟。
辨证:受风寒致痰食结在胸腹。
治法:先吐后下,兼以解表。
处方:年虽老,但体尚壮,病暴而正未虚,瓜蒂散恐药力太轻,正合三物白散法。先以轻剂量试服:巴豆霜0.1g,装胶囊吞服。水炙麻黄1.5g,桔梗6g,浙贝母9g,浓煎至半碗,送服巴豆霜。
药后30分钟,即涌吐痰涎食物残渣,1小时后,开始腹鸣腹痛,随之泻下痰、水、粪。患者诉头晕减,人清醒,胸腹宽舒,手转温。略减饮食以调理之。次日给予桂枝人参汤调理而愈。
[张志民.伤寒论方运用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结胸证治禁与预后
【原文】
結胸證,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132)
【译文与词解】
结胸证,脉象浮大的,治疗不能用攻下法,若攻下,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提要与解析】论结胸证脉浮大者禁用攻下。
【原文】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133)
【译文与词解】
结胸证的临床证候都已具备,而烦躁不宁的,也属于死候。
【提要与解析】论结胸证的预后。
结胸证悉具——热盛邪实,病情危重
烦 躁——邪甚正溃,正不胜邪——预后不良
(四)脏结证
1.脏结辨证
【原文】
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脉浮,關脉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129)
【译文与词解】
什么叫脏结?答:和结胸的症状相似,但饮食如常,时时下利,寸部脉浮,关部脉小细沉紧,称为脏结。舌上苔白而滑的,不容易治疗。
【提要与解析】论脏结的脉证及预后。
脏结证是邪结在脏,因其亦有心下硬满疼痛之主症,故应与结胸证相区别。由于邪结在脏,胃肠无实邪阻滞,故其人饮食如故,但因阳虚有寒,水湿下渗大肠,故有时时下利。邪由表入,故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反映了气血不足,阴寒凝结不化。舌苔白滑,是阳气虚衰、阴寒不化之象。本证属正虚邪实,攻补两难,故曰难治。
2.脏结证治禁与危候
【原文】
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130)
【译文与词解】
脏结未表现出阳热证候,不发往来寒热,病人不烦躁而安静,舌苔滑,治疗不能用泻下法。
【提要与解析】补述脏结的证候及治禁。
本条进一步补充脏结的证候。“脏结无阳证”,是指脏结证既不见发热、脉浮等太阳表证,也不见往来寒热等少阳半表半里之证,病人相对安静而不躁动,又提示无阳明里热之象。三阳热证之表现皆无,揭示了脏结证阳气虚衰,阴寒凝结的本质。舌上苔滑也是阳虚阴盛之象。因此,本证为正虚邪实,不能单纯攻伐,故曰“不可攻也”。
【原文】
病脇下素有痞①,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②者,此名藏結,死。(167)
【译文与词解】
病人胁下宿有痞块,连及脐旁,疼痛牵引少腹,甚至痛彻阴茎,即脏结,为死候。
①痞:痞块、包块。
②阴筋:指男子外生殖器。
【提要与解析】论脏结的危候。
“病胁下素有痞”,说明本证病程较长,病久入络,致血络瘀滞不通,当属癥积之类。“连在脐旁”,是指痞块由胁下发展到脐旁,为病变广泛,表明阴寒之邪,业已深伏。“痛引少腹,入阴筋”,说明疼痛严重,波及范围较大,疼痛牵引少腹,乃至深及阴部。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少腹、布胁肋,足太阴脾经主大腹,下焦少腹为肝肾所居,故本证涉及肝、脾、肾三脏,脏气衰竭,阴寒凝结,病势危重,预后不良。
结胸与脏结的鉴别:
(五)痞证
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原文】
脉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①,但氣痞②耳。(151)
【译文与词解】
脉象浮而且紧,主太阳表证,误用了下法以后,浮紧变为沉紧,遂成痞证。按之柔软,因为仅是气分的痞结。
①濡:同软。
②气痞:相对痞硬而言,按之濡软,指无形之邪结滞为病。
【提要与解析】本条论述痞证的成因。
成因:脉浮而紧——太阳伤寒证主脉,其病在表,当发汗
复下之,紧反入里——正伤邪陷,气机壅滞——则作痞
特征:心下痞,按之濡。
病证辨析:
2.热痞证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關上浮者,大黄黄連瀉心湯主之。(154)
大黄黄連瀉心湯方
大黄二兩 黄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①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温再服。
臣億等看詳大黄黄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後附子瀉心湯,用大黄、黄連、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後但加附子也。故後云附子瀉心湯,云加附子也。
【译文与词解】
病人感到心下痞塞,但按上去柔软,脉象关部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①麻沸汤:沸水。
【提要与解析】论热痞的证治及痞证兼表的治疗原则。
心下痞,按之濡——无形邪气壅聚心下,气机痞塞
关上脉浮——关脉候中焦,浮主热。邪热壅滞中焦
以方测证——当有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出血类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肺出血等;循环系统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其他如急性菌痢、精神分裂症。此外,本方外用治疗烧伤、烫伤、肛门周围湿疹生殖器疱疹、宫颈糜烂等病症。以上情况辨证属于热邪壅滞者。
【医案】
孙某,男,60岁。病鼻衄而心烦,心下痞满,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舌苔黄,关寸皆数。
辨证:心胃之火,上犯阳络,胃气有余,搏而成痞。
治法:泻热消痞。
处方:大黄9g,黄连6g,黄芩6g,以麻沸汤浸药,只饮1碗,其病应手而愈。
[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原文】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黄黄連瀉心湯。(164)
【译文与词解】
伤寒表证,用泻药攻下后,再发其汗,导致心下痞塞,若出现发热恶寒等见症的,是表证仍未解除,不能先泄热消痞,而应先解表,表证解除以后才能泄热消痞。桂枝汤适宜解表,而大黄黄连泻心汤适宜泄热消痞。
【提要与解析】论痞证兼表的治疗原则。
(2)附子泻心汤证
【原文】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155)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黄二兩 黄連一兩 黄芩一兩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温再服。
【译文与词解】
胃脘部痞满,而又恶寒汗出的,主治用附子泻心汤。
【提要与解析】论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心下痞——胃热气滞
恶寒汗出——卫阳不足,肌表不固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四味药组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胃脘痛、下利、热厥、慢性痢疾、便秘、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辨证属于中焦热盛兼阳气不足者。
【医案】
李某,男,30岁。素有胃病。胃脘痞胀,胃中嘈杂如火烧灼,心烦不寐,口腔内黏膜及舌体溃烂,全是一派心胃火热之象。舌质反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再询其症,尚有周身乏力,时时畏寒,精神不振,性欲淡漠,纳谷不香,大便稀溏等。切其脉弦而滑。
辨证:寒热并见,虚实互呈,热痞兼虚。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处方:附子泻心汤。制附子10g(另包单煎),大黄、黄连、黄芩各6g(沸水泡渍)和汁兑服,6剂。
药后胃脘痞胀及烧灼感均消,口疮愈合。但仍畏寒,大便每日两、三次,续上方加大附子剂量为15g,又服3剂后,精神大振,体力增加,大便转常,诸症随之而安。
[刘渡舟,姜元安.经方临证指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寒热错杂痞证
(1)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①,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乾薑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黄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②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译文与词解】
伤寒五六日,呕逆而且发热,小柴胡汤证的主症已经具备,而用了攻下药,但只要小柴胡汤证仍在,就仍可用小柴胡汤治疗。这虽然已经误下,也不是逆候,服小柴胡汤之后,定会发生蒸蒸振战,然后发热汗出而病解。假如下后发生心下满而硬痛的,这是结胸,可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心下只是满闷而不疼痛的,这是痞证,小柴胡汤是不适用的,宜用半夏泻心汤。
①蒸蒸而振:蒸蒸,这里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
②煎:将液体加热浓缩的过程。西汉扬雄《方言》云:“凡有汁而干谓之煎。”
【提要与解析】辨小柴胡汤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疗。
原发病:伤寒,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者——邪犯少阳,治宜和解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
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本方可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相关性胃炎、十二指肠壅积症、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亦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治疗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
【医案】
张某,男,素嗜酒。1969年发现呕吐、心下痞闷,大便每日两三次而不成形。经多方治疗,效不显。其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酒湿伤胃,郁而生痰,中焦痞塞。
治法:和胃降逆,去痰消痞。
处方:半夏泻心汤。半夏12g,干姜6g,黄芩6g,黄连6g,党参9g,炙甘草9g,大枣7枚。
服1剂,大便泻下白色胶涎甚多,呕吐十去其七。又服1剂,则痞利皆减。凡4剂痊愈。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2)生姜泻心汤证
【原文】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①,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②,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157)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黄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黄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黄芩湯,去桂枝、术,加黄連并瀉肝法。
【译文与词解】
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因胃中不和,而致胃脘部痞硬,嗳气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肠中鸣响如雷声而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主治。
①干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伤食气味。
②腹中雷鸣:即肠鸣,形容腹中有漉漉作响的声音。
【提要与解析】胃虚不化水气致痞的证治
心下痞硬——中虚热壅,气机痞塞,邪阻较重
干噫食臭——中虚气逆,食谷不化
腹中雷鸣,下利——中虚不运,水走肠间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生姜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与半夏泻心汤相似。药理研究发现,生姜泻心汤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及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对VIP增加引起的食管下括约肌及食管体运动功能紊乱起调节作用。生姜泻心汤还可明显降低食管黏膜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轻局部损伤,对食管黏膜具有间接保护作用,并通过提高组织局部抗氧化能力而发挥黏膜保护作用。
【医案】
潘某,初患头痛,往来寒热,余以小柴胡汤愈之,已逾旬矣,后复得疾,诸医杂治益剧,延诊时,云:胸中痞满,欲呕不呕,大便溏泻,腹中水奔作响,脉之紧而数。
辨证:胃虚不化,水气致痞。
治法:消食和胃,散水消痞。
处方:生姜泻心汤原方。
旁有少年谓:黄连黄芩凉药,干姜生姜热药,人参补药,何一方混杂乃尔。余曰:方出伤寒,仲景名言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吾乃照录原方,毫无加减,既患寒热错杂之证,必用寒热错杂之药,其人语塞而退。已而一剂知,二剂愈。阅日复延诊,其人从旁笑谢曰:“日前轻慢气怒,以今之古方之不可思议也。”
[萧琢如.遯园医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3)甘草泻心汤证
【原文】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①,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158)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 黄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黄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黄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瀉心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脫落之也。又按《千金》並《外臺秘要》,治傷寒慝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脫落無疑。
【译文与词解】
太阳伤寒或中风证,医师本应发汗解表,反而用攻下法,损伤脾胃,导致病人一日腹泻数十次,泻下不消化食物,肠鸣厉害,胃脘部痞满硬结,干呕,心中烦躁不安,医师见胃部痞硬,认为是邪热内结,病邪未尽,又行攻下,致痞胀更甚。这种情况并非邪热内结,而是中气虚弱,浊气上逆,气结心下,故胃脘部痞硬,主治用甘草泻心汤。
①客气上逆:客气,指邪气,即胃虚气逆之意。
【提要与解析】脾胃气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心下痞硬而满——中虚热壅,寒热错杂,气机痞塞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中虚气弱,水谷不别
干呕,心烦不得安——胃虚气逆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白塞综合征,但当用生甘草为宜。其他应用也基本同于半夏泻心汤。但本方由于重用甘草补中,故其更适宜于脾胃虚弱者。
【医案】
邬某,男,37岁。患外感病,服“感冒药”后,由于心烦而饮冰汽水,旋即发生大便泻利,继而下利不消化食物,恶心,干呕,胃脘痞胀,某医院门诊视为饮食停滞,又服“消食药”,泻利不止而干呕,胃脘痞胀更甚而烦闷不安,腹中水声漉漉作响,舌质红,苔薄黄白相间而腻,脉弦。此表邪未尽而冰水寒中,以致清不升而泻利,浊不降而干呕,寒热互结而痞胀。复以消食药伤致胃气,气虚不运而痞胀愈甚,升降失调而干呕泻利不止,腹中雷鸣。
辨证:甘草泻心汤证。
治法:补中和胃消痞。
处方: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0g,黄芩10g,干姜10g,黄连4.5g,姜半夏10g,大枣5枚,党参10g,水煎。日1剂分3服,3剂而愈。
[贺有琰.伤寒论纵横.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痰气痞证(旋覆代赭汤证)
【原文】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①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161)
旋復代赭湯方
旋復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译文与词解】
伤寒病证,经过发汗,或者涌吐,或者攻下等法治疗,外邪已解之后,唯有心下痞硬、噫气不减的,用旋覆代赭汤主治。
①噫气:嗳气。
【提要与解析】本条论痰气痞的证治。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表证虽解,中气受伤
心下痞硬——中虚不运,津结痰凝
噫气不除——胃虚痰阻,胃气上逆
可见胸闷、痰多、舌苔白腻等痰浊内阻的表现。
方证辨析: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七味药组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幽门不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肿瘤放化疗后之胃肠反应、眩晕、梅尼埃病、癔症等属胃气虚弱、痰浊内结、胃失和降而嗳气呃逆、呕吐、心下痞满者。
【医案】
黄某,女,12岁。曾患脑膜脑炎,经治疗后已愈,遗有呃逆一证,伴不欲饮食。前医以为温病伤阴,用五汁饮及叶氏益胃汤等,反添胃中发凉之症。舌苔白略腻,脉弦无力。此胃脘阳虚,津聚为饮,内挟肝气上逆所致。
辨证:痰气痞。
治法:和胃降逆,化痰下气。
处方:旋覆代赭汤。旋覆花9g,代赭石6g,生姜15g,党参6g,半夏9g,大枣7枚,炙甘草6g。
服药3剂后,呃逆止,胃冷除而饮食增。方中又加茯苓15g,陈皮9g调治,5剂而安。
[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痞证(五苓散证)
【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156)
【译文与词解】
本来因为误下,形成胃脘部痞满,给予泻心汤治疗,痞满却不能消除,且见口干燥、心烦、小便不通畅,这是水饮内蓄所致,主治用五苓散。也有的方书中认为病人忍耐这种情况(渴而不饮水)一日后,可以自行好转。
【提要与解析】本条论述水饮致痞,并与泻心汤之痞证鉴别。
下后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非热壅致痞
渴而口燥烦——水停气滞,津不上承
小便不利——气化不行,水饮内停
忍之一日乃愈——中焦蓄水较轻者,只要能忍渴不饮,待体内气化功能正常,水饮逐渐运化,痞亦可自然消失
[方义与临床应用]
见太阳病腑证之蓄水证。
本证与太阳蓄水证病机皆为气化不利、水饮内停,主症都有小便不利、口渴,治法都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医案】
某男,73岁,住某医院住院治疗,每周血液透析3次,半月前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和营养支持治疗,发热控制,但患者自觉神疲无力,胸闷憋气,纳呆,心下痞,如有脏水堵塞,苦不堪言,口干不欲饮水,时恶心、呕吐,大便干,数日1行,无浮肿,尿少,200~300mL/d,舌质淡红,苔黏腻,脉沉弱。透析中常有低血压,透析治疗往往因此中途停止。
辨证:气血亏虚,中焦饮停。
治法:化气行水。
处方:给予患者五苓散6g,日3次。
3日后患者症状改善,每日能进2~3两主食。以后精神逐渐转佳,电解质恢复正常,能较好地耐受透析治疗,随后1个月患者贫血和营养均改善。
[金汝真,余仁欢.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北京中医药,2011,30(5):367.]
6.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原文】
傷寒服湯藥①,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粮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159)
赤石脂禹餘粮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餘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译文与词解】
伤寒表证,泻下的汤药服后,导致腹泻不止,胃脘部痞胀硬结。医师用泻心汤治疗,又用其他药攻下,导致腹泻不止,医师又以理中汤投之,致腹泻更甚。究其原因,是因为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腹泻之剂,而此种下利责在下焦不固,主治应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仍然腹泻不止的,则恐怕属水湿内盛之腹泻,治疗应当用分利小便法。
①汤药:此指具有峻下作用的一类汤剂。
【提要与解析】辨误下后导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的各种证治。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中虚热壅——宜半夏泻心汤类方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赤石脂、禹余粮两味药组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下元不固之久泻不止、滑脱不禁,如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消化不良等久泻滑脱者;亦可用于治疗滑精、崩漏、带下、脱肛等属滑脱不固者。
【医案】
奚某,男,54岁。素病泄泻,因业医而常自服理中丸有效。偶病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脘胁硬痛,呕不止,泻利,溺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前医给服大柴胡汤,诸证愈而泻利不止。自认为常服理中丸有效,遂作汤服之,孰料连服3日,反而更甚,以至泻利无度。邀商于余,余倾听其前后证治,再思“理中者,理中焦”之意,断之曰,尔有泄利痼疾,中焦不足固然,但此次病少阳热迫阳明,服大柴胡邪热虽去,恐大肠伤矣,利在下焦滑脱不止。
辨证:滑脱。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
处方:以赤石脂、禹余粮等分,碾极细,佐以少许粳米,煮汤分2次顿服。
3日而利止,再以连理汤善后。
[贺有琰.伤寒论纵横.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六)上热下寒证(黄连汤证)
【原文】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①,腹中痛,欲嘔吐者,黄連湯主之。(173)
黄連湯方
黄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方②。
【译文与词解】
外感病,胸脘部有热,腹中有寒,腹中疼痛,想呕吐的,主治用黄连汤。
①邪气:此处指寒邪。
②疑非仲景方:《玉函》卷八、《千金翼方》卷九、《注解伤寒论》卷四均无此五字。
【提要与解析】论上热下寒腹痛欲呕的证治。
腹中痛——胃(肠)中有邪(寒)气——肠寒气滞(下寒)
欲呕吐——胸(胃)中有热——胃热气逆(上热)
[方义与临床应用]
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神经性呕吐、口疮等辨证属于上热下寒者。此外,亦有报道将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期前收缩、心功能不全等循环系统疾病,属于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调的。
【医案】
患者男性,17岁。初诊:1956年10月16日。昨日下午,打篮球时,寒潮来袭受风寒。吃夜饭一半,尽呕吐而出。腹痛欲解大便,所解不多。胸中疼热,微发热恶寒,夜睡不安。时时欲呕,饮水亦呕。面微有热色,体温37.8℃。自汗恶寒,胸腹烦疼,欲呕而呕不出,不渴,不欲食,不知饥。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弦数。
辨证:风寒外感,胃热肠寒。
治法: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方用:黄连汤。桂枝9g,黄连9g,法半夏9g,党参9g,炙甘草9g,生姜9g,红枣9g。服2剂,药后各症均除。
[张志民.伤寒论方运用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七)火逆证
【原文】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①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發讝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②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③下流故也。(110)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④相熏灼,其身發黄。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⑤,手足躁擾,捻衣摸床⑥。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
形作傷寒⑦,其脉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熱脉浮,解之當汗出愈。(113)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⑧不解,必清血,名爲火邪。(114)
脉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爲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115)
微數之脉,慎不可灸,因火爲邪,則爲煩逆,追虛逐實⑨,血散脉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⑩,血難復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116)
太陽傷寒者,加温針必驚也。(119)
【译文与词解】
110条:太阳病的第二日,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医师反而用热熨疗法来熨病人的背部,导致出汗很多,火热之邪乘虚内入于胃,胃中津液枯竭,于是出现躁扰不宁、谵语,病经十多日,若病人出现全身颤抖、腹泻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即将解除。若火攻后病人腰以下部位不出汗,反见呕吐,足底下感觉冰凉,大便干硬,本应当小便频数,但反而不频数而量少,想解又解不出,解大便后,头猛然疼痛,并感觉脚心发热,这是水谷之气向下流动的缘故。
111条:太阳中风证,用火法强迫发汗,风邪被火热所迫,血气运行失去正常规律,风与火相互熏灼,使肝胆疏泄失常,病人身体则会发黄,阳热亢盛,迫血上出就会出现衄血,热邪灼津,阴液亏虚就会出现小便短少。气血亏乏,不能滋润周身,就会出现身体枯燥,仅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阳盛而阴亏,则腹部胀满,微微气喘,口干咽喉溃烂,或者大便不通,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谵语,严重的会出现呃逆、手足躁扰不宁、捻衣摸床等症,若小便尚通畅,示津液犹存,病人尚可救治。
113条:病的征象像太阳伤寒证,但脉搏不弦紧反而弱,并且出现口渴,这不是太阳伤寒证而是温病。若误用火攻,火邪内迫,就一定会出现谵语等变症。温病初起脉弱,一般并见发热脉浮,用辛凉发汗解表法治疗,汗出邪散,则疾病可愈。
114条:太阳病,治以火熏的方法,未得汗出,病人必发生烦躁,经过六七日,病如果仍未解除,可能发生便血。由于这些变症是因误用火法而致,所以名为火邪。
115条:脉象浮,发热甚,这是太阳表实证,治疗当用发汗解表法,却反用温灸法治疗,这是把实证当作虚证来治疗,火邪内攻,耗血伤阴,一定会出现咽喉干燥、吐血的变证。
116条:病人脉象微数,属阴虚内热,治疗千万不可用灸法,若误用温灸,就成为火邪,火邪内迫,邪热内扰,烦乱不安的变证就会出现。阴血本虚反用灸法,使阴更伤;热本属实,用火法更增里热,血液流散于脉中,运行失其常度,灸火虽然微弱,但内攻非常有力,耗伤津液,损伤筋骨,血液难以恢复。脉象浮,主病在表,治疗当用发汗解表法,若用灸法治疗,表邪不能从汗解,邪热反而因火法而更加炽盛,出现从腰以下沉重而麻痹,这就称为火逆。若病将自行痊愈的,一定会先出现心烦不安,而后汗出病解。这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脉浮,浮主正气浮盛于外,故得知汗出而病解。
119条:太阳伤寒证,若误用温针取汗,必会发生惊恐不安的变证。
①熨:火热疗法之一,将药物炙热,或以砖瓦烧热,外用布包以熨体表,有驱寒镇痛作用。
②卓然:突然发生。
③谷气:水谷之气。
④两阳:风邪与误用火法产生的火邪。
⑤哕:呃逆。
⑥捻衣摸床:病人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手不自觉地摸弄衣被或床边。
⑦形作伤寒:病形类似伤寒证。
⑧到经:六日为太阳一经行尽之期,至七日“到经”则是太阳到经之日。
⑨追虚逐实:损伤不足的正气,增加有余的病邪。
⑩焦骨伤筋:阴血被火熏灼,筋骨失养而形成痿废的病变。
【提要与解析】论火邪致病的辨证与机转。
火疗法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在中古以前颇为流行。火疗包括温针、烧针、熏熨、灸法等,有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之得当,确有疗效。若用之不当,则会导致各种变证,即“火逆”诸证。现代临床上火疗应用较少,火逆之变证亦很少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学习火逆诸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火逆诸条所论述的证候并不少见,如温热病误服辛温之药、放射疗法过量,甚或感受温热毒邪过量,均可引起阴伤热炽,耗血动血诸证,而学习火逆证诸条的目的也就在于一隅三反,灵活掌握辨证论治的精神与方法。
(八)欲愈候
【原文】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58)
【译文与词解】
任何疾病,用发汗法,或涌吐法,或泻下法治疗,而致耗血、伤津液的,若阴阳能够自趋调和的,则一定会痊愈。
【提要与解析】论阴阳自和是一切疾病痊愈的基础。
1.阴阳失衡可以说是一切疾病最基本的病机,而阴阳自和既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总原则,也是一切疾病自愈大共同基础。
2.人体具有自我调节达到阴阳平衡的能力,临证时要充分考虑并发挥机体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不能只见病而不见人。
“阴阳自和”的途径有二:一是运用益气生津之剂,促其阴阳自和;二是不借助药物,通过机体自身调节能力而静待阴阳自和。应视病情轻重而定。
【原文】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59)
【译文与词解】
经过峻烈的泻下之后,又用发汗的方法,以致小便不利的,这是损伤了津液的缘故。不可用利小便方法去治疗,得到津液复而小便利,就可自然痊愈。
【提要与解析】误治津伤,阴阳自和而愈的例证。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津液耗伤
勿治之——不可妄用利小便之法,静待津液恢复
得小便利——津液恢复,阴阳自和——必自愈
【原文】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①,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復下之。(93)
【译文与词解】
太阳表证,先使用泻下法治疗而未痊愈,再用发汗法治疗,因而导致内外皆虚,有昏冒的症状出现。昏冒的病人若正能胜邪,得到汗出,汗解邪散,则可自行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汗出邪散表气得以调和的缘故。若里气尚未调和,然后再用泻下法治其里。
①冒:头晕目眩。
【提要与解析】论冒家汗出自愈的机制。
太阳病,先下后汗,表里俱虚——先下虚其里,复汗虚其表
冒——正虚邪留,上蒙清阳(欲汗之兆)
汗出自愈——正胜邪却,汗出表和
里未和——里气未和,腑实存在——泻下以和其里
【原文】
太陽病未解,脉陰陽俱停①,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94)
【译文与词解】
在太阳病还没有解除的时候,忽然尺寸部的脉搏都停止不动,这时必先作战栗,而后汗出病解。独寸脉微见搏动的,先汗出而病解;独尺脉微见搏动的,泻下后而病解。如要使用下法,调胃承气汤比较适宜。
①脉阴阳俱停:脉寸关尺三部沉伏难寻之意。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邪气在表,正气抑郁
必先振慄汗出而解——郁极乃发,驱邪外出
阳脉微——寸脉主外——表阳郁闭不伸——先汗出而解——邪气去,阳气升
阴脉微——尺脉候里——里气闭郁不畅——下之而解——邪气去,里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