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德观
“德”指道德、品质,古老的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究其原因,在于先民们很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以致形成传统,影响到今天。《易经》中有关崇德的记述,便是极好的证明。
道德这一语词,在《易经》中简称为“德”,常与“天”“龙”“君”等词连在一起,组成“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如《象传》:“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天德”的内涵是不争强好胜、自以为首。这一内涵是由龙上升到最高处,已经达到最大极限,必然向其相反方面转化这一想象中的现象中抽取出来的。可见“天德”指的是社会中一般的、普遍的道德。这个“天”不是指自然界中的天,也不是所谓的“天帝”,而是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中的人和事物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概括。“不争强好胜、自以为首”当是对原始社会中实行禅让制度的美好追恋,对殷周之际发生的你征我战,为争霸天下进行的流血战争的挞伐,故此,把“不可为首”视为“天德”。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在这段话中,提出了“龙德”这一概念,其内涵是隐而不现,也就是说既不谋求改变世道,也不争取成名,离开世俗孤独自处却不烦闷,不被人理解也不苦闷,意志坚定不动摇,这就是“潜龙”。所以,“龙德”结合这段文意,应理解为“潜龙之德”。这段话,假借孔子,以形象说理,借潜龙的“德”,描绘出一个避世隐者的形象,与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思想相吻合。虽然其中不乏消极成分,但“遁世无闷”却不失为安慰不得志者的一剂良药,这种思想发展到魏晋时期,被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高度概括为:“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之一。
“隐”,是“潜龙”之德,若“龙”由潜藏而出,有所作为时,其“德”该如何?《文言》说:“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这里进一步论述了“龙德”的内涵是:合乎中道,持正不偏。具体说来有语言真实守信,做事谨慎,防止邪心杂念而存留诚心,有功于社会而不居功自傲,使德心更博大,用以感化世人等内容,并明确指出:“龙”即“君”,“龙德”就是“君德”。君王要具有合乎中道,持正不偏的品德,那么,一般的人该如何呢?“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若惕,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进德修业”,为君子指明了品德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内在的品德修养和外在的品德表现。“忠信”,就是推进内在的品德修养,为君子修养品德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同时“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要不断地、及时地“进德修业”,才不会有过失和灾害,为君子提高修养提出了经常性的要求。
“进德修业”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努力,“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文言传》)这段话主要讲的是元、亨、利、贞四德的具体内容。“元”是众善之长;“亨”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聚合;“利”使一切事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贞”是一切事物的骨干,君子集善于一身,才有条件领导别人;美好的事物聚合到一起,才有可能合乎礼;有利于人与物,才能发扬道义,执着守正,成就事业。
元、亨、利、贞是从整体上要求君子去努力实践修养德行的四个方面。具体说来,还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第一,成德为行、果行育德。
一个人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易经》认为要看其是否合乎成就其德行。《文言》说:“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行也。”这是说君子是以成就德行作为行为的目的。一个人的行为是经常的,天天为人所看见的,所以要“成德”,“成德”的具体途径是:“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德也。”力学以聚积才识,好问以明辨是非,以宽厚的态度待人,以仁恕的胸怀接物,做到这些,便是成就了德行,具备了君子应有的品德。
《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卦象如泉水出自地下,可大可小,其作用有利于人的一面,也有可能害人的一面,去害就利,就在于人的果决行动,因势利导,否则就会漫浸害人。所以,要敏于行,在实践中培育果决行动的德行。这是“以成德为行”的具体要求。同时“以果决育德”还要讲究策略,按照《易经》的说法是:“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山下有风是《蛊》卦,山刚风柔,应该做到刚柔相济,君子要有这种精神,以柔济刚,振奋民志,以此为任,便是培养了德行。
第二,俭德辟难、以懿文德。
对于那些不能及时“以成德为行”的人,《易经》提出了告诫:“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天与地不相交通,这是否象,此时君子应以修德自养、避难保身为宜,切不可要求升官发财,自取灾咎。这里实际是在讲德行修行不够,还不具备出世条件而硬要有所去为,则结果是坏的、是凶的。这里向人们提出了在社会上有所为之前应“以俭德辟难”为前提。如果“德薄”而身居要位,其结果更坏。
“以俭德辟难”是对“以成德为行”的进一步补充。“德薄而位尊……鲜不及矣”是对那些德行浅薄而身居要位的小人敲响的警钟。一方面行为目的如果不能“成德”,那就是“否”,就会招致灾祸;另一方面,为官者要以“俭德”为先决条件,方能“辟难”,同时“德”“知”“力”三者不是并行的,无德有才而位尊,更要坏事,其结果定是“凶”的。可见德是首位的。从中不难看出《易经》的道德观首先是对有所作为的人提出来的,对这些人的要求是严格的。对那些贪图荣禄、为官动机不纯的“小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不可荣以禄”,是说对德行达不到要求的人不能使他荣显得到爵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呢?《易经·小畜》卦做了解答:“君子以懿文德。”“以懿文德”就是先去完善自己,做到刚健无私,笃实不浮,交相辉映,日日增进自我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不家食吉”,意味着完成了“以成德为行”并能“俭德辟难”而“以懿文德”,也就是有所作为了。
第三,以常德行、自昭明德。
有所作为以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做到恒久有为。对此,《易经·象辞》说:“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以常德行”是为《易经》道德观之一。《坎》卦(),上体为水,下体亦为水,重坎,前水至,后水又至,君子应体察这种不舍昼夜的流水精神,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不断地熟悉政教之事,以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方能恒久有为;否则,“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爻辞)即不能长久地保持美德善行的人,人们必因他而承受羞耻。这样的人若坚持不改,必有艰难险恶。《象传》对此进一步议论说:“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深刻地指出:“不恒其德”的人,天、地、人都不能容他。
“以常德行”,保持“恒德”的具体办法是“自昭明德” “反身修德”。《象传》说:“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光明出于大地之上,万物昌盛,人们应该依据这种精神,自强不息,自我昭示固有的光明美德,以有作为于社会。所以“君子以反身修德”,也就是要反躬自问其行为的得失,通过修德以不断完善自己,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在进德方面很下功夫,一定会“有孚慧心,勿问之吉,有孚惠我德”。(《益》卦九五爻辞)也就是我有信于民,顺民之心,不用问,一定大获成功;民也信于我,顺我之德,这样一定会事业有成。
第四,慎德积小、盛德至德。
“以反身修德”,并达“有孚惠我德”的目的,标志着个人事业处于鼎盛时期,越是有作为、有成就的时候,就越要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为此,《易经》提出:忌居德,倡慎德。《象传》说:“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成德则忌。”又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这里,《易经》旗帜鲜明地告诫“为人长者”在施恩惠于下属时最忌的是居德自傲、盛气凌人,应该由地中生出禾苗并定会长高之《升》卦的象中悟出道理,吸取教益,慎于修德,积小德以成就高大。告诫人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慎德”方能“可久”,“可久”则是“贤人之德”,能做到威望可久,方能培养出“贤人的德行”,这样便会“盛德大业至矣哉”,“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日日更新,每天都有长进,活到老,修养到老,不断增进自己的德行,这就是“盛德”,但这还不是极限,还要努力,进一步达到“至德”的境界。《系辞上》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道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至德”是相当于圣人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修养臻于盛极圆熟的标志。故此,“盛德”“至德”是《易经》道德观的最后一点。笔者认为,“盛德”“至德”不单是对处于尊贵厚禄、握有大权的人说的,也是对普通人处在个人最鼎盛时期所作出的最一般的概括,因而具有普遍性意义。
怎样才能修养到“至德”的境地?《易经》认为通过研究《易》理去实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人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不难看出,精心研究《易》理的妙义,是为了致用,利用《易》道以安身心,会使德行更崇高。研究《易》理,利用《易》道是实践《易经》道德观的关键,如何去研究,去利用?六十四卦中,哪些卦与道德有关系?对此,我们探讨如下。
《易经》中有《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个卦与德有关。《系辞下》说: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则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这段话的大意是:《易》书之作,大概是在中古时代吧?作《易》的人,他心中有忧患吧?因此,《履》卦,是德的基础。《谦》卦,是德的把柄。《复》卦,是德的根本。《恒》卦,是德的巩固。《损》卦,是德的修养。《益》卦,是德的扩展。《困》卦,是德的考验。《井》卦,是德的场所。《巽》卦,是德的权变。《履》卦,和而至于中。《谦》卦,尊让而让其德更加光显。《复》卦,修一身之小而遍治天下国家。《恒》卦,始终相循而不已。《损》卦,开始难能而后易行。《益》卦,长久扩展而不人为造作。《困》卦,身处穷困而志通。《井》卦,居其所不动却能将利迁及于人。《巽》卦,做事得益而不露声色。运用《履》卦的和来指导行动。运用《谦》卦的谦逊来制定礼仪。运用《复》卦的道理来自我认识。运用《恒》卦的道理来一守其德而不变。运用《损》卦的道理而远离危害。运用《益》卦的道理来改过迁善,改过迁善就是兴利。运用《困》卦的道理来减少怨尤。运用《井》卦的道理来存己济物,各得其宜。运用《巽》卦的道理来做事,顺理应变。
作《易》之人的忧患是什么?由上文可知是“德”不为人所知,不被人崇尚,故此设立了由《履》至《巽》的九个与“德”有关的卦,深人浅出地论述德的问题,涉及德行的具体内容、作用、意义等方面。为人们崇德指明了途径。可见作《易》者的良苦用心。问题在于“《履》和而至”与“《履》与和行”这样的话又是怎样从《履》卦推演出来的,这是理解崇德途径的难点。现以《履》《谦》两卦为例,分析如下。
《履》:上乾下兑。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走在虎尾之后,而老虎不咬你,亨通。《彖传》说:“《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 《履》的卦象是乾阳刚健居上,兑悦柔顺居下,是柔履于刚,以柔顺应刚阳,行正而合礼,所以“履虎尾,不咥人”是亨通的。《象传》解释为“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从以上引述分析不难看出,《履》卦抓住“礼之用,和为贵”之一关键性问题加以重点发挥,着重从卦象分析、取象比附,论证人能柔顺和悦、谦以自处、明上下之分等正是德的基础。“履和而至”中的“和”便是柔顺和悦。做到柔顺和悦就可以“至中”。由此类推,“履和以行”可以理解为运用《履》卦柔顺和悦的道理来指导人们的行动。
《谦》卦地上山下。程颐说:“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朱熹说:“谦者,有而不居之义。”这些话很有道理,《谦》卦的构成,上体是坤地,下体是艮山。高山处在地下,正是“有其德而不居”之象。明此卦象,推演出“尊人卑己”,这正是德的把柄,由此推论“《谦》尊而光”“《谦》以制礼”等句的具体含义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可见,《易经》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崇德的具体办法——演《易》,于推演中见精妙之处。我们认为这里既具有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又具有独特的逻辑推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先民的聪明智慧。从这个意义,完全可以说《易经》是一部讲道德的书。
总之,《易经》中的道德观自成体系,它从“天德”“龙德”“君德”等概念论起,全面论述了道德的内容,自我完善的方法、途径等问题。其精义是告诫人们要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我们今天研究《易经》中的“德”的范畴及其崇德思想,不仅仅是为了捕捉认识网络上的纽结,而是为了更加关注“德”这一概念与古人乃至今人的行为间的互动关系,从中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指导规范今人的行为,努力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的素质,让《易经》这朵古老的奇葩,在今天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