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缘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各民族在适应和改造他们所处的不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还在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新疆是中国诸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多元民族文化。从历史来看,新疆古称“西域”,成为世界文化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其丝绸之路上的优势地理位置促进了该区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等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相容。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汇聚和融合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多元文化形态。从地理环境来看,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促使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属距离海洋最远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地理特征是由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三山夹着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即众人皆知的“三山夹两盆”地形。自东向西横贯中央的天山,将新疆分为自然环境明显差异的两大区域,即北疆和南疆。北疆气候较寒冷,降水量较多,有大片的天然草场,因此在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北疆地区出现了与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盆地草原游牧文化;南疆降水稀少,气候温暖,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许多适合于发展农业的绿洲,因此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心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形成了绿洲农耕文化。这样,新疆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共同作用塑造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而维吾尔族是最能够体现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的民族之一。

大多数维吾尔族集中生活在南疆。具体来说,南疆的地貌犹如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盆子。塔里木盆地位于其中间,在该盆地中心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而围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则形成了犹如串珠般大大小小的绿洲。此外,几条内陆河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沙漠腹地自然绿洲。这些绿洲成为维吾尔族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维吾尔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适应沙漠干旱地区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绿洲文化。维吾尔族文化不仅不同于新疆的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且还不同于世界其他干旱地区人类社会群体文化。另外,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腹地各绿洲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的维吾尔族文化。此外,与沙漠并存的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环境上的封闭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特征,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各绿洲的维吾尔族有其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会生活环境。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维吾尔文化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本书将要探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在适应特旱区的环境过程中创造了其独特的绿洲文化,达里雅博依人是能体现人类对干旱地区的文化适应的多样性以及维吾尔族文化多样性的群体之一。

选择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该题目的选择与笔者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多年关注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2002年,笔者首次查阅《达里雅博依:古老文化孤岛的发现及其衰落》艾赛提·苏莱曼:《达里雅博依:古老文化孤岛的发现及其衰落》,载《艾赛提·苏莱曼论文集》(维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155页。一文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这些房门上既无门闩、又不使用门锁的维吾尔族人有了初步的认识。五年后,在攻读硕士期间,笔者又细读了一部与克里雅河下游的达里雅博依人有关的题为《塔里木心中的火》吾买尔江·伊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的专著,并对与沙漠边缘绿洲上的维吾尔族人有很大不同的那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以畜牧业维持生存、住在萨特玛萨特玛:是指墙体和屋顶都是用芦苇、胡杨树枝或红柳条捆扎而成的棚屋。、一天吃三顿库麦其库麦其:一种埋进烫沙中烤制的馕饼,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物之一。的维吾尔族人的独特民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又过了三年,笔者重读了《塔里木心中的火》这一专著。这次笔者对身处于该地区的这一人群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好奇心驱使笔者开始去思考: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的文化为什么如此独特?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达里雅博依人和于田县农区的维吾尔族有什么联系?达里雅博依绿洲与其周围的喀拉墩、圆沙古城、丹丹乌里克等古城遗址有什么联系?于是,在2010年5月至8月期间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将此书反复地读了三四遍,此外又看了相关的几篇文章。在此过程中,笔者对达里雅博依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他们的社会文化形成的环境因素和历史渊源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终计划进行有关达里雅博依维吾尔族文化的研究。

第二,2010年8月,笔者在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田野调查。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对身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博依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初步确定了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这种亲身体验后重获的兴趣让笔者开始重新思考:除了肉食之外,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须从外地购买。他们一般每日三餐就吃库麦其,一个月都吃不上一顿饭菜,常年遭受沙漠环境的危害和种种自然灾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为何还能拥有那么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们到底怎么适应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那里的人为什么还能说“如果一个来自县城的粮食贩子卖给我一袋面粉,他在我家住到吃完那袋面粉或者甚至十袋面粉,我们也不讨厌”?为什么那里还有被称为“世界上最闲的警察”?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对他们的综合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发现了无论是达里雅博依人的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富有独特性。这些问题,尤其是达里雅博依维吾尔族人的独特文化与特殊环境的关系、生存环境的演变与文化变迁等一系列问题成了笔者关注的焦点。另外,由于属于同一个民族,调查中语言和生活习惯上没有较大的困难,研究起来也较方便。这就更增加了笔者做这个研究的信心。

本研究是以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维吾尔族人作为个案,探讨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其有以下三个目的:

首先,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深处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及其文化进行人类学研究,向学术界和读者介绍达里雅博依人的独特文化。20世纪80年代初,达里雅博依人的“被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达里雅博依旅游热”“达里雅博依探险热”和“达里雅博依研究热”。此后,国内外学者在包括达里雅博依在内的克里雅河下游地区进行各种考察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学、考古学、生态学等方面,文化研究很少,而且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的视野普遍投向描述文化的某一方面,没有全面地解释达里雅博依人的文化。正如我国民族学家宋蜀华和白振声强调的那样,“要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文化,就离不开扮演这些文化的舞台——生态环境”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尤其是理解像达里雅博依人这样地理环境非常特殊、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小群体的文化,用生态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且与事实是最相符的。因为在封闭的生存环境中,人与环境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达里雅博依绿洲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主要依靠畜牧业为生。不仅缺水,而且水质含盐量高,可利用的生活物质资源极其匮乏。虽然有一些动物资源,但因宗教信仰,不能吃该类野生动物。除了肉、水和柴火之外,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均从外地运来,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辛。另外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他们整年受到沙漠地区共有的极度的干旱、炎热、缺水、高温、风沙、沙漠化等环境压力和灾难的危害。笔者认为,达里雅博依人的独特文化是他们对其所处的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适应的产物,达里雅博依人文化研究的核心是理解他们如何适应如此恶劣的沙漠生态环境和封闭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探讨达里雅博依人的社会文化,才能较好地理解他们所创造的沙漠绿洲文化及其特点。此外,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其他社会原因,达里雅博依人的文化面临着危机。因此,对未能得到充分研究而面临危机的这一特殊群体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民族志描述和一定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其次,通过达里雅博依人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文化生态适应的个案研究,对干旱地区的人与环境、文化生存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本研究把达里雅博依人的文化放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研究,即把注意力放在与环境有关的文化特质上,主要去分析他们物质和精神文化各方面上所表现的生态适应因素。同时从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与环境关系问题上得出结论。

最后,通过以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为重点的这一研究,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保持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本书首先主要探讨达里雅博依人对历史上所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然后展开解释他们所处生存环境的演变与文化的变迁,最后讨论达里雅博依人面临的生态危机与其文化的生存问题。

二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第一,从研究对象而言,这是一项对维吾尔族文化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本研究在促进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作为一个维吾尔族地方群体的个案研究,该研究还有助于学术界理解维吾尔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本研究也可以成为我国民族学少数民族研究个案。从研究范围来讲,这是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得到了学术界较好的关注,但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尚未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国际学术界对世界沙漠地区文化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对不同沙漠地区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空白。彼得·M.菲特等人编著的《沙漠人:从考古学的视角》一书中说道:“世界沙漠地区研究最大的空白之处是中东和中亚沙漠地区研究。”Peter Marius Veth, M. A. Smith, Peter Hiscock, Desert Peoples: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 2005, p.8.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填补沙漠地区研究和绿洲生态人类学研究的部分空白。

第二,从研究视角来讲,这是对干旱地区人类文化适应进行的一项生态人类学研究。本书主要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探讨达里雅博依人这一干旱地区的群体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从此个案中总结出干旱地区的沙漠绿洲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该研究对文化人类学不同人类群体的文化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会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从研究的具体方法来讲,这是关于此调查点进行的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研究项目。调查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影像记录等具体方法为主。因此,该研究的现实意义还具体表现在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实用参考价值上。

(二)现实意义

第一,沙漠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恶劣的生态系统之一,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缺少,自然环境压力大,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类维持生存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奇迹。笔者相信,我们从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博依人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的种种努力、对恶劣环境的适应策略和生态环境观念中或可获取与环境共生的部分智慧和经验。这也是很多人类学家已承认的一点:“了解文化与环境关系的能动性有助于为更多的人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最重要的也许是,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尊重和接受全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美] 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文化与环境》,骆林生、王静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480—481页。本书将帮助人们从环境的视角对维吾尔族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新疆各民族团结合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第二,本书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达里雅博依人对沙漠干旱地区的文化生态适应的个案研究来解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近年来,克里雅河下游一带大规模的沙漠化、环境退化,给达里雅博依人及其文化的存在带来了危机。据一百多年来国内外考古学研究资料来看,达里雅博依境内在喀拉墩、圆沙古城一带所盛行的古克里雅绿洲文化的衰落是由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同样,古楼兰文化的衰落亦是如此。就生态环境具有十分脆弱性特点的我国新疆干旱地区而言,如何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美国当代人类学家埃米利奥·F.莫兰强调:“我们最后的阐释是从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试图为未来发展规划决策者提供信息和指导。”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fo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4, p.145.若本研究能使人们意识到正确看待达里雅博依人这一群体及其可持续发展以及干旱地区的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性,那么本书也就显示出一点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