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相关注释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由于本书着重探讨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沙漠绿洲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环境、沙漠(干旱地区)等概念自然就成为本书的主要和核心概念。
(一)文化(culture)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内涵。1952年出版的A.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收集了150种关于文化的定义。据法国社会心理学家A.莫尔的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文献中的文化定义已达到250多种。到目前为止,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已比以上的数字还多。从人类学这一学科发展历史看来,国外人类学历史上各学派代表人物给文化下了各自的定义。如英国人类学和进化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泰勒在其代表著作《原始社会》(1871)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此后,文化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给文化下定义说:“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习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认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生态人类学对文化的看法不同于其他学派,不少人类学家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出发界定文化。生态人类学的开创者斯图尔德用适应概念定义文化为“文化代表对特殊环境的适应”。Y. A.科恩提出了“文化是人类适应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适应过程”。此外,哈维兰认为“文化是人类用以解决人类意识到的生存问题的手段”。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角度,《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中的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适应环境,遵循客观规律改造环境的工具”。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大体上可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当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国民族学界认为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中国民族学界对文化的定义与文化广义的解释基本上相同,甚至更具体一些。
本书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生态人类学认为的“文化是特定环境条件下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产物”这一定义。在此定义基础上笔者认为文化是为解决生存问题人类所采用的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策略的总和。“生存”“环境”和“适应”是该定义的重要内容。
(二)环境(environment)
环境是指事物周围所在的条件。它是具有多方面含义的术语,对不同的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在生理学上,环境是指影响生物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一般来讲,环境可分为:(1)自然环境;(2)人造环境。自然环境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包括地理特征、环境条件以及动植物区系等;人造环境是指改变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环境。作为特殊的生命体,人的生存环境既包括所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以空气、水、土壤、阳光、生物圈为内容的自然生态环境,又包括人类自己创造的并特有的一种特殊环境——社会环境,如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因此,人类学上环境概念的含义广泛,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人类生存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生态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体。目前有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草原、高山、荒漠、森林、极地等。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亦是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人际关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属人造环境范畴。我国民族学家林耀华对民族学中环境的含义解释为,“我们心目中的环境,已不仅指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即不仅指它的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而且包括了植被情况,动植物的种群及其结构,人类居住及其活动的情况,文化的接触与交流,以及上述诸因素之间的互动现象”。本研究——人类对沙漠干旱地区环境的文化适应不仅包括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的适应,还涉及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变迁的适应。
(三)沙漠/干旱地区(desert/arid area)
干旱区是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其主要地理特征是:气候干旱、太阳能丰富、温差大、降水极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种类贫乏;内陆水系,河流稀少无河;风力强盛、风沙频繁、风成地貌广布;人口密度小、畜牧业较发达、农业活动局限于绿洲。一般将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20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35°之间的副热带和北纬35°—50°之间的温带、暧温带大陆内部。学术界一般按降水量总额将干旱地区分为三类——干旱区(arid area),特干旱区(hyper-arid area)和半干旱区(semi-arid area)。《沙漠百科全书》中对干旱地区的定义为:干旱区是指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带;特干旱区是年降水量25毫米以下的地区,半干旱区是有250—375毫米降水量并经常发生干旱的气候区。有些学者将干旱区这样划分:(1)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50毫米),干旱区(年降水量<250毫米),半干旱区(年降水量<500毫米)。(2)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干旱度指数,降水量十分缺少而变率大的地区为特干旱区;年降水量冬季达200毫米,夏季达300毫米的地区为干旱区;年降水量夏季达800毫米,冬季达500毫米的地区为半干旱区。
沙漠和绿洲是干旱地区的一对产物。关于沙漠概念,尼尔·莫里斯(Neil Morris)在其著《世界十大沙漠》中定义为:“沙漠是指降水量少的地区,很多学者同样视沙漠为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地区。”
绿洲概念属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范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概念持有不同的观点。从不同词典对绿洲的定义来看有以下几种:(1)绿洲是荒漠地区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草木繁盛的地方(《环境科学大辞典》)。(2)水中草木繁茂的陆地。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汉语大辞典》)。(3)绿洲也叫沃洲,荒漠中水草丰美,树木滋生,宜于人居住的地方(《辞海》)。(4)南极大陆上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苏联百科全书》)。(5)Oasis:绿洲是荒漠中泉水常流、土壤肥沃的地方(W. G.穆尔著《地理学词典》)。(6)Bostan:树木、花草滋生的园林地。Bostanliq:被果园、园林地覆盖的繁茂的地方。此外,有代表性学者对绿洲所下的定义如下:“绿洲是干旱地区水、土、光、热、地形等自然因素最佳的结合部位”。“广义概念:绿洲在干旱环境下(包括气候干旱和生理干旱)一定时段内,生物过程频繁、生产量高于周围环境镶嵌性系统。狭义概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半荒漠背景上特定时段内具有生物或人类频繁活动和较高的产出量的镶嵌系统。”“人类为某种目的在干旱、半干旱和旱寒气候区特有植被带中依靠人为供水所建立的人工生物群落的地理综合景观区称为绿洲。”“绿洲概念的主要内涵:(1)绿洲位于荒漠区。(2)水是绿洲存在的基础。(3)茂盛生长的植被是绿洲的主体景观。(4)地貌部位及人类活动对绿洲的发展与演变起着重要作用。”本书所研究的绿洲具体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绿洲。
世界上最广阔的荒漠区是在北半球,包括非洲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往东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沙漠,中亚沙漠,中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等一个连续的干旱区,南半球有澳大利亚的中部沙漠、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等。目前世界沙漠面积正在迅速扩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荒漠草事务处(UNDP/UNSO)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3亿1300万人生活在干旱地区,其中9200万人居住在极度干旱沙漠地区。
表0-2 世界十大沙漠及其居民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Neil Morris著《世界十大沙漠》(1996)的相关内容编制。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总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täklimakan)一词是维吾尔语,是“过去的(原来的)家园”之意。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极端干旱,温度变化巨大,风沙强烈,降水极少,流动沙丘广布,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尤其是沙漠腹地地带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和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第一次组成的探险队有五个人和八峰骆驼,最后,两个人和五峰骆驼因干渴而死。由于这个原因,他称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死亡之海”。古代以来,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死亡与生命共存。从塔克拉玛干的人类活动史看,“在罗布泊古楼兰地区发现的细石器文化,其时代早期可追溯到7000年以上”。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发掘的很多考古发现(1980年在孔雀河下游发掘的古尸——楼兰美女是其中之一,其考古年代当为距今3880年左右)证明,塔里木盆地是人类古老文化中心之一。中国西汉时期的西域56国大多数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腹地的绿洲。至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多处被发现有古城遗址。这说明历史上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人类活动较多。目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于沙漠边缘数十个大小绿洲,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1000万人在此沙漠边缘绿洲上生活着。此外,和田地区、尉犁县境内的沙漠腹地的绿洲上也有定居下来的维吾尔族人。
从表0-3中可见,达里雅博依乡是目前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深处保存下来的具有较多定居人口的村落。本书探讨的就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达里雅博依绿洲维吾尔族人对其所处的沙漠干旱地区环境的文化适应,以及沙漠绿洲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表0-3 目前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定居居民基本情况
注:此表根据笔者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编制。
二 相关注释
(一)本书使用的图片注释
本书使用的近70张图片中,绝大多数都是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拍摄的,该类图片未带图片来源说明。非笔者拍摄的图片则均带有图片来源说明。
(二)地名、文化词维吾尔文的转写规则
本书中所指的维吾尔文是现在我国境内的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在阿拉伯文字和晚期察哈台文基础上形成的拼音文字,共由32个字母组成。本书对相关地名和文化词用拉丁文字母转写。转写时,以达里雅博依维吾尔族人的口语为主。本书在用拉丁字母转写维吾尔文时,采用了以下对音规则:
表0-4 维吾尔文的拉丁文转写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