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分析
21世纪,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全面、科学、准确地分析民族地区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于正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良好外部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正确认识西北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大环境,对于发挥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一)国际环境
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加快发展是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很大,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生活比较贫困。哪个国家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这个国家的社会就相对稳定,综合国力就增强。如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和宗教的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命运”是人民行政党政府在国家一体化过程中提出的目标。为此,在政治上,政府要求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是新加坡人,加强各民族人民对祖国的感情,号召“不分种族,都要在国旗下效忠”。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各民族人民提供均等的参与经济建设和共享经济政策的机会。从而使新加坡政府把新加坡推向了繁荣富强的国家。相反,哪个国家把这一问题解决得不好,社会就不稳定,甚至走向崩溃的边缘。苏联的解体,东欧的裂变,都说明这个问题。因此,不少国家从实践中认识到,各民族的真正和平是通过发展来实现的,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正因为如此,江泽民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往来日趋紧密。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它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各民族人民都在注视着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因此,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使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西北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疆,经济全球化使西北民族地区与边境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变得更加容易。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西北民族地区利用外国资本和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学习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市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所有这些,都给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希望,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难得的有利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大潮中,与国外竞争者的比较优势微乎其微,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仍是西北民族地区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国内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社会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趋建成,竞争、统一、有序的市场秩序逐步形成,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日益宽松。但其间也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首先,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解决东西部差距已提到议事日程。如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家底薄,基础差,起步晚,总量少。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02853.4亿元,西北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和为9439.56亿元,只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12%。而西北民族地区的面积则占全国的28.92%,人口占全国的18.94%;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698元,而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为16821元,与全国相比绝对数额还差5877元。此外,西北民族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而东部主要为汉族,因此东西差距既是地区发展的差距,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快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体现。因此,正确处理、解决好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已影响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全局,而且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确保国家统一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民族地区发展了,才能促进国家这个大局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全局。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江泽民也指出:“在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和11项重点工程,突出强调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草场围栏、人畜饮水、电力、通信、乡村道路、广播电视、贸易集市、清洁能源、民房改造等中小型公益型项目;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诸多的指示与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快西北民族地区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其次,西北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西北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疆,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维护民族地区稳定,是巩固国防,国家稳定的保证。然而,目前西北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资源掠夺论”、“民族同化论”、“文化消灭论”、“地域蚕食论”的主张时有发生,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渗透”,破坏国家统一的现象客观存在。可见,现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许多问题都和经济问题相联系。经济搞不上去,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不能改善,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存在。相反,经济发展得快,各民族人民得到实惠,就会倍加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才能构筑起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钢铁长城。因此,加快发展不只是西北民族地区局部的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已引起高度重视,所制定的民族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这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 国家有关民族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近年来,为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回升,缓解地区间差距拉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党中央将在继续实施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同时,加快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外的)其他领域,同时将改革消费体制,着力启动住、行和教育消费。国家实施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20世纪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问题,把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区域布局的一条重要战略方针,实施有利于缓解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各项工作力度,从“十二五”开始,党中央扶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支持的力度会不断加大,民族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日益宽松,这必将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二)大规模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九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将继续对中西部实施倾斜政策。从发展趋势分析,基础设施、农牧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仍然是21世纪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而西北民族地区恰巧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牧业资源等影响国计民生重大的自然资源,这不仅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框架相一致,而且为西北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资源的开发、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农牧业的产业化等方面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刺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科技产业发展,资源加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加快,这对西北民族地区争取国内外投资,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大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支持力度,对西北民族地区更多地争取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持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机遇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重大决策,把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安排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设项目,标志着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序幕已正式拉开,生态环境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 西北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条件与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在国家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建设,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长期的大力建设,为农牧业走向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长期以来,农牧业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主体,在搞经济建设时,始终作为经济主旋律来进行建设的。西北民族地区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这里有几十亿亩草原、草山、草坡,占全国草场的大部分,而且牧草品种繁多,牲畜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有蒙古牛、西藏牦牛、宁夏滩羊、新疆细毛羊、甘肃河曲马、三北羊和奶山羊等许多优良畜种。这里的牧民和农民,都有从事畜牧生产的传统习惯与丰富经验。各地已初步建立了为牧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拥有富有经验的技术队伍。只要指导思想明确了,从现有的基础出发,扎扎实实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同时依靠政策把千家万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加快牧业的发展是能够做到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制革、羽毛、食品、毛绒纺织、制药等轻工业和外贸事业的日益发展,迫切需要西北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对于繁荣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强固的边疆,更有重要作用。
(二)丰富的资源是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的物质条件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聚区,农牧、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能源、矿藏资源一直是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据资料显示,西北民族地区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天然草场资源具有较大优势。全国六大草原牧区中的甘、新、青三大牧区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天然草场面积达20亿亩,占六大牧区草原面积的50%,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3,拥有1亿亩耕地和可耕荒地。西北民族地区能源资源占全国的18.45%,四大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巨大,煤炭的储量近2万亿吨。西北民族地区还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泥炭等能源资源。西北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占全国的56.7%,已发现矿产资源130多种,其中铂、钾盐、石棉、硅石、黏土等2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而铝、铜、铁、黄金等矿产资源居全国前列。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几大河流的发源地,水资源占全国8.2%,各地区有丰富的冰川、河流、湖泊、雪水、地下水。此外,西北民族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貌特征,多样化的气候类型,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得西北民族地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其旅游资源都独具特色。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改善,对外改革开放的扩大,对西北民族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西北民族地区的物质资源和条件必将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西北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和偏远地区,西北民族地区与其他各国接壤的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4,其中与中亚三国就有3700公里,是中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地区。无论从军事战略还是从对外经济交往的角度而言,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边境贸易日益活跃。西北民族地区与8个陆地邻国接壤,现拥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开放口岸17个,其中陆路口岸15个,航空口岸2个;二类开放口岸11个。随着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硬、软环境日益改善,西北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西进中亚、俄罗斯的主要桥头堡和加强对中亚、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前沿。这对推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带动边境地区旅游和服务业,为国家和地方创造外汇收入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其次,跨国交往日趋频繁。西北边境地区居住着回、藏、蒙、维、哈萨克、俄罗斯、塔吉克、锡伯等各民族同胞。西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宗教情感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与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民族地区与边境国家之间在产业、产品、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性越来越强。伴随国际交往的频繁,沿边少数民族地带必将出现一批新的城市,形成若干个区域中心,给西北民族地区和周边环境乃至中原大地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保卫着中国大地,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巩固国防,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保障。要巩固国防更离不开民族经济的发展。因而,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四)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实践证明,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具有向先进地区引进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设备,进行“跳跃式”发展的“经济后发优势”。就国内而言,通过改革开放,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施了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发模式。开发区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深圳模式等),无一不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经济体制、管理方式、技术设备等而取得的。这为西北民族地区实施“跳跃式”开发做出了样板。就国外而言,为经济的平衡发展,许多国家都曾有过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历,如美国对西部的开发,苏联对西伯利亚的开发,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印度、巴西、土耳其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等。其中较为成功的开发区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行“跳跃式”开发而取得的。例如,美国西部的犹他州,曾经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地区,然而,这里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20世纪80年代,该州选择了世界上较为热门的投入少、效益高、运输量小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生物工程、医疗器械产业,结果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犹他州由美国最落后的州之一发展成为美国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目前与夏威夷一起被评为全美最健康的州。再如,80年代末,土耳其政府确定的加速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的“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承建—经营—移交)战略,也对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印度政府为了迎合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地建立的软件技术园区,也使该地区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没有必要等到条件成熟后再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可以借鉴国内外“跳跃式”开发的成功经验,依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踏步地去探索民族地区自己的“跳跃式”开发模式。
(五)自身的觉醒是民族经济赖以发展的保证
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差异很大,资源禀赋不一,条件各具特色。但是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地域特点,发展特色经济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宝贵经验,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各民族群众获得切身利益,尝到了甜头。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愿望更加强烈,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已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群众思想基础。而且,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使民族地区形成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队伍,为今后的加快发展,从物质、技术和人才队伍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