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在洋人面前,圣人的灵光不现。日本人取俄国人而代之,成了达里尼的新主人。邵老五迷惘彷徨时,韩云阶为他指点迷津……

邵老五因为加入华商公议会的事情气得肚子痛,韩云阶开导他,这世界,地秽而生万物,水清则无鱼虾。日俄之战,你不占得先机,别人也会钻营。人在世上,不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活着。金州华商公议会都是些小生意人,瞧瞧人家张本政,眼皮不稀得夹他们,人家才是大买卖人。

韩云阶是金州第一茬到日本留学的年轻人,他选择的是名古屋商业学校,学商业,为的是以后会经商。韩家在金州虽不是名门望族,但走出金州城,种地的都知道姓韩的这户人家。韩云阶的父亲和叔叔闯关东来到金州,靠着种地谋生,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农闲时,韩家人在北城门口的路旁支起一个席棚,专门熬小米粥卖给过往的车老板,逐渐积累起家产,有地有房子,也有骡马,以后,也有自己家的粉坊、油坊、染坊。韩云阶的父亲不想让儿子像自己,一辈子当个种地的农民,韩云阶懂事以后,韩家人就送他进学堂念书。韩云阶读过私塾,也考进南金书院读书。儿子读书求学,韩家人很开明,将韩云阶送到了日本留学。韩云阶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成绩出众,书艺、武艺也超群,他却从来也不与人争强斗狠。有的东西是银子能买来的,有的却是银子买不来的。与韩云阶同龄的日本同学开始也瞧不起他,时间久了,日本人发现,他们练的柔道经常败在韩云阶的太极八卦掌下,他们练的武士剑术也不是韩云阶太极剑的对手。韩云阶与岸信介是同窗,岸信介顽劣不化,家里为他请的家庭教师也让他给打跑了,要请家庭教师,他觉得非韩云阶莫属。家里拗不过他,只好请韩云阶做岸信介的家庭辅导老师。韩云阶由此开始接触到日本上层人物,他在日本的人脉也积攒了下来。

日本人与俄国人这场仗打了足足一年多,从一九〇四年打到一九〇五年。打得越久,消耗越大,日本的联合舰队已经消灭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但是,日本海军并没有退出战斗,他们继续巡航在海上,参与陆军作战。旅顺口的陆战在没完没了地进行,地面上打仗,海面上炮火助阵,在地下,工兵们夜以继日地挖掘坑道。仗不管怎么打,饭还是要吃的,也不能光吃饭不吃菜,从主食到副食,鸡鸭鱼肉蛋菜果,一应俱全,全部由邵老五供应。直到俄国的旅顺要塞司令官斯捷塞尔中将宣布投降,日俄战争才结束。两个跑到中国家里打仗的侵略者累得苟延残喘时,老百姓遭了殃,邵老五摇身一变,成了金州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富翁。赚得盆满钵满的邵老五也没有忘乎所以,他最应该感谢的人,一个是刘雨田,一个就是韩云阶。

择了个好日子,邵老五从柜上取出两千块银洋,登门向韩云阶道谢。让邵老五没有想到,韩云阶对他双手捧上的两千块银洋不屑一顾。他以为,韩云阶一定是嫌他吝啬,两千银洋如同打发要饭的。

韩云阶的一席话,让邵老五佩服得五体投地……都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实君子也并不是都坦荡荡,小人倒是长戚戚。如今的中国,连皇帝天子都不能主宰,孙中山搞的那个革命党要驱除鞑虏,王公大臣们明里暗里争权夺利,国将不国,哪里还顾及辽东烽烟四起?先是老毛子,如今又是日本人,咱们成了真正的亡国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相信,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还有圣人贤人,面对着洋人竟然狗屁都不是。朝廷不仅无暇顾及辽东,连东北三江四省也顾及不到,所以,乱世是做事最好的时机,因为这地盘上没有了秩序,没有了王法,你我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古训说得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只有先修炼好了自己,娶贤妻,生孝子,家庭和睦,丰衣足食,才能去想着治理国家,才能去想平天下的大事。只要不丢掉做人之本,不丢掉名节,你就无愧于当代,无愧于后世。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只要你有立身之本,就有立世之本。

邵老五确实是个爽直性子,表里如一,从脸孔上的表情能看得出来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不少人把邵老五当成彪子(傻瓜),他也就索性装彪卖傻。这一个春秋寒暑,邵老五借着日本人与俄国人狗咬狗,赚到了大把银洋。他懂得,每临大事有静气;他明白,钱财到手以后,千万不能露富。刚刚蹚进商海,仅仅迈开了第一步,一定要静下心沉住气。他读的书不如韩云阶多,脑子也不如韩云阶聪明,他的长处就是敢想敢干,而且简单。生意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邵老五发财了,大家都不以为意,邵老五歪打正着,瞎猫撞到了死耗子,懒人有懒福,傻瓜有傻福,没有人把他当成对手,提防邵老五的人很少。邵老五是发了一大笔财,比起张本政,他是小巫见大巫。人家张本政,动用火轮船,往来海上运送军火,发了多大的财,无人知晓。政记轮船公司的大股东,都是日本人,姓甚名谁,也无人知晓。

战争结束了,刘雨田想了却战前的那个愿望,宴请日本高层将官们,他们不仅有师生之谊,也是挚友。他事先选在金州城的同升楼,请帖已经发给了那些身份显赫的日本将军。

邵老五主动向刘雨田恳请,能不能给他一个机会,刘老先生做东,天兴福来出钱。

刘雨田说,看得出来,你是个明事理的年轻人,不过,你这份儿好意,我领了。如果是你出钱,恐怕那些日本将官们不会赴约,他们看的是我刘雨田这张老脸。想当年,我在日本讲学时,乃木、黑木、奥保巩、儿玉源太郎、福岛安正等一些肩扛大将军衔的人,都听过我的课,读过我编写的汉学教义,至今他们仍然念念不忘,甚至能够背诵。除了我刘雨田,谁人请得动他们?不过,乃木将军对书写天兴福牌匾的刘心田的书法,很感兴趣,如果能讨到一幅伯良先生的字当作礼物赠予乃木将军倒是很好的一件事。

邵老五满口应允下来,这是一桩小事,包在我身上。我想问,你的大名是刘雨田,他叫刘心田,你俩会不会是本家兄弟?

刘雨田连连摇摇头,哪里哪里,我和他,同姓不同宗,同流也不合污。

刘心田因为年事已高,又久病在身,对登门求字的人,一般不予理睬,对求字的日本人,刘心田更是闭门不见。当然,挚友亲朋除外。花些银子,也能从他的诗友画友手里买到他的作品。郭玉凤与刘心田的交情,是从她请刘先生为天兴福题写字号开始的,以后凡是逢年过节,她都要登门给刘先生送些土特产品。东西不多也不贵重,但让人觉得舒服。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郭玉凤照例给刘心田送来了包粽子的糯米,还有新打的粽叶和三十个鸭蛋。鸭蛋是从海岛上捎回来的,是鸭子吃小鱼小虾下的蛋,蛋黄一包油汁,香得很。收了人家的东西,总不能让人空着手走,刘先生也不知回郭玉凤一些什么礼物才好。

郭玉凤也不见外,开杂货铺的,什么也不缺,你送俺一幅字吧。有人给我家小叔子提亲,姑娘的父亲是读书人,别的礼物不想要,就想求刘先生一幅字。

刘心田爽快地答应了,要现成的中堂立轴,还是条幅对联?要什么样的,尽管说。

郭玉凤拿出了一张大八行,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

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攻城尸做山。

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

刘心田问了一句,这诗何人所作?郭玉凤哪里知道是谁作的诗。刘心田也没再问,他提起笔来,照着纸上现成的诗文,一挥而就。

郭玉凤告辞以后,把刘心田写的四尺中堂交给邵老五。邵老五拿着这幅字,去了魁星楼下老左家的装裱店,让老左头亲手装裱,一定要用上好的绫子,并用金丝锦盒装好。

邵老五亲手把装裱好的字交到刘雨田手里,刘雨田手捧字画来到乃木大将官邸。乃木大将住在达里尼市市长萨哈罗夫的官邸,日本人与俄国人的这场战争打到最后,虽然最终俄国宣布投降,但是,日本人付出的代价是俄国人的几倍,日军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了十一万。战争开始阶段,阵亡将士的遗体还往日本国内运送,后来,根本无法运送,只能就地火化,骨灰就地安置。将军的骨灰盒用白银制作,佐官的用白铜制作,尉官的用陶瓷制作,而士兵呢,只能用陶罐装殓。乃木的长子乃木胜典在金州阵亡,次子乃木保典在旅顺阵亡,出征前,两个儿子一起入伍,宣誓效忠天皇。乃木发下誓言,父子三人的尸骨要同葬一穴,旅顺青山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战争结束了,乃木家族付出的代价惨重。让乃木心痛的,不只是他的长子和次子,十一万日本儿男,本来是活蹦乱跳的热血青年,一场战争,让他们变成了流落他乡的孤魂野鬼。悲伤之时,乃木大将写下了这首诗,他是要向天皇表明心迹。他正在向天皇写一份请罪折子,没想到,刘雨田将他的诗作请他敬仰的刘心田先生写好,并且装裱妥当。他将请罪折子与这首诗作一起,派人送回东京,送给天皇,请天皇降罪。数日后,天皇并没有降罪于乃木,反倒发来了嘉奖状,将乃木希典加功一级,由男爵晋升为伯爵。读过乃木希典的诗作,明治天皇内心深深感动,有这样忠心耿耿的将士,何愁不能踏平支那四百州。

受到天皇嘉奖的乃木希典并没有急着回到国内,在达里尼,有许多事情要由他来决定。阵亡的日本将士遗骨不能回到国内,在金州扇子山和旅顺白玉山,他要建造纳骨祠,不仅要建造纳骨祠,他还要建造一座表忠塔。建造塔的石材都是从日本山口县——乃木希典的故乡运送而来,山口县是日本的将军县,共走出了一百多名将军。表忠塔建成一个蜡烛的造型,表明活着的日本人要为亡魂招魂。做好死人之事,乃木还要做好活人的事情。日本人不能延续把这块风水宝地叫达里尼,按照日语的发音,达里尼很容易叫成大连。俄语的“达里尼”,是遥远的意思。既然从前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奏折中也出现过“大连”的字样,那就称它大连。当然,这不再是中国人的大连,而是日本人的大连,用日语叫出的“大连”二字,悦耳动听。

接下来,日本人为城市的街道命名,先用将军的名字,后用佐官的名字,再用尉官的。街道命名完毕,再瓜分土地,不管陆军还是海军将领,他们拥戴德高望重的乃木希典担当大连的总督,我们军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理应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乃木希典在那些日子也绞尽脑汁,费尽了心思,日本军人为征服海外领地,付出了代价巨大,但是,征服的领地并不属于个人,它属于天皇,属于大日本,前提是要把这个城市经营好。乃木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军人退出大连,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不得占用大连一寸土地。他郑重奏请天皇,向天皇推荐台湾总督后藤新平来治理大连,管理大连。直到天皇答应了他的请求,乃木希典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后藤新平是医生出身,是儿玉源太郎的学生。儿玉是日本的一代儒将,在旅顺口战场上,他一度代替乃木担任前线总指挥,使战役得以胜利,儿玉的风头盖过了乃木。乃木不计此嫌,以国家利益为重,保荐以文攻武备见长的后藤新平治理大连,完全是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天皇答应乃木的请求之后,乃木也放下心来,可以到古城金州去品尝中国菜肴的美味了。

刘雨田宴请日本军政要员这天是冬月十九,金州城里像往常一样,只是从昨天起,同升楼闭门谢客,大厨小工都忙着准备食材,连掌柜的也参与其中。临近晌午,一支马队,从宁海门开进金州城里。清一色的高头大马,跑在前面的是护兵,护卫着几个身着和服面容威严的日本人,紧随其后又是十多个随从。一行人走到同升楼,护兵们守在大门外。等候在大门口的刘雨田将乃木希典、黑木为桢、福岛安正、儿玉源太郎、一户兵卫等几位将军引进同升楼。上到二楼包厢,乃木希典坐在主位,其他几位依次坐定。

平时巧舌如簧的跑堂的,换上一身干净衣服,手脚麻利地给这群不同寻常的客人倒上茶水,躬身退出了包厢。

刘雨田请大家用茶,品过茶后,刘雨田说,今天,我请诸将军到同升楼来品尝的三道饭席,很有些用意。当年,清军入关,满族人坐天下之后,清朝朝廷就是用三道饭席大宴天下。金州同升楼的三道饭席,是最正宗的三道饭席。感谢各位将军赏光,给我刘某面子。

福岛安正大将说,满族人坐天下时大宴天下的菜品,我们今天品尝,有味道,更有意义。等到我们坐定中原,安定天下,是不是也要用三道饭席大宴天下?

众人开怀大笑。

刘雨田说,三道饭席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称为燕、翅、鸭全席。开席前,先上四鲜果,鲜果根据季节而定,苹果、香蕉、樱桃、菠萝、荔枝、哈密瓜,从中选择四种。接下来是四干果,核桃仁、瓜子仁、榛仁、花生、腰果,从中选择四种。再接下来是四蜜饯,蜜枣、果脯、冰糖、瓜饯,四凉菜即四盘十二样,有拦三鲜、盐卤经佛手肚、风干肉、片肚花、五香熏鱼、羊羔肉、酱鹿肉、腊肉等。这时候,才上第一道大菜,通天燕菜,配四中件:清汤银耳、扒熊掌、清蒸荷包鱼、滑溜凫脯。接下来,要上第一道饭,马蹄酥、萨其马、三鲜水饺,烧卖。第二道大菜,红扒鱼翅扇,也配四中件:香炸两样、炸响铃、清烧海螺、油爆双脆。再上第二道饭,芙蓉糕、糯米刺、金银丝饼、点心小包。第三道大菜,烧鸭、如香酥鸭、虫草鸭子、八宝鸭子,也配四中件:彩云鱼肚、清汤哈什蚂、红烧鹿筋全家福、清蒸双色鲆鱼。随后上第三道饭,烤鸭带荷叶饼、状元饺……刘雨田娓娓而谈,三道饭席的大菜中件也一道一道端到了桌上。日本将军们看得眼睛都直了,禁不住夸奖称赞。

乃木希典品尝过后,也连连点头。他说,中国人的心力都花费在了美食上,大日本没有三道饭席,以后,也要培养能做出三道饭席的厨师。

三道饭席远远没有结束,陆陆续续地端上来的饭食有锅贴、水仙包、驴肉包,还有各式面条、鱼卤面、炸酱面、大炒面。桌上的日本将军看不过来,也品尝不过来。将军们众口一词,来到中国,这是吃到的最美味、最奢侈的一顿宴席。当年,刘雨田在日本的善邻堂讲学,因为讲得好,军事大学的中国班聘请刘雨田前去讲学,今天的将军们大都聆听过刘先生的讲学,讲到中国饮食文化时,他讲过三道饭席。今天,亲口品尝到刘先生宴请的三道饭席,不胜感激。

乃木希典即兴赋诗一首:

驾舟渡海征战难,策马艰行铁山前。

辕门献计表忠顺,明代遗民刘雨田。

刘雨田倒头便拜,大有受宠若惊之感,他没有想到,乃木大将会为他专门赋诗一首,连连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告辞时,将军们纷纷向刘雨田鞠躬,刘雨田也朝着他们鞠躬。目送他们远去的背景,刘雨田像是了却了一桩重大心事似的,长长地松了口气。在关帝庙拐角的街头,邵老五抻着脖子朝同升楼张望,目睹了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刘雨田也对邵老五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好感,在刘雨田的心底滋生出一个念头。想到邵老五,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孙女刘蕙兰……第二天,刘雨田便带着邵老五回到自己的老家普兰店丰荣屯。他在这儿有一个不算大的四合院,有土地三千亩、果园八百亩、房屋四百间。他知道,邵老五这个年轻人对这些不会感兴趣,他带他来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与孙女刘蕙兰见上一面。留学日本的刘雨田并不保守,他认为大和民族之所以比汉民族进化得快许多,就是因为他们在男女性事方面要比汉民族通达而开化。有人赞誉日本女性是世界上最温柔体贴、最能吃苦耐劳的女性,他认同。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有过一个日本女人,那个女人名叫和田顺子,是他导师的女儿。她的个头不高,却很丰满,露出来的那一截小腿,白白胖胖的很丰腴,也很性感。刘雨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无限感慨……

邵老五并不知道刘雨田带他到乡下的意思,刘雨田只是跟他说,进了腊月快到年关了,家里要宰杀一头肥猪,特地请他来瞧瞧热闹,来尝尝肥猪肉。

腊月里,乡下人杀猪就像过年一样热闹。那头准备宰杀的猪,从昨天开始,就没有给它喂食,肚子空空,被杀后拾掇起来方便一些。今天的热闹气氛,让圈里的那头肥猪似乎能感觉到死到临头了,它不安地在圈里转来转去,寻找着逃生之路。一个系着围裙的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棍子顶端套着一个绳索系的活扣,他跟在猪的屁股后面,想要套住它的后腿。猪再聪明,也不如人聪明,没走几步,猪便让人给套住了。这时候,有人打开了猪圈门,让猪从圈里钻出来,钻出来的猪想要逃跑,很遗憾,它的蹄子已经让人用绳子系的猪蹄子扣牢牢地拴住了。很快,它的另外三只蹄子也让绳子拴住了,猪只能拼命嘶叫,世上最难听的声音就是死到临头的猪叫声。人们七手八脚地将一头三百多斤重的猪按倒在案子上,屠夫此时出场了,他的手里拿着一把一尺多长的杀猪刀,刀磨得飞快,闪闪的寒光映进猪的眼睛里,猪的叫声直了。屠夫照着猪的咽喉捅进了刀子,鲜红的血水顺着刀锋喷射出来,流淌到一个大盆里,盆里事先放了盐,有人用棍子搅动着血水,不让血水凝固。血流尽了,猪也不再叫唤。接下来,屠夫将猪身上的毛除干净,再把猪的身子翻过来,让它仰面朝天,先是一刀旋下猪头,带着一截粗粗的脖子。再旋下四只蹄子,然后便用剥皮刀一刀接着一刀地剥下猪皮。剥下猪皮再开膛,心肝肺肚扔进一只筐里,再收拾肠子。用清水洗净了肠子,就灌血肠,将放进了调味料的血水灌进肠子里,扎紧以后,放进锅里煮。等到用针扎一下,血水不再冒出来,血肠就煮好了。接下来大锅开始煮肉,屠夫这时候要把剩下的肉三五斤一块切成很多块,第一时间将肉送给街坊邻居和亲戚。乡下的规矩,杀猪那天,一定要送肉给邻居和亲戚。再把肥肉和脂肪炼成猪大油,一头猪就剩下了头蹄下货。乡下杀猪,赚的就是一个热闹,一个忙活。一年里有这么一天,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真是天大的乐事。

邵老五头一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香喷喷的猪肉,加上自家酿造的高粱烧酒,一会儿工夫,邵老五就醉倒了。他没有见识过乡下人喝酒,他们大口喝,不会小口抿。平常日子没有酒喝,遇到红白喜事,难得一回放开肚皮喝酒,开席不久,便有人醉倒。不知深浅的邵老五几个回合便醉得不省人事,让人给扔进了粮囤子里面,让他躺在谷物里醒酒。乡下人都知道千万不能让醉酒的人睡到热炕上,那样等于火上浇油,醉酒的人会给烧死。直到第二天上午,邵老五才从醉酒中醒来,昨天晌午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统统记不得了,醉酒有多可怕,竟然能让人失忆。一大早喝过醒酒的米汤,邵老五感觉好了一些,不过,他还是头重脚轻昏沉沉的。

刘雨田这时才以长辈的身份要跟邵老五说正事,这回到乡下来,并不仅仅为了让他感受农村杀猪的习俗,也不是让他单纯来吃猪肉的,刘雨田把他带到家里,是要给他说亲的。刘雨田的孙女刘蕙兰,今年十八岁,相貌端庄,品行端正,家里家外,炕上地下,一手好活儿。刘雨田很是疼爱这个孙女,不少人为刘蕙兰提亲说媒,刘雨田都没答应,孙女的婚事,他要亲自决定。自从遇见邵老五以后,这个年轻人很中他的心意。邵老五表面上粗鲁,但是粗中有细,年纪虽轻,做起事来却是滴水不漏。他胆子大,敢作敢为敢担当。此外,邵老五的运气极佳,做生意的人要讲运气,四处逢源。初涉商海的邵老五在不长的时间里,如鱼得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虽然他没说自己究竟挣到多少钱,但刘雨田心中有数,邵老五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本钱的积累,可他不张狂,不喜形于色,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是难得的长处。

刘雨田说,老五啊,你做我的孙女婿吧。

过了好一会儿,邵老五才说,刘先生,俺什么事情都能做主,唯有婚姻大事,不敢私自做主,而一定要由俺大嫂做主,还有俺四哥做主。这是邵家先人立下的规矩,不敢冒犯。

刘雨田寻思,邵老五说得在理,婚姻大事,是不能私自做主。刘雨田说,今天,我给你透个话,你心里有数,过后我找个有脸面的人,到天兴福面见你大嫂和你四哥,提亲说媒。你回家也跟家里人先透透口风,让他们知道,你的这门亲事,是我刘雨田的孙女。

邵老五表面应允,但一时拿不准主意娶不娶刘雨田的孙女为妻。姑娘是个好姑娘,可她的爷爷却是个汉奸。娶这样的姑娘为妻,大嫂和四哥肯定不会答应。邵老五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会装彪卖傻,他就做糊涂状,让人感觉他的脑子缺根弦。等到自己盘算明白了,再做决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