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人生难得一知己,遇到刘慎之,是邵勤俭的幸运。同升楼邂逅刘雨田,邵老五也不再迷惘。人生路上要有知己,也要有靠山……

与邵勤俭一见如故的年轻人名叫刘慎之,字佩瑶,几年前到黑龙江学做生意,去年回到金州城,在城里本记钱庄当站栏柜的伙计。

三天前,一个从东北来的人走进了本记钱庄,刘慎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客人。来人拿出了一个不大的鹿皮包裹,里面包的是从大山河床里淘来的沙金。沙金足足有八斤重,刘慎之接过沙金时无意间掂量了一下分量,学徒时在东北也见识过沙金。他随意问道,掌柜的从哪里来?那人说,从粉脂沟来。这沙金,就是粉脂沟的那条河里出的沙金。刘慎之认定这沙金不真,他对客人说,真的对不起,钱庄柜上这几天流水不足,现金不凑手,收不下你这单生意。买卖不成,柜上亏了生意,也怠慢了掌柜的。那客商问,城里哪家钱庄能收沙金?刘慎之说,哪家钱庄资金充裕,谁也说不好,你沿着南街一路看看,街面上钱庄多得是,你去碰碰运气,手里货好不愁出不了手。

这天也巧,钱庄高掌柜恰巧坐在栏柜里看账。刚刚发生在柜上的那一幕交易,他全看在眼里、听在耳里。高掌柜一直没抛头露面,一直看着听着这一单交易开始到结束。伙计刘慎之没说实话,柜上这些天资金充裕,有能力收下这八斤沙金。高掌柜不知伙计刘慎之居心何在,他故意装作视而不见,想好好地检验一下这个伙计的用意。

对于刘慎之这个人,平时大伙儿也有评价和议论,刘慎之会袖里吞金,算账可以不用算盘,只用几根手指,在袖内便可以完成加减乘除运算。要论打算盘,别的伙计用小扒皮,而他会大扒皮,同样一笔账,别人要一个时辰才能算完,而他只要半袋烟的工夫。小时候,在乡下念私塾的时候,先生便发现刘慎之对数字分外敏感。放伏假的时候,先生对刘慎之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功名,但是,他将来一定能做大买卖。送他到城里去学生意吧,日后造就一个大商人,你们老刘家祖坟冒青烟了。刘慎之的父亲信服教书先生,便把刘慎之送进城里商号当学徒,商号又把刘慎之送到东北当学徒。三年光景,刘慎之不仅出徒了,他也跟着掌柜的到东北各地跑外城。没有想到,商号拆借时遭遇别人算计,商号倒闭,刘慎之才来到本记钱庄。三年的磨炼,刘慎之成了一把好手。这天,他接待的这个从东北来的客商,身上透着一股匪气,他手里的那袋沙金掺了不少假。这当然瞒不过刘慎之的眼睛,他之所以没有当面揭穿这是假货,是因为生意场上也有规矩,即使货物有诈,也不能当面揭穿。那客商走出了本记钱庄,高掌柜没有询问,刘慎之也没说起此事。

每日半下晌,高掌柜要到澡堂子烫澡,这是做生意的掌柜们约定俗成的必行之事。借着烫澡,可以松弛筋骨,掌柜们借着这个机会互相说说生意上的事情,在澡堂子里,也能听到不少来自外埠的买卖行情。掌柜们把茉莉花茶早早地泡上了,然后再下热水池子,让那热气腾腾的水把自己烫得全身通红,再爬出池子摊成一个大字仰面躺下。这时候再喝下热茶,汗水如同涌泉一般,将身体内的污秽之气统统随着汗排出来,那舒服劲儿,赛过神仙。

一壶茶水喝下肚子,融通钱庄的掌柜李清洲说起了他今天遇到的倒霉事。站栏柜的伙计有眼无珠,收下了假货,这下子可是赔大了。李清洲把责任推到了伙计身上,其实这笔生意也是他看走了眼,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这事,他也只能悄悄地对高掌柜说,他们俩是连襟,一担挑的亲戚。别人就不说了,也说不出口,丢人哪,玩了一辈子的鹰,竟然让鹰啄瞎了眼珠子,丢人。这在生意场上是最丢面子的事情……

高掌柜替自己的连襟担心,收了这么多的假沙金可怎么办呢?

李清洲如果想不开今天就不会来烫澡了,小老鼠来月经——多大点儿屁事,沙金留着,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出手给比他李清洲更傻的有眼无珠之人。

这时,高掌柜才想起自己手底下的那个站栏柜的伙计刘慎之,幸亏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看出来人手里的沙金是假货,找了一个理由将来人打发走了。想想看,敢出手这么多的假货,来者绝不是等闲之辈,如果当面揭穿沙金是假的,那可是得罪了来者,做买卖最忌讳的就是得罪人。高掌柜真的很是欣喜,能有这样一个好伙计自己省了多少心。

说到伙计刘慎之,李清洲也有耳闻,这个刘慎之验货算账几乎无人能比。这个年轻人也有心机,通过这件事能看得出来。他看出假货之后,能够不动声色地将祸事引向别的买卖家,可以见得他有计谋,也有心机。年纪轻轻,城府如此之深,不能不让人多思多虑。

高掌柜得意扬扬地说,有这样的好伙计,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清洲干笑几声,手底下有这样一个伙计,你掌柜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你想,本记钱庄的东家知道他店面有这样一个刘慎之,他还会用你当掌柜吗?你还能天天到澡堂子来烫澡喝茶吗?

高掌柜咂吧咂吧连襟的话味,还真是那么回事。既生瑜,何生亮,人不妒忌是假的,他高掌柜年过四十,奔五十的人了,而人家刘慎之,二十才出头,才能出众,日后必定能成大器,用他取你而代之,只是早晚的事情。刘慎之也没想到,他为本记钱庄办了这样一件大事之后,也给自己找来了麻烦。高掌柜时不时地在东家面前进谗言,说刘慎之心怀不轨,经常将一些前来兜售金货的商人拒之门外,今年开春到如今,本记钱庄的生意一直没有大起色,与刘慎之这样平庸的伙计有关。

本记钱庄的东家张本发,是张本政之弟。他听到掌柜的谗言,信以为真,很是生气。他说,伙计归你掌柜的经管,国有国法,店有店规,伙计行为不端,影响到经营,去留归你掌柜的掌管。这样胳膊肘往外拐的伙计留着他在钱庄站栏柜,迟早会给钱庄带来危害。

得到东家的指令,高掌柜便把刘慎之给解雇了。从前,商家要解雇自己的伙计,一般要在过了三大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之后,平时除非犯了大错,一般不会让伙计卷铺盖走人。高掌柜有些迫不及待,没有等到过三大节,就将刘慎之扫地出门,此人存在一天,便是对他威胁一日。刘慎之也无处申辩,那年月也容不得你申辩,掌柜的一句话,就是板上钉钉的道理,你就得卷起铺盖走人。刘慎之想想三年间一事无成,四处游荡,心里一片茫然。姓高的掌柜把他的路也封死了,到处说他这个伙计是个丧门星,所到的店铺,纷纷倒闭,金州城里没有哪个商家敢用他。四处求职无门,到处碰壁,刘慎之来到西海头,他在想下一步的去向。

邵勤俭和刘慎之两个年轻人在西海头的相遇,是他们的缘分。邵勤俭从刘慎之的眉宇之间,看出了那股透出来的正气。从前的封疆大吏,用人都是先看相,古代的大臣审案子,犯人押上堂来也是首先看相。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全都写在面部。邵家人用伙计,不可能查他的祖宗三代,也是先观看他的相貌,一个人的品行和心性,都刻画在面孔上,所以,多少年来,邵家的伙计都是忠心耿耿,从来也没有用错过人。凭着感觉,邵勤俭觉得刘慎之不是等闲之辈。

邵勤俭说,佩瑶兄,你在寻路,俺也在撒目,你是生意人,俺想跟着你一起做生意。俺有天兴福字号,有一大堆干黄花鱼,一条五桅大榷子,还有就是不服输的性格,这就是俺的本钱,如果你愿意,咱们俩就齐心协力一起干。

刘慎之说,俺与乾一兄有一见如故之感,日月行天,江河行地,天兴福这字号大气而喜庆,日后必定兴隆发达于天地之间。何况乾一兄是正人君子,佩瑶理应效命。

邵勤俭往干黄花鱼的肚子里塞了几段大葱,用火烤了,他跟刘慎之俩人人手一条,一边大嚼黄花鱼,一边喝着老酒,一见如故的两个年轻人谈论着他们的生意经。

刘慎之在东北三省跑过外城,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他说,咱们当地人对黄花鱼不以为意,而东北三省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对鲜美无比的海产品情有独钟。这鱼在当地卖不出好价钱,而只要运到东北,一定能卖出好价钱。走海路,到海参崴,那个码头一年能让冰封冻六个月,这时节,正是大海相对平静的好光景,无大风也无大浪,顺风顺水,咱们二十多天就能跑到。到北方之地去做生意是有风险,可是有风险也就有挣大钱的机会,平平淡淡做不成什么大买卖。

邵勤俭把一包银子和银圆交到了刘慎之手上,从今往后,俺是天兴福的东家,你是天兴福的大掌柜,柜上的一切事务由大掌柜掌管。

刘慎之简直不知所措,这可如何是好?大掌柜可不能随意委任,大掌柜的身份可是得用真金白银的业绩堆砌起来的。如今一切刚刚开始,东家委以这样的重任,佩瑶唯恐力不从心。

鱼把头也走上大榷子,邵勤俭递给他一碗老酒,鱼把头喝了口酒,他说,邵老四当家以后,天兴福便时来运转了,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又打得了几颗钉子?打鱼经商都要有帮手,有了好帮手才能成大事,好人加上好运,再加上好帮手,天兴福不想兴旺发达都难。

用人之际,刘慎之就从天而降,邵勤俭暗自欣喜,真乃天助天兴福。既然天遂人意,他与刘慎之商定,即日动身,走水路北上。邵家兄弟决定经商的那一刻,弟兄俩也决定分开来做,老四选择北上,老五则选择留在本地。天兴福总号在金州,他们都打着天兴福分号的旗号。伙计们也分成两拨,胡小壶、王小辫他们几个伙计跟着邵老五到达里尼,留下来的陈大巴掌、马老六、马小六他们几个愿意跟着邵勤俭北上做生意。

万事俱备,只欠西南风一起,邵勤俭的大榷子就要开船了。鱼把头包了一顿鱼肉饺子,要出远门的人大吃一顿过后,天空中、海面上却是一丝风也没有,船桅上的那根试风标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大伙儿谁也不说话,焦急地等待着起航,邵勤俭更是心急火燎,出海打鱼要讲时运,越是着急越不起风,也不知犯了哪门子邪。

这关口,郭玉凤打发老管家到海头上,叫邵勤俭回家一趟。

邵勤俭跟着老管家走进家门,没想到,大嫂和马兰花坐在堂屋里。马兰花身上穿的那件对襟水粉绸缎袄是郭玉凤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两个人多日不见,都感到有些意外。大嫂拉着马兰花的手,是不是没下来风?

邵勤俭说,上秋季节,正是金风送爽时,天不刮风,真是蹊跷。

郭玉凤说,家里的事情没安顿妥帖,老天爷也不会送长风给你。今儿也不绕弯子,大嫂今天去面见兰花闺女,当面问她,愿意不愿意嫁给你。兰花闺女说,她愿意,怕的是天兴福的东家不愿意。大嫂也就做主,老四你听着,如果你愿意,今天你和马兰花就订婚。家里有个女人拴着好,日后哪怕死在海上,至少也有个哭你的人、为你戴孝的人……

邵勤俭说,大嫂做主,给俺娶的是金州城里最能干的闺女当老婆,是邵乾一修来的福分。

马兰花抓过一个准备好的包袱说,当家的既然愿意,嫂子,我就跟着当家的上船,到北边去做买卖了。

邵勤俭这下可晕了,你怎么能跟着我上船,还要到北边做买卖?

马兰花说,我最小的兄弟马国英,前天到洋铁铺当了学徒,我也没了心事,到了兰花该把自己嫁出去的时候了,要嫁的又是天兴福当家的,这也是兰花的福分。

大嫂说,命好是修来的,你们俩在一起互相照应,你替她遮风挡雨当顶门杠子,她给你缝缝补补做饭吃。

邵勤俭说,海上的规矩,船上的规矩,女人不能上船出海。兰花也知道,在海滩上,女人都不能从渔网上面跨过去。再说船到海上,风里浪里,遭的那些罪,吃的那些苦,男子汉都吃不消,何况兰花是个闺女。

郭玉凤说,女人怎么就不能上船?怎么就不能出海?

邵勤俭说,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女人上船不吉利,女人出海不吉祥。

郭玉凤笑了,老规矩还说女人不能抛头露面做买卖,大嫂不也做了,哪里来的不吉利?人嘴两扇皮,上下一扇呼,歪理就来了,越说不吉祥,你越去做,说不定就能发大财。

邵勤俭还想说什么,马兰花没让他说出来,俺知道,当家的一直盼着风,咱们一起到海头上,海上起风了,俺就跟着你上船,如果还是不见风起,俺就守家待地不上船。

邵勤俭带着大嫂和刚订婚的马兰花来到海头上,那一阵工夫,桅杆上的试风标就呼啦啦地转动起来,天兴福那面旗帜也飘扬起来……海上的风说来就来。郭玉凤说,这风就是人家兰花带来的,这就是命,上船吧,今天就是你与兰花姑娘订婚的好日子,咱天兴福的大榷子就是你们俩的新房。

为这次出海,邵勤俭和伙计们做了很多准备。船头上贴着,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贴着,船后生风送万程;大桅杆上贴着,大将军威风八面;二桅杆上贴着,二将军开路先锋;三桅杆上贴着,顺风相送。

开天辟地,大榷子上多了一个女人,伙计们也呼喊起来,好啊老大,大榷子上终于有了押船夫人。

邵勤俭腾出舵楼子,让马兰花住进去,自己和伙计们挤在舱里的大通铺。

马老六搞不懂,东家,你就跟嫂夫人住在一起,何苦跟伙计一起遭罪。

邵勤俭说,俺们俩只是定亲,尚未结婚,这个礼数要恪守。俺跟马兰花真的同居一舱,伙计们也瞧俺不起。当家老大就是样板,要不然,怎么能让伙计诚服,怎么能镇得住大榷子。

海风夹着丝丝凉意,天海间一片蔚蓝,远处传来雄壮的海潮声,近处响起船头撞碎波涛的浪花声,几只海猫子追随着大榷子,被船头撞碎的浪涛泛出洁白的水花。此情此景,刘慎之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诗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多么有性情,不得意时就玩小船。不过,他相信李白都是在江河里面玩弄小舟,而不是在大海里面玩。也许李白从来就没有到过大海,如果这位诗仙见识过大海,他一定能写出更加气势磅礴的诗篇来。

邵勤俭也跟刘慎之讲起邵家的家训,老邵家虽然没有功名,但邵家的男子一定要读书,再穷再苦也要读书,所以,邵家男子都识文断字。识文断字,也就通情达理。老邵家的希望,就是大哥的两个儿子,邵尚文和邵尚武,还有二哥留下的儿子邵尚福,他们都是南金书院的学生,邵家的哥儿仨学习成绩总是前三名。

刘慎之说,两百年来,南金书院的学生,有十位考中了进士,四十四位考中了文武举人,至于拔贡、优贡更是不计其数。金州到东洋留学的学子,也都是南金书院的学生。国家动乱,外敌入侵,以后恐怕朝廷不会再有科举。如今这官员也难当,金州的知州谈广庆不是好官,还是涂景涛不是好官?但是,国家已经腐朽没落,官员就是有心报国,其志也难成,倒不如从事实业,拥有经济基础,再图谋国家强盛。

邵勤俭说,俺不敢说自己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有修身齐家的意愿,先把自己的家治好,养气立志,多行善事,立身才能立志。不知你赞成不赞成?

刘慎之说,眼下国难当头,你我报国无门。平民百姓,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敢说无愧国家,但敢说无愧祖宗。

邵勤俭顺水路北上,邵老五也在达里尼忙碌。暗地里,他与四哥较劲儿,他想尽快挣到第一笔钱,他盼望第一笔交易的成功。老五崇拜的偶像是张本政,凡夫俗子想见张本政,无疑是平头百姓见天子。张本政的弟弟张本发在金州商号不少,有人借着引见张本发,骗邵老五请客。眼看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这些日子,他吃的是老本,腿没少跑,客没少请,正儿八经的人一个也没能碰到,碰到的都是些骗他吃喝的吃杂麻地的地赖子、二混子。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可是,偏偏他这个聪明人总是被人骗。口袋里的钱一个也不剩时,他也没好意思回城里找大嫂,而是在南门外转悠,走进了说书棚子,坐下来听《隋唐演义》。恰巧说书的讲到秦琼秦叔宝落魄卖马那一段,邵老五想到了自己,时运不济,一桩生意也没能做成。当初,他也是憋一股子劲儿,心里想着,磕头碰上个大元宝,谁承想,这买卖也真的不好做。说到秦叔宝究竟为何穷到了卖马的地步时,说书的卖了个关子,收钱的盘子托了出来。邵老五摸了摸口袋,口袋里的那俩大钱,是他晌午买打卤面吃的钱。坐在人家的棚子里,又听了半天的书,总不能混吃蹭喝白听人家的书。他咬了咬牙,把口袋里的大钱掏了出来,咣当一声扔进托盘,算是赏钱,没丢面子。

邵老五也不能再坐下去了,从说书棚子里走出来时,迎面遇到一位老者。老者上唇蓄着花白短胡须,一身青布裤褂,气宇不凡。他跟邵老五打听,同升楼怎么走。

邵老五说,进了南城门,顺着南街走到忠义祠,绕到北街,就在北街麦家弄堂拐角处,挂五幌那家大馆子就是同升楼。

老者说,敝人初来乍到金州城,人生地不熟,你能不能给我引个路?说着,老者掏出了一枚小银洋。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接受别人的馈赠,总是要推辞一番。可今天,面对着这枚小银洋,邵老五本来已经将手伸了出去,想将银洋接过来。就在那一瞬间,他改了主意,他不想露出自己饥肠辘辘的可怜相。他拱手抱了抱拳,谢绝老者的馈赠,他一路引着老者,一边介绍着街道两侧的大小饭馆。挂一层幌子的,那是风味小吃;挂两层幌子的,煎炒烹炸各种菜肴都做得出来;挂三层幌子的,后厨掌勺的大师傅就得有名气,能做得出南北大菜;挂四层幌子的,要有名厨掌勺,要能做得出三道饭席,也就是满汉全席;同升楼挂五层幌子,因为后厨的关大胖子是御厨的大徒弟。在整个辽东,仅此一家馆子能挂五层幌子,敢挂五层幌子。邵老五一路说着,一边将老者引进同升楼,这时正是饭口,同升楼也是客人最多最忙碌的关口。一楼餐桌坐满了用餐的客人,跑堂的迎上前来,将老者引进了包厢。包厢里中间放着紫檀木八仙桌,四把紫檀木太师椅。邵老五把老者引到同升楼,他转身要走,老者喊住了他,年轻人,留下来一起用餐吧,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你也正好陪陪我,我愿意听你给我讲讲金州的风土人情。

恭敬不如从命,邵老五也就顺水推舟,在老者的对面坐了下来。跑堂的端上茶水,把本来能照出人脸的干净桌面用抹布又擦了一擦,这位掌柜,要吃点儿什么?

老者问,同升楼名声在外,今天走到此地,特地前来亲口品尝,尝尝大师傅的手艺。

跑堂的说,陪你前来的邵掌柜是同升楼的常客,我家大师傅关胖子,是御厨孙怀师傅的大徒弟,酒楼大门悬挂五个幌子,就是告诉过路的各位,这家馆子是此地顶级的馆子,南北大菜都能做,尤其能做三道饭席,道道做得精到。

老者拈着胡须,我听说,挂四幌的馆子也能做三道饭席。

跑堂的说,确有其事,但是,三道饭与三道饭不一样,有上三道饭,有中三道饭,也有下三道饭。

老者摆摆手,没有让跑堂的往下说,似乎他对三道饭并不感兴趣,他随口点了一道菜,黄雀穿松林。

跑堂的有点儿发毛,他从来也没听说过这道菜,什么黄雀穿松林,客人从来没点过,厨子也从来没做过。

老者说,今天我就点这道菜,你家大师傅不是御厨的徒弟吗?你跟他报上菜名,就说食客等着品尝。

跑堂的知道今天遇到了茬子,这个老者一看就知道绝非等闲之辈。他急忙跑到后厨跟大师傅说,包厢里的客人点了一道黄雀穿松林的菜,不知关师傅能不能做得出来。

关胖子说,我说嘛,今天就是点儿背,一开门,一个赌钱鬼昨天晚上赌了钱,一大早就走进咱同升楼来。刚刚捅开炉子,火还没上来,他坐下来就点菜。我说了一个丧,赌钱鬼接过话头,就点了一个丧菜。没有办法,我用豆腐加白面,做了一只小棺材,棺材里面加了馅料算是打发过去了。谁想,晌午又来了一个黄雀穿松林,这不是难死人,娘臭×,这是要血命。

同升楼掌柜听说有人点黄雀穿松林这道菜,也来到后厨,如果不能做这道菜,咱们可要赔人家食客。

关胖子还是有办法,用蛋黄做了两只小黄雀,然后选用几根鳇鱼的软骨,挑起几根翠绿的菠菜,算是松林,这菜虽然是客人随口说出的,但是,一定是道上好的汤菜。关胖子用的是红鳞加吉鱼骨加金华火腿吊的汤,加上皮口的黑蛤蜊,调好了口味,让跑堂的端进包厢。跑堂的一边快走,一边用筷子搅动汤汁,黄雀穿松林,来喽!

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道菜,这是一道风景。老者乘着车子,一路往金州行驶时,路过石门子山坡那片松林,一阵鸟叫声吸引了老者的眼球。几只黄雀在松林嬉戏穿行,好不诗情画意,让老者的心情分外舒朗。吃饭时,他一时来了兴致,就想到以景入菜,黄雀穿松林,就这样在他的脑子里萌生了。

黄雀穿松林端到桌上后,那老者只是用汤匙尝了一口,便点头称赞,跟他想的一样美味。夸了一声好,便掏出一把银洋,放到了桌子上,算是菜钱。

有身份的高贵人才会如此品尝美味佳肴,邵老五断定,这个老者,绝非等闲之辈。他没有看错,这位老者好生了得,他就是来自普兰店的刘雨田,甲午年间大名鼎鼎的大汉奸。此人早年留学日本,早就卖身投靠日本人,他早就抱定人生信念,管他汉奸不汉奸,不管谁骂他祖宗八辈,他也坚定信念,就是抱定日本人的大腿,靠上日本人这棵大树。这次,他到金州来,就是要选定一家好馆子,日后就在这家馆子宴请日本政界军界的高层人物。在金州,没有人认得刘雨田,他也没有暴露身份。近距离接触了邵老五这个年轻人,给他留下的印象不错,年轻人很有教养,看上去肚子很饿,但是,饥肠辘辘之时,能够掩饰自己的欲望,他只是品尝了一口汤,而年轻人连汤也没品尝。他动身告辞,邵老五也紧随其后。

刘雨田与邵老五一老一小偶然邂逅,刘雨田对邵老五的印象极佳。临分手时,刘雨田问邵老五,你做什么事情?

邵老五说,从前出海打鱼,从今年开始,想经商做生意。

刘雨田问,你的生意做得如何?

邵老五说,惭愧,老虎吃天,猴子吃芥末,无处下口,也一直干瞪眼。老先生见多识广,能为慎亭指条路子最好不过。

刘雨田说,年轻人,囤积点儿粮食吧,或许日俄两国交兵时,粮食就成了抢手货。

邵老五说,俺要弄到粮食,怎样找你?

坐上毛驴车的刘雨田探出头来,我会来找你,告诉我,你家买卖的字号?

邵老五说,天兴福。

送走刘雨田后,邵老五一头扎进了李记鱼卤面馆,要上三大碗鱼卤面,撒上胡椒粉,一口气将三碗面吃了个底朝天,兜里没揣现钱,记到天兴福的账上。

辽南金州一带不是产粮之地,要采购粮食,就要到东北,海城、昌图以北。通过专营谷物的粮栈购买,除去成本,没什么赚头。这些天,为了粮食,邵老五绞尽脑汁,费尽了心思,也没有遇到合适的粮食货源。眼瞅着秋风凉了,胖头鱼也肥了,金州人到西海头去钓胖头鱼,回家炒辣椒下酒。闲来无事的邵老五也扛着鱼竿来钓胖头鱼,说是钓鱼,其实他是来散散心。胖头鱼是大海里最傻的鱼,不管拴着什么鱼饵,它都咬钩。胖头鱼一年一死,不咬钩也是牺牲,所以,胖头鱼拿着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邵老五小时候就听说了胖头鱼的故事,为什么一年生一年死,就是因为胖头鱼长得太快了,一年长一尺,十年就长一丈,一百年……龙王爷听到胖头鱼这么个长法,吓得小脸煞白,一百年,一千年,龙宫里还能装得下胖头鱼吗?所以,龙王爷就定下了规矩,胖头鱼一年生一年死。胖头鱼也是破罐子破摔,既然怎么都是死,索性就死在人的肚子里。

看见多日没有现身的邵老五,鱼把头乐颠颠地用尖辣椒炒了胖头鱼,烫上老酒,爷儿俩要喝上几杯。小酒一喝,鱼把头的嘴便唠叨开了,他说的都是新鲜事,南来北往的船,都要在西海头靠帮,带过来的都是各地发生的蹊跷事。邵老五对别的都不感兴趣,等到鱼把头说起了在旅顺老铁山下那条水道附近,有一条南方开过来的货船触礁搁浅了,那条船上装载有三千石今年刚打下来的稻谷,再不卸下稻谷,稻谷可能就被海水打湿,整条船也可能毁于风浪时,邵老五脑子里灵光一现。他放下了酒杯,站起身来,把头大叔,能不能马上给俺找条小榷子,俺到老铁山航道上跑一趟。

鱼把头说,咱们爷儿俩好不容易见面,天大的事也要干了这杯酒再说。急什么,哪股火燎到后腚了……

干了酒,鱼把头给邵老五找来一条小风船,邵老五跳上小风船,直挂上风帆,他大声喊道,邵老五撞到了财神……说罢,他朝着货船出事的旅顺老铁山驾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