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1

(二)考古学文化与古史传说时代

1. 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物质文化遗存。其以特定的组合关系相互区分,多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命名,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亦有以特征遗物来命名者,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或以族别来命名,如巴蜀文化等。至于历史时期的商周文化、秦汉文化等,是指在特定时期在科技、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与具有特定意义的考古学文化不能等同。

2. 旧石器时代

古人类物质文化的一个发展阶段。考古学者指称以人类开始出现、人类的体质具有原始特征为标志的时代。大致从二三百万年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标志,遗存与若干绝灭动物共存。旧石器时代一般又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并与人类体质发展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阶段相对应。旧石器时代在全世界分布广泛。我国的旧石器时代,其早期遗存有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等;中期遗存有丁村文化等;晚期遗存有峙峪文化、山顶洞文化、小南海文化等。

3. 腊玛古猿禄丰种

发现于中国云南禄丰,生存年代距今约800万年的一种腊玛古猿。1931年,美国学者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腊玛古猿化石,随后在肯尼亚、匈牙利、希腊和我国的云南开远小龙潭及禄丰等地也都有这种化石的发现,这是一种较接近于人的类人猿,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最早人类的祖先,其生存在距今1500万年至800万年。由于在我国云南禄丰发现的这种古猿化石资料最为丰富,也最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将其重新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或“禄丰古猿禄丰种”。

4. 能人

一种体质特征介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之间的人科成员,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能制造石器的人属成员。能人化石是1960年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首次被发现的,其生存的时间约在250万年前。1964年,肯尼亚考古、古人类学家L.S.B.利基将其定名为人属能人种,意思是“能干,手巧”。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畔发现编号为1470的东非能人化石,其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00万年。能人的体质特征比南猿进步,但较其后的直立人原始。主要特征是头骨薄而呈穹窿形,眶后收缩程度小,前部齿相对较大,下颌骨外面增强。体骨的形态特征与现代人非常相似,表明已能两足直立行走。脑量平均值为646毫升,大于南猿而小于直立人的平均值。在奥杜韦峡谷的能人遗址中,能人化石与石器和动物遗骸共存,表明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并能猎获羚羊等大小动物。

5. 直立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也称为猿人。直立人大约生活在距今200万年至20万年间。直立人能直立行走,也能制造工具。我国发现许多直立人化石,其中较重要的有发现于重庆巫山龙坪村龙骨坡的巫山人(距今约201万年至204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的蓝田人(公王岭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50余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发现于河南南召杏花山的南召人(距今约50万年),发现于山东沂源土门镇九会村骑子鞍山的沂源人(距今约40万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龙潭洞的和县人(距今24万年至28万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洞穴的金牛山人(距今28万年)等。

6. 巫山人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以1985年在重庆巫山龙坪村龙骨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命名。当时发掘出一块猿人下颌骨和一枚上门齿,一同出土的还有两件打制石器;此后,又进行过一些发掘,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剑齿虎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巫山人”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Home erectus 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巫山人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7. 元谋人

以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命名的直立人。该遗址发现两枚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哺乳动物化石等。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依据古地磁等方法测定,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从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炭屑和烧骨看,元谋人已知道用火。

8. 北京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1921年,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北京人遗址——“周口店第1地点”。1921年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1927年开始大规模系统发掘,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布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主持,当年又发现1颗人的左下恒臼齿。1929年,在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此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北京人的5个头盖骨等珍贵标本全部在几个美国人手里弄得下落不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又得到多次发掘,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还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这样,在北京人遗址的历次发掘中,共发现分属40多个男女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一百多种动物骨骼。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堆积物厚40米以上,在堆积中还有北京人用火留下的灰烬。较大的灰烬层有4个,第4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6米。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额向后倾,有较多的原始性状,平均脑容量约1075毫升,男性平均身高1.62米,女性1.52米,较现代中国人稍矮。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这表明北京人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依据多种方法测定,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9. 早期智人

又称为“古人”,是介于直立人与晚期智人之间,包括中更新世后期和晚更新世前期的人类。在考古学上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时代约距今20万年至5万年。我国早期智人化石有:辽宁营口永安乡金牛山洞穴发现的“金牛山人”,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的“大荔人”,山西阳高许家窑发现的“许家窑人”,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洞穴发现的“马坝人”,湖北长阳龙洞发现的“长阳人”等。早期智人比直立人脑盖较薄,脑容量较大,动脉支较复杂,说明其智力已有明显发展。我国早期智人一般颧骨较为前突,眉嵴较平直而非前突弧状,这些都与欧洲、非洲乃至西亚的早期智人明显不同,其头骨面已显示出蒙古人种的某些特色,虽然作为人种在这时期还没有最后形成。

10. 晚期智人

又称新人,包括晚更新世后期直到现代的人类。在考古学上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5万年至1万年。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有: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柳江人(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资阳人(四川资阳黄鳝溪)、河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岸边)、新泰人(山东新泰乌珠台附近)、左镇人(台湾台南左镇菜竂溪)等。晚期智人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在现代人脑量的变异范围之内。脑内动脉支也同现代人接近,说明其智力发达程度已与现代人接近。晚期智人的颅骨变高,厚度减薄,同现代人十分接近。但各地的晚期智人又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较原始的特征。我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多数已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所以被称为原始蒙古人种,应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

11. 山顶洞人

以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山洞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化石而得名的晚期智人。1930年发现,1933—1934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有丰富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及大量的动物化石。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及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一万八千多年。山顶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包括3个完整的头骨、一些残破的头骨碎片、下颌骨与零星的牙齿,以及部分躯干骨。这些材料共代表了包括不同年龄和性别的8个个体。据学者研究,山顶洞人当属于原始的蒙古人种,在其测量数据中,除了晚期智人共同具有的原始特征以外,主要方面都和现代蒙古人种接近,反映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的特点。

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中有25件石器、骨针,以及丰富的装饰品。骨针长82毫米,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小石珠、鲩鱼眼上骨等。山顶洞人的洞穴分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还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上室是居住的地方。下室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12. 新石器时代

人类物质文化的一个发展阶段。考古学者指称以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为基本特征的原始时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一般认为开始于12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为距今12000—9000年;中期为距今9000—7000年;晚期为距今7000—4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在南方,有年代距今1万年以上的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以及年代为距今10000—8500年的浙江浦江县黄宅镇上山遗址等;在北方,有距今11000—9000年的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河北阳原县于家沟遗址、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遗址、北京怀柔县转年遗址等。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在南方,有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还有南北交界处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在北方,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陕西宝鸡北首岭下层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内蒙古东部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等。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陶寺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薛家岗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

13. 河姆渡文化

因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而得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年代距今7000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由一排排木桩、圆木、木板组成的干栏式建筑群,大量的稻谷遗迹,陶器、石器,木耜、骨耜等农耕工具,也发现猪、狗、牛等家畜和犀、象、鹿、虎、猴、獐等兽骨,大量的禽类、鱼类,以及船桨等水上交通工具,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也反映了七千年前江南鱼米之乡的田园生活。

14. 裴李岗文化

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中一带,豫北和豫南也有发现。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距今8200—7500年。裴李岗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作物有粟。农业生产工具以磨制带锯齿的石镰、长条形两端弧刃或舌形一端刃的扁平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饲养猪、狗等家畜。陶器有杯、碗、盘、钵、三足钵、鼎、深腹罐、三足壶、双耳壶等。随葬品中,一般是石磨盘、磨棒与石斧、镰、铲两类工具分别随葬,这似乎与男女性别分工有关。

15. 仰韶文化

因瑞典人安特生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现而得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后数十年间,在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甘肃东部等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它们的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5000年间,其中又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烧制的彩陶最为著名。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址、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都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河南陕县庙底沟等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遗址;山西芮城西王村则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址。

16. 红山文化

因193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红山文化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以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F133为代表,其年代大体相当于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时期;中期遗存大体相当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时期;晚期代表性的遗址有胡头沟、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群,年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在红山文化晚期,以其女神庙、积石冢、大型祭坛和精美的玉器而被学术界誉为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玉器质地精良,玉色清润,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的“C”字形玉龙尤为著名。在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出土多个属于女性的泥塑造像。在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发掘出方形祭坛的祭社遗迹和圆形祭坛的祭天遗迹。在女神庙遗址周围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积石冢,也有祭坛。积石冢的修筑是用石头砌成墓圹,中间有较大的石椁,墓主人的随葬品以玉器为主,有玉龙、玉箍、玉环、玉璧等。

17.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东达黄河之滨,北抵渤海南岸,西到鲁西平原东部边缘,南及江苏省淮北一带。大汶口文化分为三期,早期为公元前4200—前3600年;中期分为公元前3600—前3100年;晚期为公元前3100—前26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一些富有的大墓,墓穴规模宏大,使用木椁葬具,有大量精美的陶器和石骨器,有些多达一百多件,而且还有精美的玉器和象牙器等。而那些十分简陋的小墓,墓穴仅容一具尸骨,随葬品只有一两件豆、罐之类的陶器,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大汶口墓地大墓与小墓的这种反差,说明大汶口居民内部已出现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分化。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发现有“炅”、“钺”、“斤”等陶文符号。

18. 龙山文化

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发掘而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最初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1949年以后,大量的发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谓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不能把它们视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因此,后来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别给予文化名称。一般的分法是:(1)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其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2)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属于中原地区早期阶段的龙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800年。(3)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二里头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岗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4)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5)陶寺文化,以前也称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或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1900年。

19. 龙山时代

可分为广义的龙山时代与狭义的龙山时代两个概念。广义的龙山时代是指公元前3000—前2000年间,在中原地区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庙底沟二期为龙山时代的早期,年代为公元前2900—前2800年。河南永城王油坊的龙山文化,较早的年代可达公元前3094年(ZK—0539);郑州大河村第五期属于龙山早期,其较早年代亦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狭义的龙山时代是以山东龙山文化(即所谓“典型龙山文化”)的出现为开始的时代,指公元前2600—前2000年间。

20.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主要中心性遗址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江苏昆山赵陵山,吴县草鞋山、张陵山、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等数十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良渚文化的墓葬特别流行用玉器随葬。良渚文化的玉器达到了史前玉器发展的顶峰。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很大,而且制作精湛,玉器上大多刻有神人兽面纹及其各种变体、鸟纹、卷云纹等良渚文化特有的图案。

21. 氏族

从原始群中分化出来的以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和消费单位。其成员出自共同的某个祖先,有自己崇拜的图腾标识。实行族外婚制。氏族成员共同劳动,人人平等,财产共享。氏族首领管理公共事务,重大事情由氏族议事会共同商议。氏族社会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发展阶段。国家是在氏族社会组织解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22. 部落

原始时代的一种社会组织。美国人类学家L.H.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易洛魁人部落的描述是:印第安人的部落由若干氏族组成,具有一块领土和一个名称,说同一种方言,部落内各氏族的成员相互通婚,部落对各氏族选出的酋长和军事首领有授职之权和罢免之权,部落具有共同的宗教观念及祭祀仪式,有讨论公共事务的部落会议与一个最高首领。

23.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多是由有血缘关系的或相毗邻的、利害一致的部落组合而成。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联盟就是由具有相互接壤的领土、相近的方言以及分散在各部落中的血缘相近的氏族等条件的五个独立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的主要职能是共同从事军事行动,如袭击敌对部落或对付外来侵略者时采取一致行动。易洛魁部落联盟内设有由50名世袭酋长组成的联盟会议,这些世袭酋长是由五个部落中的某些氏族选出,其地位和权限完全平等,对联盟内诸事项有最高决定权。联盟中的世袭酋长同时又是自己所在部落的世袭酋长,享有参加部落议事会和表决的权利。联盟议事会允许人民自由发言,但决议权限于联盟议事会。联盟设立两名主要军事酋长,其权限相等,无最高行政官。

24. 图腾

原始氏族部落的崇拜物、保护神及名称、徽号、标志。“图腾”(Totem)一词来自北美奥杰拜人(Ojibways),意为“我的血亲”。图腾崇拜的核心内涵在于:它将自然界中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自然现象引为自己的血缘“亲族”,深信其崇拜对象或者是本族的祖先,或者与本族祖先有过血缘交流,或者是本族成员生育和生命的根源之所在。有许多原始氏族部落以图腾崇拜物为该族及其个人的名称、徽号或标志,同时也是本族的保护神。这样,人们在村落前立图腾柱,在房屋、生活用具上绘制图腾,甚至文身以为标志,都是为了表现图腾神灵经常和本族在一起,庇佑着大家,并因此而发展出发达的图腾艺术。

25. 对偶婚

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曾指出:“区别偶婚制与专偶制的主要特点在于前者缺乏独占的同居。”对偶婚和对偶家庭是不断发展的。起初,男女双方都住在自己母亲的氏族中,通常由丈夫到女家拜访妻子,或双方到专为他们建筑的公房中过夫妻生活,即所谓望门居;随着母系氏族发展到繁荣期,氏族分裂为母系大家庭或母系大家族,丈夫便迁到妻子家中居住,即所谓从妻居;至父系氏族初期,妻方居住形式则为夫方居住制所代替。对偶婚和对偶家庭的发展,从人类原始社会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发展到知母又知父,为后来的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是人类婚姻家庭史上的一个进步。

26. 专偶婚

亦即一夫一妻制婚姻。关于专偶制家庭的产生,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专偶制家庭是从对偶家庭发展而来的;而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家庭一开始就是父系制家庭。专偶制家庭是与父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它从产生时起,实际上就只要求女子实行专偶制,男子则可以公开或秘密地实行多妻。真正的专偶制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

27. 聚落

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汉书·沟洫志》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形式,城市聚落一般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聚落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考古学的一种基本分析单位和研究对象,因此产生出“聚落考古学”。很多著名聚落遗址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8. 酋邦

欧美人类学家指称原始社会中血缘身份与政治分级相结合的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类型。酋邦(chiefdom)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卡莱尔沃·奥博格(Kalervo Oberg)在1955年写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的。在该文中,奥博格根据墨西哥南部低地哥伦布之前的印第安部落社会结构的特点,总结出六种类型的社会形态,其中第3种是政治上组织起来的酋邦(Politically organ-ized chiefdoms),这是在一个地域中由多村落组成的部落单位,由一名最高酋长统辖,在他的掌控之下是由次一级酋长所掌管的区域和村落。其政治结构的特点是酋长有法定权力来解决争端、惩罚违纪者。其后,在塞维斯的“游团—部落—酋邦—国家”这一演进模式中,酋邦被视为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已出现不平等的一个发展阶段。在欧美人类学家中,由于酋邦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学者们对它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对酋邦定义也有所不同。酋邦涵盖了从刚刚脱离原始部落的较为平等的状态一直到非常接近国家的复杂社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简单酋邦”与“复杂酋邦”则用来表示酋邦社会中不平等的发展程度和酋邦演进中的前后两个阶段。

29. 邦国

指结构形态简单的早期国家。“邦国”一词既见于青铜器铭文,如《蔡侯钟》“建我邦国”;也见于《诗经》、《周礼》等文献。“邦”或“邦国”这些词汇表达的大多属于古代国家之类的政治实体。如在《尚书》的《召诰》、《大诰》等文献中,周人用“大邦殷”称呼殷商王国,用“小邦周”称呼周人自己的国家。《尚书》等先秦文献中的“邦”、“邦人”在《史记》等文献中每每被置换为“国”、“国人”。青铜器铭文和先秦文献中有“邦君”这样的称呼,指的是邦国之君。在当代的史学著作中,有学者用“邦国”、“王国”、“帝国”来指称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在这样的体系中,邦国指的就是简单的早期国家。

30. 族邦

指邦国,也属一种早期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血缘、姓族、宗族等因素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邦”(国家)之前冠以“族”而称“族邦”。“族邦”用来指国家,最早是由田昌五先生提出,他把从五帝时期的“万邦”经夏商周时期一直到战国时代都称为“族邦时代”。而其他学者更主要的是在邦国的意义上使用族邦这一概念。

31. 三皇五帝

指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诸位领袖。三皇五帝作为一个专有名称,出现在战国时代。《周礼》、《庄子》和《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三皇五帝”这一概念,但在古代文献中说法不一。关于“三皇”大约有六种说法:(1)伏羲、女娲、神农(《春秋元命苞》);(2)遂皇、伏羲、女娲(《春秋命历序》);(3)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德论》。《礼含文嘉》排列为:“宓戏、燧人、神农”);(4)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5)伏羲、神农、黄帝(《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礼稽命征》、孔安国《尚书传序》、皇甫谧《帝王世纪》);(6)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德论》)。

“五帝”也有多种不同的组合。现在一般采用的多是《易传》、《大戴礼记·五帝德》、《国语》、《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32. 伏羲

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传说中的伏羲时期的文化主要特征有三:(1)“教民以猎”(《尸子》)、结网捕鱼;(2)始“制嫁娶”之礼(《古史考》);(3)“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传·系辞下》)。“始作八卦”说明已出现原始、朴素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制嫁娶”,出现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因而伏羲氏时代的渔猎经济也已不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较低级的渔猎经济,应与旧石器时代晚期较高级的渔猎经济相对应,伏羲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33. 女娲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平御览》卷七引《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说的是有关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这是古人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话性的解释。此外,还有女娲补天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大概远古时期发生过被古人称之为“天崩地裂”的地震、暴雨不断等自然灾害,古人将此说成是天塌陷了一个大洞,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这种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自然界的恢复和天气的好转。

34. 神农

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是古人解释我国上古农业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传说人物。《逸周书·佚文》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易传·系辞下》曰:“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说的都是神农发明农业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事情。此外,还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篇》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一方面说明上古医药与农业及植物学知识密不可分,同时也告诉人们神农的牺牲精神。有的文献说神农即炎帝;也有学者认为,汉代以前,神农是神农,炎帝是炎帝,只是炎帝族也很注重农业,对农业的发展很有贡献而已。

35. 炎帝

古史传说中与黄帝并列的我国人文始祖。姜姓,又号称“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连山氏”、“魁隗氏”等。《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因《水经注》渭水条下记载有:“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等,所以,徐旭生等学者主张姜姓的炎帝氏族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今宝鸡一带。也有学者认为,被号称为“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连山氏”的炎帝,并不在北方,而是在南方。炎帝对农业的发展有贡献,故有的文献说炎帝即神农。炎帝与黄帝并称“炎黄”。

36. 黄帝

古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向东迁徙发展,其足迹和迁徙的范围很大。司马迁说他曾游各地,“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各地的风俗习惯虽然不同,但他所到之处,各地的长老往往皆“称黄帝”。可见黄帝传说的影响之大。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黄帝号称轩辕氏,又号称有熊氏。有学者认为,轩辕氏即天鼋氏,是以大鳖为图腾;有熊氏是以熊、虎等猛兽为图腾。黄帝称轩辕又称有熊,是部族融合的结果。这种部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后来就成为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体,融合其他诸多部族而形成的华夏民族。华夏族的主干是由黄帝族、炎帝族所构成,黄帝和炎帝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7. 尧

名放勋,传说是陶唐氏的邦君,所以又称唐尧。陶唐氏最初活动于今河北唐县一带,后迁徙来到晋南,在帝尧时定居于晋南的临汾盆地,即文献所说的“尧都平阳”。在尧舜时期,各地已产生邦国,并出现邦国联盟。尧、舜、禹最初都是各自邦国之君,也先后担任过中原地区邦国联盟的盟主。尧舜禹禅让传说,描述了盟主职位在邦国联盟内转移和交接的情形。

38. 舜

名重华,传说是有虞氏之人,所以又称虞舜。孟子说舜最初是东夷人,生于诸冯(有学者认为在今山东诸城)。虞舜后来由东方迁徙到了今晋西南的永济一带,所以舜又被称为“冀州之人”。据《尚书·尧典》等记载,尧在年老的时候,让联盟内的“四岳”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举舜。经过对舜的品德等一系列考察,尧以为舜足以授天下,于是决定让位于舜。舜正式继位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邦和民众却不信任丹朱,而拥戴舜,这样,舜才正式继位。

39. 禹

古史传说中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最为著名的是大禹治水。相传禹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用疏通河道,开导川流的阻滞来取代围堵的方法治理洪水,获得了成功。“禹娶涂山氏女”为妻,禹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佳话。禹治理洪水取得了成功,在邦国联盟中建立了极大的威信。《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此时的禹已具有决定生杀予夺的专断权力,《国语·鲁语》记载,禹曾令各地邦君会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防风氏迟到,禹一声令下,就把他杀了。禹是从早期的邦国向王国转变时期的邦君和邦国联盟盟主。

40. 禅让制

传说中的中国古时帝位传承体制。相传实行于尧、舜、禹时期。此一时期“天下”归为“一统”,而地方诸侯国仍具较大独立性,取得帝位需经诸侯国君认同。帝在位期间,经臣属推举贤能以确定后继者人选,委以重任,增强其才干和威望。帝死后,后继人选需推让、回避一段时间,待诸侯归心拥戴方就帝位。而据近人研究,此制实行于原始社会末期或早期文明时代,系部落联盟推选首领或邦国联盟推选盟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