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做“奴隶”而不得,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为何哲学家累着却依然穷困潦倒?
1.比“月光”更穷,比“劳模”更忙
2009年国内各大论坛都出现了“working poor”的字样,这个专有名词在国外被翻译成“穷忙族”。这个族群有工薪阶层,也有白领,他们比“劳模”更忙,可是却比“月光”更穷,令人咂舌。
2011年,马伟豪执导根据石康同名小说《奋斗》改编的电视剧掀起了收视狂潮,80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电视剧中陆涛等一批80后青年善良、勇敢而又富有智慧,涉足社会和职场之后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经受挫折,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
艺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奋斗》中年轻人遇到的困难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但是结果却并不像电视剧中那般完美。你以“奋斗”般的热情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努力,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穷,前途无望,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失落?
越忙越穷,越穷越忙,我们是名副其实的“穷忙族”。虽然我们拼命地工作,拼命地加班,却无奈地发现存折里数字的增长速度远不及消费得快,到头来依然无法摆脱“穷神”。就像《炮打穷忙》中说的那样,我们就像一头蒙着眼睛的驴子,停留在一个地方,日夜不停地拉磨,最后得到的仅仅是一捆干草而已。
“我是一直趴在玻璃窗上的苍蝇,眼巴巴看着前途一片光明,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如果你是一名月光族,相信你看了这句话会深有感触,本觉得自己的努力会获得认可,会获得对应的报酬,会让生活更好,终了却发现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顺志在上海某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上海工作,他立志要在中国的经济之都闯出一片天地。
顺志为一家公司做渠道销售,他很努力也很用心,很快就过了试用期。他在工作中结识了女朋友小蕊,一晃眼两个人在一起已经两年了。
眼见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小蕊总是埋怨顺志:“你看人家都买房子结婚了,咱们这样何时是个头啊,还要不要结婚啊?”
顺志也很郁闷,自己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到头来每个月都紧巴巴的。房租、水电费、网费和交通费花掉了月工资的一大半,再加上和朋友交际,和客户应酬,每个月基本上都是“月光”,更别说买房、买车了。
房子、车子、孩子、票子,几乎都成了空中楼阁,原本人类最起码的生存需求,对于顺志来说是那样的求之不得。
顺志是典型的“穷忙族”,“日理万机”,“钱途”无望,郁闷焦虑,结婚遥遥无期。有人曾专门研究过类似顺志情况的人群,发现这群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加班加点,一周工作时间超过54小时,可是到头来加薪升职没他的份,看不到丝毫前途;有的人薪资待遇不错,却总能把到手的钱花得精光,这些人一般都缺乏安全感;还有人停不下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稍一停就会产生罪恶感。
“租房愁,买房愁;结婚愁,生孩子愁;养房子愁,养父母愁;生活愁,事业愁……这些退却爱情瑰丽和烂漫光晕的现实,每天都在折磨着他们无奈但必须坚强起来的神经。”
尼采说:“唯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内心的解放者。”无论是尼采还是柏拉图,哲学家们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内心的解放,忙到昏天黑地,忙到地老天荒,他们能为了理想忍受贫困、饥寒,累并快乐着。
可你不是尼采,也不是柏拉图,你需要养家糊口,忙的时候你该想想自己忙的是否有道理,是否有意义,花钱的时候想想此次消费是否是必需的。瞎忙只会浪费时间,乱花钱只会让你越过越穷。
“穷忙”只能靠自己救赎,别拿别人的人生来衡量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机遇不同,生活自然也各不相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给自己确定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这样只能徒增压力和烦恼,最终也不会获得理想的结果。
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你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成功了,而我整天越忙越穷,越穷越忙?是否是给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还是因为选择的职业出现偏差?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选择之前不妨好好思量一下,三思而后行。
除此之外,你应该学会理财,合理消费,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一分钱也别浪费,谨防比“月光”还“月光”。
救赎自己,做劳模,与“月光”拜拜,不要累了身体也累了心。心累坏了,即便是正当壮年,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也只能屈服。
2.左肩挎着爱马仕,右手拿着iPad挤地铁
左肩挎着爱马仕,右手拿着iPad。弱弱地问一句,朋友今天你挤地铁了吗?
如果你是一名“北漂”或是北京土著,如果你经常坐地铁,你可能会发现北京的地铁里有很多亮点,不少人都是“有钱人”,左肩挎着爱马仕,右手拿着iPad。一边掐着iPad玩切西瓜的游戏,不时地拉拉自己的包,使其更显眼,一边望望地铁来没来,再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关注自己,更准确地说是关注自己的爱马仕和iPad。一旦发现投射过来的目光,他们会立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低下头继续玩游戏,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因为钱并没有白花,自己因这些奢侈品受到的关注度提高了。
盲目的物质追求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月光族”和“啃老族”的大家庭里来,一个挎着爱马仕的人去挤地铁如同一个身着西装的人在行乞,得到的不是尊重,不是羡慕嫉妒恨,而是鄙夷的眼光,及“二货”的标签。
人前高人一等,人后低人一等,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现在很多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别人开“QQ”,你想着开“旗云”,别人开“旗云”,你想着开“旗云2”,别人开“旗云2”,你就想着换个系列,开辆“索纳塔”,总想比人高一个档次,可是实际上你的收入只能承担“QQ”的费用。
假如有人问你想不想要奔驰车,他可以帮忙10万元就可以拿下来,你买还是不买?“奔驰”在人们眼里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对那些喜欢攀比、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来说是不二之选,但你可能很难想到买车容易养车难的问题。
普通的家用车行驶100公里只需要7升油左右,而奔驰车行驶100公里耗油量高达28.5升。买奔驰车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投资,再加上耗损和保养费,普通的上班族可能需要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工作才能开得起这辆奔驰车。
你可能盲目地追求过物质享受,而且也享受了物质追求,但同时你或许也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李玲毕业之后直接被一家外企录用了,外企的福利待遇好,李玲拿的工资也比同龄人高出很多,令人艳羡。
后来,李玲贷款在一个高档小区买了一个小户型的房子,又咬紧牙关花了20多万买了一辆Jeep—指南者。
李玲与一些老外和白领来往频繁,和这些人一起吃饭、聚会,老外喝红酒,李玲也养成了喝红酒的习惯,李玲和其他白领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施华洛世奇、百达翡丽等一些奢侈品品牌。为了维系这个圈子,李玲吃喝穿戴都是名牌,出入的都是一些很有品位的场所。
外人看来,李玲是个成功的女人,有车有房,不靠男人也能喝得起高档红酒,戴得起奢侈首饰,但是事实又是怎样呢?
一次,李玲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医院住了一周,出院后她手头基本上没有多少钱了,银行又一直打电话催她还贷款,如果再拖下去房子和车子都可能被银行当作抵押品收走。
李玲心力交瘁,只好硬着头皮四处跟朋友和亲戚借钱,结果很多人都说:“你怎么会没钱?你的一个包包就值一万多,就别跟我这儿哭穷了!”“我还想跟你借钱呢,你有车有房,我们还在租房子,哪有款姐向穷小子借钱的道理?”“要是你没钱,那全世界的人都该要饭去了!”……
在外人看来李玲穿金戴银意气风发,前程不可限量,而今,因为虚荣耗尽钱财的她却是有苦难言。
不少地方尤其是大城市里的白领,有很多人和李玲一样,因为所谓的打入圈子而透支收入,因为追求物质享受而负债累累,他们没看明白,追求物质享受的前提是付出,盲目攀比、盲目追求物质只会让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异、扭曲,让精神更加空虚,生活更加辛苦。
在杨绛先生翻译的柏拉图著作《斐多》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记录:
苏格拉底: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一心挂念着吃吃喝喝这类的享乐吗?
西米:苏格拉底,他绝不会的。
苏格拉底:对爱情的快乐呢?他在意吗?
西米:决不在意。
苏格拉底:好,还有其他种种为自己一身的享用,比如购买华丽的衣服呀,鞋呀,首饰呀等等,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很在意吗?除了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他不但漫不在意,而且是瞧不起的。你说呢?
西米:照我看,真正的哲学家瞧不起这些东西。
如西米所言,真正的哲学家不会一心只想着追求物质,对于他们来说华丽的衣服不如平凡的现象,精美的首饰不如奥妙的哲理,饕餮盛宴不如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家常欢聚会。尽管他们的身体是累的,精神上却是享受的。
如果你也能像他们一样,不受物质的诱惑,不被虚荣蛊惑,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生活和工作上,相信你不会有多余的负担,不用承受额外的压力,你的生活会非常快乐,你的工作会很顺利,你的人生也将会变得很精彩。
物质追求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人生理机体的需要。但是盲目的物质追求则超出了必备的范畴,更多的是虚荣心在作祟,与人攀比,用超出自己能力的支出获得一时的精神满足,实在是得不偿失。
你可能无法做到哲学家那般从容淡定,过着质朴的生活,但是你可以努力克制欲望,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合理计划开支。在做出行动之前首先要评估自己的承受范畴和偿还能力,尽量做到不超支、不透支,让自己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选择了地铁,又何必非得拿爱马仕和iPad做装饰,还原一个真的自我可能会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3.今天,你“丁克”了吗?
在很多大城市中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到了为人父母的年龄却选择了不生不养,继续过二人世界,他们被称为“丁克族”。
“丁克”在现实生活中颇受争议,老人们认为他们“不孝”,竟然将传宗接代的头等大事放置不管,也有人表示对“丁克”一族非常理解,虽然孩子会给家庭带来很多快乐,但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重的负担。
张敬和田静是经过媒人介绍认识的,两个人相处了4个月便结婚了。张敬和田静都是很传统的人,希望让家庭生活更甜蜜,结婚第二年就有了孩子。
两个人都在工厂上班,工资并不高,结婚后勉强能维持家庭生活,但是有了孩子之后,田静的营养费、检查费等等花去了大部分的积蓄,孩子出生后,奶粉钱、学前教育……这些费用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不得不向父母求援。
孩子的降临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与甜蜜,却更多的是负担和压力,两个人开始互相埋怨,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起来。久而久之,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著名作家王朔说:“孩子给你带来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他养他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这莫大的快乐,绝对的决定权,当然也在你的手上。”
可是当你真正面对这种状况,手里攥着的决定权就像一根针一样刺得你生疼,你想的不是孩子出生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而是担心依自己现在的状况适合要孩子吗,要孩子以后能养得起孩子吗。
在知名作家六六的小说《蜗居》里,生活在大城市的海萍生完孩子不到半年,就将孩子送到乡下母亲那里寄养,这个决定无奈而又必然。她与丈夫生活在租来的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如果加上孩子,整间屋子就满了,而且这种环境根本不适合孩子成长。
海萍每次回娘家都是归心似箭,给儿子买一堆糖果,幻想着儿子和她亲昵的场面,可是小家伙却把妈妈看作是陌生人,在海萍的怀里挣扎,哭着要姥姥抱。
为了把儿子接到身边,海萍下决心要攒钱买一套房子。为此,海萍与丈夫吵架,甚至骂他没有出息,逼着他跟其父母要钱,还搜刮光了自己父母的养老钱,一人同时兼职几份工作,终于将房子买下来了。
如果没要孩子,海萍和丈夫可能生活得更轻松,丈夫不必将公司的船舶图纸卖给别的企业,也不会为此被拘留,海萍不会因为兼职拂逆领导,也不至于丢掉工作,双方的父母也不用拼上养老的本钱,生活也不会发生那么多不愉快的事情。
一个孩子扰了一家人的生活,不知道海萍是否后悔过没“丁克”?
张燕和林宇群是一对来自农村的夫妻,也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在大学相恋,整整谈了四年的恋爱,关系一直很好,大学毕业之后,经过双方父母同意便登记结婚了。
婚后,林家和张家长辈都希望他们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固定的收入,然后尽快要一个孩子。但是张燕和林宇群一直留在母校所在的城市工作,而且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
双方的父母都很生气。张燕对自己的母亲说:“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我和宇群都希望继续考研深造,以此能帮助事业更进一步。我们既然从农村走出来了,就希望能够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能够更好地生活。”
林宇群也劝自己的父母:“要孩子会增加我们的负担,会转移我们的精力,我们的努力也会因此而中断。”
双方父母无奈地说:“你们不要孩子将来会后悔的。”他们则回答:“不要孩子我们可能会后悔一时,可是有了孩子我们会后悔一辈子。”
张燕和林宇群的观念代表了一大批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想法,有的为了轻松生活选择“丁克”,有的为了事业发展选择“丁克”,有的人因为准备不足选择“丁克”……当你准备选择“丁克”之前最好想清楚为何选择这条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和常人不同,他们总是不停地转换近、远角度来看问题。从近处看孩子让家庭生活更甜蜜,而从远处看孩子给家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说喂养、换尿布等,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因此,一些哲学家一直在要与不要孩子之间权衡利弊,并且最终将此事拖了下来。很多哲学家选择不要孩子,即使他们平时喜欢孩子,但与哲学和真理探索相比,孩子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不需要的。”
你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放弃家庭、妻子,在自我的世界里一味地追求真理。要不要孩子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重要的课题,他们能放下的东西很可能是我们必需的。所以你不必像哲学家一样纠结,只要根据实际状况与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即可。
中国人十分注重传统观念,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民间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思想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12年中国各大、中城市的丁克夫妻数量不断增多,正在引领婚姻时尚。
生儿育女可以说是一种天伦之乐,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在经济条件、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遂了老人的心愿,这样也可以使大家庭更融洽。如果确实有困难,最好和家人平心静气地沟通,向他们解释清楚要孩子可能会面临的情况,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是甜蜜的负担,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因此我们常常感到纠结,怕为这份甜蜜买不起单,又怕老年的生活太孤独。
要与不要孩子是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慎重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因此搞得当下的生活凌乱不堪,更不能为此打乱以后生活的节奏。
这个世界上变数很多,或许这一秒因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养不起孩子,下一秒你却因为一个机会青云直上,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不要着急做决定,更不要因为迟迟做不出决定而苦恼,该来的总会来。
4.孩子尚小,父母已老
如今很多年轻人感叹: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原因何在?
在小说《蜗居》里的海萍抱怨道:“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女儿上幼儿园1500,吃穿用2500……孩子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一百多块钱,拉出来用的尿不湿名牌的又要一百多块钱,无论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
在现实生活中,像海萍一样的人很多,比海萍境况糟糕的可能更多,当海萍还想着还房贷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凑足首付款;当海萍还在为女儿幼儿园的费用苦恼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在为孩子上不起学而烦恼;当海萍还盘算着女儿这个月的奶粉花了多少钱的时候;他们孩子的奶粉钱可能还没有着落……
你也许会和大部分家长达成共识,养孩子是一项长远而艰难的工程:怀上孩子之后要选择一家医院保胎,进行B超等各种检查,开始注意给孕妇进行膳食搭配,还有胎儿教育、手术费、孩子衣物……
孩子出生前要忙里忙外,孩子出生之后又要开始算计长远,随之而来的各种麻烦和花销会让你觉得透不过气来。不禁让人怀疑,以前一个家里那么多孩子是怎么养活的。
2008年,林志和小荣小两口决定到北京打拼,将年仅3岁的儿子留在奶奶身边之后,便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成为“北漂”一族。
林志和小荣都是初中毕业,很多公司都将他们拒之门外,眼见兜里揣着的钱已经快用光了,小两口愁眉不展,北京并不像他们想得那么好闯。最后,一家小饭店店主收留了他们,总算有了容身之所。
小两口在北京打拼了两年,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经营状况还算不错。可是两年过去了,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将孩子接到了北京。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可愁坏了小两口,林志和小荣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幼儿园,发现每个幼儿园都已“爆棚”,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外地家长早在一两年前就开始预约。
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得到一个入学的名额,可是仅学杂费就7000多元,每个月还要交200元的基础教育费和300元左右的伙食费。
两个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基本上都搭在儿子上学上了。“钱一份份地赚,却是一沓沓地花,这就是生活!”林志无数次地这样感慨。
虽说我们正值青壮年,事业正值上升期,但这期间也是面对问题最多、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候,孩子还小,吃喝拉撒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上学之后德智体美劳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父母这个时候也慢慢变老,体质好一点的老人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体质弱一点的老人可能已经疾病缠身,离不开药物。
做儿女的我们自然不能将老人抛在一边,为了方便照顾,很多人将父母接到身边。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需要一边照顾孩子和老人,一边要起早贪黑工作赚钱。一旦孩子或者老人住院,我们要从工作间隙挤时间或者干脆请假照看他们,这样势必会耽误工作和收入,无形中加重压力。
前一段时间报道过一则名为“北京公墓已无现墓,市民20万每平米全款购买期墓”的新闻,可见墓地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房价。人这一辈子真不容易,活着的时候为了房贷拼死拼活,死了还要给儿女留下比房贷还厉害的“墓贷”。
抛去墓地的价格,其他治丧用品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件寿衣的成本仅仅五六十元,在市面上却标价三四百;一个最多几十元的普通骨灰盒竟然高达上万元,真是“死不起”。
2009年,一本名为《活着不容易》的书十分畅销,书中“桑狼语录”中这样写道:“没有透视镜,生活就像打麻将,很难确定下一张牌叫和三、六、九万,就像我无法预料今天,灵魂的三分之一给了信用卡,剩下三分之二给了女人、温饱和梦想……”
梦想支持着我们走下去,妻子给了我们同行的力量,温饱让我们感到欣慰,可是当信用卡逼着我们还款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只剩下这样一个声音——活着真累!
帕斯卡尔说得好:“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
斯宾诺莎完成了史诗巨著《伦理学》,但是这位巨匠靠打磨眼镜片为生;马克思这位天才哲学家一生穷困潦倒,孩子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他甚至不能给他们买一口像样的棺材……
活着便是有意义,对于哲学家而言比生存更重要的是追求哲学真理,正如泰利斯所说:“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面对艰难的生活时,哲学家依然选择坚持信念,沿着自己的理想之路前行。虽然我们不是圣人,但是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给自己信心,抱怨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然生活已经是这样了,既然我们需要养家糊口,既然前面的生活无法预期,为什么不微笑着接受事实,努力地工作,用心地生活呢?让孩子知道你正在很努力地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父母为你的孝顺而欣慰,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即便是世事洞明的哲学家,也一样活得很累。因为我们常常在犹豫、憧憬、抱怨中生活,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却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因为没有回头路可走。
生活的另一个名字就叫“不容易”,它就像一只行驶在大海上的帆船,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即便是哲学家,也无法预知明天是否会有更大的风浪,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手中的舵,继续向前!
5.新生“宅居士”
“天很冷,我宅在家里一周了”“宅男算什么,被窝男come on”“放假了,我又要开始标准的宅男生活了”“请不要叫我宅男,请叫我闭家锁;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如今“宅”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新型文化,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当“宅男宅女”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时候,新生代“宅居士”让人们再次聚焦“宅”字辈。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1%的大学生都属于“宅居士”,他们将自己的活动场所局限于学校、宿舍和家之间。在“闭家锁”和“居里夫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漫画和日韩肥皂剧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学习和陪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很多“宅居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喜欢自己和自己玩,偏好个人氛围,养成一种非常“自我”的习惯。尽管他们上学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但是放假之后便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生活又变成了一个人的世界。他们有时候觉得实在是无聊透顶,有的人会萌发一起出去郊游或者运动的想法,但用不了一秒钟的时间便被自己“宅”的思维拖沓下来。
你可能和很多大学生一样,上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宽松,除了上课会有一大把的时间,很多人看看猫扑,登登校内,或者看个电影、电视剧,青春就这样被腐蚀掉了。你如果突然想要改变这种状态,试着出去和人交往,安静下来做一份兼职工作,你会很难适应这种改变,觉得这世界太嘈杂,根本不是你想要的,甚至连话都懒得跟人讲。
于是,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开始出没:平时话不多,一棒子打不出个屁,却在QQ上聊得欢天喜地,一万个人都说不过他一个;平时不声不响,一副窝囊的样子,打开他的微博,却发现脏话连篇,俨然一个痞子流氓……
对于“宅居士”而言,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事情可做,没有方向可努力,这些都是他们“宅”的原因。但是他们有想法,有见解,有脾气,于是借助网络或其他媒介表达、发泄。
张少康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时候除了上课,便是和同学“宅”在宿舍上网打游戏。时间长了,他发现周围的兄弟都有了女朋友,再也没人整天陪他玩游戏了。他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多出去走走。
张少康开始组织朋友和同学一起去KTV唱歌,大家一起凑份子,AA制大概只要20元左右。
但时间久了张少康发现,自己只是个陪衬,那些“麦霸”能从开始把麦,唱到最后,而且自己会唱的歌也就那么几首,去KTV的频率远远超过他学习新歌的速度,算来算去还不如待在宿舍里玩游戏省时省力。
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便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现代人约会、聚会都讲究情调,讲究氛围,出入西餐厅,吃牛排,喝咖啡,看电影手里还要抱桶爆米花和可乐,逛街更是不管需要与否大包小包地买,这些对于你来说可能都是一项巨大的“财政支出”,也促使你选择“闭家锁”。
不仅如此,经济社会有一个缺陷就是很多人很多时候靠钱说话,大家在生活中都喜欢比较。比如过年你去朋友或者同学家里拜年的时候,长辈聊天之余会问,“今年多大了,找女朋友了没有?”“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女朋友是哪儿的,干什么的,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之类的问题;长辈之间聊天常常涉及孩子,“老李家的闺女考上了名牌大学”“老张的儿子在政府机关上班”“老王的孩子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块钱”……
你如果曾经遇到这种事情,相信会非常尴尬,因为你上的大学不如李四,工作的地方不如张三,赚的钱不如王二麻子多,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面对这些“嘘寒问暖”或者交流,你更愿意“闭家锁”。
但是如果你把心“宅”死了,那么你的生活会变得很糟糕,偌大的一个世界只剩下你自己,那将是多么可怕。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技术宅”,如果你把“宅”变成一种自我生存的手段或者调解方式,那倒不失为一种智慧。
冯悦是南京某大学的大四学生,大四以后课程很少,她便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做打字员,由于打字需要电脑,所以冯悦必须整天待在宿舍里,她不可避免地成了“宅”一族。
冯悦每个周末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向父母报告自己的近况,让二老放心。时间长了,冯悦开始对这种例行公事的报告略感麻木。直到放寒假回家,父母整天乐呵呵地陪着她,照顾她,她才感受到阔别已久的家的温暖。
回家之后,冯悦总是尽量将工作计划在白天完成,这样父母下班回家以后,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他们出去逛街,陪他们锻炼身体。
刻苦钻研并不等于闭门造车,“宅”在书房的哲学家最多能达到个人思想的高峰,而真正的哲学家是生活的行者,能从生活和游历中发现真理。
当文艺复兴的火种传到法国,蒙田在意大利旅行了17个月。他熟稔罗马的历史,他关注宗教和政治斗争、关注平民生活,走在路上的蒙田与“宅”在书房里的蒙田有很大的不同。
德国大文豪席勒对蒙田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跟自己的朋友说,蒙田的旅行笔记比他的随笔集带给读者的画面更丰富。
大哲学家尚且走出去看看世界,找寻生活奥秘,我们又怎能让人生与生活脱节,让自己远离社会,将快乐和幸福拒之门外呢?
当然,很多哲学家也是正宗的“宅派”,或者归于深山老林,名曰“居士”,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这个世界的肮脏、纷杂,让心境更加幽静、豁达,让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
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达到了凡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取得了一般人永远无法取得的成绩,但是更多的人是在逃避,逃避压力、逃避人际、逃避困苦。然而,这些东西就如空气,无论你逃到哪里都将无处遁形,而且因为“逃”,你将更加疲惫,倒不如坦然面对,迎难而上。
如果你是一个“宅居士”,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对你说“出去走走吧”,如果你有空,那么千万不要拒绝,到外面去会让你接触更多的社会信息。“宅”只会让你止步不前,自我束缚,你应该试着让自己从宅变成“技术宅”,从“技术宅”变成“骏马型人才”,只有这样你才能经久不衰。
6.沦为房奴那一刻,觉得累也值得
诗人海子的一句“我想要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上去非常浪漫,然而,如今很多人为了买一座房子,改变自己的生活,背负上“房奴”的重担,还款还到白发苍苍,背着房子末路狂奔,想想真是令人心酸。
电视剧《房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涨价的速度……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
虽说现在社会进步许多,但是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仍然传统保守,他们认为没有房子的家是不可靠的,在家和房子之间画等号,这让追求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青年男女不得不正视现实经济状况,有的情侣甚至因此分道扬镳。
《房奴》播出之后,在年轻的“80后”群体中引起了剧烈的震动,因为电视剧剧情正是他们正在经历的苦楚。
费溪和易萧萧彼此相爱,且将谈婚论嫁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这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双方在“先买房,还是先结婚”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纠结于“嫁给房子,还是嫁给感情”,最终引爆矛盾。易萧萧在母亲的压力和苦口婆心的强大攻势下,最终屈服于“无房不嫁”的传统观念。两个人虽然后来买房结婚,却也沦为“房奴”,开始了悲惨的生活逆转。
如果你是易萧萧的母亲,可能也不会答应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没有房子的穷小子,因为居无定所意味着生活不稳定,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过苦日子。在很多父母眼里,想要靠两个人的感情来维系不稳定的生活,这种婚姻不会长远,况且随之而来的孩子、户口等问题都会很麻烦。
《蜗居》里海萍宁可吃咸菜、方便面,也要攒钱买房子,在她眼里,在大都市里有一个落脚点,一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海萍的心理正反应了大部分“房奴”的真正想法,穷其一生之力买一套房子成为房奴们追求“幸福”的真实写照。
石磊出生在偏僻贫穷的贵州山区,通过努力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并且认识了现任女朋友华玲玲。石磊喜欢华玲玲的善解人意、温柔可爱,而华玲玲喜欢石磊的才华横溢、忠厚老实。
石磊毕业之后在一家外企工作,待遇不错,而华玲玲则考进了银行系统,这天造地设的一对真是羡煞旁人。
眼见两个人都到了结婚的年龄,这段感情也该有个结果了,石磊和华玲玲决定和华父华母谈谈结婚的事情。可是当两位老人得知石磊的家庭状况无法买房的时候,一口拒绝了这桩婚姻。在华玲玲的苦苦哀求下,两位老人最后答应两个人贷款买房。
两个人牵着手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然而,童话终归是童话,恋爱时的花前月下、风风雨雨都是浪漫,让相爱的人越走越近。但是婚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生活必会将王子与公主打回原形,等待他们的是艰难的现实。石磊与华玲玲这对佳人,终究也逃不过这既定的规律。
婚后,虽说两个人的薪资待遇不错,但是房贷的巨大压力仍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石磊和朋友的应酬明显减少,华玲玲也尽量少买衣服和化妆品。
劳累与贫苦渐渐占据了两个年轻人的心,累着却依旧摆脱不了贫苦,石磊因此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抱怨华玲玲一家人当初为何苦苦相逼,质问她,到底是看上了他的人还是他的房。
华玲玲更是委屈,一堆的追求者中她唯独选择了石磊,不顾家人反对,要照顾家,还要没日没夜地上班替丈夫分忧解难,眼见青春一步步走远,却连件几百块的衣服都不舍得买,孩子也不敢生,如今连丈夫都嫌弃她,她觉得她是世界上最为苦逼的女人。
埋怨、委屈、吵闹代替了恋爱时的卿卿我我,双方都觉得彼此变了,变得现实、势利、蛮不讲理,觉得对方都“露出了狐狸尾巴”,怀疑将彼此的爱磨蚀得所剩无几。
终于,两年后,他们走进了民政局,当初无限欢乐地从这里走进去,如今却凄惨地从这里走出来,为的,不过是一栋房子。
面对空荡荡的房子,石磊和华玲玲曾无数次感叹:爱原来如此廉价,廉价得抵不过一栋房子。
房子原本可以成为一处温暖的港湾,却因为高额的房贷将看似牢固的感情彻底毁灭,让婚姻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曾听有人说“哪里有你,哪里就是家”,买房子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家,当这个初衷背离了这个目的之后,有了房子,却没了家。
热播电视剧《房奴》中,伊世清贷款买房之后,轻松的生活便离他而去。当他把钱借给兄弟渡过难关之后,还房贷没了着落,被银行起诉,如果再补不上缺口,新买的房子就有可能被强制拍卖。为此,他疯狂地借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挪用公款……
如果没有房贷,伊世清不会丢掉尊严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不会陷入绝境,不会与妻子的感情亮红灯。
房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会限制他们的生活,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哪怕很小的一个变故都可能会打破生活的平静。
感情是婚姻的基础,房子是两个人盛放感情的器皿。如果两个人没有感情,再好的器皿也无法让婚姻幸福;如果两个人的感情经得起风雨,哪怕是破房陋屋也是温暖幸福的家。
当妻子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伊世清卖掉了还未偿清贷款的新房,并且将自己的肾捐给爱人,此时,他的爱人才感觉到了真正的幸福。虽说患难见真情,何必要等到灾难降临时才懂得房子相比爱而言,是如此一文不值?
所以,房子与人相比是次要的。婚姻不在于他给你一所多大的房子,而在于他有多爱你,他是否愿意为你付出他的全部。如果你只能得到一座房子,却得不到他的真爱,幸福就在门外,可它就不属于你。
苏格拉底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小房子。他的邻居很不解,问苏格拉底:“您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大人物,为什么要盖这么小的房子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这所房子虽然小,但如果它接纳的是我真正的朋友,那么我会很快乐。”
你如果能如苏格拉底一样豁达,不以房子大小悲喜,能够看透真正的快乐,那么你也许就不会太纠结于有没有房子,房子面积大小。
两个人在一起重要的是感情,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与其花费很大一笔钱买一栋房子,每天都过着还贷的日子,不如好好想想如何经营自己的爱情,帮助彼此将事业做强做大,待成功那一天,经济条件准许的情况下买一所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房子。
还款还到白发苍苍,不如年轻闯一闯,背着房子末路狂奔,不如夫妻齐心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