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心智成就梦想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定律
第一章 自我:从“心”开始,遇见未知的自己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
【定律阐释】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进步。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讯之父”约翰·皮尔斯说过:“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弥补这一不足。
最大的智慧是看到自己的无知
在古希腊雅典的一个神庙里,有一道神谕,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之所以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却缺少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一个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却往往是个真正一无所知的人。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想看,孔子本身就是一位老师,是一位智者,但他却并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反而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遇到的人中肯定会有自己的老师。不仅如此,孔子还说要“不耻下问”,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进步的起点,要真正取得进步就要靠不耻下问来填补自己的无知。大家都知道孔子一生收了不少徒弟,却不知他也拜了不少老师,只要他有不懂的问题就立刻向别人请教。也许,正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成就了孔子。
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总统——林肯也是如此。林肯的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母亲是一位平庸的家庭主妇。而林肯却有着超凡的文笔、极强的处理事务和管理的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还不满一年。那他是如何获得那些学识和能力的呢?原来,林肯从小就能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论是农夫、商人、律师还是村儒学究,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可能做我的教师。”正是这种态度,让他不断积累知识,让他不断增强能力,最终成为美国的总统。
为人应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在对自我进行清晰剖析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而流露出来的真实态度,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建议,促进自己改正不足。
学海无涯,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反而是促进自己弥补无知的前提。无论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雄心壮志是什么,在达成这些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做好了。换句话说,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才能达成你的人生追求、雄心壮志。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这是以下几项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先修好身,才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身修什么?首要的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地去填补空白。如何修?就是要不断地自省。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慎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让自大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又有言曰:“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处处都以“无知”的面目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待人,不耻下问。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要懂得看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些有所作为的人,大多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你不想虚度自己的人生,就先从看清自己做起吧。
春秋时期,有一段时间越国政治混乱,兵力疲弱。作为“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认为,这正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要出兵讨伐越国。这时,有一个名叫杜子的人前来劝阻。他问楚庄王:“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答:“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自从大王的军队被秦国打败,楚国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越国,难道您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吗?”听了这一席话后,楚庄王立即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有很多人都像楚庄王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很危险的,不自知的人很可能在战争中送命,在生活工作中失败。所以,无论何时都要谨记中国的那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总是能抓到羊吃,而自己也一样长着翅膀、尖嘴和爪子,于是它就想自己肯定也能抓到羊吃。可是,当它扑向羊的时候,不但没有抓到羊,还被羊角给扎死了。
不难看出,这只乌鸦犯的就是不自知的错,它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鹰的差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鹰能做到的它也能做到,结果白白地送掉了性命。
其实,人无论在何时,处于何等的高位,都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应该说,越是处于高位,越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别人的恭维蒙蔽了神志。
晕轮效应:不要像看“日晕”一样看世界
【定律阐释】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为什么我们会“爱屋及乌”
中国有句古话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如果爱一个人,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会喜爱。要知道,依我国传统文化,乌鸦是“不祥之鸟”,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爱屋及乌”的现象呢?
其实,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认识事物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或其他事物做出全面的结论。这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晕轮效应影响下,一个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圈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博达列夫实验,亦证明同样的道理。
苏联学者博达列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他向两批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告诉第一批学生这是一名罪犯,因杀人而入狱;告诉另一批学生这是一个物理学家,曾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他要求学生根据其形象描述其可能具有的性格。结果,第一批学生的评价都是贬义的,而第二批几乎全是赞美的。
再有,中国民间有句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是为爱慕之情所迷惑,觉得所爱女子无处不美。黄庭坚的诗“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最相得”,便是由这句古话而来的。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双方看来也是无所谓的。这也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效应是由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他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我们就会认为他其他的一切都是坏的。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正所谓“一好百好,一恶百恶”,在生活中,“晕轮效应”与“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这些都是人类一种奇妙的内心反应。
理性人生,辩证对待心中的“光环”
客观上讲,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这顶“光环”。
既然我们知道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赅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要实事求是,考虑全面。当别人称赞你的时候,要保持头脑冷静,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之处;当别人贬低你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要知道自己还有可取之处,真实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出现以偏赅全而导致的错误。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晕轮效应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麦哲伦是如何利用晕轮效应成功地获得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帮助的。
在哥伦布航海成功后,为表明自己与投机者或骗子不同,麦哲伦在觐见国王时特地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同往。帕雷伊洛将地球仪摆在国王面前,历数了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及种种好处。结果,卡洛尔罗斯国王果然被说服了,麦哲伦成功地得到资助,进行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然而,在麦哲伦等人结束航海后,人们发现了他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及他所计算的经纬度有诸多偏差。
可见,卡洛尔罗斯国王之所以资助麦哲伦,并不是因为麦哲伦本人或帕雷伊洛的劝说内容,只是因为他认为帕雷伊洛作为专家,其建议一定值得信赖。所以,适当地运用晕轮效应,有助于我们积极地发展。
此外,在认识或接触其他人和事物的时候,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障碍。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当他遇到被公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时,为她的美丽而心动,以至于疯狂地爱上了她。在普希金眼里,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结婚后,普希金每次把自己的诗读给娜坦丽听时,她总是不耐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玩,参加晚会、舞会。普希金为了她放弃了诗歌创作,弄得债台高筑,甚至还为了她与别人决斗而牺牲了生命。
通过普希金的故事,我们要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能让“一俊遮百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和理智。对一个人或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赅全,要做全面的了解,避免“晕轮效应”的偏差。
正如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先征服自己。”请辩证地对待我们心中的“光环”,理性地走出精彩的人生!
控制错觉定律:我们总是会“自信地犯错”
【定律阐释】 控制错觉定律,由于人们平常的生活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来支配,所以把这种错觉扩展到偶然性的事件上。
彩票真的是自己选就容易中吗
日本有一家保险公司,发了一批头奖5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每张彩票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职工。其中,一半彩票是买主自己挑选的,另一半彩票则是卖票人挑选的。到了抽奖那天的早晨,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那些买彩票的人,并对他们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出来。那么,他们会以多高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关于前面的彩票问题,很多朋友会觉得两者的售价肯定不一样。没错,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彩票的售价是1.96美元,而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彩票的售价则是8.16美元。原因就在于,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一定较高。
其实,这就涉及心理学上的控制错觉定律,即对于彩票等非常偶然的事件,人们也以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但客观上来讲,偶然性的事件是受到概率支配的。比如,你扔硬币1000次,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非常接近500。但是哪一次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那么,回到最前面买彩票那个例子。实际上,别人给你买和你自己买,从概率上看,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尽管从理论上人们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到了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还是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能靠我们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所以就将这种意识错误地推及所有事,包括那些偶然性事件。
再如,我们掷骰子时,胜负完全是偶然的,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毫无关系。当有人想掷出“双六”的时候,心中就在想“六、六、六”,随之口中也小声地唠叨出来,甚至不知不觉地用手逐渐加力捏骰子。可事实上,结果完全是偶然的,与这些附加的动作毫无关系。只是人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结果越容易如愿。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大学生一些钱,让他们来做掷骰子的赌博。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们都觉得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按自己的意愿转动。不过,这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的依据,只是人们的错觉而已。
了解了控制错觉定律,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赌博游戏会吸引很多人,甚至不少人为此倾家荡产也难以自拔。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
错觉:该克服时要克服,该运用时要运用
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我国古书《列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记载:
孔子东游,见两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这里所讲的近如“车盖”,远似“盘盂”,就是错觉现象。简单地说,错觉是指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错误的知觉经验。它与幻觉或想象不一样,因为它是对应于客观的和可靠的物理刺激的,只是似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捉弄我们,尽管这样的捉弄自有其道理。再如,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标,经验不够丰富者往往因分不清上下方位,产生“倒飞错觉”,造成飞入海中的事故,亦是同理。此外,在一定心理状态下也会产生错觉,如惶恐不安时的“杯弓蛇影”、惊慌失措时的“草木皆兵”等。
关于错觉产生的原因虽有多种解释,但迄今都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以及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同时,外在因素也会引起我们的错觉。曾有一个实验,有人分别从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挑选10个孩子,让他们估计从1分到50分(美元)硬币的大小。实验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要高估硬币的大小,尤其是5分、10分和25分值硬币。而当硬币不在眼前只靠记忆估测或者把硬币换成相同大小的硬纸板时,则高估情况会急速降低。这个实验形象地证实了在不同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对知觉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不过,错觉虽然奇怪,但不神秘,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
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例如前述的“倒飞错觉”,研究其成因,在训练飞行员时增加相关的训练,便可有助于消除错觉,避免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人们能够通过控制错觉来获得期望的效果。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常利用人们的错觉来创造空间中比其自身看起来更大或更小的物体。例如一个较小的房间,如果墙壁涂上浅颜色,在屋中央使用一些较低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房间会看起来更宽敞。美国宇航局为航天项目工作的心理学家们设计的太空舱内部的环境,使之在知觉上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电影院和剧场中的布景和光线方向也常被有意地设计,以产生电影和舞台上的错觉。
不值得定律:别样的心态,别样的选择
【定律阐释】 不值得定律,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抱着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会感到快乐,并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值得”与“不值得”,都是心的距离
世界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年轻时向美国最有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柯普兰学习作曲,附带学习指挥技巧。可就在作曲方面的造诣炉火纯青的时候,他的指挥才能被当时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他被力荐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结果,他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几乎成了爱乐乐团的名片。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非常成功,始终受着“我喜欢创作,却在做指挥”矛盾的折磨……
从伯恩斯坦的事例可以看出,在人们的眼中,他是出色的,成功的;但在自己的眼里,他并不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大半辈子都活在苦恼和矛盾之中,甚至最后还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这就给予我们一个深深的启示:“值得”与“不值得”,距离有多远,就在于我们的内心如何衡量。正如心理学中不值得定律所阐述的那样,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则会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如今,不少年轻人得到一份工作后,都渴望证实自己的优秀,但因认为简单小事不值得做,从而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价值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将之变为现实。年轻人本来就心高气盛,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因此往往会对手头上的琐碎工作不满,动不动就兴起“拂袖而去”的念头。一位先知说过:“无知和好高骛远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导致频繁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小事也好,大事也好,都是我们内心价值观的一种判断,我们不妨听听比尔·盖茨的劝告:“年轻人,从小事做起吧,不要在日复一日的幻想中浪费年华。”
还有,李嘉诚当初为了开创自己的大事业,离开舅舅的钟表公司独自闯荡。然而,他并不像如今很多年轻人那样浮躁,而是从小事做起,在打工中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开创事业的新局面,终于,成就了一代富豪的庞大产业。
那么,究竟哪些事值得做呢?通常,这要取决于3个因素。
第一,价值观。一般来说,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第二,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第三,个性和气质。比如,在企业中,让成就欲较强的员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员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员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
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事或作选择时,我们就会理性地对待内心的“值得”与“不值得”。
选择要理性,面对要积极
不值得定律让我们明白:智者,应理性地对待心里的那把尺子,在众多选择中,要认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值得做的,然后竭尽全力,把这些值得做的事情做好;反之,那些没有意义、不值得做的事情,干脆不要做。
世界著名编剧家贝尔西蒙的每部剧作都堪称经典,很多人都认为他有着过人的才能或智慧。其实,在写每一个剧本之前,他都会先问自己:若能将这个剧本中每一个角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保持故事的原则性,那这个剧本究竟会有多好呢?说白了,答案只有3种:一是“很好”,值得花费2年的心血去深入构思创作;二是“还行吧”,但是像鸡肋,没太大意思,不值得耗费太多的精力;最后则是“垃圾、俗套”,根本不值得一写。也正是因为这种做事前认真考虑是否值得做的习惯,贝尔西蒙才能不为不值得做的事浪费时间,从而将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值得做的事业中,最终取得成功。
还有,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传奇经历,也是来自一幅他认为值得实践的世界地图。
在约翰8岁生日那天,慈爱的爷爷送给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一幅被翻得卷了边的世界地图。正是因为这张地图,他的灵魂找到了归宿。
在15岁时,少年约翰·戈达德写了一本励志的自勉书《一生的志愿》。他宏大的愿望令人叹为观止:要去尼罗河、亚马逊河与刚果河探险;驾驭骆驼、野马、大象与鸵鸟;读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莎士比亚的所有著作;写一本书;谱一首乐曲;为非洲的孩子们筹集100万美元的捐款;拥有一项发明专利……
这本包含了作者127项目标的书,让大部分人看得热血沸腾,可真要说到实践,人们往往会望而却步。可约翰·戈达德不同,他一生的宏愿也像少年时的誓言一样笃定不变。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他开始了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漫长旅途。尼罗河、乞力马扎罗山……这些梦想的地方一次次在他脚下展开。40年后,年老的他完成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这本《一生的志愿》成了他“一生的成就”。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找到我们在社会中的坐标,找到心中的那把标尺,遇到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没必要大动干戈,以免浪费生命;当遇到了真正值得做的事,就应该像贝尔西蒙和约翰·戈达德那样,坚持下去,尽全力去实现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功。
权威效应: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定律阐释】 权威效应,指如果一个人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敬,那么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容易使人相信其正确性。也就是说,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对常人的信任。
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却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阅后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成了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在我们赞赏刘勰聪慧的同时,也不得不折服于心理学中强大的权威效应。
掀开“机长综合征”的心理学面纱
在航空工业界,有一个现象叫“机长综合征”。说的是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行事故。下面这个故事,就是“机长综合征”的一个典型。
一次,著名空军将领乌托尔·恩特要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但他的副驾驶员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总部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做替补。和这位传奇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飞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这位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起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权威效应。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士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例如,某天你眼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相信你一定会选择专家。还有,一篇医学论文是被推荐到联合国的某个组织去报告,还是刊登在普通杂志上,这种反映医学成就的信息,其影响肯定是不同的。
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崇尚权威,迷信权威人士成了社会大众的一个普遍特征。社会中大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学识有限,心理脆弱,对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问题不甚了解,不辨真伪,因而盲目相信所谓权威的意见。他们甚至不在乎“说什么”,只在乎说者本身的权威地位。古往今来的君主枭雄、教主领袖,乃至市井中有号召力之人,他们的号召力往往正是来源于对大众心理的这种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擦亮双眼,理智思考,不要让权威成为遮盖事实真相的心理面纱。
自信是突围负面“权威效应”的利器
不可否认,“权威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上进的“权威效应”是值得提倡的。
例如,树立权威人士做群众的好榜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权威人士担任形象大使,负责环保、节能、关爱生命、如何急救等有意义的公益宣传,将会在大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权威效应”也有其消极、颓废一面。例如,某些虚假、误导的广告,由于聘请了一些权威人士进行代言,造成诸多消费者受骗上当。特别是那些涉及医药用品与医疗服务方面的广告,造成的危害及恶劣影响更大。要知道,从心理学层面讲,对于大众而言,权威人士代言广告的性质属于“证言广告”,大家虽然没有切身去体验,但因为对代言者的推崇和信任,往往会对产品热心追捧,甚至深信不疑。这也是为何人们再三强调,权威人士或名人在代言广告方面,要强化一种责任感和守法意识。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明白,其实“权威”也是凡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总是跪倒在“权威”的面前,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进步。
我们具体应该如何破除“权威效应”的消极圈套呢?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了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40%。
在科学大发现的时代——19世纪,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爱因斯坦就发现了“相对论”,为科学界打开了新视野。
与之类似,下面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真实故事:
一位导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出去散步,在散步之前,他都要给他的一位学生留三道题,放在桌子上,等学生来解答。
这天这位学生发现老师只给他留了两道题,他很快做完了,又在老师的书中发现了一个折着的小字条,上面写着一道题,题目是:“如何用一支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来画一个正十七边形?”他开始苦思冥想,到深夜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答案。于是次日来见他的导师,导师看到答案后异常地惊讶,因为那道夹在书里的题目是他打算花大力气解决的,是当时数学界的一道难题。这位学生就是高斯。
试想,如果当时高斯知道那是一道当时数学界的难题,也许根本不会那么快找到答案。
所以,我们不要被问题吓倒,不要惧怕权威,更不能盲目地迷信权威。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用自信心作为突围那些权威名义下的种种圈套的利器。
情绪定律:情绪影响一切
【定律阐释】 情绪定律,指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
情绪的惊人力量
有个岛上生活着一个未开化的部落。一天,村里发生了一桩杀人案。为了查出罪犯,人们请来了一名巫师。巫师让所有嫌疑分子都喝了“法液”——一种有一定毒性但不致毒死人的液体,并告诉他们,这种“法液”只对杀人凶手起作用,清白的人不会有事。结果,喝了法液的所有嫌疑人,几乎都安然无恙,唯独一人,终日绝望,没过多久便死了。究其原因,我们就要到情绪上找答案了。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手;情绪一落千丈的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都做得不好。其实,这就是情绪的强大影响力。前面法液缉凶的例子亦是如此,清白的人坚信“法液”不会伤害自己,情绪安然,身体也就无恙;而真正的凶手却由于心存恐惧,认为“法液”对身体伤害很大,情绪低落,终日绝望,自然容易走向死亡。
人常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没错,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自己的情绪变化,差点儿造成他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后果。
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拣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给一份科学杂志写信,加以推荐。
后来,这篇论文发表了,并且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想想看,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结果恐怕就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情绪的好坏与我们自己的心态及想法密不可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情绪定律。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看着是悲哀的,在你眼中也许就是喜乐的,关键是自己怎么想。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糊糊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糊糊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这个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可见,面对同一口棺材,两个秀才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进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情绪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身处世事,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它们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愤怒夹杂;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十分微妙。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情绪面前,语言确实有些苍白无力。不过,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学着理性地去控制情绪。
不做情绪的奴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漫漫人生路上,要么是我们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我们,而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手的,就是我们的情绪。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消极不良的情绪可以像敌人一样袭击我们,积极健康的情绪可以像朋友一样帮助我们。
其实,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我们的情绪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位老人,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小儿子是卖草鞋的。晴天时,她心想:真糟糕,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了;雨天时,她又想:真糟糕,小儿子的草鞋卖不出去了。所以,老人每天都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有一天,邻居告诉她:“你换过来想一下不好吗?晴天时,你就想小儿子的草鞋可以卖出去了,不是很开心吗?雨天时,你就想大儿子的雨伞可以卖出去了,是不是也很开心呀?”老人听了这番话,就照着做了。
从此以后,老人每天都很开心,常常笑容满面。
许多时候,我们也和那位老人一样,对于同一现实或情境,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角度看,就可能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要知道,使自己快乐的钥匙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郁闷也好,快乐也好,其实都不是由外界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情绪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能被情绪左右。正如心理学家所证明的:人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放大镜,而且也是积极情绪的制造者,生气郁闷只能是折磨自己。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整,这样就可以时常保持积极情绪。
保持积极情绪状态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宽容别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等。如果你不慎掉进了河沟,不妨想想也许有一条鱼会游进你的口袋;当你参加一些重要的考试或活动,感到非常紧张时,可以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这样自然就会令情绪冷静,信心百倍;当遭遇困难或身陷逆境时,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振作精神,那么,下一步就会走向成功。
心理摆效应:人心也会像钟摆一样
【定律阐释】 心理摆效应,指在情绪心理学中,人们那种由于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引发的心理像钟摆那样向两极摆动的现象。
解惑“乐极生悲”
如果直接告诉你,你的心里有个钟摆,你一定不会相信。那么,请你回想,自己的心情是否曾如大海的波涛一样,大起大落?例如,同朋友聚会时热闹得快快乐乐,自己单独一人时又孤寂得冷冷清清;出去玩一场觉得很开心,可回来后又为日常生活的单调枯燥而心烦……这些,都是我们内心向两个极端摆动的现象。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心理都有十分明显的两极性。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爱与恨、乐与悲、祸与福、赞成与反对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会随着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产生在这些两极之间摆动的现象。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最振聋发聩的篇章,范进的乐极生悲就是典型的心理摆效应的例子。
乡试出榜那天,家里断炊,范进抱着一只母鸡到集上去卖。报喜人来了,邻居寻范进回去打发报喜人,范进不信,被邻居一把拖了回来。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金榜)。”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说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范进被人唤醒后,哭笑无常,满街疯癫。后来,经他的岳父胡屠户扇了一记耳光,惊醒过来,疯病才见好。
多数人都不解,一个正常的人为什么会产生心理摆效应呢?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心理存在着一种起伏现象。这是说,人的心理变化犹如大海的波涛,潮起潮落,经常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而这种变化总是在心理的两极来回摆动,从而产生心理摆效应。
第二,心理摆效应的产生与个人的两极循环人格密切相关。有些人的人格特征总是两极心理状态很明显,一会儿狂喜,一会儿宁静;一会儿激情万丈,一会儿心灰意冷;一会儿快快乐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爱,一会儿恨等等。这些人特别容易产生心理摆效应。
第三,与环境、角色反差较大有关系。一般来说,环境与角色反差较大的人,心理摆效应易产生;反之,不太容易产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感情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
顺其自然,让心不再摇摆
面对“心理摆效应”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就让情绪无情地操控着我们,使心成为一个无休止的钟摆吗?
当然不是!我们应懂得顺其自然,要知道,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低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可怕的不幸、灾难或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但是,这些往往是我们无法选择、也不可避免的。对此,明智的应对方案就是默默地接受,从而避免心情陷于低潮。还有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帮助你减弱不幸的伤害,那就是,当不幸降临时,不要将其放在心里,予以忽略,予以蔑视,以此来调整心态。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因为,环境不能决定你是否快乐,你对事情的反应才决定你的心情。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要驱除生命中的黑暗,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生命充满阳光;要避免混乱,就得追求和谐;要使头脑戒绝错误,就得使头脑充满真知;要远离邪恶,就得多多思索美好可爱的事物;要摆脱一切讨厌和不健康的东西,就必须深思一切怡人和有益健康的事情。因为截然相反的思想不可能同时占据一个人的头脑。做到这一点,你就真正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一定要懂得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有聚也有散,生活有乐也有苦。有些人由于希望永远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对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状态总是心存排斥,他们的心情自然就会因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我们应该学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场景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的情绪。
此外,避免心理的极性摇摆,我们还要做到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让自己快乐兴奋的生活时空中,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而当自己转入情绪的低谷时,要尽量避免不停地对比和回顾自己情绪高潮时的“激动画面”,隔绝有关刺激源,把注意力转入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奋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动当中去。
情感宣泄定律:请给情感一个宣泄的窗口
【定律阐释】 情感宣泄定律,指情感如果不及时宣泄,会引起心理问题。即使你在压抑、克制阶段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只说明它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对你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
由祥林嫂的喋喋不休说开去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作为《祝福》的主人公,以“喋喋不休地讲述阿毛事件”而为人们所熟知。由于第二个丈夫的死,特别是儿子阿毛的死,祥林嫂的心理处于极度的紊乱状态,正常的精神发展在屡次的灾祸中严重受阻,只有依赖倾诉——反复絮叨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宣泄她那被压抑且痛苦的情感。祥林嫂也是人,这种倾诉,更确切地说是宣泄,完全是创伤心理求得安慰的需要。
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一反常态的絮叨、歇斯底里,乃至许多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不就是因为遭遇灾祸或不顺,对情绪的发泄吗?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因此也就需要情绪的宣泄。
有人认为,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应该千方百计地压抑、克制,不能发泄出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能量,若不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释放,它自身丝毫不会减少,就好像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还有,即使你在压抑、克制阶段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实际上它对你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
王先生是某公司的职员,有段时间经理总是批评他这不对、那不对。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被扣上“效率低”的帽子。不过,谁叫人家是领导呢?王先生有怒不敢言,在公司竭力压抑自己,并在心里自我慰藉说“能忍的人情商高”。
可是,每次下班回到家后,王先生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于是,他就拿起笔练练字,想通过这种方式平静一下自己。谁料,等他写满一张纸才发现,纸上写的,除了经理的名字外,就是“龌龊”、“王八蛋”等一类不满和愤恨的话,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通过上面王先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情绪需要宣泄的时候,光靠自己的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不经意间,它也会向外流露,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祥林嫂的“说”,王先生的“写”也可以,这就像人类的本能一样。
及时疏导,别让坏情绪“决堤”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失败等不顺我们心意的事情。由此所产生的情绪,如同洪水一样,若不及时把它泄出去,就会给我们心理的堤坝造成强大压力。对此,我们不能采用堵的方法,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堵塞只能是暂时的,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就更严重了。
也许你会问:“在心理上筑高堤坝不行吗?”要知道,如果这样做,势必使人在心理上与外界日益隔绝,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及窒息等不良后果。同时,这股暗流达到一定程度,还是要冲破心理的堤坝,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从科学上来讲,对于这样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霍桑工厂的谈话试验就是很好的例证。
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生产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薪资待遇等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理想。为探求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与的研究小组,对工厂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是谈话试验。在大约2年多的时间里,心理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2万余次。在谈话中,专家耐心地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不做任何反驳和训斥,让工人们把不满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工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关于这个试验,心理学家分析,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各种管理制度有诸多不满而无处发泄,而专家们通过谈话恰好能让他们将这些不满发泄出来,对情绪起到疏导的作用,从而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工作效率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再如,中国一些小学为学生开设“情感宣泄”课,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心中的苦闷、遇到的困惑或者想发泄的事情。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情绪疏导,为他们提供宣泄的机会,其他同学还可以帮忙想办法、出点子,使学生们在互相帮助中学会如何摆脱苦恼,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从而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情绪需要宣泄,但要注意合理性。这就好比我们用高压锅做饭,一方面要将气适当地放掉,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把饭做好。如果只知道将气泄掉,那么,拿掉整个锅盖就可以达到目的了。然而,这样做却使饭夹生了。因此,情绪宣泄不仅要有建设性,还应该是无害的。
在宣泄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指责别人,而用诉苦的方式,更容易博得别人的理解。也可以找个不影响他人的适当场合,自己大哭一场,或者听音乐,做运动,自言自语,写写日记,养育鱼鸟,种植花木,找心理医生等,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禁果效应:越“禁”越“禁不掉”的心理
【定律阐释】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或事情,人们越是好奇和关注,越是充满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这与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禁果”真的格外甜吗
在古希腊神话中,万神之首宙斯有位侍女叫潘多拉。一次,宙斯派她去传递一个魔盒,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打开盒子。然而,正是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她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其实,正是宙斯“禁止打开”的命令促使潘多拉将盒子打开,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禁果效应”。
俄罗斯有句著名的谚语说:“禁果格外甜。”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就要先从“禁果”说起。它源自《圣经》,指伊甸园“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实。
《圣经·创世记》载,上帝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建了一个乐园,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伊甸园。上帝让他们两人住在园中,并负责修葺与看管。同时,上帝还特意嘱咐道:“园内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都能吃,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能吃,因为吃了它你们就会死。”亚当和夏娃谨记着上帝的教诲。
突然有一天,夏娃没禁得住蛇的诱惑,被神秘的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吸引,于是摘下树上的果子,吃了下去。而且,她把果子也给了亚当,亚当也吃了。
后来,上帝得知此事,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同时,上帝惩罚了罪魁祸首——蛇,让它用肚子走路;责罚了夏娃,增加她怀胎的痛苦;责罚了亚当,让他终身劳作才能从地里获得粮食。
夏娃和亚当为什么要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是因为他们饥饿呢,还是因为他们嘴馋?当然都不是。这个关于人类远祖的故事,暗示了人类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应”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即上面所说的“禁果效应”。其实,这种做法与东西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禁”激起了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这种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接受者心里形成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禁果格外甜”,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表现。
巧妙播种“禁果”,品其甜、避其苦
虽然生活中禁果效应无处不在,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
你也许不知道吧,今天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土豆,在刚刚被发现时,就是因为被当做禁果,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土豆从美洲引进到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队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卫队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呢?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想要知道个究竟。于是,他们商量好,到晚上就到那块土地上偷挖土豆,然后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
结果,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而且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
正是巧妙运用了禁果效应,激发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帕尔曼切推广土豆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除了像帕尔曼切那样利用禁果效应得到积极效果外,生活中还有不少因“禁果效应”适得其反的例子。
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特、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再有,一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如禁止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但一味地严厉禁止,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逆反心理,使他们在两种心态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反面。
可见,透过禁果效应,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某些人们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物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把某些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事物当成禁果,以免人为地增加其吸引力,适得其反。
情绪转移定律:小心,坏情绪会传染
【定律阐释】 情绪转移定律,指人的不好情绪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宣泄,就会转移到其他人和事上,是一种情绪的蔓延现象。
一场坏情绪的心灵“流感”
生活中,我们的坏心情就像流感一样,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不断蔓延。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王先生是某私企的总经理,对公司管理非常严格,而且能以身作则,每天都早到迟退。不料,有一天早晨,王先生看报太入迷了,结果出门晚了。他匆匆忙忙地开车,闯了一个红灯,正巧被警察逮到,还被扣了驾驶执照。
本来上班就迟到了,没想到还被扣了驾照,王先生顿时气急败坏。回到办公室,正好碰到项目经理来向他汇报工作。他不带好气地问:“上周那个项目敲定没有?”项目经理告诉他还没有。他突然吼道:“我已经付给你7年薪水了。现在我们终于有一次机会做笔大生意,你却把它弄吹了!如果你不把那个项目争回来,你就别想再踏进公司半步!”
项目经理怀着一肚子不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想:“我为公司卖了7年力,你王经理不过是个傀儡。现在,就因为我丢掉了一个项目,就恐吓要解雇我,太过分了!”正巧秘书来找他签字,他马上问秘书:“今天早上我给你的那5封信打好了没有?”秘书回答说:“还没。我……”他立刻冒起火来,指责说:“不要找任何借口,我要你赶快打好这些信件。虽然你在这干了3年,不表示你会一直被雇佣!”
秘书很愤怒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心想:“有病啊!3年来,我一直很努力工作,经常加班,现在就因为我无法同时做两件事,就恐吓要辞退我。太欺负人了!”
秘书下班回家,看到9岁的儿子正悠闲地打着游戏,立刻叫起来:“我告诉你多少次,要好好学习,赶快给我回到房里去看书!”
儿子回到自己房间,心想:“妈妈刚到家就冲我发这么大的火,真过分!”这时,平时他最喜欢的小狗走了过来,可他二话没说就狠狠地踢了小狗一脚:“给我滚出去!”
小狗疼得乱窜,发疯似的冲出门,还咬了一个人——那个人正好是从这里路过的王总经理。
不可思议吧,王先生的消极情绪通过漫长的链条,经过不同人物的传导,最后又回来殃及了自己。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概括为情绪转移定律,指人的不好情绪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宣泄,就会转移到其他人和事上,是一种情绪的蔓延现象。
其实,这样的情绪转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一旦无法正当发泄和排解,往往会找一个出气筒,把情绪转移到别人的身上,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自己也很难控制。但无论如何,拿别人撒气是不对的,对别人是不公平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我们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出气筒一样,我们也应该适当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掌控自己,别把坏心情传染给别人
既然人人都不希望被当做出气筒,那么,遇到不良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我们要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及时扭转不良情绪,避免它的蔓延。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位富有的女士开着车来到一家珠宝店,走近柜台,开始挑选钻石项链。这时,一位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过来选珠宝。可是,男士不小心,正好踩到了女士的脚。见男士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示,女士愤怒地指责道:“长那么大,难道没学过‘礼貌’二字吗?”男士见女士发火,便漫不经心地说“对不起行了吧”,随后还喃喃自语道“真无聊”。女士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就摔门而去,临走还说:“没素质!”
莫名其妙地被人踩了一脚,还被人说三道四,女士很生气。谁料,开车回家的路上,又碰巧遇上堵车,女士更加烦躁。“哪来这么多的破车;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得那么快,不要命啦;这家伙水平太臭了,怎么学的车?……”女士开始喃喃自语。
刚开动车子没多久,又到了一个交叉路口。她遇上一辆大型卡车,那辆卡车先慢了下来,随后司机伸出头向她示意,让她先过,脸上还带着友好的微笑。
不知怎么,女士一肚子的不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没想到吧,仅仅一次小小的谦让、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可以给别人带来愉快,让不良的情绪结束蔓延。
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原谅别人。而且,当别人对我们不友好时,不一定是真的对我们有恶意,也许是因为他遇上了生气的事,不知不觉就把气撒到了我们身上。对这样的人,我们也没必要斤斤计较,宽容为怀往往更容易解决问题。
同时,如方岳在诗中所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在社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当你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就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另一方面,可以自觉地转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这样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
可见,明智人生需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要做到处颓势不倒,处逆境不躁,心静若止水。还要守住一份寂寞,忍耐一份孤独,不随波逐流。自己的情绪,还是要自己做主。
眼不见为净定律:只要看不见,就是干净的
【定律阐释】 眼不见为净定律,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机制,具体指当人们看到自己难以接受的事物或遇到无法忍受的事件时,一般采取否定、逃避态度的现象。
眼不见为净,心不想不烦
俗话说得好:“眼不见为净。”当你讨厌的东西没有在你视力范围内时,这些东西所带给你的不快就会消失。
例如,你的饭里有条虫子,如果你没看到的话,你不会认为它不干净;但当你发现时,你会再也吃不下去,而且还会想把已经吃进去的吐出来。有时候,衣服上溅了油渍,没看到的时候,你会认为它是干净的;而如果偶然看到了,就非得把它洗了才行。每个城市里都有污浊的地方,而如果你没有看到过这些地方,你会认为城市的每个地方都很干净;但一旦你看到了,就再也不会这样认为了。
其实,关于“眼不见为净”这句俗语的由来,还有个相当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秀才喝酒后在一起抬杠。一个说天下万物水洗为净,另一个却说眼不见才为净。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实在是相持不下,便一起去请乡绅判断,并且压了赌注,谁要是输了,就得把自己的一半财产和妻子输给对方。乡绅也认为天下万物水洗为净,因此那位说“眼不见为净”的秀才输了。
那位输了的秀才,愁眉苦脸地回到家里。妻子王氏赶忙来问出了什么事,听了秀才的说辞,妻子大哭起来。可王氏是位聪明人,哭过之后,立即就想到了一个解救的办法。于是,她就劝秀才说:“相公,你虽把我输给别人,但我走也要走得像个样子。你明天中午去把众乡绅请来吃一顿饭吧!”秀才知道自己对不住妻子,对于妻子的要求半点也不敢马虎。
第二天中午,乡绅一行人都准时出现在那位输了的秀才家里,其中还包括打赌取胜的那位秀才。入席后,酒过三巡,王氏突然从屋里出来,手里还端着一个马桶。只见她把马桶放在门口,用清水把马桶刷了三遍,又用热水把马桶擦了三遍,最后又用清水把马桶冲了三遍。看到这些,众人皱起了眉头,吃饭的心情霎时低落了许多。但王氏不慌不忙,又用抹布把马桶里外擦了个净,然后带着马桶进了厨房。过了一段时间,该上饭了。只见王氏端着她刚才刷的那个马桶,大摇大摆地出来了,并把马桶放在桌上,打开马桶盖,说:“大家请用饭吧!”在座的人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不过,往马桶里一瞧,里面竟是热气腾腾的白米饭。那个获胜的秀才突然恍然大悟,说:“是我输了。不是水洗为净,而是眼不见为净!”
于是,这个俗语便传开了。
试想,假如王氏不把马桶端出来让大家看到的话,只是用碗盛饭出来给客人们,那么他们也不会认为那米饭是不干净的,肯定也会像往常一样吃起饭来。人们就是这样过于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不是去分析事情的真相,而且人们也习惯于自我欺骗。
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说:“管他呢,眼不见为净!”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般都是讲这话的人遇到了什么难办或烦心的事。对于不好处理或难以接受的事,我们的第一选择一般都是“眼不见为净”。只要那些让我们不快的人或事不被我们看到,那些难办的或烦心的事好像就不存在了。然而,这却是一种自我欺骗,事实没有半点改变。如果将来你再看到那些事和人时,你将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承受更巨大的痛苦。所以,对于自己,一时的自我安慰是可以的,但是经常性的自我欺骗却是要不得的。
与其自我欺骗,不如大胆面对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真的。先否定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然后再慢慢接受它。比如说,钱包不小心丢了,我们就是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总认为它还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把它找到。可事实上,它是真的丢了。为什么我们在遇到坏事情时,总是会先否定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呢?
因为我们的内心无法接受这一事件,否定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身体里存在着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当我们遇到令我们不快或痛苦的事情时,就会自觉地采取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而当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时,我们也会用否定的态度来减轻负罪感。比如,年幼的儿童不慎将花瓶或杯子摔破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而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东西,就如同掩耳盗铃一般。鸵鸟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就把头埋进沙里。因为危险在眼前,情感上难以承受,把眼睛蒙起来,抹杀已发生的事实,以免除心理上的负罪或痛苦。这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正是用自我欺骗的方法来减轻痛苦,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让我们难以忍受的事情。比如自己心爱的人离开了自己,与向往已久的大学失之交臂,努力了许久的工作不被肯定,房子突然发生了火灾,朋友突然出了车祸,自己莫名奇妙得了重病等。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当这些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为了自我保护,我们的心理机制会自动地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让我们认为这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一场梦,等梦醒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是你告诉自己没发生过,它就不存在了。最终,你还是要去面对。越早地面对,才会使痛苦越小;越是逃避,受到的伤害越大。自我欺骗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虽然有时会缓解一些疼痛,但那都是幻象,等到清醒的时候疼痛会加倍。躲在沙子里,敌人也不会放过你,只会让敌人更轻易地抓到你。所以,学会面对吧,不要再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虽说“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清,心不想不烦”,但这都是一种缓解之法,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那如果看见了,听到了,想起了,怎么办?这种打击是双重的。当坏事发生的时候,当危险降临的时刻,首先要接受现实。没有什么是不可接受的,一切痛苦当你真的敢于接受时,它的疼痛度就会减轻很多,因为你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而如果你只想着逃避,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那么现实会对你更加残酷。一切对手都是吃软怕硬的角色,现实也不例外。只要你拿出勇气,敢于面对,那么这世界上就不存在过不去的坎儿。
能获得成功的人,是敢于面对自己惨淡人生的人,是敢于接受一切打击磨难的人,是敢于挑战各种艰难困苦的人。所以,从今天起,不要再骗自己,努力去面对现实吧!
自我宽恕定律:自己的错误总是可以原谅的
【定律阐释】 自我宽恕定律,是指我们对于自己的错误、缺点总是可以很轻易地原谅,而对于别人的却不行。
我的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
曾经很流行这样一个观念——“我的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其实,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坏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错误。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犯了错。
例如,在公交车上,一男人踩了一女人的脚,女人很生气地质问他:“你干什么呢?踩我脚了,你知不知道?”那男人却说:“谁让你把脚放我脚底下的。”从来都不是他的错,都是别人的错。当然这个例子举得有点夸张,但是实际上类似的事真是数不胜数。
当别人指出你的问题时,人们一般不是承认,而是狡辩。先来证明这不是我的错,就怕承担责任和后果。对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过失,人们总能找到的解释理由,而这理由往往又和他人有关,也就是说人们惯于推卸责任而不是承担责任。
在人们的心目中,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为了避免惩罚就先把责任推一边去,或者干脆不承认,也不推诿。有些人,让他认个错,比杀了他还难。这是自尊心太强的缘故,他不容许自己犯错。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都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这样会有损他的形象和自我评价;自卑的人,也不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越是自卑,就越害怕自己犯错,不敢承认自己犯错,因为这样会被别人看不起,自己也会更自卑。人类的这个天性,真是可笑至极。
一个杀了别人全家的犯人,被抓获后,不仅毫无悔改之意,还说:“是他们逼我的。都是他们逼我的。如果他们不逼我,我也不会这么做。”一个专抢富人的劫匪,在被抓获时,说:“他的钱来路也不干净,我抢他是应该的!”一个盗窃犯被抓后,说:“谁愿意当小偷,如果不是这个社会不公平,不给我一条活路,我也不至于走到今天。”总之,一切罪行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别人造成的,不是我们故意犯的。
还有,自己起晚了迟到了,却说:“路上碰着个熟人,非拉我说话。”不小心把别人的杯子撞到了地上,却说:“你怎么把杯子放在这么不安全的地方啊?”泼水泼到了人,却说:“谁让你站那儿的?”反正,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不可开交的争吵,无法解决的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人都认为自己有理,都看不到别人的理。不懂得互相体谅和宽容,关系只能越闹越僵。
如果说自私是人类的本性,自我保护是人类的天性,自恋是人类的秉性,那么人类就应该在后天多多学习宽容和体谅他人的能力。
错了就是错了,承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敢于承认错误,才能获得进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看到别人缺点的时候也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上学的时候,考试结束后,老师让自己改自己的错题,往往会少算一两道;而如果让你去挑别人的错误,那么你会连最小的错误都看到。这就是“自己行,别人不行”的态度在作怪。
中国有句古话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正是这个定律。自己犯多大的错都是可以原谅的,而别人犯一丁点儿错就应该受到重重的处罚。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我们往往对自己放纵,对别人严苛。
胡小梅认为自己是个很高尚善良的人,很讨厌那些背地里说人坏话和向领导打小报告的人。但是,她的消息又是最灵通的。每次工作休息之余,她都会向大家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料,当然是在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而同事们议论领导的话,她有时候也会不小心透露出一些给领导。久而久之,大家发现一直号称最讨厌背地说人坏话和打小报告的人,却是最经常做这两样事情的人。
人就是这样,不喜欢别人背地里议论自己,却喜欢在背地里议论别人。正所谓:“见人之过易,见己之过难。”所以,古人倡导“一日三省吾身”。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即时改正。这本来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因为能做到的人太少了,所以才显得难能可贵。
现实生活中,很多纷争都是由于我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却非得让对方承认错误而引起的。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东风。”如果人人能做到这样,那么这世间将少许多纷争。所以,我们要懂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平时不要太与他人计较,也不能太放纵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步,完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正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对人对事,那么就能化隔阂为理解,化矛盾为情谊,变错误为机遇,变不足为优势。
《菜根谭》里说:“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待自己要严苛,对待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过于放纵,只能让自己的惰性越来越大,错误越犯越多;而对别人过于苛刻,只能给自己徒增麻烦和烦恼,让自己越来越不招别人喜欢。所以,面对自我时,要戴上眼镜仔细瞧毛病;而面对别人时,要摘掉眼镜使劲想优点。
自我是一本书,是一个谜,是一个孩子。我们要翻阅它,要猜透它,要教育他。更好地塑造自我,就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然后弥补不足改正错误。
虚假同感偏差:“以己度人”未必可靠
【定律阐释】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做“虚假一致性偏差”,在1977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里罗斯证实并提出。它指的是人们经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一种心理上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哪怕这种知觉是错误的。
我们为何会自信地“以己度人”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虽然沉重却发人深省:
古时候,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木匠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很卖力,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脱了下来。这时,他突然想到了身边的孩子,生怕孩子也热,也同样把孩子的衣服都给脱掉了。结果,孩子被冻死了。
看罢此故事,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木匠很愚蠢,但是,这种“愚蠢”正是虚假同感偏差的典型表现。人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正确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在他人身上,想象着每个人与自己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如果自己有疑心,就会认为周围的其他人都是疑心重重。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可以使你通过坚信自己的信念和判断,从而获得自尊和优越感,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可能会像那个愚蠢的木匠一样,给你带来决策和选择的错误。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一个人的虚假同感偏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虑:
1.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你非常重要的时候
生活中,你或许听到过这样的言论:“爱有多深,恨便有多浓。”当一对情侣分手之后,之前的爱意都将转化为瞬时的愤怒或者长久的积怨。如果你作为他们的朋友,其中一方总会在你面前抱怨:“那家伙是个狼心狗肺的混蛋!是不是?”他们会坚定地认为你也会和她站在同一个阵营里,并一起和他们同仇敌忾,尽管你心里并不是那么想的。
2.当你非常确信并坚定自己的观点或意见的时候
对一个问题相当确定的人,自然会倾向于认为别人也持有相同意见,即使受到反驳,也不会轻易悔改。比如,一个高中生特别擅长某类数学应用题,在其他同学看来是困难的题目,他总是能快速形成解题的思路。而如果有哪一次他自己也遇到难题无能为力时,他就会认为其他人肯定也做不出来。即使有的同学解答出来了,他也会认为是错误的。
3.当你的地位和正常生活受到某种威胁的时候
如果你面临一个重大事件,比如说你的家乡发生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或者你所在的单位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你肯定会在心里格外关注这些事件,同时,认为别人也会觉得这事很重要,而且会持有和你一样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家乡,还是单位,那都是“你的”,别人或许只会关心,但不会像你那样如此在乎。
4.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的时候
平时,我们总会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虚假同感偏差正好相反,是“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例如,在公司公开竞聘时,很多人总会在心理暗示:“我认为自己入职以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都很优秀,领导和同事们也看在眼里,所以不会有人不选择我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中,由于性格等原因的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我们也没有理由让每个人都赞同自己。
5.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的时候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当人们习惯了自身的生活方式之后,便会把这种习惯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例如,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在办理公务、生活学习方面越来越依赖于电脑。相隔异地召开视频会议,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通知,使用电子邮件上交作业,等等。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沟通交流方式的时候,如果偶然发现身边还有人没有电子邮箱,写文章的时候还用钢笔和稿纸,便会瞠目结舌。殊不知,只是他们忽略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们是一样的。
让虚假同感偏差回归原点
有的时候,在确定的场合和事件中,由于虚假理论偏差在起作用,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带来一些小小的困扰,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虚假理论偏差就是一种自私狭隘的坏品质。归根结底,它属于人的一种本能。
既然是本能,就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人类自身也无法避免。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认识这种理论,从而正确利用这种定律,使它服务于人,造福于人。
首先,不要先入为主地对他人的观点进行主观臆断。当遇到某些事情需要大家说出观点或想法的时候,尽量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过深思熟虑,说出最适合自己,也最能代表自己心声的观点。而不要削尖了脑袋去做别人肚子里的蛔虫,猜测他人的想法。试想,如果猜对了,短时间内可能会增加个人的成就感,但其长远结果是,这样的人会因为热衷于追求这种所谓的成就感而变得猜忌他人。而如果猜错了,则会产生心理落差,影响情绪,从而影响到工作学习的效率,得不偿失。更为重要的是,虚假同感偏差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主观臆断则会使这种本能偏离原先的轨道,将其夸大化。
其次,客观对待并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你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但别人没有认同你所有的观点的义务。了解了虚假同感偏差理论,我们就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观点,宽容地尊重他人的观点。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是战场上的敌我双方也可以成为好兄弟。在战场相遇,只是因为各为其主,但战场上的成败不影响个人的交情。这样,就有助于人们建立沟通和对话渠道,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情谊。
最后,要敢于接受他人的反驳。在自然界,存在着生物多样性的现象;在人类这个大群体中,自然也要有思想多元化的现象。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两个人甚至几个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的时候,要敢于接受,就事论事,不要认为这是所谓的人身攻击,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其实,有的时候,出现观点上的反驳反倒是一件好事,一个好的策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一个新颖大胆的科学设想,往往是在参与者争论得面红耳赤之后产生的。正所谓“集思广益”,要想出位,就必须允许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家之言通常情况下都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正视虚假同感偏差,将他人的反驳看作是对问题的切磋。在工作和学习中,人们需要这种“切磋”。
当人们真正理解了虚假同感偏差,并能够学以致用的时候,这个定律中的“偏差”也就回归到原点了。
周哈里窗理论:人心是一扇“窗”
【定律阐释】 周哈里窗理论,是心理学家鲁夫特和英格汉关于客观自我的认知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用窗户比喻一个人的心,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人的内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
认识自我的那扇“窗”
人们总会得意地说:“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就是我自己!”而实际上呢,我们并非那么了解自己。也许你身边总是有人夸奖你说:“你太有趣、太幽默了!”“你的头脑太灵活了,总是想到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或者还会有对我们的批评,如:“你真的有一点懒惰。”“你的脾气有时候不是很好。”当然,这些一定是我们自己不曾发现的问题,我们甚至会觉得朋友们是在说谎,可说的人多了,你就需要仔细想一想,他们说的究竟是对是错?
其实,认识自我应该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周哈里窗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该理论用窗户比喻一个人的心,并将这扇窗户分成四个部分,即分别位于一个窗户的左上部分、右上部分、左下部分、右下部分。它们对人类自我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
开放我:左上角那部分窗称为“开放我”,也叫“公共我”,这一部分属于自由活动领域。也就是说,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比如,一个人的性别、外貌、婚否、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点、能力、爱好、特长、成就等等。这是自我认知的基础部分,自己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同时,对他人也无需隐瞒。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程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等。“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盲目我:右上角那部分窗称为“盲目我”,也称“脊背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的流露——自我常常觉察不到这些关于自我的信息,但是别人却心知肚明。
盲目点可能是一个人的优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缺点。由于本人对这个认知领域毫不知觉,当别人将这些盲目点告诉自己时,一般会产生惊讶、怀疑或辩解的情绪反应,尤其当听到的信息与自我认知不相符时。所以,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人满脸惊讶地说:“啊?是吗?难道我这种性格真的很受大家喜欢吗?我还一直以为大家都喜欢像小华那样的性格类型呢!”
隐藏我:左下角那部分窗称为“隐藏我”,也称为“隐私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隐私,不愿意透露或不能让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隐藏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缺点,像身份、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意念等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具体视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而定。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把自己看得太透明,或者不敢把自己完全地展示在他人面前。
未知我:右下角那部分窗称为“未知我”,又叫“潜在我”,属于处女领域。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有待挖掘和发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潜能。一般指一个人经过训练和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机会里展示出来的才干。潜意识仿佛隐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充分探索和开发未知我,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总之,了解了周哈里窗的具体内容,我们便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认清自己。
如何客观认识自我
我们经常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自知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由于盲目我和未知我的存在,导致人们虽然每天都与自己相处,但是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这便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来完全认知自己。下面的故事或许会给朋友们一些启示。
一个冬日的午后,小猫咪和妈妈在院子里晒太阳。小猫咪好奇地问妈妈:“人们说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妈妈说:“孩子,幸福就是你的尾巴啊!”小猫咪听了,马上兴高采烈地转动身子,想要抓住自己的尾巴,却怎么也捉不到。小猫咪满脸沮丧地说道:“妈妈,我怎么捉不到幸福呢?”妈妈笑了:“傻孩子,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自然就跟着你了!”
原来,幸福从未离开,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能自知的盲点,只有不断地去挖掘未知领域的自我,才能真正拥有“自知之明”。
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客观地认识自己呢?
第一,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从幼年到成年,我们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复杂的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第二,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己。
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成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养成反思的习惯,每天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情,哪里做得比较好,以后要继续保持;哪里做得有欠缺,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要引以为戒。在反思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三,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这一点很容易,只是做起来有点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尝试认识自己:首先,自己眼中的我。指自己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其次,别人眼中的我。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认识。最后,自己心中的我。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补偿作用:弱点也是一种力量源
【定律阐释】 补偿作用,由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他认为弱点其实是激发潜能的优点。当个体发现自己的缺点以后,为了恢复内心的平静,会产生一种弥补的机能和心理去设法弥补自己的弱点,从而成为个人发挥潜能、超越他人的一股力量。个体能够借着这种作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弱点让我们更努力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们家很穷。有一天,她的母亲带着她去给校长送礼,希望能让孩子转到这个中心小学来。她的母亲把家里的唯一一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那时的校长是村长的儿子,她和母亲向校长说明了来意,并且把那只老母鸡送给了校长。原以为转学的事情可以顺理成章地办好,可是谁知,校长说道:“谁要这东西?我们早吃腻了老母鸡,连小柴鸡都不爱吃了!”
那句话刺伤了小女孩和她的母亲。最终,她们没有去成中心小学,小女孩还在她们村子里上小学。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小女孩本身就有点自卑,校长的话更是刺痛了她的自尊心,使她更加觉得自己很卑微。但是,她明白了自己应该发奋努力。在后来的日子里,她是这么跟自己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结果,她每年都能考班级的第一名,最后,她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后来,她又考上师范学校,在一所小学里教书。
原来,优点和弱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优点,也没有绝对的弱点。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安慰那些正在经受挫折的人们,而是有着科学的依据。
在一系列医学的临床实验中,医生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肾病患者摘去了左肾,那么他的右肾往往更具有生命力。在眼睛、肺、心脏等手术中,也都有类似的现象出现。
这种生理上的现象吸引了很多有兴趣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补偿作用”的理论学说。
所谓补偿,就是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优势,激发其自信心,抵消其弱点。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会使其天赋在挫折面前遭到灭顶之灾,从此变得畏缩不前,无数事实说明,补偿措施能给自卑意识强烈的人提供成功的精神力量。成千上万个自卑感强的人通过补偿途径获得了自尊、自信、自爱。但凡在某一领域获得诸多成就的人,探索他们的成功史,会惊奇地发现,这些人中有大多数在童年时有着诸如家境贫寒、父母离异、身体残废、体弱多病、相貌丑陋、精神障碍等弱点。补偿其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是这些人奋发图强的主要因素,甚至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贝多芬、海伦·凯勒、霍金分别是在音乐、文学、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人物。当人们景仰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却少有人会想到,贝多芬是个聋子,这对一个搞音乐创造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和障碍,但是生理的缺陷没有影响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反而更加努力,留下了传世经典的交响乐。海伦凯勒是盲聋哑人,却能掌握英、德、法等五种语言,并创作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著作。而霍金因为肌肉萎缩而只能被禁锢在轮椅上生活,却并没有因此而向命运妥协,反而在科学领域有诸多建树,并有像《时间简史》这样的科学论著问世。这样看来,弱点并不必定导致失败,只要正确看待弱点,将弱点转化为优点,人们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弱点。面对弱点,与其每天怨天尤人,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还不如自己想办法弥补弱点,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当积攒了足够多的资本以后,你就会发现,即使别人想把你看成是懦夫,也很困难了。
合理补偿弱点,完善自我
从成功人士的过往经历来看,补偿作用这一心理机制,并不是抓住弱点,让其变为优点,而是有策略性地进行安排和取舍,使其不能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并进一步成为自己独有的优势。
要做到这一点,以下几种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第一,用直接补偿的方法。所谓直接补偿,是指个体在失败或不足的部分重新获得成功。通过对自身的全面认识和巧妙布局,把弱点直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中学课本里的《为学》这篇文章中记载了两个和尚由四川去南海朝圣的故事,如果从客观条件方面考虑,先完成朝圣这件事的肯定应该是富和尚。因为他有穷和尚所无法比的优势:衣食无缺,财力雄厚。相比之下,穷和尚有什么呢:一个化缘的钵,来解决吃饭的问题;一个喝水的瓶,用以解决喝水的问题。但他有补偿自己弱点的优势,那就是把这一目标付之于行动和在这一过程中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其中必定有许多具体的情况,不同的人所体现出的优劣势不同。但这决不是你能否完成任务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你如果对待和运用你所拥有的。如果运用得当,劣势同样可以转化为优势。
较之物质上的优势,精神上的优势更易于让人获得成功,前面的穷和尚不正是这样吗?在物质上他没有优势,但是在旅行的过程中,正是这种物质上的无所依赖才让他时时提醒自己事在人为,终于成功。
生活中,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优势反而会把自己置于不利境地。
第二,用间接补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个体希望借由某领域的成功,来补偿其他领域的失败。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败了,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地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子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注。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子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田忌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慌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只不过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马匹本身的优点和弱点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策略者对全局的统筹。在生活中,通过扬长避短的简单方法,就可以把弱点变成自己的优势。
马斯洛理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
【定律阐释】 马斯洛理论,由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70年提出,认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人的需求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顺序。该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再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属于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人们会不停地追求各种目标。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之后,人们又会产生另外的需要,继续去寻求另外的目标。
人类的五大需求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也有人说: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很简单地两句话,却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单纯的生存只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可以了,但是生活不一样,在满足了吃穿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我们还会有梦想,有追求,渴望成功,渴望被尊重。
究竟人类需要的是什么?马斯洛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第一,生理需要。我们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满足自己的温饱,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因为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能保证我们继续作为一个健康的个体存活下来。这类需求的级别较低,但是生理需要对于人的作用,就相当于地基对于高楼大厦,没有这些基本需要做依托,其他的需要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它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
第二,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有一定的需要。同时,也希望免遭痛苦、远离威胁或者摆脱疾病。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成语中所说的“安居乐业”所要表达的就是这层含义。只有保证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才有心情去考虑其他事情,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在前面两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归属和爱的需要就显现出来了。它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和睦的家庭,有来自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关爱,有心灵的归属感。年龄越小,这种需要就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需要的对象将会逐渐扩大到朋友、伴侣身上。这一需要是与前面两个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
第四,尊重需要。尊重需要既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认同,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有这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能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也会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这种需要应该把持一定的限度,如果任其泛滥,将会由正常的需要而变为可怕的自负。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想要达到这一层次的人,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追求。随着前四种需求的满足,人们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开始学习更多的知识,尽量地享受工作外的精神生活。例如,各种技能培训,以及旅游、疗养等各类休闲娱乐活动。
这就是马斯洛给我们归纳的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掌握这个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清自我,更融洽地与周围的人交往,拓宽自己的交往范围,融合自己的人际关系。
如何有效利用需求层次
马斯洛理论包含了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需求,因此,它与我们现阶段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需要层次,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真正让理论为我们所用呢?
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推己及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别人:尊重父母,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要用同样的尊重与敬爱去回报父母;尊重朋友,让彼此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就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尊重员工,消除等级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以企业为家,做企业的主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友善资源,将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给予别人这些肯定,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就可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回报。
其次,在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层次的需要。在现代的许多家庭教育中,都背离了这个层次理论。孩子正值童年,正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却没有享受到他应有的那份童真,而是整天奔波于学校和各个补习班之间。周末如此,寒暑假也是如此。书法、英语、游泳、声乐 也许家长看着自己孩子取得的成绩会觉得欣慰,但是这些所谓的成绩都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从马斯洛理论的角度来看,正值童年的孩子,物质生活无忧,家庭生活相对稳定,父母双亲都视为掌上明珠,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满足尊重需要,但是孩子们的想法和需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是将这一需要直接跨越过去,直接到达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需要层次上的断层。而要让孩子自己来适应这个断层,自然是难上加难的,因此,才会导致现在的孩子们童年不开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熟知马斯洛理论,并将其精髓充分领会,那么就会尊重孩子的喜好,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在他们这个可以自由玩耍的年龄就要把他们打造成各个行业的大师。
最后,要适度追求各个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理论所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都是人类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必需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生活都会显得黯然失色。同样,过犹不及,对每一个层次的需要都有强烈的欲求,也不是人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坚持适度原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对生理需要的欲求过盛,将会缩小自己身上的人性,而夸大了其动物性。对心理需要的欲求过盛,将会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质,使个体迷失在欲望的沟壑里而无法自拔。因此,对各个层次的需要保持适度的追求,才能让美妙的生活之花开得绚烂、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