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物传奇(1)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
一部书,第一次为西方人开启了东方之门,让很多欧洲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心怀东方情结。然而,这部奇书却又遭到众人的质疑。是作者的杜撰,还是作者本身的经历更让人怀疑?
《马可·波罗游记》
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当地的富商大贾,为了一些商业活动,经常奔走于地中海东部。
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父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跋涉,经过四年多的旅行,在1275年到达蒙古大汗驻所上都,见到了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情况的忽必烈。在1275年至1292年的17年间,马可·波罗一直以客卿的身份在元朝供职,因为办事认真、谨慎,受到忽必烈器重。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他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除了视事京城,他还经常奉大汗之命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足迹远至中国的西南及邻国缅甸、暹罗(今泰国)、越南、印度,并曾巡游中国南方各省,还做过扬州地方官。马可·波罗每到一地,总要考察当地的民风民情、物产状况,回来向大汗报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马可·波罗与父亲和叔父三人从泉州出发,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威尼斯。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相信。
回国后,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对热那亚人的战争,被俘入狱。在狱中通过他的口述,由同狱的比萨文学家鲁斯提执笔,完成了流传后世的《马可·波罗游记》(亦名《东方见闻录》)。这本书问世后就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至今已有五六十种不同版本,成为风靡一时的“世界一大奇书”。
质疑《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它的真实性不断提出质疑。我们先来看看几个主要的疑点。
疑点之一: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极为庞大,一切大小事项都会被记录在案。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臣子,又是外国人的身份,在当时的朝廷应该是引人注目的。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却找不到关于马可·波罗的记载。一些文献中记录了其他欧洲人,却没有马可·波罗。
疑点之二:《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很多地方的统计资料都很模糊,把中国丰富多彩的景象变成灰茫茫的一片,对蒙古皇帝的家谱也说得含混不清。他在书中提到的两地距离,有些极为精准,有些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疑点之三:茶和汉字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产物,当时中国女子裹脚也是异于域外的一个鲜明现象,但马可·波罗在书中从未提到中国的书法,也没说喝茶,更没有对女子裹脚的描述。
疑点之四:书中出现了许多中国地名,采纳了不少波斯语的叫法。对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描写,错误之处也很多。
也有欧洲学者说,你或许会怀疑马可·波罗到底都去过哪些地方,可是一旦踏上他曾走过的道路,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深信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因为他的描述太准确了。如果有人质疑,也是因代笔的鲁斯提一向喜欢渲染、添加想象,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
伊丽莎白一世为何终身未嫁
伊丽莎白的统治时期是英格兰趋向强盛和国家建立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此时英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拥有了世界上一流的海军,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渐渐崛起。可她为何终身不嫁,使自己成为“童贞女王”呢?
囚徒女王
1533年9月7日,伊丽莎白出生在格林威治宫。母亲是安娜·博林,父亲是英王亨利八世。她从小在王宫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553年7月,英王爱德华六世生命垂危,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成为首选继承人,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出现了各种利益集团的斗争。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玛丽成为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对玛丽女王表示了充分的支持,然而玛丽女王无法容忍卧榻之侧将来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的伊丽莎白。玛丽登上王位后,以伊丽莎白信奉新教为由,对伊丽莎白进行了迫害。为了缓和与女王的矛盾,伊丽莎白违心地接受了天主教。1553年10月,伊丽莎白决定离开女王,但是,不久,一批贵族密谋废黜玛丽的活动败露,这次事件使伊丽莎白受到牵连,虽然她对这次阴谋一无所知,但她的特殊身份使她成为一些政客和阴谋家手中的“王牌”。玛丽女王更感到伊丽莎白是对她王权的最大威胁,伊丽莎白的境况更加危险了。
玛丽女王立即让伊丽莎白来伦敦,1554年3月15日,伊丽莎白被送入皇家监狱伦敦塔。伊丽莎白悲愤至极,乃至绝望。但天无绝人之路,阴谋的策划者、参与者拒绝指控她。不久,因为证据不够充分,政府下令将伊丽莎白从伦敦塔释放出来,把她流放到一个偏远的小镇,伊丽莎白总算逃出了这场劫难。1555年3月,在伊丽莎白10个月的流放生活后,玛丽最终下令释放她。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玛丽的猜忌无法消除,伊丽莎白提心吊胆地生活在玛丽的威胁下。而玛丽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她既要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王位,又要面临无子女的痛苦,挥之不去的情感创伤缠绕着她。
1558年11月17日,玛丽女王因病去世。伊丽莎白历经磨难后,最终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
伊丽莎白登上王位后,立即着手巩固王权,加强统治,不久,通过了《至尊法令》,要求英国的宗教组织对国王宣誓效忠,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她还拒绝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国王的求婚。她的举动,维护了英国的独立,受到了英国臣民的热烈拥护。
伊丽莎白被广泛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她统治时期是英格兰趋向强盛和国家建立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增强,英格兰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称“伊丽莎白时代”。
嫁给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经济繁荣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她的个人生活问题却引起了众多历史学家的猜测,她的终身未嫁更成为历史之谜。
伊丽莎白几经周折登上英国王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伊丽莎白即位后,鉴于政治联姻的危害。于是女王用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借口漠然面对众多求婚者的热情,以致她终身未嫁。
女王并未为此感到后悔、遗憾,从此成为了英国人民的“公共情人”,有人说她嫁给了英国,女王似乎很乐意接受这个说法,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她和臣民的关系是长期调情的关系。”女王经常用一种温情脉脉的姿态处理王国内部各种复杂的关系,或许这种以柔克刚的方式化解了王国臣民的恩恩怨怨,受到了臣民更加深切的爱戴。女王嫁给了英帝国,她也并不孤独。
谁是真正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无数读者被《哈姆雷特》的精彩剧情吸引,这样闻名于世的伟大作家,他的真实身份却扑朔迷离。
莎士比亚是真是假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被誉为文学史上不可超越的丰碑。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性观和人道主义观念。剧作家本·琼斯曾评价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1616年,52岁的莎士比亚在家乡斯特拉特福去世。自此,斯特拉特福成为人们缅怀莎士比亚的圣地。1700年,有个非常有学问的僧侣,在莎士比亚的家乡住了很久,他想弄明白莎士比亚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词汇量。有人统计过,莎士比亚戏剧里至少有2万个英语词汇,因此,莎士比亚被认为是英语词汇量掌握最多的人。然而结果令他非常失望:在莎士比亚出生的小镇上,他既没有发现有什么图书存在,也没发现人们所熟知的“莎士比亚”就是那个小镇上的“莎士比亚”的证据。斯特拉特福镇上的莎士比亚,13岁辍学,18岁结婚,21岁生子,没有受到过完整的教育,也没有出国游历的经历,更没有和宫廷中人保持联络。莎士比亚的生活经历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完全融合不到一起去,那样伟大的作品应该出自一位有相似生活经历的人之手啊,那么13岁辍学的莎士比亚从哪里获得那么多的词汇和天文地理以及异域知识呢?于是,他对莎士比亚自学成才一说产生了怀疑,从此,“莎士比亚真伪问题”真正产生。马克·吐温、拜伦、狄更斯等都是怀疑论的支持者。
谁是真正的莎士比亚
1920年,英国人托马斯·卢尼提出真正的莎士比亚是德韦尔。德韦尔是牛津伯爵,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表兄,他对宫廷生活非常熟悉,有过游历经历,曾在意大利的帕多瓦、热那亚、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逗留过。而且他的身世和哈姆雷特比较相似。当时上流社会和达官贵人认为编剧、演戏有伤风化,迫于压力,德韦尔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但是不久有人质问,“国王的人”剧团一直到1614年仍然在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可是德韦尔1604年就去世了,支持德韦尔的人虽然辩解说,德韦尔死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剧本的创作,死后再上演也没什么稀奇。但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德韦尔是真正的莎士比亚这一说法也难以确立。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夫曼提出另一种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莎剧的真正作者是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的剧作家克利斯多菲·马洛。马洛毕业于剑桥大学,著有名剧《汤姆兰大帝》,当过英国情报局长法兰西斯·华星汉的情报员,1593年,马洛在伦敦郊外一家酒店被人暗杀。不过,据霍夫曼的考证,马洛并没死,后来他隐姓埋名,继续写剧本,他把写好的作品先交给法兰西斯的堂弟,再由他转交给莎士比亚。用莎士比亚的名义上演。
就像怀疑论者到处找证据证明他们的怀疑一样,坚持莎士比亚本人即是真正作者的人也在寻找证据。伦敦收藏家阿兰·金氏于1940年在莎士比亚展览会中买到一本1510年出版的《约克和兰加斯达两家的结合》,在这本书的空白处,发现附注有戏剧的台词草稿,经调查考据,确认附注是莎士比亚的亲笔。
就如鲁内尔大学校长莱希所说:“关于莎士比亚的一切,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歌德心中的恋人
歌德一生写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些伟大作品每一部都与一段让歌德刻骨铭心的恋情相连。一生拥有如此多的恋人,谁是歌德真正爱的人呢?
初恋情人安妮特
1765年,16岁的少年歌德来到莱比锡攻读法学课程。初次离家的孤独加上法学的枯燥,让16岁的少年几乎无法承受。就在歌德最失意的时候,他认识了饭店老板的女儿,19岁的姑娘安妮特,她苗条可亲,聪明伶俐。很快他们就坠入爱河。然而爱情是把双刃剑,幸福背后总是伴着痛苦和失落,不久,两个人开始争吵,和好,争吵……两年后,在争吵与和好的不断反复中,安妮特失去了耐心,离开了歌德。
痛苦中,诗歌成了歌德表达渴望和痛苦的方式,他人生的第一部诗集《安妮特》就这样完成了。
邂逅夏绿蒂
1772年5月,23岁的歌德来到韦茨拉尔高等法院实习。一次,歌德和他的姨母乘马车去沃尔培尔茨豪森乡间参加舞会,在途中与同去参加舞会的夏绿蒂相识。夏绿蒂当时19岁,天生丽质,很讨人喜欢,歌德对她一见钟情。舞会后他经常去夏绿蒂家玩,接触越多,歌德陷得越深,他不顾一切地向她表白了爱意。没想到夏绿蒂却把歌德的表白告诉了未婚夫凯士特(歌德的朋友),他是个宽宏大度的人,相信自己的未婚妻,也相信自己的朋友。但这种局面使歌德深受打击,他给夏绿蒂和凯士特每人各留一封信后,就逃回了法兰克福。不久,他的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自杀了。这两件事情让歌德非常痛苦,于是,他以这两件事为蓝本,仅用四个星期创作出了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
相濡以沫的妻子
1788年,歌德在魏玛公园里邂逅纸花厂的女工克里斯蒂娜。她聪明可爱,漂亮温柔,歌德很快就爱上了她。由于克里斯蒂娜出身低微,这份感情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歌德与她同居18年而没有结婚。迫于世俗压力,歌德虽没有给她名分,但却在公众面前宣布:克里斯蒂娜可以支配他所有的收入。
18年后,耶拿战役爆发,当战火燃烧到家门时,是克里斯蒂娜在门口舍命相拦,救了歌德一命,歌德感动之下,终于下定决心,娶克里斯蒂娜为妻。10年后,克里斯蒂娜因病在魏玛过世,歌德怕触景生情,烧掉了关于妻子的一切文字资料,在妻子死后的16年里,伤心的歌德一直不敢去妻子墓前祭拜。
魏玛,是歌德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歌德在那里度过了28年安定幸福的生活。
令人感伤的黄昏恋
1822年,74岁高龄的歌德一场大病后,奇迹般地恢复了久违的青春,他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疯狂地爱上了常陪他散步的东家之女,19岁的妙龄少女翁尔丽克。在与医生密谈之后,他向年长的大公爵吐露衷肠,托他去求婚,却遭到女孩母亲的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