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际交往有学问,未可全抛一片心(6)
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很多时候有的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后反而被诬陷;有的富翁吃穿用的都是高档品牌而乡下的山里娃还在简陋的教室里看书。曾几何时,雷锋成为全社会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随和热情以及他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便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问:“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他但凡知道别人有难处,就主动帮忙,他得知自己战友家里经济紧张,便以战友的名义往战友家里汇钱。现实中雷锋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却应永远流传下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当代,有的原本善良天真的人被不良的风气影响,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其实,虽然他们表面上眼前利益得到维护,但从长远来讲他们却失去了很多。他们的良知被贪婪所吞噬;友善被自私所取代,整日活在一个孤零零的世界,没有朋友,也没有快乐,这样即使家财万贯也是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斤斤计较,尔虞我诈,人们视自私和冷漠为习以为常,人们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就必然缺失,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泥潭之中,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助人犹如一缕春风,枯秃的枝头会因此绽放新绿;助人犹如一场春雨,沉睡的大地会因此恢复生机;助人犹如一泓清泉,绝望的沙漠会因此重现绿洲。助人不是高高在上、遥遥无期的行为,它就在每个人生活的周围,只要留心在意,你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温暖。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让个坐,在公共场合将丢在地上的瓜皮纸屑捡起扔到果皮箱里,这是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但是形成一股风气,它便会成为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助人并不是单一的付出,自己也会得到回报,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利己行为。“赠人玫瑰的手上,常有一缕芳香,就像香水倒在别人的身上,自己无法不沾染上一些。”付出之余,每个人心旷神怡,收获着一份助人后的快乐。
13.能屈能伸,学会忍耐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伟业之人都深知忍耐的重要性。忍耐不是懦夫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勇士在韬光养晦以等待时机成熟。一时的忍气吞声是为了日后的光明前途,一时的含泪度日是为了将来的成功之时。
人世间,忍耐是大智者所为,是一种生存智慧。一个人,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忍耐是高明之人的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是一贴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
在历史上,大凡有智慧的人在面临危险时,都能冷静地面对,适时地忍耐退步,化解险情,求得生存,然后再伺机而动,取得胜利。打开历史扉页,古今中外“以退为进”的事例举不胜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便源于此。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探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其为政,不惜三顾茅庐,成为历史佳话。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准备前往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哥哥对弟弟语重心长地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弟弟回答道:“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为好。”
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尽管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但其中暗含的意思是要学会忍耐,懂得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否则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
古人常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其意在讲凡是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一种做人的分寸。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
由此可见,人生在世,百忍为上。忍耐会让人的心境豁然开朗,明达聪慧,理智客观地洞察与处理世事,从而左右逢源,事业有成,迈向卓越人生。所以学会忍耐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不过物极必反,忍耐必须有所限度,一旦过度便成为懦弱的表现。因此,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批判:“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的确如此,过分地忍耐会让人的性格保守落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这时的忍耐便成为了导致失败的祸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酿成大祸。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困惑,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那么到底怎样做才叫能忍、会忍、善忍呢?老子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论述了祸福的关系,那就是在身处逆境学会容忍,置身祸中磨练自我,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遭受一番苦难,人才会在困境中成长成熟。
积极的忍耐并不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是将可贵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这时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为代价,而是在忍耐中为自己的成功在做默默累积。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打败吴国,勾践的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可以说到了忍耐的极限。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结果吴国不敌越国,最终兵败。当时,勾践是越国国王,而吴王夫差刚好继位。为了替父报仇,夫差立志使吴强大起来,蓄势向越进攻。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吴王在大将伍子胥的辅佐下向越发起猛烈进攻,一举打败了越国。
越王勾践最后走投无路,他对自己当时的状况非常清楚,要想日后东山再起,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在吴国忍辱负重。否则,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最终他与夫差达成和议,条件是要他和妻子到吴国做奴仆。
不久,勾践夫妇便履行承诺,到吴国甘愿受辱。为了替父报仇,夫差对勾践百般羞辱,令他们在父亲的坟旁养马,过着忍辱负重的日子。平时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单衣,住的是一座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的破烂石屋,每天都是一身土、两手粪,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三年。夫差出门坐车时,为了羞辱勾践,他总是要求勾践在车前为他领马。每当勾践从人群中走过时,就会遭到他人的讥笑:“看,堂堂一个国王现在沦落成马夫,这样还活着,要是我啊,早就死了算了。”勾践每每听到这样的讥笑时,心在滴血,但他脸上仍然表现得笑容可掬,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他知道,一旦他不能将自己所有的情绪伪装好,自己东山再起的心思就会被夫差识破,到时候要忍受的就不只这些了。所以,勾践忍受了权势、地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巨大痛苦,忍受了夫差的奴役。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前去探望,正好赶上夫差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即将痊愈,请夫差放宽心。这件事改变了夫差对勾践的看法,也转变了勾践的命运。或许勾践真的精通医道;或许勾践是在奉承吴王;或许是上天给勾践东山再起的机会。总之,夫差在勾践探望过后,病情真的好转了,而且很快就痊愈了。
夫差见勾践对自己忠心耿耿,经过这三年的磨难已经放弃了复兴越国的想法,最后吴王赦免了越王,让他回到离别已久的越国。这时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的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最后勾践苦心励志,发奋图强,一举打败了吴国,创下了历史上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人间神话。
由此可见,忍耐可以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当敌我力量差距悬殊时,忍耐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仅不会消磨自己的元气,而是慢慢地蓄积力量。这种忍耐绝不是对传统的习惯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翼丰满。它便会乘其不备,猛然一击,让邪恶永不翻身。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因此学会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便是助你默默积累,有朝一日成就大业。
14.方圆人生,灵活应变
生活中有的人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有的人则是屡屡碰壁,四面楚歌。究其原因,因为前者善于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后者则一味地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只会方而不会圆。
方圆人生,方乃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其中方是指做人办事要有原则,不能杂乱无章;圆是指办事要注重技巧,灵活变通。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正,任何事情都做得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办事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则必将众叛亲离。由此可见,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外有方,外圆内方。
历史上清朝大臣曾国藩就是方圆兼具的典型代表,他更是因善于改变性格而使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曾国藩的一辈子可谓轰轰烈烈,他曾经掌握重权,拥兵百万,在满族统治的清朝一位汉人出身的大臣能够如此叱咤风云在历史上实属罕见。然而他一生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历时十余年率军攻打太平军,他甚至因屡战屡败而产生投河自杀的念头。有一回,曾国藩为了躲避李秀成大军的袭击悬刀在手,他痛下决心如果一旦失败便马上自杀。尽管他对大清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然而他经常因战功显赫而屡遭疑忌。当年首次攻陷武汉后,胜利的捷报传到北京,咸丰帝大为高兴,对曾国藩赞扬了几句,而咸丰身边的近臣却这样认为:“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并不一定是国家之福。”咸丰听后,默然不语。曾国藩深知自己身在官场,遭人疑忌在所难免。于是他选择全身而退,辞去一切军事职务,借回家守父丧之机,亲自带着两个弟弟衣锦还乡。
时过一年,太平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清朝政府极为恐慌,于是任命曾国藩为兵部尚书头衔,再次征战沙场。曾国藩不得不告别恬静悠闲的生活,再次手握重拳,与太平军进行殊死搏斗。后来手握重拳的慈禧太后觉得满人无能,便采取了重用汉人的政策,这为曾国藩掌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早在咸丰十二年,曾国藩曾经被授予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的权力,巡抚提督以下均须听命,不久又被赐予太子太保头衔,兼协办大学士。这意味着曾国藩在满清朝廷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曾国藩采取急流勇退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获得清廷的信任,最终取得大权。即使他进攻太平军凯旋后,仍然小心翼翼,保持警惕。当年曾国藩的湘军通过战争劫吞了太平军的无数财物,使号称“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的天京一夜之间人财一空。朝野官员议论纷纷,左宗棠等人还上书弹劾。曾国藩既不想退出财物,也不能退出财物,在进京之后,因怕权大压主而退出了一部分权力,因怕湘军太多引起疑忌而裁减了4万湘军,因怕清廷怀疑南京的防务而建造旗兵营房,请旗兵驻防南京,并发全饷,并且还盖贡院,提拔江南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