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1)
2004年是国资委动作频繁的一年。这一年,最值得人们关注、最具有争议性的要数人事方面的动作:在国资委轰轰烈烈地公开招聘央企高管的同时,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央企老帅们的退休运作。其中,就包括中粮集团的前任董事长周明臣。接替他的是华润集团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宁高宁——一位在资本运作上长袖善舞、被媒体称为“中国摩根”的、最具职业经理人精神的新商界领袖。
“冲锋的时机,就是告别的时机。”美国的报业家纽哈斯的话多少让人感觉到岁月的匆匆流逝。周明臣在中粮集团的12载,是中粮集团转型和再造的12载。通过这种转型和再造,中粮集团从当初一家纯粹的外贸公司一下子变成了拥有自己产品和实业的集团公司,并从1994年开始连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名单中。这不能不说是周明臣的丰功伟绩。
然而,中粮集团的转型和再造,并未随着宁高宁的到来戛然而止;相反,宁高宁掀起的二次转型和再造比中粮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深刻和彻底得多。
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儿”下的中粮集团,宁高宁曾自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降兵”。但随后的他,却能高屋建瓴,不断地以活跃的商业思想和雄辩的智慧激荡着整个中粮集团……
第一章 周明臣退休,宁高宁接掌中粮
周明臣与中粮集团12年
“周总已经离开中粮”
2004年12月28日下午,中粮集团会议室,周明臣被宣布退休,原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接替周明臣任中粮集团董事长。中粮集团公关新闻部的两位资深员工29日相继在电话里向笔者①证实了此次人事变动消息。他们说:“现在周总已经离开中粮,还不知道宁总具体什么时间到公司。”
中粮集团是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至2003年年底,中粮集团的总资产为46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41亿元。国家规定副部级60岁退休,正部级65岁退休,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周明臣已是63岁。
“就在宣布决定时,在场的人都向周总致敬,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位中粮员工说。周明臣在执掌中粮的12年里,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改造和向实业型企业转型。
周明臣2004年8月初与笔者有过一次长达3小时的深谈,当时他这样描述他的抱负:“一是在中粮总部层面以增资扩股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大型国企、国内银行、基金等作为发起人,引入发起人所持股份不超过中粮全部股权的20%;二是各主要发起人派代表进入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建立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员工激励计划在内的薪酬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四是在中粮下属的各经营层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现有核心业务。”他预计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此项系统工程。此外,周明臣还有进军国内资本市场的想法。他曾表示:“我们并不否认在国内A股上市的打算。A股市盈率普遍比较高。”
但随着周明臣的退休,这一切似乎都会有变化的可能。
“我随时准备退休,但我不会等待退休。”周明臣在与笔者的一次谈话中将这句话说了两次。
中粮集团自周明臣掌盘后一直位于世界500强之列,中粮60%的利润完全依靠市场化业务的支撑。就在28日退休前几天,周明臣被评为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中国“十大最具价值经理人”。主持评选的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斌曾这样评价:“他是国企领导人中不可多得的资本运作高手。”
周明臣在中粮的12年执掌生涯让人感慨。“我们都舍不得他走,他对我们、对中粮都充满感情!在宣布人事任免时,我们的眼泪差点要掉出来了。”中粮集团一位资深员工如此表白。
2005年2月27日下午,中粮集团在中粮培训中心小剧场举行“向老领导周总致意大会”,以隆重热烈的方式向中粮集团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掌门人、刚刚于2004年年底卸任的原董事长周明臣表达全体中粮人的敬意。
在这次告别会上,中粮集团方面特别准备了一个精心制作的电视短片,精要地回顾了周明臣的企业生涯和执掌中粮集团12年的历史,让参加此次会议的280名中粮经理人代表为之动容。时任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现已退休)代表中粮集团领导班子对周明臣在中粮的12年做了系统评述,并高度赞誉周明臣是中粮12年来转型和腾飞的首功之臣,也是人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接替周明臣的宁高宁更是高度评价了周明臣这位国企老帅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执着的人生追求,表示将和中粮上下一起把周明臣的“跑鞋”接过来穿上,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中粮12年转型路
周明臣仪表堂堂,笑容亲切,跟人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谈话里总是带着“危机意识”、“观念变革”之类的词语,但又毫不做作。
1992年11月30日,周明臣从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离开,单枪匹马“杀”到中粮。刚到任的周明臣还未摸清中粮的情况,就意外地遭遇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臭骂”。这年的12月7日,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召开。江西省粮食局的负责同志突然向中粮“开炮”,批评中粮的服务态度差,官商作风严重。朱镕基听后当场大为光火,很严厉地要求中粮整顿。
“会场上有二百多人,我尴尬地坐着,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很难受,也有委屈。”周明臣花3个月时间,在全公司开展了对官商作风的整顿。周明臣把总结报告呈送外经贸部,并由外经贸部送达国务院。朱镕基立即部署江西、湖北、湖南等5省市的有关人员总结对中粮的意见。意见反馈对中粮的总体评价“不错”,朱镕基很高兴,特地在中南海召见中粮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此后4年里,“观念革新”成了中粮的关键词。
周明臣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1993年7月,中粮香港子公司香港鹏利的负责人告诉周明臣一个信息,说有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有意出售。周明臣一听,认为是融资良机,当即让那人与对方接触,交了6000万港元订金。随后,周明臣赶紧向外经贸部打报告,但外经贸部无审批权。他又报到国务院,当时国务院主管人员答复说:这事不好办。
“但机会实在太难得,我们不能放弃。”周明臣连续找领导说明收购这两家上市公司对中粮的重要意义,但谁都不敢贸然行事。周明臣“破釜沉舟”。1993年下半年,中粮大胆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和鹏利国际,前者后被周明臣更名为中粮国际),成功融资17亿港元。1994年8月,中粮在美国滚动发行2亿美元的商业票据,又在香港通过银团贷款融资6000万美元。
据说,朱镕基还曾批评周明臣“无组织性、无纪律性”。但在一次国务院会议后,朱镕基用手指了指周明臣,对时任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后曾任华润集团董事长)说:“他又赚钱了!”
从1992年到1997年年底,中粮在周明臣的带领下,产业链初具规模:从粮食、油脂加工到农副产品种植养殖,从工业食品加工到酒、饮料生产,从仓储运输到包装物料生产,从地产投资到酒店经营,先后打造了一大批知名品牌。中粮从1994年开始连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
1998年后,不满足现状的周明臣决定:中粮必须到香港上市!周明臣说,他把中粮到香港整体上市的计划写成报告呈送给国务院。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国务院正在就广东国投、粤海投资的问题进行讨论。
从1999年的2月到5月,周明臣一直等着正式批示。没有把握的周明臣找到了外经贸部部长吴仪,表明中粮上市的必要性。当时,吴仪示意他先与周小川沟通一下。周明臣找到了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和中金公司董事长周小川。6月18日,周小川给吴仪写了个有关中粮到香港上市的报告。后来,朱镕基的批示是“拟同意”,周明臣拿到了上市的“路条”。
同年11月15日,周明臣带病进行全公司的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的战前动员会。朱镕基先后在中粮重组改制上市的文件上做过四次圈阅和批示。
一年后的2月21日,周明臣带着所有的高管人员到香港,向基金经理和媒体宣布中粮集团一揽子重组改制上市方案:将除粮、油、糖等政策性业务外的其他资产一次性地并入在香港的子公司——中粮香港,再分批注入在香港的两家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和“鹏利国际”,前者成为中粮食品业务的旗舰,后者成为中粮的地产投资、酒店经营与物业管理业务的旗舰。
有趣的是,那时吴仪还在国外,等她回国后,知道了鹏利国际的私有化消息,就打电话问周明臣。周明臣说了声“对不起,没向领导及时汇报”,然后把私有化的初衷原原本本地向吴仪讲了一遍。吴仪等上级领导就没再追究。周明臣此举直接产生的资产增值有7亿多港元。
其实,谈到周明臣,一个接近他的人士说:“他有主见,一旦看准就非做不可,能够忍辱负重。”
很少有人知道周明臣上过“双规”名单。周明臣回忆,1997年1月9日,当天上午他正在公司开会讨论发展战略。会刚开始,他被外经贸部领导叫出去,要求他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有关部门当天收走了他的护照,规定他不许离京,随时配合调查。当晚11点多他回家后,痛哭一场,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经过半年调查后,周明臣被证明是清白的。
“这案子当年被列为大案!”周明臣笑了笑,转而感慨地说,“中国企业家要踏踏实实做点事不容易。改革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有人乱告状,有关部门就查你。怎么办?我的经验是,查归查,干归干,工作不能懈怠。国企领导人就要经得住压力,如果光想着怎么保住乌纱帽,你就什么也别干了。”
2004年3月他在北大演讲:“中粮不能光吃老本。中粮进军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服务业,目的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后劲和新的利润支撑。现在我们不抓住机遇,让公司跑得更快些,后人肯定会骂我们这些老家伙的。”
①笔者当时是《第一财经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