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镖师(2)
次日东方微明时分,孙蒙便又将他叫醒。陈方天只道又要赶早路,不料孙蒙却说道:“这长安名胜古迹甚多,我们不妨在此多留一日,明日再上路。”
陈方天毕竟是少年心性,心中又仰慕长安多年,听了这话,便道:“好呀,就听孙先生的!”
孙蒙道:“那我们今日就去观看名杨天下的碑林吧。”
陈方天问道:“碑林是什么地方?”
孙蒙道:“碑林原是北宋元佑五年,为保存唐朝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起来的碑石丛。但后来各代又新增加了许多其他内容的碑石、墓志,如今总数已不下两千件!与曲阜孔庙碑林齐名。碑林荟萃了各朝各代名家手迹墨宝,可谓书法宝库。其中唐朝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张旭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时期的名家如宋徽宗、蔡京、赵孟頫、米芾、苏轼等人的墨迹则稍逊之。不知少镖头你读过几年书?可喜欢书法?”
陈方天红脸说道:“我虽然读过几年私塾,不过……书法不太喜好。”
孙蒙点点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与学问并重,多长一些见识总不是坏事情。”
陈方天道:“先生定然很爱好书法了?”
孙蒙微笑道:“实不相瞒:本人平生最爱的其实不是武功,而是书法!不过说来惭愧,我认为无论学什么本领,要想精通,勤奋第一,天分第二。我虽然爱好此道,但自己书法限于天资原因,只能勉强看的过去,可不敢自负。我每次经过长安城,都必去看碑林。”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后,便听见楼下传来店伴下门板的声音。孙蒙道:“碑林在三学街文庙旁,离此较远,我们早些出发吧。”于是两人匆忙收拾起行李,下楼叫那个一边干活一边在打哈欠的店小二到后院牵了马匹来,上了大街。因为此时尚是黎明,长街上行人稀少,所以两人便乘马赶路。
两匹马儿轻快地在青石板铺成的长街上奔驰,四蹄翻腾,一路发出得得得的声音,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东大街上。这时大街两边店铺多半已开,路上行人渐多,孙蒙见两匹马儿都已累得浑身是汗,口吐白气,便道:“现在离碑林已不在远,我们先下马吃一碗面条吧。”于是他们下了马,走进一个路边面摊去要了两碗羊肉面条吃。
吃后两人也不再骑马,牵马步行前往碑林。出了履门路后折而南行,走不多会便到了三学街上。转过两道弯,只见前面路旁有一座建构宏伟的两层飞檐亭阁。孙蒙手指那阁楼道:“看,那里面就是碑林了。”
陈方天道:“我刚才还以为是在什么山坡上呢,原来是在大街上!”
孙蒙道:“里面有七个很大的成列室,以及八座游廊八座碑亭。”
两人牵马来到了大门口,只见门首设有一张黑漆长桌,桌后坐了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正在悠然自得地喝茶。陈方天正奇怪这人为何坐在大门口,却见孙蒙从身上拿出二十几个铜板来,放到桌上说道:“买两张门票。”
那胖子放下茶杯,数了一遍后说道:“对不起,两张门票要三十个铜板!”
孙蒙笑叹道:“每次来都又涨价!”
那胖子道:“没办法,我们也要吃饭!还有,马儿不能带进去,拴在门口这几条柱子上。”
孙蒙补了六个铜板后,接过两张门票,两人将马儿拴在门旁红木柱上后,进了门去。但见院内曲殿回廊,花木扶疏,游人稀少,甚为雅静。陈方天道:“想不到还要拿钱才能进门。”
孙蒙笑道:“花这点铜板就能看到这么多古迹名碑,也是划算的。”
两人一路漫行,每走进一间大型成列室,孙蒙都会一一观看里面陈列的碑石、墓志。陈方天对书法一道既不在行也无多少兴趣,看那些碑石上的刻字,各种字体都有,除了楷书隶书外,大半都不认得,所以不久便看得索然无味。倒对碑头、碑侧以及碑座上的那些浮雕、线雕、减地雕等各种花纹更感兴趣。孙蒙见状笑道:“这些花纹图案美术价值亦很高,值得一看。”
虽然明知陈方天不懂书法,但到底想与人分享心得和喜悦,所以不时兴奋地向陈方天“对牛弹琴”:
“颜真卿是山东临沂人,乃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大家。少年时因为家里穷,常常买不起纸和墨,于是就用笔醮黄泥水在墙上练字。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骨力遒劲,气慨凛然,其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这米芾是北宋杰出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天分极高,秉性豪宕。他的书法纵逸豪放,潇洒出尘。是宋朝四大家中遗留墨宝最多的一个。《苕溪诗帖》、《虹县诗帖》、《蜀素帖》等,都是其代表作。”
“这个宋徽宗因过于沉迷书画,而疏于朝政,不但使江山易主,自身也为金人俘去,所以是个昏君!不过其书画造诣确实甚高,其书瘦硬劲挺,体态窈窕,别具一格,自称‘瘦筋书’。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颇大。”(作者按:瘦筋书也称瘦金书。现代“仿宋体”便是由瘦金书发展而来。)
“这个蔡京在宋徽宗时曾位极人臣,因名列大奸,故其书法连藏家亦耻于收藏!传至今日的实不多见。其书如人,甚为秀媚藻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