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布庄学徒
云雾望着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想起昨日在韩夫人绸缎庄看到的场景——那位女掌柜手指翻飞拨动算盘的模样,像极了当年陆府的账房先生。
“我想学真本事。“她轻声对自己说。
次日天刚蒙蒙亮,云雾就站在了霓裳布庄门前。
五开间的门面气派非常,门楣上“童叟无欺“的金漆匾额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她整了整浆洗得发白的衣襟,深吸一口气。
布庄刚刚开门迎客,老板娘韩夫人正在指挥伙计们卸货。
“韩、韩掌柜……“云雾鼓起勇气上前,声音有些发颤。
韩夫人转过头,上下打量她:“有事?“
‘’我想在您这儿当学徒。“
云雾深吸一口气,“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韩夫人挑了挑眉:“你?一个小姑娘,能干什么?“
‘’我能扫地、搬布、招呼客人。“云雾急切地说,“我还会认一些字,算简单的账。“
韩夫人盯着她看了一会,突然拉起她的手举起来,‘’就凭你……怕是连一匹绸缎都捧不动吧?“
云雾的指尖还留着茶摊劳作磨出的茧子,手背上有一道矿场留下的疤痕。她挺直腰背:“我能在矿场活下来,就能在布庄干下去。“
韩夫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冷淡:“试用三日,只管饭,没有工钱。干不了趁早走人。“
布庄的活计比想象中繁重十倍。
清晨要帮着卸货,一匹杭绸重得让她双臂发抖;晌午要踩着高凳擦拭货架,腰酸得直不起来;午后还要站在门口招揽客人,嗓子都喊哑了;傍晚还要清洗堆成小山的茶具。
但最让她难受的不是劳累,而是布庄里那几个男伙计的眼神。
‘’哟,小丫头片子,算盘都拿不稳吧?“一个叫阿力的伙计故意把算盘拨得噼啪响,斜眼瞧她。
云雾抿着唇不说话,低头继续整理布匹。
‘’女人学什么算账?“
另一个伙计阿七嗤笑,“老老实实嫁人得了。“
韩夫人偶尔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却从不制止,只是冷眼旁观。云雾知道,这是在考验她。
那晚收工后,云雾没有直接回李嫂的面摊,而是绕道去了城隍庙后的旧货市场。
‘’最便宜的算盘多少钱?“她问摊主。
‘’这个,二十文。“摊主递过来一个旧算盘,漆都磨掉了大半。
云雾咬了咬牙,从贴身的小布袋里数出二十文,又花三文钱买了半截蜡烛。
李嫂的面摊早已打烊,她蹑手蹑脚地钻进布庄后院柴房。借着窗缝漏进的月光,她开始笨拙地拨弄算珠。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
她默背着口诀,直到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
手指被木棱磨出血泡,她就用布条缠住继续练。有次差点被起夜的伙计发现,她抱着算盘在柴堆后屏息凝神,直到脚步声远去。
三个月过去,柴房的泥地上被她用树枝写满了数字。那柄旧算盘的漆皮磨得发亮,手指上的茧子又厚了一层。
一日午后,布庄里来了位大主顾——城北酒楼的掌柜要订二十匹绸缎做新衣裳。
韩夫人让阿力算账,阿力得意洋洋地拿起算盘,嘴里念念有词:“一匹三两二钱,二十匹就是……“
他拨弄了半天,额头渐渐冒汗:“呃,应该是六十四两?“
酒楼掌柜皱眉:“怎么这么贵?“
云雾站在一旁,忍不住小声嘀咕:“是六十四两没错,但若是批量买,按市价可以抹去零头,算六十两。“
阿力猛地瞪向她:“你懂什么?滚一边去!“
韩夫人却眯起眼睛:“云雾,你过来算。“
整个布庄瞬间安静下来。
云雾深吸一口气,走到柜台前,拿起算盘。她的手指在算珠上飞快地滑动,清脆的“噼啪“声如行云流水。
‘’二十匹,每匹三两二钱,总计六十四两。“她声音清晰。
‘’若付现银可优惠四两,六十两整。另赠两匹素绸做搭头,这是行规。“
酒楼掌柜笑了:“这丫头算得明白。“
阿力脸色铁青:“她、她肯定是蒙的!“
韩夫人冷哼一声:“那你再算一遍?“
阿力手忙脚乱地拨弄算盘,结果越算越乱,最后连三乘二都算错了。
阿力的脸色由红转青,最后变得惨白。
当晚,韩夫人把云雾叫到内室,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账册。
‘’从今日起,你每日晚一个时辰走。“林老板娘的声音罕见地柔和。
‘’我教你真正的看账本事。“
‘’但有个条件——不准告诉任何人,尤其是那些男伙计。“
云雾愣住了:“为什么?“
韩夫人冷笑:“这世道,男人见不得女人比他们强。你若张扬,他们有一百种法子让你待不下去。“
云雾郑重地点头:“我明白。“
韩夫人翻开账本,指尖点在一行数字上:“看好了,这才是真正的算账。“
从那天起,云雾白天仍是打杂的小学徒,晚上却跟着韩夫人学看账、盘货、议价。她学得极快,三个月后,已经能独立核算整月的收支。
她慢慢发现布庄的账本里藏着许多学问——如何从数字看出客人身家,如何在报价时留有余地,甚至如何从货物流向判断时局变化。
但阿力和阿七对她的敌意越来越明显。
‘’小贱人,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搞什么鬼。‘’
某天夜里,阿力堵在柴房门口,恶狠狠地说,“再敢碰账本,小心你的手。“
还有次收工后,云雾发现自己的算盘被人扔进了水缸。她默默捞起来擦干,当晚练习到更晚。
‘’别太招摇。“
韩夫人某日突然提醒她,“阿力的表兄在衙门当差,最近总打听矿场逃奴的事。
云雾擦柜台的手一抖,瓷瓶差点跌落。她突然明白,在这间布庄里,要学的不只是算账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