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府及其乐词通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学界研究现状

数十年前,夏先生拟撰写《大晟乐府考》[4]一书,后因故未成。目前学界对大晟府及其乐词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成绩。重要论文有李文郁《大晟府考略》,凌景埏《宋魏汉津与大晟府》,陈梦家《宋大晟编钟考述》,罗忼烈《周词新声鲜取大晟乐》,吴熊和《周邦彦琐考》,万依《宋代黄钟的改作及大晟黄钟的影响》,诸葛忆兵《周邦彦提举大晟府考》、《大晟词风和北宋末年世风》、《大晟乐辨三题》,龙建国《大晟府与大晟府词派》、《大晟府“讨论古音,审定古调”考论》、《大晟府创制新调考论》,施国锋《北宋大晟词人群论略》,彭国忠《大晟词派质疑》,[日]村越贵代美《周邦彦与大晟乐》,李幼平《见存大晟钟的考古学研究》、《北宋大晟律初探》,薛瑞生、孙虹《清真事迹新证》,[韩]沈淑庆《高丽与宋时期的宫廷乐舞艺术交流》,王小盾、刘玉珺《从〈高丽史·乐志〉“唐乐”看宋代音乐》,[美]Joseph S.Lam,Huizong's Dashengyue,a Musical Performance of Emperorship and Officialdom ,卫亚浩《大晟乐成功制作与北宋乐议》、《教坊与大晟府的关系考辨》,迟乃鹏《魏汉津及其雅乐乐律理论》,胡劲茵《北宋徽宗朝大晟乐制作与颁行考议》,[韩]郑花顺、徐海准《有关北宋徽宗代的正声与中声研究》,欧兰香《宋代词乐东传的踪迹》等;研究著作主要有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诸葛忆兵《徽宗词坛研究》,龙建国《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日]村越贵代美《北宋末之词与雅乐》等;学位论文则有朱君梅《大晟词研究》、彭锦坤《离与合:八百年周邦彦与大晟府及清真词与大晟乐关系研究史》、崔萌《大晟府对宋代音乐文化的影响》、王波《大晟府的音乐与文学》、胡劲茵《从大安到大晟:北宋乐制改革考论》等[5],对大晟府及其乐词作了较为深入的考索,这都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进行专门化研究,应以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为最早。该书对“大晟钟”作了精到的音乐学及考古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前贤仅依纸质文献推算的缺陷,填补了“大晟钟”音乐学及考古学研究的空白。

经过前贤的多方探讨,大晟府及其乐词研究已具备相当规模。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了新的发现,成果丰厚,令人惊喜。这说明,对大晟府及其乐词作全面梳理及综合研究的条件已经具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前贤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研究已有较深厚的基础,但目前看来,成果仍主要以单篇论文居多,或只以综合著作形式进行研究。有感于此,笔者在前贤的基础上,拟对大晟府及其乐词作全方位的考察,把它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