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从“文字”追溯“话语”:口传文学时代的聚焦特征
可能世界层面的聚焦受限于叙事文本物质载体。从词源上看,“聚焦”一词来自光学,其比喻基础与“视点”并无二致,区别在于聚焦没有从某一特定位置观察的角度来界定“视点”,而是将其视为通过诸如望远镜、双目镜、显微镜或头脑/身体综合机能等聚焦装置获得的结果。[1]较之叙述者对于文本物质载体的依赖而言,聚焦受文本载体限制的影响则更为隐蔽。但是因为文本载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加之叙事学研究跨媒介、跨学科的趋势已经日渐清晰,聚焦研究在叙事学层次研究和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具备了回归本体研究的基础。
追溯文学的早期阶段,口传时代的文学与之后其他文学的区别不仅仅是表面上书面文本作为叙述文本媒介载体的存在缺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代文本的口传特征比书面文本更接近“叙述”——“说”的本质。即使采用口传文学的文字记录作为研究对象,仍然可以看到特定载体直接影响、塑造或者约束着对应时代叙事文本的叙述特征。
但与当下聚焦研究的主要范围不同的是,口传文学时代的聚焦在依托文本世界,连接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时,所具备感知要素较之书面文学时代更为丰富,超越了文字表达的限制,对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挖掘在某种程度上更注重实时影响,甚至还超越叙述话语层面影响到叙述结构的框架定型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