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听故事五嗲谈岳传 立家规严父教顽童
二赖子自他降生以来,就不让人省心,虽则如此,但一家人除了闾有福外,仍然十分疼爱他,不说最疼他的万氏一有点时间就将他抱在怀里,一边亲一边娇宠:“崽呀,乖崽呀,我的乖乖崽呀!”
就连五嗲对他也是呵护有加。
二赖子黏五嗲,五嗲与二赖子的感情是逐渐结下的。二赖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因为五嗲每天给二赖子解襁褓打襁褓,与二赖子接触得多,一来二往,两人就渐渐亲近起来。
后来不需要解襁褓打襁褓了,五嗲仍然每天总要抱二赖子几次。五嗲每次抱二赖子时总是带着片糖,五嗲不敢让二赖子吃,怕他卡着,五嗲只是让二赖子舔,二赖子舔片糖舔得“叭叭”响。
五嗲逗二赖子玩,五嗲很会逗孩子,每次总是逗得二赖子“咯咯”笑。
但二赖子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二赖子想抠五嗲的眼珠子,这可不行,五嗲不让二赖子抠,二赖子就生气,二赖子的“五爪金龙”就在五嗲的脸上挠,为了让二赖子高兴,五嗲任他挠,就是挠得流出了血也不躲。
五嗲抱着二赖子出门玩,五嗲带二赖子看花,看小鸡小鸭,看牛吃草,看门前水塘里的游鱼,看蜻蜓在天上飞。
也许五嗲是个鳏夫的原因,五嗲忒喜欢二赖子,渐渐地,二赖子也黏五嗲.
二赖子会走路了,要是五嗲忙没来看他,他就会跑去找五嗲,这时候,五嗲无论怎么忙,也会停下来陪二赖子玩一会。
对二赖子五嗲永远是有求必应。二赖子稍大一点,五嗲用木头给二赖子雕了个木人玩,二赖子不喜欢,接过来就丢了。五嗲就给二赖子又雕了头老虎。五嗲心灵手巧,雕的老虎昂首怒吼,二赖子很喜欢老虎那雄壮的气势,喜欢得不得了,天天拿在手里玩,别的孩子想玩也不给。
后来二赖子学武术要刀,五嗲就给他做刀,学棍要短棍,五嗲就给他做短棍,学枪要枪,五嗲就给他做了三种枪,一种是古代的长枪,一种是现代的长枪,还有一种是手枪。
五嗲给二赖子做的古代长枪还将线麻染红扎在枪头上,枪杆漆成油红色,做成了一杆红缨枪。
忙了一天吃过晚饭没事的时候,五嗲就给二赖子讲故事。五嗲没多少文化,奇怪的是五嗲很会讲故事,什么《修书下海》、《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钟义和小白龙》、《金小鸟》等等,张口就来,好像五嗲肚子里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五嗲讲故事的时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不但二赖子喜欢听,就是屋场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听。
每天吃过晚饭是五嗲讲故事的时候,这时候,五嗲的房间里总是挤满了人。
夏天在地坪里乘凉的时候,就数五嗲身边的人最多。
二赖子不喜欢听男欢女爱的故事,缠着要五嗲讲英雄的故事,五嗲看二赖子已经快四岁了,就给他谈《岳飞全传》。
五嗲在谈《岳飞全传》前,语重心长地对二赖子说:“伢子,我现在要给你谈的是一个大英雄,他叫岳飞,又叫岳鹏举,是现在的河南汤阴县人,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是个爱国英雄。他家里虽然没有你家里好过,但他小时候就勤奋好学,读了很多兵书,并炼就了一身好功夫,后来成为了抗击金兵的大英雄。你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他这样的人。”
二赖子只想听故事,哪喜欢听这些在他看来毫无味道的话,就说:“我知道了,爷爷你快讲。”
那时二赖子还只是个几岁的孩子,虽然二赖子在当时并不愿意去理解五嗲话里的含义,但因为二赖子与五嗲结下了深厚感情,因此,五嗲的话也就留在了二赖子的心中,许多年后,二赖子在抗击小鬼子的侵略时,五嗲的话是起了大作用的。
五嗲见二赖子迫不及待,就笑了笑,谈起了《岳飞全传》。
五嗲抑扬顿挫地说道:“话说宋朝徽宗年间,在相州的汤阴县孝悌里永和乡岳家庄住有一庄户人家,男的姓岳名和,妻子姚氏。夫妻俩忠厚淳朴,和睦邻里。两口子老来得子。在孩子降生的时候,刚好屋顶上飞过一只大鹏鸟,故此起名岳飞,字鹏举……”
二赖子顽劣成性,生性好动,偏偏听谈传的时候却安安静静,虽然五嗲现在谈的只是引言,但他仍听得津津有味,只是伏在五嗲的膝盖上,睁大着双眼,望着五嗲,一动也不动。
自此之后,五嗲每天都会谈一段《说岳全传》,一直到二赖子失踪前,五嗲才将《说岳全传》谈完。
万氏和五嗲宠溺二赖子,闾有福却很不喜欢二赖子,因为二赖子太顽劣,他怕二赖子将来成为一个地痞流氓,有辱门楣,有辱村风。
但毕竟是自己亲生,闾有福对村人尚且忠善宽厚,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因此,虽然不喜欢二赖子,却也没把他怎么样。
一日,二赖子拿着五嗲给他做的刀在地坪里耍刀,二赖子耍的是少林刀术。
二赖子两脚并拢,左手持刀曲臂收至腰侧,身体微右转,两脚依次上步左手平甩刀,右手变拳从腰际冲拳,目视右拳……
毛栗屋场除了五嗲会武术,没人会武术,见二赖子耍刀,地坪里渐渐聚集了许多人,又见二赖子耍刀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而且越耍越快,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禁鼓起掌来,连连叫好。
就有人怂恿二赖子与其他细伢子对打,细伢子不敢上,良裁缝家的儿子闾宗宝不知轻重,经不起怂恿,又自忖自己比二赖子大,还怕打不过他?他就捡起一根木棍上前,与二赖子对打起来。
闾宗宝已经十二岁了,而二赖子此时尚不满六岁。
闾宗宝脚长手长,个子也比二赖子高出一截,他不会武术,挥舞着木棍只是一通乱打,毫无章法,可他无论怎么样想打到二赖子,都能被二赖子躲开,而自己却反被二赖子打了好几下,要不是二赖子没有使力,只怕还会出血。
而且,他手里的木棍有时与二赖子的刀交织在一起时,还会感到手臂微微发麻。
用木棍打二赖子不过,闾宗宝感觉面子上不好看,脸上无光,就丢下木棍,斜乜着二赖子,说道:“我们不用刀,打抱架,你敢么?”
二赖子天不怕地不怕,还怕打抱架?二赖子就将手里的刀一丢,立了个式子,不丁不八,招了招手,说道:“你来,还怕你不成!”
闾宗宝冲了过去,一把抱住二赖子,想把二赖子抱起来,一下摔在地上,可无论他如何使劲,也抱二赖子不动,反被二赖子脚一别,手一推,就摔了个仰八叉。
闾宗宝恼了,爬起来又冲过去,二赖子微微一闪,伸出脚一勾,手在闾宗宝后背轻轻一推,闾宗宝又摔了个狗啃泥。
人们奇怪,这个二赖子一身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若说是五嗲教的,可看二赖子的身手,似乎跟五嗲的武术不是一个路数呀!
大家不禁又为二赖子鼓起掌来。
见大家鼓掌,闾宗宝气急,爬起来揉着鼻子,鼻子被擦破了皮,还出了点血,心里更加恼火,瞥见二赖子捡起刀往家里走,他捡起扔掉的木棍,向二赖子冲去,朝着二赖子的肩膀上就是一棍。
二赖子正准备回去吃饭,没想到闾宗宝会偷袭,但他听到身后微微有风声,将手里的刀朝后一撩,身随刀转,拧转身一看是闾宗宝偷袭,也生气了,朝着闾宗宝一连砍了几刀,闾宗宝用木棍遮挡,却仍然被二赖子轻巧拨开,刀刀砍在闾宗宝身上,有一刀砍在闾宗宝的手背上,顿时被砍出一条青红的刀痕。
这一次二赖子稍稍用了点力,闾宗宝忍痛不过,痛得哇哇大叫,眼泪也出来了。
二赖子也斜乜着闾宗宝,狠狠道:“压你娘的打不过人家就打偷架,你真不要脸!”作势还要砍闾宗宝,却被地坪里的人拉开了。
良裁缝看儿子被打,本想讨公道,但见儿子以大欺小,又听人说是闾宗宝偷袭在前,就觉得是自己儿子无理,教训了儿子几句,见儿子的伤也没什么大碍,也就没有计较。
但闾有福听了,将二赖子拖进书房,就要用他那根专门惩罚二赖子的木槌打二赖子。
那木槌是闾有福特意让木匠刨制的,一头大一头小光溜溜的,打起人来很疼。
二赖子还小时闾有福惩罚他,就需用双腿紧紧夹住二赖子不使他动弹,然后左手捉住二赖子的小手,用他那既能翻书又能写字还能劳作的右手,将木槌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击打着二赖子肉嫩的小手,一边打一边大声问:“还让我怄气不?”
可气的是,即便闾有福将二赖子的小手打得红通通的,二赖子也不哭,彷佛前两年他已经哭够了,把这辈子的眼泪已经哭干了。
他也不求饶,只是咬着牙,瞪着眼,涨红着脸,拼命挣扎着,二赖子劲大,弄得闾有福气喘吁吁的。
现在听说二赖子跟人打架将人打伤了,闾有福很是生气,一把将二赖子拖到身前,拿出木槌狠劲地打二赖子的屁股,二赖子只一挣,就挣脱了。闾有福竟捉他不住。
闾有福跳起来追着二赖子,二赖子身子灵巧,一时跳上桌子,一时从桌子下钻过去,一时围着桌子转,闾有福就是捉他不到。
可气的是二赖子看闾有福捉他不到,竟歪着脑袋嘿嘿直笑,还说:“你抓我不到。”
闾有福更加生气,非捉住二赖子严惩不可,无奈从书房追到厢房,从厢房追到堂屋,还是没有追到二赖子,后来二赖子躲到五嗲屋里去了。
五嗲是二赖子的保护神,闾有福很敬重五嗲,有五嗲护着,闾有福不好责罚二赖子。
万氏终是心疼儿子,也拼着命拦住闾有福,闾有福气呼呼的,对万氏道:“你如此溺爱,等他成了恶霸地痞时,有你后悔的日子!”
晚间,万氏在枕边轻声细语地对丈夫道:“你日间所言之语,我非是不知,只是你如此打儿子,没轻没重的,倘若将他打坏了,如何得了?也不是我护短,实在是伢子太小不懂事,你需想个法子,慢慢调教于他,方是正理。”
听了万氏的话,闾有福冥思苦想了好几日,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将二赖子叫进书房,沉声道:“从今往后,你不准到处乱跑,只准在书房读书写字,这是家规,倘若你不听,莫怪我打断了你的脚手。”
二赖子天不怕地不怕,家里家外野得像只皮猴,他也不怕父亲和父亲的木槌,但是,他虽然野,却从小就有孝心,故不敢反抗闾有福,见了闾有福,他会想法躲着。
这是本性使然。
对父亲的管制,虽心有不服,却也无可如何,自此,也只得不情不愿地在书房里呆着。
其实,闾有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则,他觉得夫人万氏说得有理,二则也想借此磨磨儿子的秉性,不至于真的流落到二流子的境地。
自此,闾有福改变生活习性,一有空闲或晚间,便教习儿子。
他摇头晃脑大声地教儿子读《千字文》,二赖子因为心有抵触,歪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书,眼睛却东张西望,口里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他是在哦吟,还是在叨咕着什么。
闾有福眼一瞪,“啪”地一声,将木槌重重敲击着书桌,呵斥道:“你是要讨打么?”
二赖子昂着头,白了父亲一眼,低下头去,只是依然故我,读得有气无力。
闾有福气得跳了起来,一把将二赖子拖了过去,按跪在地上,又用双腿夹住,捉住二赖子的小手,击打起来,一边打一边骂:“我叫你犟!我叫你犟!”
万氏深知儿子秉性,从二赖子一进书房,就一直躲在门后悄悄听动静。此时,见丈夫大发雷霆,生怕打坏了儿子,吓得推开门赶紧抓住丈夫的手,道:“伢子还小,你莫要急,性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是慢慢来,总会好的。”
完了又对二赖子说:“乖崽呀,你要听你爹爹的话,莫要惹你爹爹生气。”
二赖子歪着脑袋不言语,只是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万氏说一句,二赖子鼻子里就哼一声。二赖子谁的话都不愿意听,唯独听母亲的,只是此时此刻,当着父亲的面,二赖子有点故意。
闾有福原没打算二赖子会好好读书写字,他只不过借此锁住二赖子的一双脚。谁知二赖子竟慢慢喜欢上了读书写字,闾有福再教他读《千字文》时,他有样学样,也摇头晃脑地大声哦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盁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二赖子奶声奶气,却声音洪亮,也许这得益于他从小爱哭的缘故,哭来哭去,久而久之,就将嗓门哭洪亮了。
慢慢地,二赖子读书时,竟然别具一格,他的哦吟,彷佛是在歌唱,比闾有福哦吟得更加韵味绵长。
每当此时,闾有福便坐在椅子上,背靠着椅靠,翘着二郎腿,闭着眼,也跟着二赖子读书的节律摇晃着脑袋,在心里哦吟着。
万氏爱显摆,见儿子会读书了,有人来家坐,就会叫二赖子给人背书。二赖子也不怯场,叫他背他就背,站在人前,就摇头晃脑,有腔有韵地哦吟起来,如果母亲不叫他停,他会一直背下去。
那些启蒙书大都很长,不可能都背完,万氏只好叫二赖子停下。
大家都夸二赖子书背得好,有人甚至很喜欢听二赖子背书,有人来家了,即使万氏不叫二赖子背书,也会有人非要二赖子背,这时候,二赖子就拿眼睛瞄他母亲,万氏就笑一笑,万氏一笑,二赖子就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二赖子只听他母亲的。
五嗲也喜欢听二赖子背书,五嗲叫二赖子背书前,会拿出自己用工钱买来的零食给二赖子吃,五嗲买了很多零食,是跑了十里地去汨罗街上特意为二赖子买来的,五嗲的零食一般只给二赖子吃。
吃了零食,五嗲说:“赖子,给爷爷背一篇书。”
二赖子摸着五嗲下巴上的胡子,说:“爷爷,背哪一篇书?”
五嗲说:“随便你背哪一篇。”
二赖子就坐在五嗲的怀里,一边摸着五嗲的胡子,一边有腔有韵地哦吟起来。
启蒙文章虽然长,但二赖子篇篇能背,五嗲每篇不知听了多少遍,但百听不厌。
听完了二赖子背书,二赖子就会缠着五嗲谈《岳飞全传》,二赖子很喜欢听五嗲讲岳飞的故事。
闾有福特制了一把高椅子,让二赖子坐在椅子上,将描红字帖摆在二赖子面前的书桌上,教二赖子描红。
二赖子小儿习性,描红身子老是坐不正,写着写着身子就伏在桌子上了。闾有福在屋梁上钉了一颗钉子,吊一根粗麻线,底端扎住二赖子的鬏鬏毛,再描红时,二赖子若身子前倾侧歪时,鬏鬏毛就会扯得二赖子头皮发疼,二赖子慢慢将身子坐正了。
如此这般,到四岁时,二赖子已经熟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启蒙书籍。只是闾有福不知道,这时候的二赖子,就连兵书也读了好几本。
闾克强的字也写得有模有样,持笔运笔,撇捺点画,皆有法度,用屋场里良裁缝的话说,“这伢子写的字,笔锋锐利。”
闾有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再看二赖子时,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
二赖子读完了所有的蒙书,闾有福每晚也会给二赖子讲点故事。因为闾有福发现二赖子喜欢听故事。
闾有福讲的故事跟五嗲的不同,五嗲讲的故事开始是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哪吒闹海》等,后来讲的是岳飞的故事,而闾有福讲的是历史故事。
二赖子对故事很感兴趣,闾有福讲故事时,二赖子像读书写字一样很安静。
闾有福从上古神话讲起,一朝一朝讲下来,讲到战国时,着重讲了楚国,还有屈原的故事。
他讲了屈原如何爱学习的故事,讲了屈原创作每一篇辞赋相关的故事,讲了屈原如何当上左徒、三闾大夫的故事,讲了屈原如何遭小人陷害的故事,讲了两次被放逐的故事,特别详细讲了屈原和渔夫的故事,包括屈原自沉汨罗江、龙舟竞渡的故事,等等。
他对二赖子说:“三闾大夫是我们的先祖,是我国一代伟人,不但辞赋写得好,还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大大忠臣,深得后人的敬仰,在我们毛栗屋场的祠堂里,就供奉着三闾大夫的神像。”
二赖子拜祠堂的时候见过屈原的神像,穿着长袍,戴着峨冠,佩着宝剑,身躯伟岸,神情严峻,目视前方,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二赖子坐在书桌前,两手支颐,眼睛一眨也不眨,身子一动也不动,听了这些故事,觉得屈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只是他十分不理解,屈原何以一定要投江呢,难道不投江不行吗?
又想,要是我,我一定不会投江,
于是忽闪着大眼睛,问:“爹爹,屈原好哈(傻)哦,为什么一定要跳汨罗江呢?”
闾有福一听,立刻生了气,眼睛一瞪,骂道:“你小小年纪,胡言乱语什么,三闾大夫岂是可以亵渎的!”
二赖子说:“我没有亵渎他呀,他很了不起,就是觉得他不应该跳江。”
闾有福本想还要呵斥二赖子,但想到二赖子尚小,不能理解屈原的自沉也属正常,便耐心地说:“你知道吗,你说三闾大夫哈就是亵渎,三闾大夫投江不是哈,此时楚国已灭,有家难归,楚王昏庸无道,楚国人毫无斗志,而三闾大夫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无力回天,这让他感到无比绝望,无比灰心,但他还是想用自己的死试图唤醒楚国人民和楚王的振奋精神,重整河山,三闾大夫的投江是一种壮举。”
二赖子道:“要是我,我就不投江,我要跟秦人拼到底,杀他个风雨变色,杀他个人仰马翻,将秦人赶出楚国,还楚国一片朗朗乾坤。”
二赖子因为读了书的缘故,故而出口成章。
闾有福看着二赖子攥着拳头,小脸涨得通红,小小年纪,便能说出如此铿锵有力的言语,心甚欣慰,就说:“你能如此想,甚好,只是三闾大夫是我们毛栗屋场的祖先,是我们族人的骄傲,你要以三闾大夫为榜样,继承他的遗志,爱国爱民,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