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业余作者陈小远
第二天,杨娃娃早早起床,趿拉着拖鞋到洗浴间洗脸刷牙,然后换上一套崭新的衣服出门,照常去公司上班。不管是不是食物中毒,必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嘛。办公室里,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听她作关于食物中毒的报告,她没有辜负大家的好奇心,老实交代了小油菜中毒事件。没有想到苏婉却叹着气说:“哎呀,瞧你娇气的,小事一桩!我中过一次毒,多喝了几杯白开水自己就好了,连一粒药也没吃,更甭提打点滴了。”
“都怪那几个卖菜的农妇,把刚打过农药的油菜拿出来卖!”杨娃娃咕咕嘟嘟地抱怨着,“下回我再也不买路边的菜了。”
江美芹坐在苹果机前伸长脑袋朝杨娃娃望着,呵呵笑着说:“杨娃娃,你可真是个知识分子,你也不想想,谁家种的油菜不打农药呢,不打农药菜怎么会不生虫呢?”
罗小希也附和着说:“反正,我不做饭,我只吃外卖。”
杨娃娃百般不解,看看苏婉日渐发福、红润的脸蛋,再问江美芹:“既然油菜都打农药,那么你们吃了,为什么不中毒呢?”
江美芹说:“这还不好办,买回家,用清水泡上二十分钟,把农药泡出来再炒。”
杨娃娃恍然大悟,伸直腰板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打着字。不一会儿,罗小希猫着身走到杨娃娃的办公桌前,把前天苏婉交给她的一堆稿子通通放到杨娃娃面前,压低声音说:“杨娃娃,前天苏主编让我审你的稿子,我自己那一堆稿子还没弄明白呢,实在没时间替你弄了,现在你来了,还是完璧归赵吧。”
完璧归赵?杨娃娃瞅着罗小希美白如玉的脸蛋笑了笑:“放着吧,谢谢你了小希。”
“谢什么谢?咱们不都是好姐妹吗?”罗小希抬眼瞥着里屋的苏婉,又对杨娃娃小声说,“实在是忙不过来,要不我能不帮你这个忙?好了,我先回座位上去了,还有一堆稿没审完呢。”
杨娃娃点着头,罗小希仿佛得了圣旨一般,迅速消失在她面前。杨娃娃伸手翻了翻罗小希送来的稿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个星期前罗小希假装生病陪男朋友一起去杭州旅游,审不完的稿子自己二话没说拿过来就替她审好了,这回轮到自己生病了,她怎么就这样呢?杨娃娃有些生气,但不露声色。这时,电脑屏幕上的QQ聊天工具嘀嘀嘀地响了,低头一看,是有美女编辑之称的杨芷汀给她发过来的。
“别理她,以后发生什么事都别帮她那种人就是了。”
杨娃娃抬起头朝杨芷汀的办公桌望去。杨芷汀也正朝着她望。两人的目光碰在一起,杨娃娃会心地朝她一笑,立即回过头在键盘上给她回复了一条信息:“没关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就是。”杨芷汀随即给她发了个笑脸,“江美芹以为你是在她们家吃午饭吃中毒了,还特地带着她儿子去医院检查了一遍,罗小希说压根儿就和江美芹家的饭菜没关系,说是因为你那天晚上和男朋友一起吃饭吃出来的毛病。娃娃,你那个男朋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娃娃的脸刷一下红了。怎么又扯出她男朋友的事来了?这个罗小希,幸亏那天晚上推着她上车了,要不她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看来关于自己给她透露的那么一点点恋爱的信息一准儿都在办公室甚至整个公司传开了,杨娃娃有些生气,继续给杨芷汀回复着:“管她呢,爱说什么说什么去。”
“你生气了?”
“没有,我不是生你的气。”杨娃娃连忙解释说。
“罗小希说你交了个当作家的男朋友,下周末还要邀请我们去你家做客,是真的吗?”
杨娃娃停顿了一下,该死的罗小希,我自己还没发话呢,她就替自己做主邀请客人了。“你别听罗小希胡说,我男朋友面生着呢,他压根儿就不想跟我的朋友见面。”
“作家都是这样。我也认识一个作家,都有五十多了,见了人还脸红呢。”
杨娃娃心里很烦,自己病还没好透,怎么一来公司就有人缠着问她谈男朋友的事,这不是成心要看自己的笑话吗?她不高兴了,最后给杨芷汀回了一句:“好了,我手头的稿件都没审完,马上就要出刊了,我得抓紧了。”末了又发了个笑脸给她作为友好的象征,却点击着鼠标,义无反顾地把对方的对话框给屏蔽了。
这下好了,不管杨芷汀再问什么她都看不见也不需要再做出任何回答了。可是罗小希的对话框又不应景地跳了出来:“杨娃娃,你生病了,你那个大作家都没去看你吗?”
杨娃娃不禁皱起了眉头,装作没看见,继续低头在电脑上敲着字。可是罗小希的对话框不断闪烁着,杨娃娃只好点开看她到底说了些什么。没想到罗小希把字体调成大得不能再大的字号,满屏显示的都是:“你那个作家不会有五十岁了吧?”之类的问话。
杨娃娃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在心里偷偷骂着罗小希,同时也抱怨起自己不该在她面前信口胡诌出个什么作家男朋友来。这下好了,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也不好,这真等到下个周末大家一哄而上要去她家里见那个莫须有的作家男朋友该怎么好?纸是包不住火的,难道自己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她们面前说谎吗?罗小希的话还没问完,那边MSN上又出现了江美芹的对话框,杨娃娃不胜其烦,看都没看,干脆把所有聊天工具全部关闭,认认真真地审着稿子。突然,杨娃娃从一堆稿件中发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写的是一个蔬菜贩子的艰苦人生,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意义。杨娃娃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联想到自己刚刚因为吃了打过农药的小油菜而食物中毒,觉得如果在这期杂志上安排发表这篇文章,肯定会引起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读者的共鸣,于是她灵机一动,把原本打算安排在“心灵感悟”栏目中的散文撤下来,临时把这篇稿子用了上去。
作者叫陈小远,曾经给她寄过几篇关于医学美容方面的稿子,都因为写得不专业被她扔进了纸篓。可陈小远十分执着,每隔一周就会给她寄来一两篇稿子,稿件也从一开始的医学美容变成了保健常识以及生活小常识等,可是杨娃娃总是看不上他的文章,所以他的稿子也总逃脱不了被送进垃圾堆的厄运。不过这次陈小远明显走了大运,正好写了篇关于蔬菜的稿子,又正好赶上杨娃娃食物中毒,于是这篇稿子被杨娃娃特别看重,大笔一挥,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这篇文章终于由那不太隽秀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印字。陈小远收到杂志后特别兴奋,还特地给杨娃娃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杨娃娃一边捧着他那封把她恭维得上了天的信看着,一边抿着嘴笑,没想到这个陈小远除了会写些不专业的美容稿件,还这么会表扬人,看来以后不多用他几篇稿子还真还不起这个人情。
虽然现在已经是电子稿件的时代,但陈小远却仍然坚持用稿笺给各家报社杂志发稿,所以杨娃娃每次收到他的来稿都能够攒下一枚不同样式的邮票。这次陈小远的感谢信仍然没有例外,杨娃娃一边掏出小剪刀轻轻撕剪着粘在信封角落上的邮票,一边轻轻念着信封下用钢笔字清晰写着的回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
咦,北蜂窝路?不是在北京西站那边吗?原来作者陈小远就住在北京西站附近,那他坐火车不是很方便吗?杨娃娃琢磨着,自己每逢过节从北京西站买票都不容易,既然陈小远住得离西站那么近,那以后是不是可以拜托他帮自己买回家的火车票呢?杨娃娃想着想着,面色不禁有些绯红,连忙把剪下的邮票塞进抽屉里,又迅速把那被剪烂了的信封扔到纸篓里,陈小远,自己和他连认识都不认识,怎么好让人家替自己买火车票呢?
过了半个月,杨娃娃要做上期杂志出刊文章的稿费,按照陈小远留下的地址给他写了封信要求他把自己的银行账号告诉她。没想到才过了两天她就接到了陈小远的来电。陈小远在电话那头激动地对杨娃娃说:“你们杂志社不就在建国门附近吗?我坐地铁就过来了,要不我来取一趟好了。”
杨娃娃笑着说:“那好啊,省得我麻烦了。”
陈小远笑了一声,杨娃娃听得出来他有些害羞。“那我明天就过来方便吗?”
“方便。”杨娃娃想了想,“你明天下午两点来,我带你到财务直接领了钱就成。”
“那好,我领了稿费就请你吃饭。”
“那就不用了。”杨娃娃心想你那篇稿子才两百块钱还不到的稿费,要再请我吃饭,还能剩下几块钱啊?连忙摇着头说,“吃饭就免了,以后给我们多写些好稿子就行了。”
陈小远还要说什么,杨娃娃已经挂断了电话。她双手托着腮盯着电脑屏幕,这个陈小远到底是个什么人?听他的声音好像很年轻,又是个北京人,怎么就知道关于蔬菜方面的事,难道他那稿子是从网上扒下来的?
第二天下午,两点刚到,穿着一件黑色长袖T恤和一件水洗牛仔裤,剪着一个小平头的陈小远就穿着那双油光锃亮的黑色皮鞋噔噔噔地爬上了风尚杂志位于大厦三楼的办公室。
“请问杨娃娃编辑在吗?”陈小远有些拘谨地敲着办公室敞开着的门。
“你是找杨娃娃的吧?”靠近门口位置上的罗小希朝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陈小远一努嘴,指了指坐在自己斜后方办公桌边上的杨娃娃,又掉过头响亮地喊了一声,“杨娃娃,有人找!”生怕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听不到似的。
杨娃娃抬起头来,一眼就看见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陈小远,连忙穿过办公区狭窄的过道走到门口,一脸春风地伸过手握着陈小远的手:“你就是陈小远吧?”
陈小远点着头:“你好,杨编辑,久仰大名。”
“什么大名小名呢!”杨娃娃很喜欢陈小远有些腼腆的样子,连忙把他带到小会议室里,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下来,又忙不迭地倒了杯温水递给他,“我们这里地方小,你别见怪。”
陈小远呵呵一笑,显得有些不自在:“杨编辑,这次我的稿件能在《风尚》杂志上发表,多亏你费心了。”
“文章写得好当然会有用武之地。”杨娃娃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来,笑意盈盈地对他说,“以前你给我们写过不少稿子,但都没有适合我们杂志风格的,所以……”
“没关系没关系,”陈小远红着脸说,“我还是个小作者,还不成熟。”
“不成熟没关系,哪个作者不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杨娃娃笑着,“要不,我先带你去领稿费吧?”
“没事,不着急。”陈小远笑着,“我今天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拜访一下杨编辑。稿费什么时候拿都可以。”
杨娃娃也跟着笑:“其实也没几个钱,还让你亲自跑一趟,很不好意思。我让你来,就是想当面跟你探讨些问题,我觉得你那篇关于蔬菜的文章写得特别好,你怎么就对蔬菜和菜场里的事那么熟悉呢?”“我原来在菜场里卖过菜。”陈小远不好意思地说。“你在菜场里卖过菜?”杨娃娃从陈小远一进门就格外注意听他的发音,觉得他肯定是正宗北京人没错,可看他这么一身精神的打扮,又年纪轻轻的,哪里像个在菜市场卖过菜的小贩子呢?杨娃娃有些惊讶地瞪着他,“你当过菜贩子?”
“怎么,不像吗?”杨娃娃摇着头,从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的陈小远身上,她怎么也看不出他还当过菜贩子,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我职高毕业后一时找不着合适的工作,又不好在家里吃白饭,就只好想办法自谋出路,不仅在菜市场卖过菜,还在商场里当过卖鞋的导购。”“导购?卖鞋的导购?”杨娃娃下意识地瞥一眼自己脚上穿的那双浅紫色的达芙妮皮鞋,“你在哪个商场当过导购?”“百盛商场,中友商场,我都待过。”“那你对买鞋是不是很有经验?”陈小远点着头:“只要打我眼里扫过的鞋,好不好立马就能看出来了。”“真的?”陈小远轻轻扫一眼杨娃娃脚上那双达芙妮:“您这双鞋商场里得卖六百多块一双吧?”
“你可太神了!”杨娃娃怔怔地盯着陈小远,无法掩饰住内心的惊喜,“我在外边的专卖店买的,比商厦里买的便宜。我们商厦那些货柜很少给我们这些内刊编辑打折的。”
“那下回你再买鞋叫上我就好了。我陪你到百盛去挑。我哥儿们在那当经理,像你脚上这个牌子的鞋子,打个折,撑死两百块也就买到了。别的牌子也都能给你个成本价。”
“两百块?”陈小远笑着:“两百块差不多了,他们还得赚个运费呢。”“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两百块太便宜了!”杨娃娃又看着自己脚上挤车被踩出一道道印痕的皮鞋,不无心疼地说,“我这鞋刚买了半个月,才穿第一天就被踩成现在这个样子。正打算这个月底发了工资去买双新的。”
“到时你给我打电话就行了。”陈小远从兜里掏出一张便条,在上面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轻轻递到杨娃娃手里,“你要买鞋随时可以找我。对了,皮鞋上的褶子其实也有个小窍门可以处理掉的……”
“小窍门?”杨娃娃睁大眼睛,“什么小窍门,你快说说!”
“你把鞋用绸布擦干净了,然后在鞋里面塞满纸,要软的不要太硬的,先把鞋撑起来,然后打个鸡蛋,把鸡蛋清抹在皮鞋上的褶子里,再放在阴凉的地方晾上几天,褶子就比原来要明显淡多了。”
“我倒是头一回听说。”杨娃娃感激地盯着陈小远,“以后你有这种生活小常识的文章,不妨多给我们投点儿。不过得写得时尚,现在写的平淡无奇的稿就算我这里通过了,主编那一关也不好过的。”
“我知道的。”
“对了,你再给我讲讲你对那些蔬菜的感悟吧。我最近对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
“其实也没什么,我刚贩菜卖的时候,经常和一些郊区的农民打交道,知道的也就多了。还有,每天都在菜市场里混着,大家都是卖菜的,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菜,算是熟能生巧吧。”
杨娃娃饶有兴致地听着,起身又给陈小远续上水。陈小远在杨娃娃的不断追问下,大大咧咧地道出了菜场里的秘密:“你别看那些肥肥胖胖的黄豆芽长得可爱,其实是放了化肥的,要不然,哪有那么好看?还有大葱,也是施加了一种激素,从地里拔上来后,喷上激素几个小时就能催成一副漂亮的模样。凡是好看的东西都是不可信的,比如竹笋,又白又嫩,用清水泡着,实际上是添加了焦亚硫酸钠。还有银耳,也是用那东西熏过,熏过的银耳颜色才会好,可以卖到更好的价钱。一般人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往往看什么颜色好长得好看就逮什么买,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陈小远兴奋地说着,忽然抬眼看了看专心致志的杨娃娃,“还有鳝鱼,你见过乡下刚钓起来的鳝鱼吗?”
杨娃娃小心翼翼地说:“见过。”
陈小远耐心地问着:“是不是都是小小细细的,大的倒没有看见过几条?”
杨娃娃连忙回答说:“是的。”
陈小远说:“你在市场上见过的鳝鱼是不是都长得一般大,齐头齐尾的样子?”
杨娃娃说:“是的,那是为什么呢?”陈小远说:“是他们给那些鳝鱼吃了避孕药……”杨娃娃大惊,面色有些微红,喝下去的一口水全呛在鼻子眼里了。她突然扭过头去,不停地咳嗽着。
陈小远还要讲下去。杨娃娃连忙举起手朝他摆了摆,心里不禁暗暗怪着他的鲁莽,她还是个大姑娘啊,陈小远怎么能当着她的面说这些话呢?虽然看上去陈小远并不是故意要跟她讲这个,但她听在耳里总觉得很不自在,毕竟现在整个小会议室里只有他们孤男寡女两个人,要是再被长耳朵罗小希把这话听了进去,还不知道她会传成什么样子呢!
陈小远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愣愣地看了杨娃娃一眼,浑身都不自在起来。杨娃娃连忙起身对他说了一句:“走,我带你到财务那领稿费去。”不由分说,就领着陈小远迅速离开了小会议室,穿过办公室的狭长过道往走廊上走去。
罗小希瞪大眼睛注视着他们,挑着眉头轻轻笑着。那笑容里包含了些许暧昧的味道,杨娃娃一看到她这个样子头就有些大了。罗小希不知道又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很快,杨娃娃就带着陈小远从财务部领到了稿费,陈小远把并不多的稿费塞进口袋,盯着杨娃娃说:“杨编辑,你们几点下班?”
杨娃娃知道他要提请她吃晚饭的事,连忙笑着对他说:“这会儿才三点多一点儿,吃饭还是算了吧。”“可是……”陈小远站在走廊上一动不动,“杨编辑,我说好了要……”“下次吧,下次。”杨娃娃和善地笑着,“咱们来日方长,我还要拜托你多给我们写些好稿子呢。”“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楼下有个咖啡厅,要不我请你喝杯咖啡吧?”陈小远真诚地看着她。“不了。我还有一堆工作没做完呢。你还是赶紧回家吧。”陈小远仍然站在走廊上一动不动。罗小希从办公室的窗户口探出脑袋朝他们这边张望着,不怀好意地笑着。杨娃娃连忙把陈小远拉到楼梯口,轻轻咬了咬嘴唇,做了个请他下楼的手势:“我就不送了。”“杨编辑……”“好了,说好了下次让你请客。不过你得挑个周末的时间。”
陈小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那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杨娃娃盯着陈小远下了楼,才转过身往办公室走去。刚刚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还没坐下,罗小希就飞也似的跑到她桌前,腆着脸问她:“杨娃娃,这人谁啊?长得挺精神的啊!”
“一个作者!”杨娃娃不耐烦地说着。
“作者?”罗小希不相信地瞟着她,“不会就是那个大作家吧?”
“哪跟哪啊?”杨娃娃轻轻推着罗小希,“回你自己位置上去,我手上还有一大堆活没做完呢!”
“什么作者啊?你可真不够意思,男朋友来了还说是作者!”
“就是我上回跟你说的那个写菜场的作者陈小远。你也看见了,人家不近视,也不戴眼镜,怎么可能是大作家呢?”
“噢,”罗小希一拍脑袋,突然发出一阵得意的笑声,“我搞晕了,我忘了你说过你那个大作家是个眼镜先生呢!”边说边嘻嘻哈哈地踱回自己的座位上去,就在坐下的那一瞬间又对着杨娃娃扮了个表情奇怪的鬼脸。
杨娃娃哭笑不得,这个罗小希是不是精神出问题了,怎么老这么不着调?怎么一听说陈小远不是那位眼镜先生她就乐成那样,难道她看上了人家不成?杨娃娃想到这一层上,不免偷偷朝罗小希座位上瞟了一眼,看到她正对着电脑屏幕傻笑着,心里琢磨着肯定是这么一回事了,也不免偷偷笑了一会儿。
她又想起陈小远在小会议室里提到的菜市场里卖的鳝鱼都是吃了避孕药才长得又肥又大的,要真是这样,以后谁还敢吃鳝鱼啊?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她轻轻摇了摇头,看来这每天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还真得费一番思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