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力丛书:用户界面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沟通技术和用户的操作界面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个人化、大众化、普及化,以及随之不断加深的拓展应用,用户界面(UI)成为人与计算机科技交互过程的重要接口,成为实现高新技术向大众普及、应用、转化的窗口。从最早的领先于苹果和微软的Star屏幕图形操作界面设计(图1-1),一直到现在种类繁多的移动设备及系统应用,它们都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中,立足于人性化的设计观点来改变人类的生存空间,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图1-1 Xerox 8010 Star操作系统

注:1981年美国施乐推出“施乐之星(Xerox Star)”电脑,其操作系统为Xerox 8010 Star。

高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及普及应用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在技术的研发阶段,技术的开创者不会考虑技术层面的操作难易程度,而将重点放在技术本身的实际功能和效用方面。随之可能导致该技术使用的难度加大,以至于无法面向大众的情况出现。即便这样也不会降低他们的研发热情。其次,UI设计师面对的就是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对应相应的专业化的技术应用范畴。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放在从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经济效益层面上的问题。生产商和尖端消费者往往同时看中技术的高难特点,希望通过新颖奇特的高新技术博得眼球。生产商将其市场化来发展自己在新兴产业中的优先行业地位,创造更高的商业需求及商业价值。同时,新技术的爱好者希望得到更加普惠的价格、更好的特殊效能以及售后服务等。最后,对于大众消费者终端来讲,大众消费者普遍关注这些高新技术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服务,而对于技术本身的专业含量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习操作的相关事宜。使用终端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而消费者运用这些高新技术也仅仅是为了更加完美地匹配日常生活需求。他们不愿意购买给自己添麻烦的产品——不好用就不买。因此,这种趋势及需求的环境,给UI设计行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UI设计一方面是与背后的支撑技术直接相连,充分地发挥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是直接与大众相连,在面对广大消费者的基础上,努力让技术发挥作用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使其变得更加便利,从而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所以UI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UI设计使产品便于操作,且更好地满足需求。UI设计师的使命也就在于此。

既要考虑人性化的设计基础,又要立志于服务广泛的使用者,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让大众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操作的基本原则。如果UI设计不能满足这个基本需求,即便再新颖的设计也会面临失败的厄运。

以下两个角度对于衡量UI设计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一、从功能面到社群面

“可用性”是我们针对UI设计提出的第一个标准,其真实的重要价值在于我们的设计对于大众是否真的有用。衡量这一标准必须从设计本身出发,才能找到切合大众需求的设计形式及实质性的效益。

另外,除了满足需求与功能以外,还涉及很多方面。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逐渐渗透到我们更加广泛以及细微的生活之中。使人感兴趣的不仅是技术本身所能提供的功能与服务,而且同时伴随着其他价值的涌现。这些价值有涉及审美层面的、心理层面的、生理层面的、应用体验层面的……在这一相互交叠的推演过程中,大众对交互产品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且他人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消费者本人。较之这种社会的象征性,有时远远超过功能性的力量。

交互设计本身具有“隐性”和“显性”的双重含义。从表面看来,一个UI设计可能已经非常直观地传达出它本身的用途及操作方式。同时,其美学的价值及其背后的社会人文价值则是另外一套隐性的概念表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体系,每个使用者都能切身体会到这两个范畴的差别。对于UI设计师来讲,满足功能的需求似乎可以通过标准和范式的植入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合理的改善与提高,但是关键在于功能面之外的素养如何解决与提高。如何将这种隐性的表达置于产品与大众的多层次交互体验之中,来丰富这一对话过程,使UI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免于落入不受欢迎的窘境,甚至失去用户的败局,是问题的关键。

交互设计通过人与机器的对话来满足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使用者的满足感。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构建群体性的应用推广和集群,即交互设计的社群化。如果一项交互设计不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兼具工作和休闲的社群化平台,就如同降低了大众的社会网络活动标准,进而减少了人际社会化的程度,渐渐失去了便捷的大众人际关系脉络,这样的后果必然导致失败。所以,交互设计应该能够强化社会交际网络,让所有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都有机会便捷地加入进来,更大范围地融入大众社群。

二、优良的交互设计系统

对于用户来讲,他们很难在敲击或触摸键盘、屏幕显示的画面与主机运作之间构建出合理的连接。相反,这种连接需要交互设计师用他们的作品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种视觉可视为主的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了有形的结构,进而缩减了我们周遭的实体世界与计算机虚拟世界之间的距离,突显了UI设计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用这个清晰、具体的模式来与计算机进行互动。

下面讲一下如何评判交互设计。

①对于一个优良的交互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回应动作及信息来呼应用户,使用户明确他们刚才执行了什么动作命令,并且结果如何。这种回应包括屏幕显示的确认动作以及指尖敲击或触碰键盘时传出的轻微回应声响。以声音作为回应丰富了交互体验过程,这比单独依靠视觉来进行确认增加了便利性和准确度,使用户的操作更有效率。

②交互设计中的“引导性”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引导性设计主要以视觉为基础在屏幕上直接显现出来。当用户操作界面时,首先就是明确自己在整个交互框架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屏幕提供相应的需求回应,让用户知道如何进行具体的操作以及点选,并能实时得到相应的反馈和执行的结果。

③交互体验中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同样指令在不同的用户应用环境下应具备相同的结果,同时在系统内部的响应也是相同的。这样的目的是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具有一致功能的、美观的且令人满意的交互体验过程。在这一目标下,数据库所接收的指令和文字处理器所接收到的信息完全匹配。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相关的按钮回到上一层的操作空间,在交互体系中创建清晰、明了的逻辑结构及路径体系,减少操作的失误,避免用户陷入混沌的状态。

所以,优秀的交互体验并不会使用户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和掌握交互体验的执行方式和操作技巧。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太多生活化的智能配备交互应用体验,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用于操控它,我们关心的只是应用它可以完成什么任务。用户这种直觉式的互动动机就要求UI设计师必须将操作时的负担减少到最低限度,让用户更专注于最终目的,而不需要加重使用者的精力投入。

当交互设计团队设计一个智能操作系统时,外观的设计不是唯一重要的关注点,更多的注意应该放在怎样使它更合理地运作上。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交互设计可以更好地协调和组织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互动体验及质量评估,以此来强化UI设计师的职业价值。同样,这些价值会通过用户感知直接呈现出来。当用户在移动鼠标或触碰屏幕时,操作是否顺手、设备回应是否敏捷、是否会出现回应的声音、视效等相应的信息内容是否同步跟随,同时信息的反馈是否与用户的心理预设一致,所有的这些细节都是衡量交互体验必不可少的标准,共同在为用户营造精致体贴的、独一无二的交互体验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在交互体验中,用户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及所感受到的全部信息都是通过UI设计师的工作来体现的。培养这些素养和能力对于UI设计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