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团练使(求收藏,求追读)
张孔目此言一出,梁中书略一思虑便也觉着可行,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须臾,二位官吏的目光就又一起聚在卢俊义身上。
见此,卢俊义权衡片刻后,也决意领下这个团练使。
一者,与提辖使直接掌握部分兵权与管理权不同,团练使虽名义地位还要高于提辖使,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团练使已经逐渐虚衔化,同卢俊义先前的员外郎一般,是个名誉职位。
管辖地方的实际权力也因职位虚衔化,为其顶头知州,知府所限。
团练使不过依旧可以组织训练民兵,用以维护地方治安罢了。
这也正是让卢俊义真正意动的地方。
若是他真做了这团练使,不但不影响其四处“买卖”,他反倒可以借着军职,名正言顺地多招揽些人手。
二者,这梁中书大动干戈地从澶州弄来钟家弟兄,自己刚刚剿灭他们,梁中书便要继续提拔自己,必是有其计较。
此刻自己若一再拒不受职,搞不好会将其再度推往自己的对立面,这亦绝非他所愿。
自己担任团练使这一闲差,倒确实是个两全其美之策!
思虑再三,卢俊义拱手道:“相公大人如此抬爱,那末将也只得恭敬不如从命,往后若有不当处,还请恩相多多指点。”
梁中书闻言大喜,只以为卢俊义是因害怕辜负其厚望,才婉拒提辖使之职。
此刻,他心中没有一丝不满,反倒对卢俊义更添了几分欣赏。
他站起身迈下阶来,对卢俊义笑道:
“员外自有惊世之才,本官也是不忍明珠蒙尘啊!只是日后员外切莫再妄自菲薄,若立战功,本官定还是要依例擢升,到时员外切勿再推辞啊!”
说来讽刺,原著中卢员外为大宋征辽国;讨逆贼田虎、王庆。端的是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也不过勉强做了个行营团练使。
而今卢俊义只是剿灭了一窝不堪的贼匪,加上梁中书轻飘飘的一句话,当即便能走马上任!
大宋国腐朽至此,焉有不亡之理?
卢俊义口中连声称谢,心中暗想:“还要擢升自己?若是再呆些时日,怕是真个要成他梁中书的心腹了。待日后自己发迹,可得好好‘报答’他一番!”
此番封赏,梁中书直接派人唤来了军政司官吏,忙活一阵,当厅便将一应手续办的齐整。
又差人即刻去东京报备,这才算罢。
卢俊义拜谢了梁中书并一众官吏后,胸前顶着红花,昂首挺胸地出了留守厅。
身后还有几个身着灰衣的小吏,捧着赏赐之物紧紧跟随。
在梁中书的授意下,还未等卢俊义出得留守厅,却早有通报官吏拟好状纸,先行四处宣扬他已被封为本府团练使。
平日里卢俊义便善施恩泽,常常与人方便,本就倍受百姓爱戴。
现如今闻听他剿灭匪寇,又升了大官,果如梁中书所料——百姓闻言无一不欢呼雀跃,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
卢俊义带着红花,自留守厅一路回到卢府,但凡他所过之处,两边街道上扶老携幼,都看着欢喜,纷纷上来祝贺,场面着实热闹非凡。
他领着一众亲随,向众人频频致谢,热热闹闹了好一阵,才得赶回府上。
家中丫鬟、仆人尽得了消息,都在朱漆大门前早早守候。
卢俊义下了马,仆人们便一齐上前迎接祝贺,自有专人接走胯下宝马喂养照看。
卢府的仆人,几乎都是从卢俊义与父辈接济的苦命人中挑选出的。
众人对卢俊义爱戴有加,卢俊义对他们亦是视如己出。
看着身前纷纷道贺的仆役、丫鬟,他大手一挥,高声道:
“老爷许久不曾设宴,今日却有差事未了,待过上几日便大摆筵席,好好庆贺一番,你们也都来吃上几杯。”
众人闻言都欢天喜地散去,卢俊义走到燕青面前,开口问道:“小乙,你可知百姓与众伙计现在何处?”
燕青躬身道:“就在方才,石秀、刘回他们已将百姓尽数带回,视众人情况或安置在医馆,或安排在酒楼。王老都管亲自带人帮着安置,料想不久后便可归来!”
闻听百姓已然安置妥当,卢俊义点了点头,转过身指了指身后的钱箱说道:
“此乃剿灭贼匪的三千贯钱,你却再辛苦一番,领人将这些钱银全都移交给石秀罢。他是个精明的汉子,又与这些人相熟,想来他会安顿好这些落难百姓。”
“外面许多百姓围观,我便不随你一齐去了。待明日得空,我再去探视一番。”
燕青看着一旁的硕大的钱箱,不疑有他,开口赞道:“员外这般视钱财如粪土!叫小乙好生叹服!”
足足三千贯钱,这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见着百姓受难,卢俊义便将其统统拿出救济百姓。
饶是燕青是见过市面的“富家公子”,也为自家员外慷慨的行为所震惊。
卢俊义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区区钱银不做挂齿,你且去吧。”
望着他挺拔的背影,燕青暗暗竖起拇指,领人带着钱箱,奔向自家的医舍。
……
月明星稀,皎洁的月光将庭院照得透亮,院中的青石板都好似镀了层银霜!
卢俊义、燕青、石秀三人围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桌上放着一坛温好的老酒,七八斤烹调好的肉食并几碟菜蔬。
三人分宾主落座后,石秀率先端起酒碗,对卢俊义恭敬道:
“久闻哥哥武艺超群,侠肝义胆,今日终于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小弟先敬哥哥一碗,以表仰慕!”
见石秀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后,又目光灼灼,满脸敬重地看向自己,卢俊义心中畅快,暗道这三千贯钱花得值当!
他亦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感受着口中略显酸涩的酒水,其大义凛然道:
“贤弟恁地客气。如今天下动荡,百姓百般受苦!我等既有些本事在身,撞着不平之事,岂能见死不救?拔刀相助,实乃应有之理。”
燕青端着酒碗,抿了口老酒,对着石秀笑道:
“我家员外最是宅心仁厚。这些年出钱出力,也不知救了多少苦难的百姓,跟着员外久了,我燕小乙早就习以为常喽!”
石秀听罢,心中更是钦服。他放下酒碗,感叹道:
“小弟在建康府生活时,亦见过不少自称‘好汉’的。他们满嘴说着侠义之名,其实专做行欺压良善之事。百姓们生活本就活得艰难,由他们一通作乱,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说完,他端起酒坛,又给三人又各倒了一碗,郑重道,
“今日得见哥哥,方知什么是真豪杰!来来,小弟再敬哥哥一碗!。”
卢俊义,端起酒碗,大笑道:“今日得遇贤弟这般真好汉,却也是愚兄的运道!来,我三人便共饮此杯!”
三人就在这庭院中畅饮许久,燕青对着石秀说道:
“我家员外已多日不曾饮酒,每日只知搬文弄武,今日石秀哥哥一来,当即便开坛畅饮,真可谓是英雄相惜啊!”
卢俊义闻言咧嘴一笑,正欲倒一杯茶水来醒醒神,忽地其神色一凝,目光落在身侧的茶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