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哲学与社会发展:南宋浙学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南宋浙学研究的方法问题

任何真正的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都是针对着自己的问题而来的,而所谓“自己的问题”又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即已有的历史传统、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因而我们要去解读一种思想、学说的内在意蕴和演进逻辑,就必须依循其据以产生发展的原有条件和环境进行。按照这种基本思路,南宋浙学研究应该力图把南宋浙学的形成、发展和它对整个浙学传统和浙江精神的意义、影响的研究,放在一个充分互动的关系模式中予以考察,即认为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整个浙学传统、浙江精神、浙江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因素、民风民俗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同时,前者也反过来给后者重要而持续的影响,形成了两者之间充分而良性的互动。所以,南宋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演化脉络及其所包含的多方面的价值意蕴。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其《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即“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他把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思想家等少数人信奉和生产的精英文化称为“大传统”,把民间大多数人所奉行的民俗文化称为“小传统”。大传统主要依赖于典籍记忆,尤其是哲学、宗教、文学经典所构造的记忆、想象与理想而存在、延续。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性的、活的文化形态流传和延续。南宋浙学作为一种“大传统”,其形成和发展就是在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的。南宋事功学派的“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以及重视工商的精神无疑浸润于浙江民间的社会实践和思想观念中,是对当时当地普遍的社会心态的概括与提炼。大传统从小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如果没有地方民间社会不求经、理,但求功利、注重实用以及重视工商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背景,是难以产生与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学针锋相对的学术精神的。可见,发达的民间工商业无疑为浙东学派“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以及“重视工商”的精神提供了极其厚实的社会土壤。

另外,浙东事功学的“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以及重视工商的精神,不仅从民间得以提炼并为浙江地方民间的相应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经过广泛的传播,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浙江地方民间心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浙江历史上形成的“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以及重视工商的精神,构成了浙江人的“遗传因子”,这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体制变迁的演进轨迹也不可能不产生深刻的作用。正如诺斯所说,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即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影响经济体制演进轨迹的重要因素。

南宋浙学的学者们之所以能与民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思想学术性格本身就具有特别强烈的平民性,可以说,平民性正是浙江思想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故而其思想能够来自民间,又很容易地回到民间、作用于民间。事实上,这也是当代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如浙江经济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力军,表现为典型的“老百姓经济”;大多数改革都得益于“自下而上”的推进,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平民哲学、“草根哲学”。这种平民哲学正适合宋以来由工商业不断发展、世俗化日益加强而导致的平民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浙江社会。而这也是传统浙学在当代浙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仍具有重大生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此也可见,对南宋浙学及整个浙学传统中所蕴含的根本性“本土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唐宋社会近世化转型所具有的思想文化特点及其意义,而且它们本身就具有极深刻的现代性和普遍性价值,包含有可以导向现代理性和现代社会合理构建的丰富可贵的精神资源,如制度保障、平等精神、工商社会、市场经济、自然人性论、权利意识、主体性观念、追求功利实效、从道德人向经济人的转向、价值观上的世俗化取向等等。这些具有重要的现代性和普遍性价值的思想资源,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中来看,无疑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挖掘的,也需要重新认识并阐明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有价值和作用。

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南宋浙学的研究,就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思想史等多学科视角出发,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文献考证、整理分析与史迹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逻辑线索、基本史实等进行认真的考察梳理和客观认定,避免主观联系、任意拔高、夸张比附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同时,通过考察辨析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主要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意义特点,分析南宋浙学的内在逻辑结构、基本精神及其与环境、历史、社会、文化传统等互动的机制、传递转化途径等。还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将南宋浙学与不同的思想学说特别是程朱理学、心学,浙学和浙江文化与湘学、闽学等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浙学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等等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炼出科学的评价和理论,阐发其具有的重要的现代性和普遍性价值。

此外,还应该采取深入系统的实地考察调查方法。通过考察温州、金华、永康等浙东事功学派的主要活动地方,调查有关南宋浙学的史迹史料,对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逻辑线索、基本史实等进行认真的考证,了解历史上的浙学传统与浙江精神互动的路径选择、传承机制等,以积累各种第一手资料,厘清若干思想学术史上的是非。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系统的实地考察调查,我们可以具体地了解和感受了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演进路径、思想特质与浙江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因素、民风民俗、文化传统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互动关系,探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演化脉络及其所包含的多方面的价值意蕴,同时也可以特别考察了解浙东事功学“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以及重视工商的精神等的“大传统”,是如何从民间心理文化的“小传统”中得以提炼并又成为浙江地方民间的相应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的,以及浙江区域文化与当代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还可以从实地考察调查中具体地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留存、保护、影响等各种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历史文化留存的保护、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当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建设等各种意见、建议。这些对于当代中国重建乡土社会、民间社会的良好秩序,恢复和延续传统社会中优秀的自然和人文精神传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