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殷郊:押粮也是很重要滴
闻言,帝辛于是转过身,目光凌厉威严,询问黄天禄:
“孤记得你是黄飞虎家的二子吧,你叫什么名字?目前军中任何职。”
黄天禄苦涩一笑:“回禀大王,在下黄天禄,在军中任千夫长。”
“果然雄姿英发,不愧是我大商年轻一代的俊杰,不亚乃父之风。”
帝辛欣慰大笑道:“黄家三代忠良,你父需要留守朝歌,若寡人以你黄天禄为帅,你需要多少兵?”
黄天禄先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父亲黄飞虎,只能硬着头皮,力求稳妥道:
“北军来犯边境数万,其中主要的威胁就是袁福通麾下最强战力的独眼巨人部落!兵数三千,个个嗜血彪悍,主将者袁福通老谋谨慎,拨臣三十万天兵可御敌。”
“你要三十万人?”
帝辛目光不满,此时的大商刚刚经历大战,百废待兴,各方戍边都需要人马。
此时要是再抽出三十万兵卒,简直要搬空整个朝歌守军了。
“你的性子倒是跟你父亲一样稳健。”
帝辛大手一挥,道:“北军虽骁勇也不过聊聊数万,大商虎狼之天师何惧之,寡人封你为前军统帅,相信你能克敌制胜。”
“待到你凯旋回朝,孤给你官升三品,赐地封侯。”
黄飞虎皱着眉头,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但自家的儿子黄天禄已经被大王说的双目通红,恨不得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帝辛才缓缓开口说道:
“所以寡人拨给你五万兵马!”
“打不赢,你就别回来了。”
刹那间,黄天禄一腔热血仿佛被浇了一头冷水。
五万兵马,他拿头打北海王袁福通和独眼巨人部落!
殷郊大步流星过来挖了挖鼻孔,拍了拍黄天禄的肩膀,“恭喜啊,大师兄成一军元帅,果然虎父无犬子呢。”
殷郊笑完刚想开溜,帝辛又把他提溜回来,不容置疑道:“既然你内心视朝廷诸将如酒囊饭袋,恰逢北海王造反,孤便给你这个机会,让闻太师挂帅出征,坐镇中军和后军,黄天禄为前军将军,至于你可为先锋官。你意下如何?”
“什么,大王居然让整天花天酒地的殿下亲自出征?”
“殿下这么弱,估计连戟戈都提不起来吧,何况是最危险的前锋。”
“记得大殿下好像才十五吧?”
所有人闻言目光一阵诧异。
以闻太师为帅讨伐袁福通,在他们意料之内。
毕竟整个朝野之中也只有闻太师有这个实力,平定北方祸乱。
但没想到。
帝辛居然会派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娃娃为将。
难道是为了镀金?
还是不喜欢这个王子,遂将其流放到北边。
就连当事人闻仲也目光深沉,手指在怒龙般的鞭柄上打磨盘转,感慨帝王心思琢磨不透。
殷郊目光思绪电转,明白北海王造反,也许是一个逃离朝歌这片漩涡暗涌之地的好机会。
不过,不过大王既然指派闻太师为帅,到时候他必定被拥有三只眼的闻太师牢牢盯紧。
又怎么跑得掉?
看着帝辛的目光,殷郊知道自己跑不掉了。
思索片刻后,殷郊双手抱拳,语气坚定地说:
“儿臣请愿成为征战天下的文太师帐下一名押粮官,当然了,这先锋官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押粮对于我来说,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殷郊眼神坚定地像入党,“儿臣对天发誓,日夜勤勉调押粮草辎重,以护佑我成汤江山后方稳固不失!”
诸将:“……”
感受的所有人投来鄙夷的眼神,殷郊义正言辞:
“各位可不要小看了这后方粮草押送的重要性,千古多少战役悠悠皆亡于此,有因粮草被烧,或后方被敌军切断前后夹击,故儿臣不才,愿以牺牲自己替大商守住险要重任,保三军后方无忧。”
众人一脸无语,没想到还有人能把怕死说得如此清丽脱俗。
这位人王扶着脑袋,无奈说道:“那吾儿又想要多少人?”
最终殷郊小手手抱拳,坚毅道:
“儿臣请愿,调先锋营三千骑压粮,拥有最高指挥权,可进可退!”
三千?
去打几万?
这一日,满朝文武注定刷新了三观。
帝辛笑道:“行,朕命你担任督粮兼任先锋官,就当去战场磨砺一下了。”
“还有一件事,刚刚宰相商容提议,赶在这次诸侯朝贡之前,谏孤前往女娲宫进香,几日后你便陪孤一起去吧。”
“额,女娲宫上香?”
殷郊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建议。
刚想劝说大王大头和小头一起三思。
“就这么定了。”
帝辛便不由分说,带着雄赳赳气昂昂的人马移驾,准备去统筹女娲宫进香事宜。
待到离开华丽堂皇的行宫,一驾青铜辇车之上,帝辛仿佛酣睡的卧龙一般闭目沉思,宽厚高大的背影气息平稳混溟,启唇对着身后一名隐藏的老人道:
“姬伯侯,你已经看完孤王的所有儿子了,确定是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