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产品经理升级之道:ChatGPT让产品经理插上翅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产品经理新技能及与ChatGPT的最佳协作模式

要实现与ChatGPT的最佳协作,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新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分析与驱动的思维方式。需要系统地分析用户数据与行为,来驱动产品设计与决策。

(2)敏捷开发方法论。熟练掌握敏捷开发流程,如设计思考、原型设计、迭代等。这需要产品经理与技术团队紧密沟通与协作。

(3)跨职能协作。产品经理需要与UX设计、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不同职能部门进行协作。这需要产品经理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未来技能。产品经理需要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未来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并考虑如何将其应用到产品中。

产品经理与ChatGPT的最佳协作模式如下。

(1)ChatGPT作为产品经理的知识与信息助手,能基于海量信息快速搜索与提供产品相关的信息与知识,拓宽产品经理的知识面。

(2)ChatGPT作为产品经理的创意激发器,通过与产品经理的信息交互,使产品经理产生新的产品点子与灵感。产品经理还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更宏观的角度考虑这些点子。

(3)ChatGPT作为产品经理的辅助讨论与决策支持者。在与团队的讨论与决策中,ChatGPT可以基于对历史数据与信息的分析,为产品经理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建议,但最终决策权还在产品经理手中。

(4)ChatGPT不适合完全替代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还需要具备其他技能,如敏捷方法论、沟通能力、商业敏感度等,很多功能需要产品经理自己去发挥。

所以,最佳的协作模式是,产品经理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以主导者的身份来管理与驱动产品,而ChatGPT则作为知识与创意的助手,为产品经理提供支持与帮助。二者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1.2.1 案例1:ChatGPT与产品经理在交互设计领域协作

下面给出一个案例来说明产品经理与ChatGPT一起工作完成产品设计的过程。

案例背景

某电影票务App正在进行订票流程的重新设计,目标是让67%的用户在3分钟内完成订票任务。

动手示例

产品经理A向ChatGPT发送指令如下。

我们需要设计订票App的交互流程。根据调研,67%的用户希望在3分钟内完成一个电影票购买任务。你能基于这个目标提出一些初步的线框图思路吗?

ChatGPT的回答如下。

好的,根据3分钟的交互目标,我生成了以下初步线框图方案:

1. 首页(10秒):展示电影海报和本周热门场次,用户点击选择电影。

2. 选片页面(15秒):展示影片详情和场次列表,用户选择需要的场次。

3. 选择座位(30秒):根据场次显示座位图,高亮可选座位和票价,用户选择座位。

4. 订单确认(20秒):显示选座信息和订单总价,用户检查信息确认下单。

5. 支付(30秒):提供支付方式选择,用户选择并进行支付。

6. 订票成功(15秒):显示订票详情和二维码,用户可保存或直接出票。

整个流程时长在3分钟以内。请检查我的方案,看是否满足需求或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可以进行进一步优化。

产品经理A发送指令如下。

方案看起来不错,但选片页15秒太长了,用户可能会感到耐心不足。请修改为10秒,另外增加一个过滤条件选项可以提高效率,将订票成功页时长延长至25秒会更友好。

ChatGPT的回答如下。

好的,我对线框图方案进行了修改:

1. 首页(10秒):展示电影海报和本周热门场次,用户点击选择电影。

2. 选片页面(10秒):展示影片详情和场次列表,用户选择需要的场次及添加过滤选项。

3. 选择座位(30秒):根据场次和过滤条件显示座位图,高亮可选座位和票价,用户选择座位。

4. 订单确认(20秒):显示选座信息和订单总价,用户检查信息确认下单。

5. 支付(30秒):提供支付方式选择,用户选择并进行支付。

6. 订票成功(25秒):显示订票详情和二维码,用户可保存或直接出票。

修改后的方案时长为2分钟5秒,过滤选项和延长的订票成功页时长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请再度检查,如果没有其他修改意见,我们可以确认此线框图方案以供高保真设计参考。

如果产品经理A不喜欢大段的文字描述,还可以让ChatGPT辅助绘制线框图。

产品经理A向ChatGPT发送指令如下。

帮我使用PlantUML工具绘制订票App的交互流程线框图。

有关PlantUML工具的内容,我们将在第2章详细介绍。

执行上述指令后,ChatGPT回答如下。

如果要使用PlantUML绘制订票App交互流程线框图,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

使用PlantUML工具渲染上述PlantUML代码,可获得如图1-1所示的线框图。

图1-1 线框图

从上述案例可知产品经理如何利用ChatGPT完成订票App的交互流程设计。

1.2.2 案例2:信息采集App产品设计

下面再给出一个案例来说明产品经理与ChatGPT一起工作的过程。

案例背景

产品经理Jane所在的公司是一个数据服务提供商,他们计划推出一个信息采集类App,帮助用户采集和管理不同种类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需求。在业界调研和用户访问后,Jane认为信息采集App需要提供三大类别的信息采集功能,具体如下。

(1)新闻采集:用户可以采集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提供订阅和定期推送功能。

(2)数据采集:用户可以采集各类生产与生活的数据,如健康数据、财务数据等,进行记录、分析与管理。

(3)内容采集:用户可以采集感兴趣的各类文章、视频、图片等内容,进行收藏与分享。

因此,Jane构思的产品设计思路便围绕这三大信息采集需求展开。她想使用思维导图来组织设计思路,明确各信息采集功能的细分与关联。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思维导图以“用户分类”为中心,并且区分为新闻采集、数据采集和内容采集三大分支。

动手示例

Jane提供了她的采集App构思的文字,描述如下。

1. 新闻采集

1.1 用户可以订阅感兴趣的新闻类别,并接收定期推送的新闻更新。

1.2 用户可以浏览各类新闻文章,并将其保存在个人收藏夹中。

2. 数据采集

2.1 用户可以记录和跟踪各类生产和生活数据,如健康指标、财务信息等。

2.2 用户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数据输入表单,以便输入和管理相关数据,并查看数据的统计和趋势分析。

3. 内容采集

3.1 用户可以收集感兴趣的各类文章、视频、图片等内容,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3.2 用户可以创建个人的内容收藏夹,并与其他用户分享自己的收藏。

Jane希望通过这个采集App,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信息采集和个人信息管理的需求,提供方便、可定制和安全的信息采集体验。

Jane让ChatGPT帮助生成思维导图。

Jane向ChatGPT发送指令如下。

根据如下采集App设计思路文字描述,帮我绘制思维导图,返回Markdown代码。

1. 新闻采集

1.1 用户可以订阅感兴趣的新闻类别,并接收定期推送的新闻更新。

1.2 用户可以浏览各类新闻文章,并将其保存在个人收藏夹中。

2. 数据采集

2.1 用户可以记录和跟踪各类生产和生活数据,如健康指标、财务信息等。

2.2 用户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数据输入表单,以便输入和管理相关数据,并查看数据的统计和趋势分析。

3. 内容采集

3.1 用户可以收集感兴趣的各类文章、视频、图片等内容,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3.2 用户可以创建个人的内容收藏夹,并与其他用户分享自己的收藏。

执行上述指令后,ChatGPT回答如下。

以下是产品经理Jane构思的信息采集App产品设计思维导图的Markdown代码示例:

将上述Markdown代码导入Xmind工具生成思维导图,如图1-2所示。

图1-2 采集App产品设计思维导图

有关Markdown代码,以及将Markdown代码导入Xmind并生成思维导图的过程,将在第2章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