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基本护理技能
第一节 床单位的清洁及准备
一、一般病房床单位的清洁及准备
1.概念
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机构内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它是患者住院期间用以休息、睡眠、饮食活动与治疗等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床单位是患者住院期间接触最多的环境,加强床单位感染的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2.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减少交叉感染,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3.评估
(1)检查病床功能是否完好及床单位是否符合安全舒适的要求。
(2)检查被褥是否安全、舒适、符合季节要求。
(3)确认病区内其他患者有无进餐、治疗、休息等。
4.用物
病床、床垫、褥子、棉被、枕芯、大单、被罩、枕套、床刷(湿扫巾)。
5.操作步骤
(1)新入院患者床单位准备(以暂空床为例)
1)保洁员清洁。
2)传染病患者床单位终末消毒:保洁人员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患者床单位三遍,后用清水擦拭一遍。
3)护士对各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备用。
4)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更换床单、被罩、枕套。
5)为新入院患者悬挂标识。
(2)住院患者床单位的清洁整理
1)保洁员清洁后护士整理床单位。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床单位整理方法。
3)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管路牵拉或滑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护患者安全。
4)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避开患者进食、治疗、休息时间。
5)整理好床单位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特殊患者拉好床挡。
6.注意事项
(1)遵循床单位的清洁方法
1)清洁消毒床头柜(清洁顺序:由内到外,由清洁到污染,由上到下全方位立体式进行彻底清洁)。
2)清洁消毒病床床板、床垫。
3)清洁消毒病床餐板、床头、床尾、床扶手、床边;注意事项:床头、床尾及餐板均要拆下来彻底清洁消毒。
4)清洁消毒病床底部及轮子;注意事项:床底及两头要摇起来清洁消毒。
5)地面干、湿拖清洁消毒:拖地时从半污染区至污染区,采用“S”形方式进行。
(2)传染病患者出院后需按要求进行特殊终末消毒。
二、重症病房床单位的清洁及准备
1.床单位内容
一个床单位配置包括病床、仪器设备、电源、气源等。
(1)病床: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患者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按功能分可分为电动病床和手动病床,其中电动病床又可分为五功能电动病床和三功能电动病床等,手动病床又可分为双摇病床、单摇病床和平板病床。
病床的特点是:
1)可进行体位的调节,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体力负荷。
2)预防患者产生压力性损伤,配有防压力性损伤气垫。
3)配有床头桌,存放治疗用物与患者用品。
4)配有单独电源插排。
5)配有标识卡放置槽。
(2)仪器设备
1)监护仪:配备多导联心电监护线、有创血压监测传感线、中心静脉压监测传感线、肺动脉压力监测传感线、无创血压袖带、抗干扰线。
2)呼吸机
3)微量泵
4)输液泵
5)心排血量测量仪
6)变温毯机器与变温毯
7)电脑及扫码系统
(3)电源:插座分为普通插座与大功率插座(图1-2-1-1),病区中应进行标识区分。普通插座一般是指10A(功率2 200W)的插座;而大功率插座,无论从插孔结构到配线、插头都严格满足16A(功率4 000W)配置,能够全面满足大功率电器使用的承载要求。

图1-2-1-1 普通插座及大功率插座
(4)空气源、氧气源与中心负压系统。
(5)其他:压力包、膜肺、听诊器、治疗盘等。
2.床单位的清洁
(1)非传染病患者床单位的清洁
1)保洁员负责清洁:
地面、床头桌、吊塔及治疗带顶面、微量泵架子及底部、负压吸引架、呼吸机底座及脚刹、床体(气垫床)。
2)护士负责清洁:
用含氯消毒湿巾清洁各仪器设备表面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监测仪等仪器屏幕只需清水擦拭,禁用消毒液。
要求:着重擦拭与患者接触部位。
内容:多功能监护仪各条线缆(心电、压力、温度、血氧等)、膜肺表面、压力包及听诊器;监测仪表面、呼吸机表面、微量泵表面、电脑、键盘、扫码枪等;负压吸引装置、氧气流量表;气垫床气泵。
(2)传染病患者床单位的清洁
1)保洁员负责清洁地面、床头桌、吊塔及治疗带顶面、微量泵架子及底部、负压吸引架、呼吸机底座及脚刹、床体(气垫床)。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三遍后用清水擦一遍。
2)护士负责用含氯消毒湿巾清洁各仪器设备三遍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监测仪及呼吸机屏幕只需清水擦拭,禁用消毒液。
要求:着重擦拭与患者接触部位。
内容:多功能监护仪各条线缆(心电、压力、温度、血氧等)、膜肺表面、压力包及听诊器;监测仪表面、呼吸机表面、微量泵表面、电脑、键盘、扫码枪等;负压吸引装置、氧气流量表;气垫床气泵等。
3)传染病患者专用物品(膜肺、听诊器、目镜)消毒后放置ICU固定位置。
3.床单位的准备
(1)普通床单位的准备
1)监测仪的线缆整理好后挂置床头输液杆上(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如线缆过长用寸带绑好。
2)膜肺、压力包、听诊器、压力监测线挂置对侧床头杆处。
3)床头备无菌盘、患者用物盘、呼吸机管道、简易呼吸器。
4)患者护理记录单、交接班单、床头卡。
5)一套新的负压吸引装置。
6)床单位准备好后,连接充气泵,检查气垫床充气状况。
7)监护仪各个模块和导联线、微量泵、床单位、呼吸机、心排血量测量仪、变温毯、除颤器等。
8)床单位:a.铺褥子;b.铺大单;c.变温毯用大单包裹好后放置患者头、背部(外科);d.被套置于床尾。
(2)传染病患者的床单位准备:
基本床单位准备同普通患者床单位准备,需另备传染病患者专用物品,包括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以及贴红色标识的护目镜、膜肺、听诊器。需在铺好的床单位上加铺一次性床罩、中单及尿垫。
(3)危重患者的床单位:
基本床单位准备同普通患者床单位准备,需另备凝胶海绵垫,将凝胶海绵垫放在中单中间,放于患者腰部到骶尾部的位置;头枕用治疗巾包裹放于床头。
三、儿科重症床单位的清洁与准备
1.床单位的清洁
(1)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玻璃墙面、床体。传染病患儿床单位由保洁员负责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洁。
(2)床单位的准备
1)儿童床:依次铺床单、中单、棉垫。对于感染患儿更新成已消毒的床垫、褥子。上面依次铺床单、中单、棉垫。
2)婴儿辐射台:用两块治疗巾包裹床垫,上铺棉垫。感染患儿更新成已消毒的软垫后用两块治疗巾包裹,上铺棉垫。
3)使用含氯消毒纸巾擦拭床头桌、微量泵架、负压吸引器及架、心电监护仪台面、呼吸机架、输液加压袋、书写桌各一遍。感染患儿各擦三遍。
4)使用含氯消毒纸巾擦拭与患儿重点接触部位一遍:包括心电监护仪导线(心电、压力、血氧等);听诊器;微量泵;呼吸机屏幕(只需清水擦拭,禁用消毒液)。感染患儿使用含氯消毒纸巾擦拭与患儿重点接触部位三遍,其余与普通患儿相同。
2.床单位的准备(以麻醉暂空床为例)
(1)婴儿辐射台床单位的准备(体重≤ 6kg 或月龄 ≤ 6 个月)
1)床头备无菌盘。
2)微量泵不少于2台。
3)准备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并连接。
4)心电监护仪的各条导线整理妥当固定于床头两侧:
a.婴幼儿专用心电导联线按白-右上、黑-左上、红-左下放置并与电极片连接。
b.动脉压力传感线放置于水囊枕左侧。
c.末梢血氧监测导线放置于右侧。
5)帽子、被子、包被及病号服放于床上置物台。
6)输液加压袋、听诊器挂在输液杆上,简易呼吸器放置于心电监护仪台面上,连接一次性氧气流量瓶。
7)调试呼吸机连接膜肺在备用状态,心电监护仪待机。
8)特别护理记录单、化验粘贴单、床头卡置于书写桌。
9)水囊枕置于床头;危重患儿准备褥疮垫放置于白垫下;婴儿辐射台禁用变温毯。
10)开启床温设置,预热。
11)用物准备齐全后于紫外线灯照射30min。
(2)非感染患儿床单位的准备
1)床头备无菌盘。
2)微量泵不少于2台。
3)准备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并连接。
4)心电监护仪各导线整理妥当固定于床头两侧,仪器摆放和导线连接同“婴儿辐射台床单位的准备”。
5)被子、病号服、约束带放于床尾。
6)输液加压袋、听诊器挂在输液杆上,简易呼吸器放置于心电监护仪台面上,连接一次性氧气流量瓶。
7)调试呼吸机连接膜肺在备用状态,心电监护仪待机。
8)特别护理记录单、化验粘贴单、床头卡置于书写桌。
9)治疗巾包裹4个水囊做成水囊枕待用。
10)危重患儿准备变温毯放置在中单下,褥疮垫放在中单上、棉垫下。
11)用物准备齐全后于紫外线灯照射30min。
(3)感染患儿床单位的准备
1)感染患儿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及被服等均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放置。
2)利器桶与非感染患儿分开放置。
3)隔离衣两件。
4)其余床单位准备同非感染患儿床单位准备。
(4)传染病患儿的床单位准备
1)除心电监护仪的各个模块及导线,微量泵、床单位、呼吸机外,准备特殊患儿专用箱。箱内用物包括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肛温线、一次性饱和度指夹、一次性中单、一次性餐具、护目镜、手套、隔离衣、贴红色标识的输液加压袋、听诊器、手电筒、文具。
2)床单位准备:依次铺大单、一次性中单、自备护理垫(60cm×80cm)。
3)传染病患儿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及被服等均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放置。
4)利器桶与非传染病患儿分开放置。
5)使用专用箱中所有物品替换所需床单位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