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草原商队
听到张彪的话,郑敞顿时露出了一脸的诧异。
“我父亲?他也在这?”
“对!”
张彪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便将事情的原委,全都告诉了郑敞。
等他把话说完之后,郑丽婉也跟着开了口。
“二哥,郎君对我们如此照拂,你也要尽心做事,不要让他失望!”
“这是自然!”
郑敞立刻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张彪拱手行礼。
“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必定以死相报,决不让您失望!”
“嗯,我相信你!”
张彪再次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不但是我的得意门生,还是我亲舅子,我不信你还能信谁?你父亲和母亲都想你了,先去见见他们吧!”
“好!”
郑敞点了点头,但还没等他挪开步子,就被郑丽婉给挡住了。
“二哥,我知道您想念父亲和母亲,但是那是私事,你应该先办公事,不能因私废公,否则父亲该骂你了!”
“呃……”
被自家妹妹一顿教育,郑敞先是一怔,随即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妹妹教训的是,确实应该如此,是哥哥错了!”
说到这里,他又朝着张彪拱手行了一礼。
“老师,请容我将这里的事处理好,然后再随你去见父母。”
“嗯,也行!”
张彪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旁的郑丽婉。
“看来我可是娶到了一个贤内助呢,既然如此,就由你来负责与二郎交割吧,有什么不懂的你也可以问他。”
“啊?这样可以吗?”郑丽婉有些诧异的问道:“我们可是亲兄妹!”
闻言,张彪再次笑了起来,“没事,我信得过你,去吧!”
“好!”
郑丽婉立刻兴奋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脸正色的看向郑敞。
“郑大人,我代表郎君与你交割,现在我要查验物资,请吧!”
“呃……好,您请!”
郑敞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朝着她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而后者则是昂首阔步的朝着工坊走了进去。
张彪看着有趣,也跟了进去。
随后兄妹俩开始交割羊毛,全程都是一副一板一眼,公事公办的样子。
不知道的人看到了,根本无法猜到两人是兄妹关系。
称重和分拣耗费了一下午的时间,大约有二十万斤的羊毛入库。
张彪猜测这大概是因为时间仓促,再加上夷男的心里没底,所以运来的羊毛不多。
等到下一次,这个数量可能就要翻十倍了。
羊毛交割完毕之后,张彪亲自给批了条子,郑敞拿着条子又去了粮仓。
交易羊毛的粮食是前年的陈粮,因为储存的关系,品质有所下降,但是却不影响食用。
这种粮食放在大唐是卖不出什么好价的,但是送到草原去却没什么问题。
对于突厥人来说,有粮吃就不错了,哪还会挑三拣四?
二十万斤粮的调派和装车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至少也要耗费两天的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郑敞便和家人聚了聚,等到粮食调派完毕,又跟着车队再次启程。
他走的时候,郑母很是不舍,还给他塞了整整一大车的瓜果蜜饯和茶叶。
因为郑敞告诉她,这些东西在草原上都是稀罕物。
这也给了郑仁基一个灵感。
于是他在请示了张彪之后,立刻组织起了一个百人商队,带着数十车药材、麻布、丝绸和茶叶等物资,前往草原贩卖。
这些都属于草原的稀缺物资,价值不菲。
若是没有人护卫的话,到了草原肯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不过这对于张彪来说却根本不算事。
他直接从他的五千突厥私兵里调了五百人出来,负责充当向导,以及保护商队的安全。
五百人不多,但是应付一般的状况却是够了。
而且他们分属铁勒九姓,并非是一个部落的,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监守自盗的可能性。
或许是张彪的安排确实妥当,又或许是他的名头在草原上很响亮,商队此行非常顺利。
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商队便顺利返回了幸福城,并且带回了十几车金银财宝。
堪称是一本万利!
在琉璃坊稍显颓势的时候,草原商队开始给幸福城的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同时,幸福城官方商队的获利,也让其他的民间商队看到了机遇,纷纷加入其中。
对此,张彪自然是来者不拒。
不过当然不可能让他们免费加入,而是收取了五成利润的“保护费”。
这样的做法,自然劝退了一大批人。
他们本就是冲着暴利而来,如今要被收走一半,即使明知道比在当地贩卖赚得多,依然舍不得。
但同时,他们又没办法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却一无所得。
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冒险的方法,那就是私人雇佣护卫前往草原。
结果自不必说。
不但东西被抢得一干二净不说,甚至还有不少人把性命都留在了草原。
而那些跟着幸福城官方商队的,则是战战兢兢的去,欢天喜地的回。
以往他们都是求着别人买自己的东西,但是到了草原之后,却是别人求着他们卖东西。
钱赚到了不说,脸面也赚到了。
最重要的是,卖得快,资金回笼得也快,一来一回,身家就翻了十几倍。
于是乎,幸福城官方商队规模开始暴涨。
从一开始的上百车,迅速增加到了上千车,大量的商人涌入幸福城,在这里交易物资、买地建房。
城池周边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小作坊,它们的出现,也为这座正在兴建的城池加油助力。
一个连半成品都称不上的城池,竟然比很多县城还要热闹。
而最高兴的,就要数跟着那五千多的突厥私兵了。
自从商队规模暴涨之后,他们也都成为了商队的向导和护卫,收入开始暴涨。
张彪给他们开出了一趟一贯钱的高薪。
如今商队往来频繁,所以他们基本上每个月就能收入两贯钱。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些逃难而来负责建城的民工们,一年都赚不到这个钱。
城中一些底线灵活小寡妇们,在盯上了这些突厥的钱袋子之后,甚至主动钻了人家的帐篷。
起初接到郑仁基的报告时,张彪并没有在意,毕竟这是你情我愿的事,他犯不着去管。
但很快,随着大量突厥人和汉人女子通婚的情况出现,他才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
不过此时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