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暴雨冲刷着音乐学院琴房外墙,林知夏的防水靴踩进暗红色积水时,人工耳蜗捕捉到水流撞击瓷砖的异常回响。警戒线外,刑警队长陆沉正在训斥取证人员:“保护现场脚印!没看见排水口卡着琴弦吗?“他转头看见林知夏,扬了扬手中物证袋——里面是半截泡发的乐谱残页。
“林顾问,尸体已经送解剖室。“陆沉用镊子夹起琴键缝隙的镀银音叉,“和二十年前卷宗里记载的证物编号一致,但...“他突然压低声音,“这次尸体背部刻的不是普通乐谱。“
解剖台上方的无影灯亮起时,林知夏听见身后传来器械碰撞声。男人戴着三层乳胶手套,正用棉签提取死者指甲缝的松香碎屑,白大褂袖口露出小臂狰狞的旧疤痕——那是她在「血色交响曲案」卷宗照片里见过的特征。
“江述白教授?“她举起特案组证件,“我是...“
“林知夏,28岁,人工耳蜗植入者,能通过振动频率辨别乐谱年代。“他头也不抬地切开死者胃部,“三个错误:第一,你鞋底沾着琴房外墙的红砖灰;第二,袖口的哥伦比亚咖啡渍会干扰尸温测算;第三...“他突然将手术刀横在她眼前,刀尖粘着半片未消化的羊皮纸,“这才是真正的《马太受难曲》原稿残片,尸体后背刻的是伪造版。“
林知夏凑近观察,紫外线灯下,乐谱线条中嵌着针孔状摩尔斯电码。正当她破译出“SEMC“(东南音乐周报缩写)时,江述白突然扯开尸体紧握的右手——腐化的掌心里,竟嵌着枚老式钢琴击弦机零件。
“1998年珠江牌立式钢琴专用配件。“他举起证物袋,金属零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与二十年前连环案中第三位受害者的钢琴缺失部件完全吻合。“
陆沉冲进来时,江述白正用3D扫描仪重建尸体背部刻痕:“凶手身高178-182cm,左利手,从事音乐修复工作超过十年——看这个装饰音刻法,模仿的是1953年柏林爱乐乐团首席修复师的手法。“
“比对结果出来了!“痕检员挥舞着报告,“琴房排水口提取的皮屑DNA,与「血色交响曲案」封存物证中残留的皮肤组织匹配度为99.8%!“
林知夏突然抓住江述白的手腕:“死者指关节的尸斑颜色不对!“她指着紫红色斑块,“浸泡水中尸体应该呈现粉红色尸斑,这是死后被转移过现场的证明!“
江述白镜片反光一闪,突然掀开尸体左肩的无菌布。暗红色的五线谱刻痕下,赫然是用缝合线组成的降E调符号——正是林知夏人工耳蜗首次调试时使用的基准音频率。
“欢迎回归,知更鸟。“他念出从乐谱针孔破译的电码,将染血的缝合线举到她眼前,“凶手在复刻1998年1月1日的杀人仪式,而你我...“解剖室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他的低语,“都是这场血色交响曲的乐谱注脚。
歌剧院穹顶吊灯投射出菱形光斑,林知夏的人工耳蜗捕捉到金属共振声——失踪七日的乐团首席徐薇,正以提线木偶般的姿态悬挂在中央,36根小提琴琴弦缠绕脖颈构成降E调颤音符号。江述白蹲身查看尸体足尖,突然冷笑:“凶手特意选了1987年产的红棉牌琴弦,和二十年前勒死我母亲的凶器同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