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什么TM的是无线电?
张平安想起这盘麻豆腐的来历,不由得看了看他们家小老四。
这小子既有祁厅长之姿,又能屈能伸,见缝插针。
怎么说呢,这样的孩子,注定跟普通孩子不一样。
往好路上走了倒还好,可一旦往岔路上走了,可就麻烦了。
他决定,以后得多注意点儿小老四。
吃过饭,
张萍萍去中院贾家,询问秦淮茹做新棉袄的进度。
庄家几个小子在大哥庄晓宜的指挥下,擦桌子的擦桌子,洗碗的洗碗。
庄大志又在帮人修收音机,赚外快。
张平安坐在一旁看他修,托着腮询问:“姐夫,你修一个收音机能赚多少钱?”
“不一定,主要看什么牌子和什么毛病的。”庄大志一边忙碌,一边告诉张平安,一般情况下,他修一台收银机要价在两毛到五毛。
当然,要是需要更换配件,那配件需要主家提供。他这边是帮着修,并不卖配件。
“那姐夫,不管收音机有了什么毛病,您都能修吗?”张平安又问。
这下庄大志没说话,一旁的庄晓司先开了口:“都能修,我爸爸可聪明了。
咱家连台收音机都没有,可我爸爸愣是看书,把这玩意儿研究的明明白白。”
“老四别吹牛。”庄大志呵斥完儿子,又告诉张平安,基本上常见的毛病他都能修。
张平安这下来了兴致:“那姐夫,我要是出材料,您能自个儿攒一台收音机吗?”
他想要一台收音机,但不想浪费手头的钱。
老话儿不是说了吗?骑自行车逛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再说了,他对收音机的要求并不很高,能收两个台,听一下早间,晚间新闻,或者评书什么的就够了。
“攒收音机?”庄大志看向张平安,“我没弄过,不过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原理,倒也不是很难,你要是想要,我可以试试。”
“成。”张平安一拍大腿,“那姐夫你写个清单,一会儿吃过饭我就去买需要的材料。”
庄大志还没有攥过收音机呢,这会儿也微微有些激动。
当即就从他们家老三的作业本上撕了一张纸,接过张平安递过来的钢笔。
可当要写字的时候,又抬起头看向张平安:“你想攥矿机还是电子管机?”
张平安蹙眉:“矿石机是什么?”
庄大志告诉他,矿石机是老式收音机。
这种收音机无需电源,结构简单,由天线、地线、调谐回路和矿石检波器组成。
但只能供一人收听,接收性能较差,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
“电子管收音机就是前院阎埠贵他们家用的那种。”
张平安想了想:“红星502?阎叔花八十八块钱买的那个?跟我们地摊上勾人的那款一样?”
“对,我怎么忘了你们也有一台。”庄大志一拍脑门儿,“就是那个。”
他告诉张平安,红星牌502型电子管收音机,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中里程碑意义的存在。
1952年,714无线电厂,利用美丽国RCA牌56x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产元件,组装生产了红星牌501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
“这是咱们国家第一台品牌收音机。”
后来在此基础上,714厂进一步努力,决定开辟一条全国产化的收音机生产线。
1953年,714利用南京电子管厂研发出来的产品,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502型电子管五灯中短波超外差式收音机。
“红星502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咱们国家收音机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结束了中国收音机依靠进口散件装配的历史。”
庄大志说着,发现小舅子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安子,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姐夫,您这小词儿一套一套的。”
“嗐,这不是我从厂里的报纸上看的吗?”庄大志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他对因为要兼职修收音机,对这个东西会格外关注一些。
“挺好的,就冲您刚说的这番话,以后姐夫您肯定比柳大爷当上干部的几率大。”张平安竖起大拇指。
“嗐。扯远了。”
庄大志告诉张平安,矿石机除了便宜哪儿都不好。
电子管收音机哪儿都好,但它贵啊!!
“那我就搞一台电子管的!”张平安一拍大腿。
“你钱不是都给你姐了吗?”庄大志压低声音,竖起三根手指头,“攥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材料费起码得这个数。”
实际上,这个数他还是往少里说了。
张平安大手一挥:“钱的事情您甭操心。”
“嘿。”庄大志笑了。
就知道这个小舅子滑头的很,怎么可能会把所有的钱都给妻子呢?
拿着姐夫给的单子,张平安就准备出门去买原材料。
走出家门不远,忽然听到后面姐夫又喊道:“有些东西如果不好买,要是商店断货,你就去四九城电子管厂附近碰碰运气。”
“得嘞!”张平安摆摆手,示意自己听到了,然后走了。
这会儿已经挺晚,公交车早已经停运,张平安打了一辆人力三轮,直奔前门大街。
这年头的前门大街算是四九城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店铺让人眼花缭乱。
张平安按照姐夫说的,找到一家专门供应半导体外零件的私营无电线商店。
本以为天都擦黑了,这样的店铺应该没啥人。
走进去一看,却发现里头居然人山人海。
他捏着手里的清单,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一会儿又来了一个青年排在他的后面。
那人梳着三七分,穿着及膝的羊绒大衣,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腕上一块上海牌手表。
这打扮,非富即贵。
青年看前面排队的人多,许是想消磨时间,便主动跟张平安搭话:“兄弟单子上写这么多东西?这是打算自个儿攒台电子管收音机?”
“嗯呐。”张平安朝他笑了笑,看向他手里的那本书。
那是一本期刊,封面是天坛和白色的无线电波,右下角写着《无线电》,这是杂志的名字。
左下角,则是写着发行日期。1955-1月。
张平安好奇地询问,“您也是打算自个儿攥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