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我的文艺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动人的诗歌和爱情】

宋晓青一双眼睛透着光,看着面前的这首诗,又或者说是看着面前的这封告白信,整个人的心都在为之跳动。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诗歌的名字——

《我爱你》!

诗名是如此直白,强有力地撞击着她的心脏。

宋晓青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有些激动地说道:“你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这首诗写得太好了。”

听见宋晓青这话,再一看宋晓青那激动兴奋的神色,其他编辑也都有些期待和好奇地走过来,想要看一下宋晓青手中的那封诗稿究竟怎么样。

宋晓青也迫不及待,饱含深情地望着手中的那封告白信,语调温柔且真挚地朗诵起手中的诗稿,“《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

当听着宋晓青动情地朗诵着这首《我爱你》,整个编辑部也都安静下来,编辑们一个个也都认真地听着,然后感受着诗歌里描述的画面,还有那股对爱情的向往,一个个渐渐被诗歌的情绪所感染。

是的,就是被感染了。

因为诗歌描述的画面都是生活,那般朴素平实却又极具生命力,诗歌里面的每一个意象单纯清新,却极具色彩美感,带着生命与意义,透着灵韵生动。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当听见宋晓青深情地读到诗歌的最后一段,整个情感都推向高潮,编辑部的办公室也都随之心动。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就是这最后一句,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爆发一样,整个编辑部的编辑也都沸腾,开始热情地讨论这首诗歌。

很显然,在场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那棵卑微的稗子的春天,正是对爱情的隐喻与期待,即便这爱情如此含蓄,如此卑微,如此小心翼翼,但也又如此动人心魄。

没错,就是动人心魄!

主编白杭认真地听着宋晓青读完这首诗,连连点头,说道:“这首诗写得真好,含蓄内敛又不失情感的厚重。”

“是啊,我听着都动容了。”

“没想到诗歌一开头的名字就是我爱你,但我没有想到诗歌通篇里面都没有爱字,但爱意却是那般浓。”

“是啊,尤其是最后那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实在是太绝了!”

“我很喜欢这首诗歌的氛围,很美好,尤其是最后寄一本书不寄诗歌,而是寄一本关于庄稼的,实在是太好了!”

很多编辑部的编辑不少人都是经历过上山下乡,也都是有生活阅历,不会有人不知道诗歌里面写的稗子是什么,一个个都在热情地讨论这首《我爱你》,讨论那颗卑微稗子的春天。

副主编流沙河也十分欣赏地说道:“这首诗歌里面的意象使用手法丰富,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在视觉和感觉范围极致的享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挣扎,希望与绝望,憧憬与放弃。”

“没错,这些两两对立矛盾的感情纠葛,诗人通过陈皮和菊花,春天和冬雪,稻子和稗子的对比形成视觉意象与意义层的强有力的张力,极具情感张力。”

“只有深切的爱着⼀个⼈,才会陷⼊深深的⾃我怀疑,害怕⾃⼰不够好,害怕⾃⼰配不上对⽅,才会如此卑微。”

“他这首诗歌让我想到了舒亭的《致橡树》,没想到还有诗人像舒亭那样借植物写出如此动人的爱情。”

“我觉得最妙的是诗歌和诗名也是强有力的对比,一个直接强势,一个委婉,含蓄。诗里不着⼀个‘爱’字,却说尽了爱之深情之切,真得太妙了!”

……

“晓青,这首诗歌是谁写的啊?”

“哪位诗人寄来的诗稿啊?”

有编辑接过了宋晓青手中的那张诗稿,非常想要知道如此优秀的一首诗歌究竟是哪位诗人所写。

不过,诗稿上的名字对他们却十分陌生。

“周向南?好像是新人啊!”

“是的,之前好像没有看过他的诗稿,别的诗歌杂志上也没有看见过周向南这位诗人的名字。”

“难道真得是一位新人啊?”

宋晓青摇了摇头,她不知道是不是新人,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首诗歌让她心生欢喜。

而且除了诗歌,还有别的东西也一道寄来了。

宋晓青拿着那片细长的绿叶,说道:“这是他信封里夹着的叶子,我现在也分不清是稻叶,还是稗子。”

主编白杭拿过那片叶子,年长的他自然知道这就是那棵卑微的稗子,摇头笑了笑,说道:“没想到他还在信里把稗子的爱意都带到我们面前了。”

“这就是稗叶啊?”

有编辑还拿过去看了一下,说道:“和稻子果然很像,他这是真得把那棵卑微的稗子从庄稼地里给我们寄来了。”

“是啊,我现在很想见一下这位诗人周向南,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不远千里寄来了诗歌,同样还寄来了庄稼地里的爱情,他是真得想要告诉我们稻子与稗子的区别吗?”

“说不定真是这样,我也很想认识他,周向南不知道是他的名字,还是笔名,他这位诗人可真有趣,当然也很浪漫。”

……

很显然,此刻编辑部里没有人会想到他们认为这位浪漫有趣的周向南诗人不过是十七岁的少年,他们不停地讨论着这首诗歌,讨论这位从庄稼地里突然冒出来的诗人,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这首《我爱你》写得实在是太好,太动人了。

整个编辑部的编辑都被周向南的这首《我爱你》字里行间浓浓的诗意与爱意打动,开始细细品味诗歌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分爱意。

现在编辑们并不是编辑,而是纯粹热爱诗歌的听众。

诗歌本就动人,爱情亦是如此,这两者动人的结合就像是干柴撞上了烈火,在这一刻迸发的爱情之火如同岩浆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肆意流淌,愈加火热滚烫。

那爱情的火光,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一般,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