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己长大](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8/53274048/b_53274048.jpg)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佳琪是个懂事的孩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不用父母操心。升入高中后,她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尽管课后、放假的时间里,她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疯狂地跑出去玩,而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学习中,但遗憾的是,她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这个期末,当班主任拿着佳琪的期末成绩找到她的父母时,他们也表示很无奈。在他们的眼里,佳琪确实尽力了,可能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而对于佳琪本人来说,她也早就认同了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料”的观点,但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可班主任不这么认为,他恰恰觉得佳琪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只是她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
学习有捷径吗?有秘诀吗?如果没有捷径,没有秘诀,为什么同样刻苦专心却不能够在考试中胜出?古人有句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学习虽无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寻。事实上,所谓方法,不过是人们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更好、更快做成一件事或完成一项任务的方式和技巧。究其根本,它是一个人长期累积并总结出来的适合自己高效率做事的经验。
方法是一个人长期累积并总结出来的适合自己高效率做事的经验。
一般而言,学习并借鉴他人的经验,也会助力自己快速掌握某项技能,让自己获得某方面能力的快速提升。但也并不是所有适合他人的方法和经验都适用于自己,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我同事的例子,他通过观察,发现同学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自己,反而是自己的方法让学习更高效。
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效率的秘诀。综观那些“学霸”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以下几个共性。
1.理清并把握住自己每天的黄金时间段
所谓黄金时间段,是指一个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我们每个人体质不同,因此在一天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早起,早上他的精力最为旺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事半功倍;有的人晚上的精力最好,创造力、记忆力也最强,那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段是他学习的黄金时间段。
那么,如何寻找自己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段呢?
第一,把自己的精力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精力最旺盛期,设定分值3分;第二个等级为精力一般期,设定分值2分;第三个等级为疲劳期,设定分值1分;第四个等级为困顿期,设定分值0分。
第二,以小时为单位,把从早晨6点到晚上12点之间的18个小时,每两个小时算作一个时间段制成表格,并按照上述设定的分值在相应的时间段填写分数。
如此坚持记录一个月,并观察分析哪几个时间段自己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时段就是自己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段。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在这个时段内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也会相应较好。
2.学会聚焦,排除干扰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特别不希望一件事发生时,往往这件事会不期而至。比如,当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考砸了”,而结果多半是考砸了,这是我们左右脑的分工不同导致的。一般来说,左脑负责分析、控制,右脑负责记忆、储存。我们给自己下达一个命令或任务时,就会先由左脑发出指令,而右脑会瞬间在自己的“储存库”中提取相关信息,但由于右脑通常以图形呈现信息,无法接受否定的句式。比如,我们告诉自己“不要那只黑色的小狗”,出现在我们大脑中的一定是一只黑色的小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考砸了”,通常就真的会考砸了。
所以,生活中、学习上,如果想给自己打气,尽量不要用否定的句式,要多用肯定的句式。比如,“千万不要考砸了”这句话,可以直接变成“我一定能考好”。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最好多给自己树立正向的意念,当我们把全部的精力都凝聚在“我会学”“会学好”这两件事上时,我们的大脑就一定不再随意出现手机里的游戏、未追完的电视剧,以及抖音、快播的相关内容了,这时,我们学习的效果也将得到改善。
如果想给自己打气,尽量不要用否定的句式,要多用肯定的句式。
3.主动思考,梳理总结
只有习惯主动思考的人,才能抓住潜藏在事物背后的关键点,快速地解决问题。主动思考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比如,常做试题分析的人,主动思考的意识就会相应较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基础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问题,个人思维惯性中所关注到的“点”也大相径庭。通过不断地分析错题,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式,比如,通常会在哪一类型的题目上犯错。所以,在学习中,要不断地梳理总结,每次做作业后、考试后都应主动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而不是陷入“我脑子笨”“我就是不行”的自责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逐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