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朦胧热潮

不止英答父亲英若成不简单,往上再推两辈,他的爷爷英怜之同样‘优秀’。

英怜之给爱新皇族淑仲当外文老师,最终两人相爱并成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还创办《大/公报》以及辅/仁大学,前者针对腐朽皇朝,后者曾是燕京早期四大名校,与五道口、燕大齐名。

到英若成父亲英牵里,做过教育司的司长,颇具号召力。

但随着他去往弯省,英家的日子不太好过。

好在华国宽待,英若成最后在五道口学习,还参与并破获丑国渗透案子,足以证明他胆识过人。

英若成而后进入人艺,与于是直等人合作过很多话剧,是人艺的中流砥柱。

再说到英答,能考上燕大,没有辜负祖上遗传的学习天赋。

此时的他没有后来那么胖,长得方方正正,蛮文秀的。

偶遇?

高卫华不信。

姜闻昨天提到要来燕大,想跟自己看看妹妹高玉竹的生活环境,他当时满口答应。

高卫华又特地带上朱晽,是想着姑嫂两人先相处相处。

好嘛!

刚走到高玉竹楼下,就碰上英答,太巧点儿。

不过来都来了,而且都是姜闻的朋友,高卫华自然不会刻意避开。

“你好!”

“你好!”

他跟英答握手,就算正式认识。

“英答!”

姜闻和好哥们常联系,谈起话来也很随意:“听说你创办燕大第一个话剧社,有没有好剧本?”

“不行可以找卫华帮忙,他是《喜盈门》的编剧。”

……

“《喜盈门》写得是真好!”

英答由衷赞叹,看向高卫华的目光中满是敬佩:“电影里的台词很经典,你该来燕大文学系的。”

“多谢夸奖!”

高卫华摇摇头:“我的剧本也有瑕疵,但我相信会越写越好!”

嗯?

不按常理出牌啊!

英答愣了愣,很快笑出声,对高卫华竖大拇指:“有趣!”

见过那些渴望表扬却故作谦虚的人,高卫华显得很真诚。

有过这样的对话,两人愈发熟稔。

“哥!”

就在这时,女生宿舍楼里,高玉竹急匆匆走出,满脸惊喜喊高卫华。

“给你介绍下。”

高卫华先指英答:“这是心理专业的英答,和你一样是燕大学生。”

“朱晽,她是我……”

重中之重,他放到最后。

“嫂子!”

高玉竹高喊,直接让高卫华嘴边的话憋回去。

多余担心!

看高玉竹这个迫不及待的样子,她对朱晽的观感应该不错。

也是!

就朱晽的端庄容貌,很难有人不愿跟她有牵扯。

“我不是……”

朱晽的脸红灿灿的好像苹果,急忙摆手否认。

“行了!”

高卫华板起脸来,呵斥高玉竹:“心里知道就行,外面别乱喊!”

“你!”

朱晽瞪他一眼,心里却比蜜还甜。

有什么比高卫华当着家人的面、承认两人的关系更让她开心呢?

“卫华是个妙人!”

英答啧啧赞叹,看向凑到朱晽身旁的高玉竹,笑眯眯道:“有报社团吗?要不要来我创办的话剧社?”

他的话剧社成立没多久,正需要新人。

高玉竹是高卫华的妹妹,通过她可以加深跟高卫华的牵扯,英答是有着小心思的。

将来要高卫华给妹妹写个剧本,他们话剧社不是也能跟着沾光吗?

“我报过社团的。”

高玉竹摆摆手,话里透着笃定:“我喜欢文学,参加的是诗社。”

她很骄傲!

“你上的外文系吧?”

高卫华眉头微皱,提醒高玉竹:“多看看外文著作,别掺和太多杂事!”

“不耽误学习的。”

高玉竹兴致勃勃道:“我带你们去未名湖,那里正有人举办诗会。”

诗会?

高卫华更加不喜。

80年朦胧诗兴起,人的精神与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生活有意识冲突,朦胧派诗人陷入纠结和矛盾中,正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躁动心态。

但说到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他们没多少贡献。

高卫华不想妹妹陷太深。

去看看吧!

“行啊!”

他点头同意,转头询问姜闻和英答:“你们……”

高卫华的意思他们不必跟着。

“我也想瞅瞅未名湖。”

姜闻急忙回应,拉上英答。

高卫华还没跟英答聊《放映员》,当然不能分开。

去未名湖的路上,英答随口问姜闻最近忙什么。

姜闻心道真巧,特地往剧本上引话:“我们最近排练卫华的《放映员》,他写得特别有内涵。”

“讲的什么?”

英答转头问高卫华。

高卫华是剧本撰写人,他肯定找原著作者。

另外,英答隐隐觉得姜闻见自己有特殊目的,大概率和剧本有关。

“讲的是跟放映员相关的故事。”

高卫华也不是自命清高的人,笑着对英答道:“改天请你看看,帮忙找找问题?”

“我正想学习!”

英答也很谦虚。

他们说话间走到未名湖附近,那边已经聚集很多人。

“北道到了!”

高玉竹眼睛闪亮,指着众人围拢的中心位置:“他今天会给我们讲解最流行的诗。”

燕大三剑客?

高卫华打量北道,暗暗叹口气。

头发蓬松,长得快要落到脖子上。

身材削瘦,眉宇间满是桀骜。

再听到他满是冲劲儿的演讲,难怪妹妹高玉竹陷得这么深。

“玉竹!”

“嗯?”

高玉竹止住脚步,转头催促高卫华:“哥别停啊,等会儿没好位置。”

“最近读过多少外文作品?”

高卫华满脸严肃:“单词背过多少个?口语发音标准吗?”

“我……”

高玉竹傻眼。

她考入燕大,因为大哥高卫华擅长文学,特别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最后参加了诗社。

最近跟着听诗讲解,专业课程落后不少。

高卫华的问题直指核心,说到高玉竹的弱处,她不知如何回应。

一本外文读物都没看过?

单词背诵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口语没练过?

……

大哥为了不耽误她和弟弟学习,留在泉城不回来。

她好不容易进燕大,却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对得起大哥的牺牲吗?

不想撒谎的高玉竹脸色涨红,低下了头。

“这位同学!”

旁边有人表示不满:“专业课程以后可以再学,要先弄清我们需要什么。”

“你整日浑浑噩噩,还要别人跟着你庸俗吗?”

……

好家伙!

大帽子扣上来,谁这么理直气壮啊?

高卫华转头看去,哑然失笑。

又是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