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5章 朦胧热潮
不止英答父亲英若成不简单,往上再推两辈,他的爷爷英怜之同样‘优秀’。
英怜之给爱新皇族淑仲当外文老师,最终两人相爱并成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还创办《大/公报》以及辅/仁大学,前者针对腐朽皇朝,后者曾是燕京早期四大名校,与五道口、燕大齐名。
到英若成父亲英牵里,做过教育司的司长,颇具号召力。
但随着他去往弯省,英家的日子不太好过。
好在华国宽待,英若成最后在五道口学习,还参与并破获丑国渗透案子,足以证明他胆识过人。
英若成而后进入人艺,与于是直等人合作过很多话剧,是人艺的中流砥柱。
再说到英答,能考上燕大,没有辜负祖上遗传的学习天赋。
此时的他没有后来那么胖,长得方方正正,蛮文秀的。
偶遇?
高卫华不信。
姜闻昨天提到要来燕大,想跟自己看看妹妹高玉竹的生活环境,他当时满口答应。
高卫华又特地带上朱晽,是想着姑嫂两人先相处相处。
好嘛!
刚走到高玉竹楼下,就碰上英答,太巧点儿。
不过来都来了,而且都是姜闻的朋友,高卫华自然不会刻意避开。
“你好!”
“你好!”
他跟英答握手,就算正式认识。
“英答!”
姜闻和好哥们常联系,谈起话来也很随意:“听说你创办燕大第一个话剧社,有没有好剧本?”
“不行可以找卫华帮忙,他是《喜盈门》的编剧。”
……
“《喜盈门》写得是真好!”
英答由衷赞叹,看向高卫华的目光中满是敬佩:“电影里的台词很经典,你该来燕大文学系的。”
“多谢夸奖!”
高卫华摇摇头:“我的剧本也有瑕疵,但我相信会越写越好!”
嗯?
不按常理出牌啊!
英答愣了愣,很快笑出声,对高卫华竖大拇指:“有趣!”
见过那些渴望表扬却故作谦虚的人,高卫华显得很真诚。
有过这样的对话,两人愈发熟稔。
“哥!”
就在这时,女生宿舍楼里,高玉竹急匆匆走出,满脸惊喜喊高卫华。
“给你介绍下。”
高卫华先指英答:“这是心理专业的英答,和你一样是燕大学生。”
“朱晽,她是我……”
重中之重,他放到最后。
“嫂子!”
高玉竹高喊,直接让高卫华嘴边的话憋回去。
多余担心!
看高玉竹这个迫不及待的样子,她对朱晽的观感应该不错。
也是!
就朱晽的端庄容貌,很难有人不愿跟她有牵扯。
“我不是……”
朱晽的脸红灿灿的好像苹果,急忙摆手否认。
“行了!”
高卫华板起脸来,呵斥高玉竹:“心里知道就行,外面别乱喊!”
“你!”
朱晽瞪他一眼,心里却比蜜还甜。
有什么比高卫华当着家人的面、承认两人的关系更让她开心呢?
“卫华是个妙人!”
英答啧啧赞叹,看向凑到朱晽身旁的高玉竹,笑眯眯道:“有报社团吗?要不要来我创办的话剧社?”
他的话剧社成立没多久,正需要新人。
高玉竹是高卫华的妹妹,通过她可以加深跟高卫华的牵扯,英答是有着小心思的。
将来要高卫华给妹妹写个剧本,他们话剧社不是也能跟着沾光吗?
“我报过社团的。”
高玉竹摆摆手,话里透着笃定:“我喜欢文学,参加的是诗社。”
她很骄傲!
“你上的外文系吧?”
高卫华眉头微皱,提醒高玉竹:“多看看外文著作,别掺和太多杂事!”
“不耽误学习的。”
高玉竹兴致勃勃道:“我带你们去未名湖,那里正有人举办诗会。”
诗会?
高卫华更加不喜。
80年朦胧诗兴起,人的精神与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生活有意识冲突,朦胧派诗人陷入纠结和矛盾中,正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躁动心态。
但说到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他们没多少贡献。
高卫华不想妹妹陷太深。
去看看吧!
“行啊!”
他点头同意,转头询问姜闻和英答:“你们……”
高卫华的意思他们不必跟着。
“我也想瞅瞅未名湖。”
姜闻急忙回应,拉上英答。
高卫华还没跟英答聊《放映员》,当然不能分开。
去未名湖的路上,英答随口问姜闻最近忙什么。
姜闻心道真巧,特地往剧本上引话:“我们最近排练卫华的《放映员》,他写得特别有内涵。”
“讲的什么?”
英答转头问高卫华。
高卫华是剧本撰写人,他肯定找原著作者。
另外,英答隐隐觉得姜闻见自己有特殊目的,大概率和剧本有关。
“讲的是跟放映员相关的故事。”
高卫华也不是自命清高的人,笑着对英答道:“改天请你看看,帮忙找找问题?”
“我正想学习!”
英答也很谦虚。
他们说话间走到未名湖附近,那边已经聚集很多人。
“北道到了!”
高玉竹眼睛闪亮,指着众人围拢的中心位置:“他今天会给我们讲解最流行的诗。”
燕大三剑客?
高卫华打量北道,暗暗叹口气。
头发蓬松,长得快要落到脖子上。
身材削瘦,眉宇间满是桀骜。
再听到他满是冲劲儿的演讲,难怪妹妹高玉竹陷得这么深。
“玉竹!”
“嗯?”
高玉竹止住脚步,转头催促高卫华:“哥别停啊,等会儿没好位置。”
“最近读过多少外文作品?”
高卫华满脸严肃:“单词背过多少个?口语发音标准吗?”
“我……”
高玉竹傻眼。
她考入燕大,因为大哥高卫华擅长文学,特别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最后参加了诗社。
最近跟着听诗讲解,专业课程落后不少。
高卫华的问题直指核心,说到高玉竹的弱处,她不知如何回应。
一本外文读物都没看过?
单词背诵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口语没练过?
……
大哥为了不耽误她和弟弟学习,留在泉城不回来。
她好不容易进燕大,却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对得起大哥的牺牲吗?
不想撒谎的高玉竹脸色涨红,低下了头。
“这位同学!”
旁边有人表示不满:“专业课程以后可以再学,要先弄清我们需要什么。”
“你整日浑浑噩噩,还要别人跟着你庸俗吗?”
……
好家伙!
大帽子扣上来,谁这么理直气壮啊?
高卫华转头看去,哑然失笑。
又是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