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座城市,两个圈子,两种生活
想到这,林浣溪收回发散的思绪。
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工作上。
为期一年的对赌协议已经来到尾声。
这一年,在她的努力下,任务已经完成了90%。
如果单从收益来看,她的成绩至少已经获得自己团队的一致认可,甚至公司其他成员,也鲜有对她能力的质疑。
可惜,商业是残酷的!
对比90%的达成率。
这剩余不到4%的时间,几乎是压垮林浣溪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说林浣溪有没有赢的把握?
当然没有,但凡有明朗的前景,她这段时间不至于失眠到这个地步。
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的收益。
投资实业是肯定不行了。
没有一个实业,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更别说高回报!
那么答案显而易见,只有虚拟市场这一条路。
包括虚拟货币,股票,以及期货这种半虚拟市场。
虚拟货币在国内的情况是严禁金融和投资机构持有。
这条路已经被堵死。
哪怕林浣溪有心这么做,这样的收益,恐怕也只会沦为他人的把柄。
至于股市……
曾经,林浣溪对国内股市信心十足。
因为大盘点位够低,相比较国内雄厚的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可谓巨大!
但实际操作下来。
她发现情况跟她想的相当不同。
这个古怪的市场,跟她认知中的股市完全不同。
散户基本沦为韭菜,无非是时间跨度长短而已。
有背景的机构,靠着所谓的“内部信息”,吃的盆满钵满。
像她们绿藤这种专注投资公司发展的机构,能做到在股市自负盈亏,打点外围,略有小赚就已经很不容易。
期货市场更是比股市神鬼莫测!
林浣溪个人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风险远大于投入之后,就暂时终止了自己公司在虚拟市场的运营和操作。
但现在,她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摆在她面前,能够绝地翻盘的,只有这一条路。
即便她没有底气,可惜她已经没有选择。
“L先生会继续帮我吗?”
脑海中冷不丁冒出一个念头。
但很快又被林浣溪甩了出去。
虽然本能下意识得让她希冀对方的帮助。
但理智又清醒得告诫她,不要轻易相信一个来路不明的人!
哪怕对方当下的行径,对自己有利。
但越是这种情况,往往越危险!
林浣溪告诉自己,她能无条件信任的,只有她自己。
尤其是父母亲去世以后,在未来这条人生道路上,只有她自己,才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靠山。
贸然相信别人,带来的不是帮助,也许是灭顶之灾。
就比如她的大伯和三叔。
曾经林浣溪无比信任他们,但后面的事,让她深刻明白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
所以,在不确定这位L先生的目的和用意之前。
她的警惕,就一天不会松懈!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就算掉,也砸不到她的头上。
林浣溪是个悲观的务实者。
“讽刺”的是,这样的她却遭遇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超现实事件!
打开股票软件。
林浣溪沉下心,开始研究大盘走势,研究K线……
虽然还剩最后十五天。
但不到最后一刻,她不会放弃!
研究了半小时左右。
在下午三点交易时间截止之前。
林浣溪看中了一支信息类公司的股票,预计可以盈利2%~3%。
目前她手里能操作的剩余机构资金,只剩1000万。
为了保证这支小盘股(市值较小)的平稳。
林浣溪没有贸然一口气把所有资金砸下去。
而是买了200万,总计14万股。
“看看明天怎么样。”
操作完毕后,林浣溪没有停下,继续研究。
不知不觉,黄昏将近,才反应过来的她,活动了下早已酸涩的手臂。
“L先生?”
还是没反应。
“算了,先回家吧。”
林浣溪拎起包,从桌上拿起自己的法拉利钥匙。
海市是座生机勃勃,无穷潜力的城市。
也是一座醉生梦死,十里洋场的城市。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有钱人的天堂!
但在有钱人看来,至少在林浣溪眼里,这里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
“妈,我回来了!”
海市郊区。
当路晨推开家里大门。
时间果然跟预期的一样,不偏不倚,正好五点。
长达两个小时的公交车程,路晨也眯了俩小时。
没办法,他一坐公交就犯困。
挡不住的。
“儿子!”
厨房内探出路母的身影。
林凤英小跑着过来,把背包和行李箱接过去。
“都说了让你爸去接你,你偏不要,累不累?”
“哎呦妈,我都几岁了,还接什么呀,总共也没几步路。”
“是是是,我儿子长大了,快,洗个手,准备吃饭,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排骨。”
“这可以有!”路晨竖起大拇指:“咦,我爸呢?”
“你爸他们厂里临时聚餐,估计今晚又得醉醺醺回来,你说他们那老板也是,怎么动不动就找人一起喝酒,闲得慌。有那工夫,多陪客户喝酒多好。”
林凤英一肚子牢骚。
“现在当个老板也不容易,估计压力大吧,再说了我爸是厂里最牛的技术工,他肯定时不时要巴结笼络一下。”
“真要巴结,就别找你爸喝酒,你爸已经不是当年的你爸了,现在年纪上来了,三高也都跟着一起来了,最好是滴酒不沾。唉,早知道让你爸接你去了。”
林凤英吐槽完,催促路晨洗手吃饭。
饭桌上,林凤英不停给儿子夹菜:“儿子,接下来要实习了,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妈,我才刚从学校回来,你就逼我赚钱去了?”
“没有没有,妈可没这个意思,你慢慢来,找个你心仪的工作最要紧。”
“那怕是难了。”
路晨学的是建筑设计的专业。
他当年填志愿时,正值房地产高峰,前景无限。
没想到短短四年时间,房地产一泻千里。
曾经的黄金专业,如今成了路边狗都嫌的垃圾专业。
本来他可以报考设计院,但人家设计院现在裁人都来不及,哪还招人。
就算招,也轮不到他一个“三无人员”。
真是49入国军。
林凤英脸色微微担忧,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没事,你慢慢找,总会有的。有爸妈帮你,你不用怕。”
这话听得路晨有些心酸。
再想到自己今天平白无故浪费两百块,不免又有些懊恼。
“放心吧,妈,你儿子以后肯定挣大钱!”
“嗯,妈相信你!”
见老母亲仍然欲言又止。
路晨猜到什么,故作有一茬没一茬问道:“妈,赵麦怎么样了,她找到工作了吗?”
赵麦算是路晨的“青梅”。
住他家楼下,而且同龄同届。
不同的是,赵麦是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力压路晨一头。
高考更是一口气考中了211名校,把路晨彻底踩在脚下,事实上,路晨成绩并不错,也考了个一本,但架不住楼下有个火力最凶猛的,总被拿来比较。
刚才进小区时,路晨就发现大爷大妈们,都看着他指指点点。
很明显,情报站的信息又更新了!
“听你王姨说,好像找到了。”
“这事还有什么好像,找到就找到,没找到就没找到,是不是王姨又在你面前吹嘘了?”
林凤英叹了口气,哭笑不得:“算了,不瞒你了,听你王姨说,赵麦好像被一家大公司提前录取了,把你王姨得意的不行。”
果然!
路晨撇撇嘴,已经能想象王姨那嘚瑟劲了。
“不过儿子,你别有压力,女孩子向来比男孩子好找工作,没事的。”
听着母亲不断安慰,路晨笑笑,没再说什么,只是安静吃饭。
但心里难免不服气。
路晨啊路晨,你被赵麦压制了足足二十年,总得争口气吧?
能不能支棱一次,把人也比下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