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红叶书屋(1)

朱七七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住在朱家庄村的最北边,门前就是大片大片的良田。再往北边走,就是一片天然的水域,里边长满荷花,到了每年的夏季,荷花盛开的时候,风光迷人极了。

这片天然的水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晚霞河,古来这里的人就是这么叫的,谁也说不清先辈人是怎么想出来了这么个河名。一代代的人只知道这条河里是有鱼的,鱼戏莲叶间,诗情画意,当然就是很美的了。

过去从不曾有人摇着小船到河里来撒网打鱼,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有谁想起来过造一条小船,溜到河里去打鱼或者是看风光。晚霞河的风光确实很美,当地人却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他们的日子很充实,只知道赚钱养家。

朱家庄村里的人虽然从来没想过造一条船打鱼或者看风景,并不表示其他地方过来的人,就也没有闲情逸致。晚霞河不是朱家庄村的晚霞河,天地公共资源,自然朱家庄村的人,有没有理由阻拦他人来这里逍遥快活,总是有人头脑很活络,在河边钓鱼还不满足,还想到了打造一条小木船,划到河面上去,享受自然的乐趣。

朱七七家有一片自留地,就紧挨着晚霞河边。河边本无路,钓鱼看风景的外来人多了,就走出一条小路来了。走路就走路呗,钓鱼就钓鱼呗,划船看风光又怎么样,反正怎么着也不影响朱家庄村人的生活,当然也影响不了朱七七的日子,谁还愿意闲管别人的淡事。

话说这年六月天,朱七七在他们家田里打草劳动,干累了,就坐在田边的庄稼下面凉风。那想到抬头间就看到了不远处,正有两个少女,头戴小凉帽,面对盛开的荷花,在那儿说话。

看到河边有人钓鱼,有姑娘看风景,也不是什么奇怪事,当然也引不起朱七七什么兴趣来。不是么,朱七七又不是少年了,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还对人家的小姑娘感个什么兴趣,那可不就是老不正经了么,对吧。

可今天,朱七七还真就对这两个少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到真不是人老心不老,贪恋上了少女们的美色,而是他听到了两个少女的窃窃私语。偷听就偷听呗,反正两个小姑娘也没发现了他,他听过了,谁也不认识谁的,走人不就完事了。

不,完事不了,两个少女说得太有意思了,这才是朱七七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原因。是这两个少女心性太风流,人品太浪,私说了什么火爆的黄段子么?当然不是,而是她们在说,好像有一只青蛙或者是癞蛤蟆成精了。

一个少女说,小莲,咱们猜一猜,那个钓鱼的年轻人今天还会不会来钓鱼了吧,你先猜。另一个少女说,大莲姐,你不是要我猜这个,你是心神不宁,想着这个人到现在怎么还没有来钓鱼,你暗恋上他了。

朱七七当然不晓得这两个少女口中所说的钓鱼人是谁,他那有闲心关注什么钓鱼的人,对吧。种庄稼过日子的人不是鱼民,也不以撒网打鱼为生,他们的关注重点从来都是他们日子里的柴米油盐。在晚霞河边钓鱼的人,没有一个是种地养家的人,逍遥着,谁知道人家来自那里?一个县城大了去了,人家有雅趣有闲情过来钓鱼,说明人家用不着为过日子去犯愁,有的是富裕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这两个少女暗恋上了一个钓鱼的青年人,在这里说着悄悄话,仅仅如此,也是不会叫朱七七感了什么兴趣的。可这两个少女接下来说的话,朱七七才听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大莲说,我承认,我是喜欢上了那个钓鱼的青年,难道你敢说,你没喜欢上他吗?难道你敢说你是喜欢上了那只青蛙或者是那只癞蛤蟆么?小莲说,你喜欢那只癞蛤蟆吧,别拿着我打趣。

大莲和小莲说的那个钓鱼的青年,是一个长得并不算怎么出色的青年,是最近几天才出现在晚霞河边钓鱼的,和他人不一样,是独来独往,从不曾有过伙伴,只是在她们眼前不远处,踩出来一小块光溜溜的地方,把小橙子一摆,把钓杆插在土地上,钓线抛到水里去,然后就仰面朝天躺在那里,望着蓝天白云,享受起自在人生来。这那里是钓鱼,非明就是戏鱼。当然不会有一条水中鱼就那么傻傻的上钩来。

大莲和小莲嘴里说的那只癞蛤蟆或者青蛙又是谁?是又一个青年人。这个青年人不钓鱼,也不知从那里来的,反正和玩钓鱼游戏的青年不是一回事,他们之前也不认识。是玩钓鱼游戏的青年到来之后,那个青年才也出现在这里。很快,两个青年就好像是交上了朋友,谈得很热烈。结果就是,玩钓鱼游戏的青年不来,那个青年也不知消失在了那里。那个玩钓鱼游戏的青年一出现,那个青年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也出现在这里了。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的人,还以为他们就是相约好了的钓伴。

朱七七在这块田里劳动好几天了,确实曾看到过一个青年,就在大莲和小莲说的那个地方垂过钓,也确实看到过另一个青年和垂钓的青年坐在那里相谈甚欢。但是他从来没想到过,那对青年居然最初并不认识,还以为他们就是钓伴。钓鱼人出来就是享受钓鱼的乐趣,坐在那里聊聊天,又是另一番的乐趣。是现在,朱七七听到这两个少女说起那两个青年,才知道原来人家并不是相识的钓伴。

事实上让朱七七心里疑怪的还是眼前这两个少女,因为他这几天在田里干活,只是看到了两个垂钓的青年,并不曾看到过有什么少女。可眼下听着这两个少女的私语,她们却分明就是天天在这里看人家垂钓的,这可不就是奇了怪了么。

朱七七初步得出个结论来,那就是垂钓的两个青年,不是相约好了,一起来到这里的钓伴。这两个少女,也不认识那两个青年。这两个少女只是天天都在看那两个青年钓鱼,其中那个手持钓杆的青年,就深深吸引了这两个少女,因此就发生了少女暗恋上了钓青的暗昧故事。

这个大莲和小莲今天在这里说的就是那两个青年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钓鱼?她们在这里想念他们了,有些心神不定,于是这对姐妹就互相调侃起对方来。

可问题是,朱七七看到的分明就是两个友好的垂钓青年,为什么这两个少女偏要说另一个青年是癞蛤蟆或者青蛙呢?这不就是骂人家的么?看不上人家也就算了,顶多不谈恋爱不就行了,嘲笑上人家,是不是也有点太那个了。再说了,朱七七也从没看到过那两个青年,在那儿调戏过这两个少女呵。

朱七七心里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两个少女究竟是那里的人,又有多少的闲心,偷偷跟在人家背后天天来看钓鱼?每天来了,又藏在那里?为什么朱七七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直到今天才看见她们?

朱七七想着。算了。不偷听少女说话了,还是干自己的活吧,随意张望了去,却突然发现,那个垂钓的青年这时候才又来了,而且刚垂下钓杆,就有一个青年也来了,却并不是之前几天一直过来和垂钓青年聊天的那个青年,而是又一个青年人。

朱七七就听到小莲说,哎呦,这个人可算来了,这会儿再要是不来,我大莲姐姐可就是饭菜都要吃不香了。大莲说,去你的吧,少作贱我,是你一日不见,就魂牵梦绕想入非非了吧。

小莲说,奇了怪了,古人都是这样说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男人相思上了女人。怎么到了我姐姐这里变了。大莲说,还不是你贱么。

小莲忽然说,不对呀,姐姐,今天那个蛤蟆精没有来,怎么多出来一个真正的人类?大莲也往那边看,果然是不一样了,说,也许那个蛤蟆精,在山中的神仙这里没有讨教到本事,灰心丧气了吧。

小莲说,今天这个人类,难道也认出来了,垂钓的哥哥是北山寺庙里寄宿的神仙,学本事来了?大莲看了一眼说,不是,那个人类青年,是没有蛤蟆精的眼光的,他只是很偶然的行为。

她们就听到那个人类的青年和垂钓的青年说话了,喂,朋友,好雅兴,你这么垂钓,怎么能钓上鱼来?垂钓的青年说,你也喜欢垂钓么?

那个人类的青年说,我不垂钓,我只是有时间了,喜欢跑到水边来,看看你们钓鱼,你和他们的钓法都不一样,他们很专注,你就是在玩,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莲忽然说,小莲,你仔细看看那个人类的青年,有问题。小莲就仔细观察一阵,说,是有问题,这个人是好人,很周正,可就是寿命短,要轮回了。

大莲说,是这样,这一世他的寿命己经没几天了,再一世他和我们有情缘。小莲说,姐姐,他是和你有情缘,不是和我们有情缘。还有,真正来生和你有夫妻缘的是垂钓的北山寺神仙,而不是那个人类的青年,他和你只是有缘无分。

大莲说,可惜了,这样一个人类的好青年,三生三世都寿不长,却一直都和我有一点缘分。小莲说,这是他命薄,他只能做一个鬼仙,没有人间的婚运。

朱七七听到这里,忍不住就发出笑声来了,就想取笑取笑这两个有趣的少女,说,喂,你们两个姑娘可真能扯,天上人间,扯的什么故事啊。要是爱上了那一个,就大胆地追去么,女追男也不稀罕,看不上人家么,也不能诅咒人家吧,怎么就能胡扯人家寿命短呢。

两个少女回头一瞧,好像这才发现田边还有个人类。大莲小莲就一起观望朱七七,两个少女忽然笑了。

大莲说,小莲,咱们的父亲来了。小莲说,可不是么。朱七七说,你们两个可真是够调皮捣蛋的,我有老婆有孩子,怎么就成了你们的父亲,我可养不了这么多子女。

大莲笑说,父亲,你养不了也得养,我们和你就是有骨肉血缘的缘分,这一世不是你的儿女,再一世必然是,这是命里注定了的。小莲就对朱七七拜了一拜,说,父亲大人,安好。我们和你今生只有这一面之缘,但是,来生你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朱七七哈哈大笑,开心极了,在这里种地,居然还种出个下辈子的父女缘分来,这两个少女扯得没边了。

大莲说,父亲大人,你不相信算命么,听听女儿给你算上一卦吧,你老今生日子过得还是比较幸福的,还有二年寿命,不过不要惊恐,这两年你不忧不虑就很快过去了,你将无疾而终,然后就会投胎转生到别处。再过二十二年,我们就是你的女儿了。

朱七七说,扯扯扯,继续扯,我听得很开心。人若真有来世,能养下你们这么两个调皮捣蛋的女儿,也是福分,你们很讨我喜欢。大莲小莲异口同声,说,那我们这里就先谢过父亲大人了。说完,突然就在朱七七眼前不见了。朱七七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来这两个少女不是人类,可她们究竟是什么?是两个鬼魂么?

朱七七回到家里,也没有什么不适之处,渐渐就把河边遇上大莲小莲的事忘了。就这样,又在人世间活了两年,却再也没有在晚霞河边见过那两个少女。后来的日子里,朱七七也没有再看到过那个所谓北山寺神仙的垂钓青年,只是在两年后的某一天,突然感觉身上不自在起来,以为自己是太劳累了,躺下去歇一会就好了,没想到这一觉真的就是长眠不醒,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M市周边有个很大的村子,村中有一户姓周的人家,这一天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叫周全福。一转眼周全福就四岁了。

这一天周全福忽然就无头无脑地说起他是那里那里的那个朱家庄村的人,他本名叫朱七七,有妻儿子女,活了五十六岁,有一天累得不行,想躺下去睡一觉,就变成了个小孩。

周全福说他不知道怎么的,那天看到有条很眼生的大路上走过去个年轻人,就爬到人家的背上叫人背着走?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被背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抱到一户人家,看到床上躺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稀里糊涂地就跑到人家肚里去了,那天他就出生了。

这番话可把周家人吓坏了,都吓唬周全福不许胡说八道。小小的周全福那知道什么叫胡说八道,只知道大人在吓唬他,以后果然就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又是一转眼的时间,周全福就长大成人了。长大成人,当然是要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周家人的日子也还可以,就给他娶了媳妇。一年后周全福的媳妇也到了坐月子的时候,那天夜里,周全福就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周全福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他梦见了一条叫晚霞河的河流,像是一个六月天,晚霞河里的大片的荷花盛开,他看到其中有两朵荷花,是在他眼前一瓣瓣地徐徐绽开的,每一朵荷花里居然都包着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小姑娘迎风就长,瞬间就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个姑娘笑着对他说,父亲,还认识我们姐妹们么,我们前世有约,今天,我就是你家的大闺女了。另一个姑娘说,姐姐先行一步,一年后咱们再见。周全福就醒了过来,她媳妇就喊肚子痛,结果折腾了三四个小时,直到晨风习习,朝阳欲升之时,他媳妇才生产结束,果然是个女孩子。

这件事很蹊跷,周全福就想到自己的出生,差不多二十年来,他嘴上是不再说自已是那里那里那个朱家庄村的人了,但不等于他忘记了自己的前尘是谁,只不过在人世间,他不能再那么说了,毕竟他己经是轮回了一世的再生人,当下这个生栖的环境中,己经没有一个他能够认识的熟人,他就像是背井离乡的一场隔世流浪,就像无奈而又不得不在他乡安身立命的人了。

现在,因为女儿的出生,因为梦中梦见了前尘故乡的晚霞河,周全福便又暗暗品味起前尘往事来,他没有忘记朱家庄村,也没有忘记朱家庄村的妻儿老小,当然也包括晚霞河边的那一段记忆。

周全福回想起来晚霞河边的那一天,两个少女坐在小河边,说着她们的心事,而后就发现了他,而后就说和他有着来生的父女缘,而且他们还约定下来了。有个问题确实曾经困扰过他的前生,那就是那个大莲和小莲的身世,究竟是个什么身世,直到他无疾而终,他也没有机会弄明白。

现在的梦里,晚霞河的荷花开了,两朵美丽的荷花中,居然各抱着一个美丽的小姑娘,难道,难道,周全福心头豁然开朗,难道那两个少女是荷花修炼成的花妖?应该是的,周全福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前尘揭不开的谜,居然带到今生今世来,在他妻子即将生育的时刻,才叫他恍然大悟。

闲话少说,之后又一年,周全福果然又养下一个姑娘,分别给这两个姑娘取名叫周红叶,周红花。周全福心里一直都认为他做的那个梦很吉祥,认为他们的两个女儿一定是前世修炼成了的荷花仙子。所以周全福百般疼爱着两个女儿,一天一天精心地呵护着,光阴似箭,周红叶就十八岁了。

周红叶姐妹是上了小学上中学,读完初中读高中,直到考不上大学,才停止了读书。周全福夫妻一直都想着再要一个孩子,可惜妻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怀孕,周全福也就只好认命了。

M市的地下,是挖不完的煤田。现在这个周庄村,就坐在煤田之上,一共开了四个煤窑,周全福从十七八岁开始就是煤窑工,一直就干到现在这个年龄。周庄村的周全福可比那个朱家庄村的朱七七日子好过多了,周村怀抱着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日子想不好过都难。

周红叶不读书之后,周全福认为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两个女儿都有了大本事,谁还会往家里招赘,岂不是要断了周家香火么。这时候,周全福有想起了前尘过往,又想起了晚霞河边,又想起了那两个少和那三个青年。

周全福记得大莲小莲小说过,他们看不上那个蛤蟆精,那个垂钓自娱的北山寺神仙青年,才是大莲今世的爱人,那个寿命很短的人类青年,只和大莲小莲有缘无分,莫不是那三人今生也投胎转世来到人间了?可那三个青年,有谁说得清楚,今生今世又在那里?

是的,周全福知道,就是今生他养大的女儿周红叶和周红红,也说不清她们的前尘是晚霞河里的荷花仙子了,她们己经只是当下这个人间的两个平凡的女孩,还不如他这个两生人,还能明明白白说清楚前生后世。

是的,不是每一个这世上的人都能说清楚他们的前世今生,神仙也不行,只要投胎再生,几乎百分之百都会抹尽前世的记忆,要不然这世界就乱套了,就会乱成一锅粥。

周全福可也不能不给周红叶找个事做。周全福很有头脑,看到天南海北的打工人都涌到M市的各处的煤窑上来了,就想着开个小饭店。

周全福那里想到两个女儿都是书迷,正经的学科学不好,看小说可能看得入迷。周红叶便说了,她不想开饭店,她要开书屋。因此,在周庄村外的丁字路口,就诞生了一家小小的书屋,招牌做得很漂亮,就叫红叶书屋。

事实上红叶书屋就是开在了周村一矿附近,是周村一矿出入的必经之地。周村一矿是周村一家最大的煤矿,比另外三家周村煤矿的规模都大得多,全矿矿工就有七百多人,加上另外三家煤矿的矿工,超过了一千五百个外来人口,这些外来打工者,正是经常光顾红叶书屋的保险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