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人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盟主之争

“燕王乃先帝嫡长子,当今皇上之胞兄,论身份,论爵位,在场之人,还有何人比燕王身份更为贵重?”

“我等会盟之初衷,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那就更需要大义名分,还有何人比燕王作为盟主更合适?此其一也。”

“其二,方才燕王之言,令我突然想起一事,袁本初论声望,论能力,担当盟主之位绝无问题,可是袁氏突遭大难……”

说到这里,韩馥向着袁绍深鞠一躬,然后才继续说:

“此时,如果本初担当盟主之位,难免被天下人误会此举乃是为泄私愤。”

“如此一来,此次会盟,本为天下之公道,却无私也有私,对本初的声望难免也有影响。”

“可是燕王虽然身份贵重,可年岁尚小,又从未经过战阵之事,如何坐得稳这盟主之位?”

还是袁遗站了起来,提出了疑问。

“伯业且少安毋躁,这也是我正要说的第三点。”韩馥此时已经进入了状态,越说越顺畅了。

“我们会盟,选出的是盟主,并不是诸位的主君。”

“愚以为,盟主最该做的,是调和诸公之力,持平公允,以国事为重,并不需要上阵厮杀。”

“燕王殿下虽然年少,但是在这一点上,反而最有优势,正因和诸公都无私交,所以凡事能以国家为重,不偏不倚。”

“若以燕王为盟主,诸位共同辅佐之,必能群策群力,一举成功!”

韩馥这番话说得令刘辩都对他刮目相看,诸侯之间的这点事算是被他点透了。

在场众人,除了曹操之外,都是封疆大吏,平起平坐,谁都不愿意被别人压上一头。

而且自己带来的兵、将,那也都是自己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家当,谁都不愿意替别人做了嫁衣裳。

诸侯之间互相的那点损人利己的小心思,谁还能不明白了?

之前因为袁家势大,没有其他选择,现在突然杀出了个刘辩,韩馥又站出来做了出头鸟。

很明显,袁绍做盟主,众人必被其所制,而刘辩无兵无权,一旦做了盟主,众诸侯当然都是平等的地位。

这种时候,怎么选择对自己有利,还用说吗?

“韩使君说得有理,我赞同此提议。”

“没错,韩使君所言甚是,我也赞同此提议。”

……

一时之间,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六位诸侯先后表示了赞同。

连同韩馥,同意推举刘辩为盟主的诸侯人数已然占了一半。

刘辩心中此时升起一股感慨,真是世事如棋,半点不由人,一个月前在荀家与荀爽的对话言犹在耳。

当时自己可是明确绝不会争这盟主之位,可是看看现在,这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现在这般田地。

七人对七人,刘辩不由得好奇地看向了还没有发言的曹操,他真的很想知道,此时的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会如何选择?

谁能知道,这一眼,却让曹操起了误会。

说起来,曹操和刘辩,还算有些交情。

当年曹操在西园军中当校尉,在何进手下做事,而刘辩作为何进的外甥自然也经常出入何府,两人也算见过几面,聊过几次。

在曹操看来,这是刘辩在向自己暗示,要求自己明确立场?

虽然这个时期的曹操确实是一片真心为国,但是多疑猜忌的性格那是天生的,凡事都要计算清楚。

韩馥的提议,对他来说比其他人好处更大,如果刘辩成为盟主,那他顿时就成了和其他人平起平坐的一镇诸侯。

当然坏处也有,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肯定会得罪袁绍,不过这好处和坏处孰轻孰重,他还是能比较得出来的。

“我也赞成韩使君所言。”曹操此刻的发言,顿时打破了平衡。

在他的带动下,与他有旧的上党太守张扬也加入了赞同的队伍。

陈留太守张邈和广陵太守张超这两兄弟对望了一眼,也选择了随大流。

这一下,十四镇诸侯中十三镇都表示了意见,就只剩下袁绍、袁术、袁遗这三个袁家人还没有发言了。

到了这个份上,袁绍三兄弟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之前说得有多么大义凛然,现在就有多被动。

难道现在当着众人的面反悔,不干了?那袁家的名声可就真是臭大街了。

在刘辩看来,但凡有点政治觉悟,不仅要接着干,话还要说漂亮些,不过背地里怎么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得没错,多谢韩使君为我袁家着想,否则我等险些背上了以私废公之名,既然公议如此,我袁绍自然支持。”

“盟主请放心,我袁家一向忠君爱国,定会竭尽全力辅佐盟主,讨伐逆贼。”

袁绍站起身来,面色平静,一副丝毫不以为意的姿态。

袁术和袁遗此时的表现就比袁绍差远了,只是摆了摆手,冷哼一声,没有出声反对,表示默认了而已。

至此,算是尘埃落定,刘辩清晰的感觉到了气运的变化。

原本十四道气运之力中,袁绍最强,袁术次之,现在袁绍的气运已经弱了不少,变得和袁术相差无几。

而自己的气运,却明显地增强了许多,刘辩都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罡气在欢欣鼓舞,从罡气向灵气的同化速度都快了起来。

“既然众位大人都认为这样对国家最有利,无论有多困难我也绝不推辞,只是,我确实不擅长此道,因此……”

刘辩做出了一副为难之色,思考了一会,又继续说了下去。

“我建议,增设一个副盟主之位,由袁本初担任,如此一来,我就放心多了,有本初帮衬,绝不至于坏了大事。”

原本面色平静的袁绍,听到这句话,反而面色一变,想不到刘辩竟然说出这样一个要求来。

“遵盟主之命!”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回应。

有人带了头,其他诸侯只得齐声应是。

“既如此,诸位还请不辞劳苦,再议一议如何收拾董卓如何?”

“哦,对了,诸位吃过了午饭没有?我可是饿了。能否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