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7章 煤矿会议
煤矿被占下来了,后续的报复还在酝酿,现在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矿工们为了生计,肯定是要想办法找一份工作的,若还想干回矿工的老本行,则需要入会。
老会员们没有什么文化,他们想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要发一个毒誓。
反朝廷是第一位的,不要求他们主动的剪辫子,这是合乎人情的,但必须要发毒誓。
毒誓的内容,包括反对一切现有秩序,比如说宗族中的对于个人的掌控力。
家族对个人的掌控力,以及别的什么会党,教派的掌控力。
在东北这个地方,宗族的掌控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因为来这的汉人也不会超过一百年,来不及发展壮大为一个难以撼动的势力。
而家族对于人的掌控力也薄弱的多,势力最大的就是会党,教派。
二者宣传的教义未必是真的,但是力量绝对不是假的,他们可以作为地方人的自保力量。
严格来讲,张太虚这股势力从理论上来讲,比他们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但有一点肯定比他们强,自由会比他们那些会党,教派能打。
第一天就有一百矿工入会,这些人就不能按照军队的办法管理。
军队的天职就是听命令,上战场,打胜仗,每天的训练项目都是一种磨练意志的过程。
比起矿工算不得苦,他们最大的难处就是要献出生命去保卫这个组织。
而矿工们的管理方式,自然不可能像军队那样,他们面对的危险是一天天加重的焦虑,尤其是面对未知的生活的焦虑。
这种焦虑来自于不平等的内心,他们知道自己不自由,若是一些庸庸之辈,就得过且过。
但从煤矿中恶劣的环境中,能保持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就已经不是凡人了。
他们平常就会,让一个有经验的老矿工,作为一支队伍的压舱石,在安全的基础上保持生产的效率。
所以张太虚不方便直接管理,他并不是个挖矿的内行。
仍然是让矿工们推举代表,去自行管理,而工资这一问题就被抬上了谈判桌。
煤矿会议上,矿工代表们沉默不语,他们没有为自己的权力谈判过,故而不知道怎么开口。
刘阿鲁自然也是矿工的代表之一,当然是在张太虚的授意下。
张太虚已经把工资的上限,也就是三元大洋一千五百铜子,告诉了他。
张太虚看着没人说话,咳嗽了一声说:“诸位都已经入会了,就是自己人了,有什么要求你们可以提。”
矿工代表们本来就不愿意来参加这个会,在一个造反组织里,面对着可怖的张大王,稍有不慎就会命丧当场。
踌躇了一会,仍然是没人发言。
刘阿鲁站起身来,又坐下了,又站起身磕磕巴巴的说:“我感觉工资不能少于四块大洋。”
说完他后面对着一张张默然的脸,不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张太虚看着他想坐下,并没有阻拦,而是率先鼓起了掌。
他一鼓掌自然有士兵的代表跟着鼓,矿工的代表一看也跟着鼓掌。
听着掌声有几分真心,张太虚不知道。
他挥了挥手示意刘阿鲁坐下,自己站起身来对着士兵代表说:“你们有没有意见?”
士兵代表哪里敢有什么意见,纷纷低头不语。
“矿工代表们要求的是四块大洋一个月的工资,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还是有个人听出了话外之意,愣头青一样站起来说:“没有!”
张太虚眉头一皱,看着众人纷纷附和。
无奈叹了口气说:“好吧,四块就四块。”
矿工有些不敢置信,感到一种极度亢奋的感觉,四块大洋一个月!
有一个脸色和煤矿一个颜色的中年男人,站起来说:“是真的吗?”
张太虚说:“你叫什么名字?”
“刘百山。”
“对,就是真的。”
男人跪在桌子上,双手举天,大呼一声:“张大王万岁!”
张太虚赶忙叫停他的行为,然后说道:“肃静!”
“你们每个人,每天要交五百斤煤,每个月起码工作二十八天,不然就不能按照四块大洋一个月发工资了。”
看着矿工们惊愕的表情他以为要求有些苛刻,没想到迎接他的是更热烈的欢呼声。
张太虚无语,看起来工人还是太纯朴了,自己不过是少剥削了一点他们的剩余价值,就开始安于现状了。
“行了,工资提上来了,可不准内斗,要团结起来,也不要歧视新来的人,四海之内皆兄弟。”
张太虚举起面前的水杯,说道:“干。”
众人纷纷呼应,也举杯干了,随后就开始上工。
他们路过九阴大将的牌位的时候,还颇有兴致的上了三炷香。
张太虚带人又平了金矿,这一处金矿实际上才开采了不久,是为了还债才兴办的,有官面的背景。
当他带人杀过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一支五百人的洋枪队在此等候了。
他有枪张太虚也有枪,而且火力还比他的强。
正面火力压制,他带着几十好手从背后偷袭,刚杀了几十人,剩下的人都投降了。
这些人杀与不杀,则成了一个问题。
要是杀人那很容易,不过是砍脑袋罢了。
可要是杀了人,这些人里难免不会有地方百姓的乡亲朋友,不利于后续的统治。
想到这里张太虚觉得不能滥杀,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留辫子的杀头,不留辫子不杀。
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但当张太虚叫人杀了几个喊的声音大的,剩下的人剪辫子剪的就痛快的多了。
金矿的生产,离不开成熟的老工人,而成熟的老工人则个个都是藏金子的好手。
对付他们可比对付煤矿工人难多了,因为金子天生就是钱,煤矿只是一种资源,所以说监守自盗的行为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但该入会还得入会,不入会肯定不让你在这挖金子。
张太虚感受着金矿中潜藏着大乾国的一道誓。
有可能是一道圣旨,但是最终的来源,则是大乾国立国时的那一道誓言。
而这道誓言就如张太虚定下的第一条天条一样,是立国之本。
只不过二者,不能放在一个平面上相提并论。
因为大乾虽然已经日暮西山了,他仍然是这片土地的实际操控者,想要突破他的操控,就需要打破这一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