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60/53115460/b_53115460.jpg)
第4章 叫花鸡
大唐,武德九年十月下旬,尉迟宝琪和护卫们终于风尘仆仆的回到善阳老家。
在善阳尉迟府门口,尉迟宝琪骑着马,看着这高高的犹如城墙的院墙,且院墙的东西两边还有碉楼。进入大门后,右手边是巨大的粮仓,在粮仓前方的巨大地面上,家中留守的男人正在晒粮。左手边便是护卫、护院、管家居住的地方。尉迟宝琪左走十几步后,便是进入二进院的垂花门。进入院内,便是一个巨大的练武场,这就是尉迟主家居住的地方。再往后,就是后院了,后院是丫鬟、婆子居住的地方。
尉迟宝琪站在二进的院里,不禁心生感慨:自己一时脑袋发热,去了趟白狼关。没想到,居然带着一个爵位回来了。
“爵爷,您洗漱吗?”
尉迟宝琪看着眼前的春桃。春桃就是尉迟宝琪穿越过来,睁开眼后看到的那个女孩子,今年只有十三岁。但春桃从八岁开始,便得到尉迟敬德承认,开始负责尉迟宝琪的起居,在古代这就是尉迟宝琪房内的大丫鬟,等到尉迟宝琪娶了正妻后,春桃就是尉迟宝琪的第一个妾,且春桃在后宅,代表着尉迟家对尉迟宝琪的关注。
春桃从小就在尉迟家长大,听原来长安的人说起:自己的父亲本是府兵出身,跟尉迟将军出征后,死在战场上,自己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猛的一口气没上来,跟着也去了。初唐时期,国家对府兵还是很优待的,且府兵的社会地位比商贾还要高。这本来是次寻常的慰问,但尉迟敬德见春桃父母双亡,也没有其他亲人了,便将春桃带回尉迟府,由尉迟府抚养。
等到春桃八岁的时候,尉迟家的管家见春桃慢慢长开,露出美人胚子。便建议让春桃服伺尉迟宝琳。尉迟敬德知道,尉迟宝琳是嫡子,正妻是要娶世家大族的,且陪嫁的丫鬟、妈子绝对不会少,怕许给宝琳后,春桃吃亏。然后便想到自己的二儿子,东不成西不就的,且还是个庶子,说不准春桃能当二儿子的正妻,便做主让春桃先做二儿子的大丫鬟。
但世事无常,谁也没有想到,尉迟宝琪第一次出征,便能因公封爵。这样春桃的身份,就担当不了尉迟宝琪的正妻了,只能成为滕妾(注)。在唐朝,滕妾是有品级的,且滕妾的品级与男子的官职品级密切相关。唐朝国公及三品可滕六人,视从七品;四品官员可以置滕四人,视正八品;五品官员可以置滕三人,视从八品;六品及以下官员和庶人没有置滕的特权,他们只能纳妾。而尉迟宝琪现在便是从五品下的泾男县男,只要出仕,能拥有自己爵位品级的官职,便可以置滕,而春桃就会踏入拥有品级贵妇的门槛。
别看春桃只有十三岁,但女子比男子要早熟,何况还处在女十五便可出嫁的初唐。春桃一直知道尉迟敬德的苦心,想让自己成为尉迟宝琪的正妻。但原来的尉迟宝琪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她已经做好了在尉迟家低人一等的准备,因为尉迟宝琳肯定是要袭爵的,那尉迟宝琪的滕妾也是会有品级的,女人在后宅大院,比的不就是这个吗?没想到的是,尉迟宝琪第一次出征,便挣了个爵位回来。
春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喜极而泣。她那天偷偷躲在自己闺房里,哭了好久好久。不但是因为知道尉迟宝琪终于上进了,还为她自己的未来也想了很多,毕竟父亲有爵和祖父有爵,这对于春桃的孩子是天壤之别的差距。
尉迟宝琪看着在自己面前明显拘谨了许多的春桃,笑着说道:“跟管家说声,洗漱完后,开祠堂。”
……
尉迟宝琪在春桃的帮助下,终于穿好了官服。在古代,穿衣服实在是件苦差事,且必须右衽,就是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因为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为蛮族装束,而且汉民族里,左衽也被用来指死者,和右衽相对,以示阴阳有别。
尉迟宝琪在管家尉迟五的主持下,手捧圣旨,进入祠堂,拜祭尉迟家的祖先。
这天,尉迟宝琪收拾好准备去长安的行李后,做在大堂内,沉思着:处在贞观这个风云激荡的时期,自己到了长安,绝对不能得罪的人前三名分别是:李世民、长孙皇后还有长孙无忌。
这里就有人要说了,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可以理解,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现在还不是文臣第一呢,文臣第一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何况尉迟宝琪作为武将第一人尉迟敬德的儿子,还用怕他?其实真不是这样的,长孙无忌在贞观朝可以说是荣宠第一,当然,他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荣宠。
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功臣第一,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李世民能光照千古,不但是他的能力,还有他对功臣的安排。玄武门事变的功臣,除了侯君集因谋反被处斩;张亮被人告发谋反,被处斩于西市,其他的功臣全部善终。这不但是因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秦琼、张玄素等大臣死在李世民前面,还有就是李世民驾崩后,长孙无忌能镇的住如李绩、程咬金、尉迟敬德等功勋大臣。李治最后给长孙无忌定罪,都不敢与长孙无忌对峙。而那时的长孙无忌呢,只是默默地流徙于黔州,最后被害。要知道,长孙无忌那时候历经三朝,做宰相三十余年,且还是关陇集团的领袖,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李唐能推翻隋朝,关陇集团是出了大力的,而且军队的绝大多数中层全是关陇集团出身。就算握有如此力量,也没见长孙无忌谋反,最后是长孙无忌死后,李治为长孙无忌平反。
我一直觉得,长孙无忌是一代名臣,其能力是无可指摘的,但就是因为他是鲜卑人,且在李治刚刚登基的时候,大肆炮制冤案,故而在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长孙无忌在永徽年间,炮制了李恪、房遗爱等人的冤案,害死了很多功臣及功臣之后,这是长孙无忌一生无法洗去的污点。
但吴王恪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了,从李世民口中说出那句:“吴王恪英果类我。”后,便已经注定了。李世民的能力有多强大,从小跟着他打天下的长孙无忌会不清楚?举个例子:从玄武门事变中为李世民打开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墓中,发现的墓碑上,记载着李世民对常何非常的信任和重视,武德七年,李世民便安排常何在玄武门值守,而两年后的武德九年,便发生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而在这场政变过程中,常何身为玄武门值守,肯定为成事提供了巨大支持。
长孙无忌作为玄武门事变的最大功臣,能不知道李世民的布局吗?所以长孙无忌一听李世民对吴王李恪的评价,他能不忌惮吗?身为长孙皇后的亲兄长,李承乾、李泰、李治的亲舅舅,怎么会让大唐皇位跑到庶子手中?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长孙无忌在贞观、永徽时期,是如何的权势滔天。
尉迟宝琪看着管家尉迟五进来,缓了缓神问道“五叔,帮我找的书找见了吗?”
“爵爷,你要的书,咱家没有。县上也没有。很难找啊。”
难、难、难,读书难,莫把书籍作等闲。尉迟宝琪是知道的,古代书籍都是传家的,轻易不会随便与人。但没想到自己作为尉迟敬德二子、泾阳县男,居然在自己老家找不见几本书。善阳尉迟家里,只有几本如《孙子》、《吴子》的兵书,这对需要熟悉繁体字的尉迟宝琪来说,很不友好。先不说兵法确实晦涩难懂,只说这些书籍,字数实在是比较少。且自己原来对历史感兴趣,要树立一个爱读书的人设,那对口的书籍应该是《论语》、《史记》、《汉书》、《三国志》这类史书。于是尉迟宝琪便让管家在善阳找这些书,但结果……
这天夜里,尉迟禄风尘仆仆赶到善阳尉迟府。而此时的尉迟宝琪呢?他正领着护卫,在院中做“叫花鸡”呢。
中午的时候尉迟宝琪便用盐、豆酱、葱、姜、蒜,将去了内脏、拔了毛、洗干净后的鸡给腌上。这也幸亏在大唐,饮食文化已经很繁荣了,这些调味品虽然不全但最重要的都有。等到黄昏,鸡已经全部腌入味了,尉迟宝琪便领着府兵将鸡用荷叶包裹起来,并用泥巴裹好,放入下午就挖好的坑内。鸡全部埋入坑内后,尉迟宝琪便吩咐府兵在上面燃起火堆,正等着“叫花鸡”成熟呢。
“将火堆挪开,将鸡挖出来。”尉迟禄刚进大门,就听见宝琪的声音从中院传来。
尉迟禄刚迈步走进中院,就见院中央,尉迟宝琪拿起一个土疙瘩,便朝地上砸去。砸了几下,等土疙瘩外部的黄泥全部掉落后,尉迟宝琪将包裹鸡的荷叶展开,这时烤鸡浓郁的香味便传了出来。
尉迟禄看着尉迟宝琪撕下一只鸡腿,塞进嘴里,边吃边点头。而周围的护卫,已经全部在砸土疙瘩了。尉迟禄这时就听见“咕噜,咕噜”的声音,左右看看,才发现是自己肚子发出的声音。也是,尉迟禄骑了一下午马,到了晚上才赶回善阳老家,肚子早就饿了,然后又闻到这么浓郁的香味,那就更饿了。
尉迟宝琪就见一大汉朝自己过来了,刚刚认出是尉迟禄,便看见自己手里的“叫花鸡”没了,然后就是一只大脚朝着自己踢来。“去,再给三叔砸一只。”
一听这话,尉迟宝琪像个狗腿子一样,赶快又砸了一只。笑嘻嘻的给尉迟禄递了过来。“三叔,你怎么回来了?我阿耶呢?”
尉迟禄快速的吃完两只“叫花鸡”,才有空搭理尉迟宝琪。
“我跟着李靖李总管过来的。我和将军在泾阳杀敌的时候,李靖也在外面召集大军呢。但他大军还没召集完成,便听到我们和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没仗打了。李靖气不过,来我们这边侦查地形,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尉迟宝琪一听这话,对李靖那是肃然起敬。李靖今年已经55岁了,而且时间已经是十一月了,尤其还是善阳这鬼地方,外面天气冷的要死,要不说人家最后能成为“大唐军神”呢。
“我这次回来是接你一起去长安。咱们也大半年没见了,今天这一看,居然胖了。”
尉迟宝琪这才想起,尉迟禄从小便对原主极好,上次原主回善阳老家,还是这位三叔护送回来的。尉迟福、尉迟禄、尉迟寿这三兄弟,分别对尉迟环、尉迟宝琪、尉迟宝琳极好。也不知道三兄弟是怎么分的,还是确实对脾气,反正尉迟福对尉迟环特别宠,尉迟环就是尉迟宝琪的三弟。
“这次又辛苦三叔了。东西我也收拾好了,咱明天就能出发。”
“行,明天走。早点走,早点到长安,这也快过年了。我以为今年过年,咱们人不齐呢,没想到快到年尾了,还能回来接你。”
尉迟宝琪看着尉迟禄无所谓的说着,但心里却是暖烘烘的。尉迟家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庶嫡争锋的狗屁倒灶事情,但随着尉迟宝琪和尉迟环慢慢长大,某些事情也会不出预料的出现。更因为尉迟敬德正妻苏氏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就过世了,尉迟家后宅一直没有正妻,这也是尉迟宝琪被变相发配的原因之一。
注:古代的滕和妾是分开的,滕是和妻子一起出嫁的亲姐妹,孩子可视为嫡子。古代妻妾等级,一般分为:正妻、平妻、滕、侧室、副室、偏室、偏房、陪房、侍妾、婢妾和通房,可见妾的身份有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