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大丰收

吴用一直陪在宋江身旁,听见宿太尉的咆哮声,他都有点不忍心了。

这得多绝望,才能喊出如此撕心裂肺的声音出来啊?

整的跟蒙冤受屈被打入死牢的囚犯一样,老惨了。

活该!

想到宿太尉刚才那一脸得意的神色,吴用心里极为的畅快。

嘿,你也有今天啊!

他心中仍然有一事不解,便笑呵呵的问宋江道。

“大哥,你怎么这么确定,宿太尉上书的奏疏,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有回信?”

当初宋江让宿太尉写奏疏的时候,他知道宋江是想以此来拖延时间。

只是别人拖延时间,是怎么慢怎么来,可怎么到了宋江这里,却不一样了。

在拿到奏疏之后,宋江立刻让人送到开封府去了。

按道理来说,如此重要的事情上报上去,朝廷一定会加以重视,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来日,宿太尉上报的奏疏,必然会有回信。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回信居然一个月之后才送到梁山来。

他甚至有些怀疑,朝廷是不是真心想招安他们了!

宋江见他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微微一笑道。

“一件事一旦开始走流程了,这件事就快不了了!”

流程?

思索了半天,吴用这才勉强用章程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可是即使按照章程走,朝廷的回信也不会如此之慢吧!

宋江也不想多和他解释什么,流程这东西,懂的都懂。

更何况,他索取的官职又是宰相一职,朝中各部为了阻止此事发生,只拖延了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算快的了。

比起前世宋江亲身经历的银行提前还贷一事,这个速度已经算是神速了。

就更不用说,宋江听说过的什么农民上访受阻之类的事情了。

这事下面急,上面也急,但中间参与的人,就未必了。

当下,宋江岔开话题问道。

“让你去找的几个人,可有眉目了?”

吴用摇了摇头,有些为难道。

“大哥你说的这几人,都不在京东,明面上咱们毕竟没有接受招安,想要去京东以外的地方找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江点了点头,知道吴用所说的都是实情。

眼下他并不是特别着急要见到这几人,派人出去寻找,只是想确认这几个人是否存在而已。

如果能提前找到这几人,并让其归顺梁山,对他日后所要做的事情,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毕竟依靠梁山上的这些人,想要抗金击辽,宋江多少觉得有点不靠谱。

专业的事情,还得请专业的人来做!

想了想,宋江又对吴用说道。

“眼下应该没有什么要紧事了,我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人去办,我觉得军师颇为合适。”

听见这番话,吴用倒是没有什么反感的意思。

眼下整个梁山上下,除了派去寿张县的一部分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投入到了梁山的建设之中。

如今的梁山,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一片荒山了。

在宋江的规划之下,整个梁山有六成的面积被建筑物所覆盖,大量的作坊铺面呈圈带状的镶嵌在梁山上。

剩下四成的面积,一半用来种植小麦之类的庄稼,另外一半则被种上了果树绿植等,穿插在这些建筑之间。

远远看去,整个梁山不像是一座山,反而更像一座规划整齐的建筑小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之前建设的铁匠铺,印刷坊这些建筑之外,宋江又在北面后山开辟了一块空地出来,兴建了一座砖窑厂。

如今梁山上的建筑,已经基本转换了风格,不再是用木头石块搭建起来的房屋,而变成了砖瓦房。

烧制砖块的工艺不用多说,这玩意就是用粘土烧制而成的,想要得到适合烧制砖块的粘土,多烧制几次就行了。

而想要搭建起来的房屋足够坚固,主要的问题在砖块之间的粘合剂上。

虽说宋江对水泥这玩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其主要成分是石灰,配合火山灰之类的东西混合碾磨而形成的。

但宋江不知道其比例,目前还在试验阶段。

眼下梁山搭建房屋所用的粘合剂,主要用的是糯米混合熟石灰和沙土组成的。

据说,长城就是用这玩意垒起来的,坚不坚固的,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

有了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如今整个梁山,虽比不上宋江曾经生活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城市,但也有了二十世纪初农村建筑风格了。

两人正商量着事,顺着红砖铺就而成的道路往忠义堂方向走。

还没提及到要让吴用办的事情,人高马大的鲁智深,笑呵呵的从山下跑了上来。

看其兴奋的模样,似乎是遇上了什么高兴的事情。

见其急匆匆的模样,吴用便朝鲁智深喊道。

“智深兄弟,你这是遇上什么高兴事了,竟然如此的兴奋?”

见到二人,鲁智深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了,急匆匆朝着宋江跑过来的同时,隔着老远就嚷嚷道。

“大哥,成了,真的成了!”

吴用被他弄得一头雾水,什么成不成的,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无奈摇了摇头,正准备数落鲁智深两句,都多大的人了,做事还如此毛毛躁躁的。

却见旁边宋江脸上同样带着喜色,已经朝鲁智深迎了上去。

“怎么,麦子收了?”

鲁智深点了点头,脸上尽是老农丰收的喜悦神情。

“刚刚打下来一亩地的麦子,收成足足比以往多了四成!”

听到四成这个数字,刚才还一脸无所谓的吴用,顿时瞪大了眼睛,忙询问道。

“多少?四成?智深兄弟,你没有开玩笑吧!”

以吴用对小麦收成的了解,一亩地的麦子收成,大概在四百斤左右的样子,比以往多了四成,那一亩地就多产了一百六十斤麦子。

乖乖,这一百六十斤的麦子碾成面粉,足有一百四五十斤了,够普通人多吃上两三个月了。

哪怕脱壳之后,弄成上贡的精面粉,也能有六七十斤的样子。

原本吴用以为,宋江在山下弄出那一片麦田,主要目的是为了好看。

毕竟一进山就能看见成块成块的梯田,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宋江弄出来的这一片麦田不仅好看,他还高产啊!

这一亩地产出来的麦子,都够一个人一年的口粮了。

按照这个产量,一个人种上三五亩麦田,一年种两季,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还能有不少富裕。

唯恐自己听错了,吴用又问道。

“你当真没有弄错,那打出来的麦子,确实是一亩地里产出来的?”

鲁智深见他不信,正色道。

“这等事洒家怎会骗你们,不信洒家带你们去草场看看,你们一看便知真假。”

说完,鲁智深便兴冲冲的往山下折返而去。

吴用也颇想见识一下高产的麦子,便跟在鲁智深身后一同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