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前往县城,焦急等待
河源县在王家坡的西边,走山路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情报上显示,战俘营会在傍晚六点发起暴动。
因此陈仁便没有急着前往,而是在驻地,将队伍中的一应事宜都安排后,这才带队出发。
这两天,周边据点里的日伪军动静不断,谁也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来骚扰根据地。
民兵联防的战斗力有限,所以出于对王家坡乡亲们的保护,陈仁便打算只带一班和炮班前往,至于三班,则留守警卫。
吃过晌午饭,陈仁便带着战士们出发,一路行军,在下午两点左右,赶到了河源县城。
在城外的矮坡后,陈仁默默观察,眉头紧锁。城门处守备森严,值守伪军逐一检查进城村民的证件,旁边还有数名扛着枪的日军冷眼监督。
“排长....这....我们混不进去啊......”一旁的吴清同样观察到了这一幕,他声音迟疑,道。
“.......”陈仁沉默着,眼中闪过一抹担忧。他本计划在暴乱前,先进城侦察,看能否与营中战俘建立联系,里应外合配合暴动。
但现在城门守备如此严密,进城都是难事,这个计划俨然再行不通。陈仁沉思片刻,最终无奈道。
“先在这里等着吧。等他们冲出来了,就第一时间接应!”
这次刷新的情报下角,有‘详情’一栏,点开后,能看到情报主体,发生时间,事件地点等详细信息。
根据上面所显示的,战俘营里的战俘将会在傍晚六点发起暴动,夺枪杀人,冲出城门,但只是跑出两里,就被城内追击出来的日军尽数杀害。
陈仁本想着混进城内,配合他们,减少逃亡时的伤亡,但现在无法进城,就只能守在外边了。
时间流逝,转眼间已经到了五点半,此刻的太阳虽然西斜,但却还是悬在树梢,天光依旧明亮。
趴在土坡后的陈仁面色凝重,紧紧地望着城内,等待着那即将响起的枪声。
“保持警惕,准备作战!”
“是!”在一旁的吴清听到命令,立刻收枪猫腰下去,快速的在战士们中间传递着命令。
“......”
......
城内。
战俘营。
晋绥军第77团三营营长郭怀,此刻正用眼角余光,紧紧地盯着守在栅栏外的那两名日军。
自从一月前,因为作战失败而被俘虏,关押到战俘营后,他便无时不刻不在想着逃出这里。
身为一名军人,理当应该死在战场,但团长以前曾说‘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自杀,留待有用之身以报国’。
因此,纵然他心中有滔天恨意,但手无寸铁,伤势未愈,贸然动手也是能是徒劳。他不怕死,但却不想死的没有价值。
这一月来,他想尽办法,奈何日军守备森严,最终也没找到什么合适的机会,只是借着厨师送饭的间隙,往他手里塞了两次写着求援信息的血布。
不过都沉入海底,没有下文。
不甘心之下,他又继续观察,并暗中联系其他战俘,策划暴动,以期逃出,最不济也要夺枪,与鬼子同归于尽。
终于,他找到了机会。
战俘营在鬼子军营的旁边,只要抬头,就能看到塔楼上值哨的鬼子。
以往在塔楼上值哨的鬼子都是二到三人,两小时轮换。可今天上午,却只有一人,且其轮换频次也延长,整个上午才换了一班。
另外,看守战俘营的日军也减少了一半。
据此,郭怀判断:城内日军被调集外出。
随着这个想法出现,他的心就剧烈地跳动起来,忍辱一月,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不趁着现在防守力量削弱,发起暴乱。等日军返回,就要不知道要再等多久。
中午吃饭时,他暗中联络了其他战俘,准备在下午发动暴乱,但下午从军营里又来了十几名鬼子,让他们一时间变得有些顾忌。
不过郭怀在这段时间,已经摸清了鬼子的巡视规律,他知道,这群临时驻守战俘营的鬼子会在傍晚临近开饭的时间点,提前交班。
如果在那个时候,鬼子大部队还没有回来,那就是发动暴乱的最好时机!
所以,郭怀和其他战俘,都在默默等待着。
......
临近六点,临时看守的鬼子先后说笑着离开了这里,看着院子里仅剩的五六名鬼子,郭怀不动声色地朝着其他战俘使了个眼色。
战俘们中间有几名沙场老兵,他们极有默契地先后移动到鬼子旁边。
随着郭怀一声低吼,几人齐齐飞身而出,瞬间就将没有防备的鬼子扑倒,肘击断命,滚身拾枪。
啪啪——
只听得两声清脆枪响,塔楼上的鬼子便瞪着眼掉了下来。
门口看守的日军在战俘发起暴乱的下一秒,就反应过来,提枪射击,却被躲闪。
卡在换弹的间隙,夺枪的战俘立刻探身而出,果断地扣动扳机,将门口日军射杀。
“快走!!”
事先有所交流,准备着的其他战俘们见状,不顾栅栏上的铁网,立刻推开栅栏,一窝蜂地涌出。
“老王!老张!你们俩跟我走,破开城门!”
“其他有枪的断后!”
郭怀大吼一声,弯身从鬼子尸体上捡起沾着血迹的枪,看也没看,就朝后扔去。
同时,他弯身提枪出门,朝着右边疾奔,在前方不到百米的地方,赫然就是西城门。
......
城外山坡。
因为时间接近,但却迟迟没有动静而感到焦急无比的陈仁,在听到城内有隐隐枪声传来的瞬间,先是一愣,继而看到城门外的日伪军惊疑回转。
便立刻意识到了城内战俘已经发动。当即便挥手示意,战士们立刻举枪瞄准。
“炮班呢!先给老子打一炮!”
陈仁回身大吼,在相隔二十余米的炮班阵地上,等待多时的张铭立刻对着身边的战士道。
“放!”
迫击炮早在下午时,就被陈仁校正调好,直对城门,当下随着炮弹放入,撞针撞击底火。
砰的一声。
炮弹便被射出炮膛,在半空中带起一道灰白色的弧线,伴随着尖锐蜂鸣,落到了城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