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那么点儿意思
可还不等他们发声反驳,
一旁的孙卫华却是饶有兴趣的打量了刘尚两眼。
“我说蒋所啊,你们油化所的这个年轻人有点儿意思啊!”
“是你们所哪个科室的,以前怎么没见过?!”
此刻的蒋启东正在气头上,并没有立刻接话。
于是刘尚就只能主动的自我介绍起来。
“孙所,我叫刘尚。”
“我是刚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进入到油化所检验室工作的。”
“检验室?”
“那你在大学时学的是石油工程专业?”
刘尚摇摇头,“孙所,我学的是油田化学。”
听到他的话,孙卫华更是惊讶起来。
“油田化学?!”
“我看你懂得好像还不少!”
“你以前经常下现场?”
刘尚再次尴尬的摇头,
“之前我一直在实验室做化学品检测来着。”
“这还是第一次到油田的施工现场来。”
听到他的话,板房内采油厂的技术人员们心中更气了。
有的甚至是直接嗤笑出来。
好家伙!
油田化学专业?!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油化所的检验室工作?!
还从没下过现场?!
闹半天,这小子就是个毛儿都不懂的门外汉!
这时候,蒋启东也很是不耐烦的冲着孙卫华说道:
“你跟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费什么话?!”
“时候已经不早了,直接告诉下去开干吧!”
不料孙卫华却是不着急的笑着说道:
“蒋所啊,你先别生这么大的气。”
“其实我倒是觉得你们所的这个年轻人有点儿意思。”
说完,他又将目光看向了刘尚。
“那个小刘儿啊,你也不用害怕。”
“如果你那儿还有什么想法,就一起说出来吧。”
“不过之前你们蒋所也说了,如今这口油井已经占井好几天了。”
“所需的药剂也都已经被运到了现场。”
“想要临时更换药剂,或是继续长时间的占井停工,这些都不太现实。”
眼看着孙卫华竟很有耐心的询问起刘尚的意见,
采油厂的众人越发的有些不耐烦。
“嗨!咱们孙所怎么还问上他的意见了!”
“这眼看着都下午3点了,再不开始施工,不得又折腾到大半夜去啊?!”
“就这么一个连现场都没下过,
实验室内搞检测的刚毕业的学生,他又能懂个什么?!”
“孙所跟他在这儿费什么话?!”
眼看着众人非议声越来越大,
工艺所措施组组长陈强及时的出声阻止。
“你们几个是怎么回事?”
“刚刚人家说的很清楚了,这是技术碰头会,那大家就在技术层面上去探讨问题。”
“你们怎么还人身攻击上了呢?!”
“而且就人家刚刚指出来的封隔器的问题,我是想了半天也并没觉得人家有哪里说错。”
“你们要是真觉得自己有本事,就站出来从技术层面上去反驳他。”
“不要在私底下蛐蛐别人。”
“还有,咱们孙所的脾气你们也是知道的。”
“这若是真有其他单位的人不懂装懂,
对咱们工艺所的技术工艺指手画脚,他怕是早就炸了庙了。”
“今天你们看孙所从始至终都没有再提封隔器的事情,分明就是在给咱们留面子。”
“结果你们却还在这儿不知好歹!”
平日里陈强在工艺所里人缘极好,也很有威望。
见他发声,周围人果真也都消停了下去。
而且看孙所此刻这满面微笑的样子,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此时此刻,面对着孙卫华的询问,
刘尚也深知这是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于是他便简洁有力的直接说道:
“孙所,我这里还真有一个思路。”
“可以在不用停井,不用更换药剂体系的情况下,大幅的提升本次措施的成功率。”
“那就是更改原方案的注入工艺,以段塞的形式进行交替式注入。”
“比如先注入一半的氯化钙溶液,再注入驱替液,然后将水玻璃全部药剂全部注入,再注入清水驱替液。”
“最终,将剩余的氯化钙溶液全部注完,再用清水驱替。”
“这样既能让堵剂深入到储层中再进行化学反应,又能很好的保证了油井和封隔器的安全。”
听到此,工艺所所长孙卫华微微皱眉,陷入到思索之中。
一旁面色阴沉的蒋启东,竟也是出奇的保持了沉默。
在最开始时,因为刘尚的年纪,资历,经验等各方面的缘故,
蒋启东对于刘尚的擅自发言很是反感和不满。
不过随着技术工艺的深度讨论和交流,
身为一个扎根一线,务实了一辈子的老油田人,
蒋启东还是摒弃了成见,加入到技术层面的思考起来。
不得不承认,就刘尚刚刚提出来的几点想法,确实是……
嗯,似乎还有那么点儿意思!
也就在两位领导皱眉沉思之际,
工艺所那边一位负责车辆的技术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不论你的技术思路如何,
单单是从泵车的工作原理上怕是就无法满足你的工艺要求!”
“就你刚刚试验的这两种化学药剂,
若是真分成段塞交替泵注的话,
怕是都没等工作液进井筒,
就已经先在泵车里面,管线内部发生了反应。”
“到时候不得把整个泵车都给废了?”
“这一个高压泵车,可是小一百万呢!”
对于这个问题,刘尚自然是早有想到。
“你说的没错,
所以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两个泵车。”
“一辆泵车专打水玻璃,
另一辆泵车负责打清水驱替液和氯化钙溶液。”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你这样太过理想化了。”
“就一个井口,你弄来两个泵车,
三种不同的工作液,还要往复的多次交替施工。”
“而且每一次的交替,
还要重新拆装一遍井口的高压管线和泵车与罐车之间的取水管线。”
“这真的可行吗?!”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刘尚直接给予了回答。
“在施工时,我们将装有水玻璃,清水,氯化钙溶液的三辆罐车屁股朝后,一字摆开。”
“然后1号泵车与装有水玻璃罐车之间的取液管线不用动。”
“2号泵车的高压管线不用动。”
“虽然确实是需要拆装几遍井口,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麻烦吧?”
这时候,
工艺所所长孙卫华手指敲了敲桌面,眼中含笑的看向了蒋启东。
“蒋所啊,还别说,我觉得小刘儿提出的这个工艺,还真可以试一试!”